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14877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27.36K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质量守恒定律(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质量守恒的实质
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3.化学方程式(重点)
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
“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
”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的回答:
“这容易,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1.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的红磷磷,用带有导管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
反应前总质量
m1
反应后总质量
m2
实验结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前总质量
m1
反应后总质量
m2
实验结论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归纳总结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实例(S+O2
SO2)
①质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量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
S+O2
SO2
32:
16×2:
32+16×2
32:
32:
64
即1:
1:
2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S+O2
SO2
1:
1:
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实例(S+O2
SO2)
①质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量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
S+O2
SO2
32:
16×2:
32+16×2
32:
32:
64
即1:
1:
2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S+O2
SO2
1:
1:
1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①“化学反应”:
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②“参加”: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
③“各物质”:
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④“反应生成”:
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⑤“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3.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巧记为“六二二”:
课堂讨论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
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
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知识拓展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否则反应前后天平会不平衡。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O2
CO2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比;
3.读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主要以实验贯穿教学。
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和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思,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知识的获取均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获得,体现集体的智慧;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不足,托盘天平操作慢,影响教学进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重点)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难点)
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
为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绝不能凭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
写、配、注、等、查
第一步写:
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号连结。
例:
KClO3——KCl+O2
第二步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化学方程式后,要检查。
2KClO3
——2KCl+3O2↑
第三步注:
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高温、催化剂等,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
2KClO3
2KCl+3O2↑
若反应物中也有气体,则气体生成物不标“↑”;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生成物中的难溶物需在其化学式的右侧标“↓”。
第四步等,将短线改为等号,意味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KClO3
2KCl+3O2↑
第五步查,化学式是否写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标注是否、恰当。
知识拓展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的区别:
(1)“点燃”指物质在燃烧时所必需的条件。
(2)“加热”指引发和维持反应的温度范围500℃左右,一般用酒精灯作热源,用“△”表示。
(3)“高温”指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不足以引发反应,而需用酒精喷灯(800℃以上)时,反应条件就写“高温”。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呢?
交流讨论搜集资料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的关键:
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个数相差较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
,应先从H入手,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得
,再将O配平得CH4+2O2
CO2+2H2O,这样这个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2.奇数配偶法:
左右两端的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在其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配上一个偶数2,变奇数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与其相关的其他元素原子。
例如:
,在Fe2O3前配上偶数2得
,然后配平与O有关的Fe,即在FeS2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4,再配平与Fe相关的S,在SO2的前面配上偶数8,最后配平O,在O2的前面配上奇数11,得
。
3..观察法:
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
例如:
,通过观察很容易看出,反应方程式左边是一个氧原子,而反应方程式右边是两个氧原子,在H2O前配2,结果H2O中氢原子的个数变成4,再在H2前配上2,观察可以看出此化学方程式已配平2H2O
2H2↑+O2↑。
知识拓展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绝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板书设计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写、配、注、等、查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2.奇数配偶法3.观察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突破的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
此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本课组织学生讨论较少,应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重点)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热身操)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谁写的快,配的平?
合作探究
探究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提出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
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依据
(1)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
(1)审题:
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
(2)分析:
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
(3)解答:
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
(4)求——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4.常见题型规范格式例析及注意事项
例: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
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3
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56
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
=1.8t---------------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
需要碳酸钙1.8t。
知识拓展计算时相关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若给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
板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五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