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优秀版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14970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90.73KB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优秀版教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优秀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优秀版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优秀版教案
20.金字塔
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1.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2.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相关课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交流:
你们见过什么有名的建筑吗?
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吗?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金字塔)
3.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
金字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
高大、神秘……
4.教师简介金字塔。
金字塔:
方锥形建筑,极似汉字的“金”字,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
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相传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最有影响力和持久的象征之一。
5.教师出示两篇短文标题,学生齐读并思考:
本课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课文的地方?
预设:
本课的形式很特殊,由两篇短文组成,前一篇是散文,重点描绘了夕阳下的金字塔美景,后一篇的形式很特别,有文字、示意图、地图等多种呈现方式,主要介绍了金字塔的相关信息。
6.教师提示:
后一篇短文是非连续性文本,看似内容不连贯,其实图文之间、语段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
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非连续性文本形式的广告、地图、说明书等。
二、学习《金字塔夕照》,体会作者的情感
1.学习生字。
①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②教师提示:
“遐”与“暇”“瑕”读音相同,可以组成“遐想”“闲暇”“无瑕”等词语。
2.学生自主阅读《金字塔夕照》,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
短文主要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观赏时的万千思绪,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
3.学生自主品读第2自然段,思考:
作者在这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中看到了什么?
预设:
看到了田野、沙漠、尼罗河的河水和古老的金字塔都沐浴在夕阳之中。
4.学生自主品读第3自然段,思考:
作者“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时想到了什么?
预设:
想到了“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的来源。
5.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金字塔的壮观美景,体会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进一步了解金字塔
1.学习生字。
①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②教师提示:
“黏”读,不要读成;“湛”读,不读;“滥”读,不读;“黄澄澄”一词中的“澄”读。
2.让学生观察两个小标题并快速浏览短文,思考:
短文的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
第一部分“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介绍了古埃及的概况。
3.让学生自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这部分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哪些信息?
请试着将信息分类。
(2)这部分有几幅图片,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部分的批注中的几个问题和文本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4.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预设:
这部分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大致位置、大小、重量、建造年代、规模、材料、建造工艺等多项信息。
(2)预设:
“开罗郊外”的地标指示图点明了胡夫金字塔的大致位置,立体图呈现了塔高和塔基边长,示意图直观地表现出石头之间的结合非常紧密。
(3)预设:
这部分的四个问题都是由文本内容的“不可思议”之处引发而来的。
5.引导学生将信息整合起来,说一说胡夫金字塔的概貌。
6.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尼罗河的基本情况
古埃及人的文明成就
(2)结合从文字描述和地图中获取的信息,试着解答批注中的两个问题。
预设:
金字塔建在尼罗河的附近,可以用船从尼罗河运输石材。
古埃及人很可能是利用船只,从尼罗河上游将石材运到下游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地区的。
(3)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大胆推测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预设:
①尼罗河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这种泥土适合种植庄稼,使得古埃及人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文化和技术,从而建造出金字塔。
②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建造金字塔得益于这些方面的知识。
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并且尼罗河的上游还有采石场的遗迹,建造金字塔的石材可能是从采石场通过船只运送过来的。
④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说明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的技术非常成熟,建造金字塔离不开成熟的建筑技术。
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梳理短文的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交流对金字塔的新认识,小结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读了两篇短文,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谈谈你的收获。
预设:
(1)读了两篇短文后,我知道了金字塔的建造历史悠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被超越。
(2)读了两篇短文,我知道了金字塔非常高大宏伟、精巧坚固。
2.对比两篇短文的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1)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
①我更喜欢第一篇短文的形式,因为第一篇短文的语言优美,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②我更喜欢第二篇短文的形式,因为第二篇短文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金字塔的信息,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金字塔。
(2)教师小结:
《金字塔夕照》一文,侧重帮助读者通过语句想象画面,直接体会作者对事物的情感;《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一文,侧重为读者提供丰富而明晰的信息。
◎板书设计
《金字塔》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比较两组文章表达方式的不同。
2.能结合搜集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难点:
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
教学过程:
一、展示手抄报,导入新课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根据自己摘抄的资料,办一期以“金字塔”为主题的手抄报,现在,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优秀手抄报作品。
全班交流点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雄浑熠熠发光豪迈幽思黄澄澄遐想黏着物刀刃泛滥精湛
3.回顾课文,两篇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金字塔的?
《金字塔夕照》:
颜色、名字的来历、作者的遐想。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大小、构造、历史等)
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地理位置、成就等)
三、比较文本特点,练习介绍
1.默读两篇短文,思考:
你获得了关于金字塔的哪些信息?
在文中圈画或用关键词概括出来。
(1)自读自悟。
(2)学生交流汇报。
2.自由阅读两篇短文,思考:
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金字塔夕照》
预设: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夕阳、田野、沙漠都是金色的,连河水也是金色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纯金铸成的,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围绕“金色”展开了具体描述,语言优美、生动,给人以美的感受。
)
(2)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意境?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的、局部的特点,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
)
(2)写法特点:
这是一篇散文,文章结构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描绘非常出色,语言优美生动。
感情朗读。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作者用“230万块”“50层楼高”“126个篮球场”“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埃菲尔铁”等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突出金字塔高大雄伟的特点。
(2)作者用“塔高”“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作比较,写出了金字塔的两个巧合,引人深思。
(3)作者用“尼罗河”“天文历法”“精湛的造船技术”“棚屋遗址”等资料,表现古埃及人的智慧和成就。
(4)讨论:
我们已经从文字中体会到金字塔的高大雄伟,作者为什么要加上图表?
这样编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图表介绍了金字塔的高大,更清楚、直观。
小结:
《金字塔夕照》是散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金字塔夕照的美景,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作者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金字塔不可思议的特点,更清楚、直观。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六篇关于金字塔的文章。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结合摘抄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金字塔,可以加上图表、图示等形式辅助说明。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口语交际放题,搜集资料
这节课,我们全面了解金字塔,结合搜集的有关金字塔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了金字塔。
作为小主人的我们,你如何向客人介绍学校、家周围的环境、博物馆等景点呢?
确定好介绍的主题,围绕主题查阅、搜集资料,可以准备照片、影像、PPT。
如果有条件,可以实地看一看。
板书设计
金字塔夕照散文语言优美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
《金字塔》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两片短文的对比阅读,发现两片文章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不同。
4.搜集资料,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两片短文的对比阅读,发现两片文章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不同。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预设:
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有七大奇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淹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
长久以来,她都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金字塔,去探究它的神秘,去一睹它的风采。
2.出示图片欣赏。
3.出示课题《金字塔》,谈话:
大家对金字塔有什么了解,分享给大家吧!
二、认读生字
1.把每一个生字读准确,才能把课文读准确,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
译愧熠遐黏刃埃滥淤湛
2.试着组词学习。
预设:
译名惭愧熠熠生辉黏着
遐想刀刃埃及泛滥淤泥精湛
3.词语搭配。
预设:
雄浑的画卷雄浑的乐曲雄浑的声音
精湛的技术精湛的手艺精湛的艺术
锋利的刀刃锋利的匕首锋利的剪刀
4.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
(一)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本课由两篇文章组成,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二)读一读本课的导读部分,了解学习任务:
要求:
读文章后,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三)带着任务阅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号吧!
任务一:
阅读《金字塔夕照》。
任务二:
阅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想一想,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
《金字塔夕照》——抒情散文。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非连续性文本。
2.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预设: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
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它比叙事性文本更能够直观的表达编者传递的基本信息,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
因此,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能够简洁系统的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其阅读具有“短、简、快”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四)思考一下这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金字塔的哪几个方面。
预设:
《金字塔夕照》——夕阳下的金字塔。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和建塔时的古埃及。
1.金字塔夕照。
(1)跟同桌一起朗读课文《金字塔夕照》,交流:
在作者的笔下夕阳下的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预设: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2)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开罗是金色的?
预设: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3)出示句子: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在这开阔而雄浑的画里你看到了什么?
望着这人间奇迹,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句子:
夕阳下的金字塔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着迷,让我们陶醉。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5)这雄伟的建筑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让我们心怀赞叹再来朗读吧!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读一读第二篇文章,说一说:
为什么说金字塔不可思议呢?
(2)在文章里找找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批注做标记。
(3)利用好文字、图片、数据、图表、示意图等,理解金字塔的结构,建筑时间以及精湛的工艺。
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分享展示。
(4)你从哪里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预设:
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
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5)146米究竟有多高呢?
同学们能想象出来吗?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
预设:
金字塔真是太高了,不可思议,得抬起头仰视它。
(6)出示句子,感知说明方法:
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预设:
列数字作比较。
(7)出示句子体会精巧的艺术: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五)复习说明方法。
四、理解猜想
(一)猜想:
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预设:
自由表达。
(1)这些巨大的石料是怎样运上去的?
(2)这精湛的工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二)金字塔建造时候的古埃及是什么情况?
(1)为什么金字塔建在尼罗河附近?
(2)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
(3)猜想:
文中说到的船有什么作用?
预设: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五、交流展示
1.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呢?
2.聘请小导游:
带领大家去金字塔旅游,你想从哪些方面怎样给大家介绍呢?
预设:
结合实际进行发言。
教学
要求
1.会认“译、愧”等10个生字,会读“黄澄澄、不愧”等词语。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弄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重点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教学
课时
1课时
1.会认“译、愧”等10个生字,会读“黄澄澄、不愧”等词语。
2.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多媒体。
一 师生谈话,导入题目
1.谈话激趣: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哪四个国家吗?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勤劳聪慧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
(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
(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2.导入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金字塔》,让我们一起到神秘且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吧。
(板书:
金字塔)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金字塔夕照》。
(板书:
金字塔夕照)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课文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多媒体)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a.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和对光与影细致入微的刻画,呈现一种立体的画面感。
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板书:
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引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b.过渡:
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
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作者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给人的感受。
我们继续学习第3自然段。
②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
……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a.作者运用浓重的笔墨描述自己在金字塔下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b.作者描绘了金字塔的神秘和美丽,十分形象、具体。
作者层层展开,带我们一起欣赏了金字塔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了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板书:
比金子还要贵重)
c.过渡:
那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呢?
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在大漠夕照中的色彩的喜爱及留恋。
课文饱含着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亲眼所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
(板书:
怀古的幽思)
(3)教师小结: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
作者用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画,描述了厚重的文化遗产,歌颂了人类的伟大创造。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在课文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①从金字塔的重量、塔基面积、体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
塔的重量:
约600万吨
塔基面积:
约5.3万平方米
塔的体积:
约260万立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塔基面积大的特点。
通过罗列的具体数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修筑金字塔工程的浩大、艰巨,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板书:
工程的浩大、艰巨
)
②金字塔建造过程中的未解之谜。
(板书:
建造工程中的未解之谜)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学生交流:
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运送这些石材的?
③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学生交流:
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
④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
(板书:
数据未解之谜)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学生交流: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
⑤古埃及一览:
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a.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
(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
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
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
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他用途上,比如建造金字塔)
b.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c.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d.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e.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3.了解两篇短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多媒体)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夕照》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2)周围的环境。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3)智慧的结晶。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
……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4)未解之谜。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金字塔夕照》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板书:
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课下继续搜集金字塔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金字塔的知识。
课文着重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建筑历史,写出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课文后,品味重点语句。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金字塔
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下册 金字塔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