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docx
- 文档编号:2914871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28KB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docx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史纪整理第二部分第913集
第九集地上天宫
整理者:
木中C201701班薛瑾彦
《苏州史纪》的第九集为地上天宫。
这一集主要介绍了南宋时苏州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让我们对家乡苏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本集的大致内容如下:
一、从《心史》谈起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大画家倪云林这首提写兰花的诗歌是写给那位在井中沉埋《心史》的郑思肖的。
郑思肖擅长画兰花,所作之图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寓意宋朝土地已被掠夺,自己已无安身之地。
《心史》的作者郑思肖(1241~1318),是南宋末年的诗人、画家。
郑思肖原名是之因,宋亡后改名为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
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
这是一本用血和泪写成的书,也是一部奇书。
记录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孤忠亮节。
对覆灭的南宋王朝和那个戛然而止的时代,郑思肖满怀忠贞的情感和甜蜜的回忆。
1275年,郑思肖35岁,元军攻占苏州。
苏州沦陷后的第二年南宋覆亡。
郑思肖将一腔孤愤倾洒在笔墨之中。
他在这期间和以后写下了大量的诗和檄文,对蒙古人烧杀抢掠的罪行予以谴责。
他作为一介匹夫,始终坚持关心天下的精神,坚信中国的儒家文化终会战胜元蒙。
《心史》完成后,郑思肖用铁盒密封几层,层间有石灰防腐,投入了苏州一间寺院的井中。
在明朝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心史》终被发现。
此时苏州大旱,承天寺的僧人在疏浚寺的古井中打捞起一只铁函,《心史》的书稿重见天日。
当时众多抗清志士和遗民反复诵读、题咏、评论、传播,借以激励自己。
二、经济的发展
1.全国经济中心南移
在苏州的西山岛上,有一个小村落叫后埠。
村里至今还在使用一口宋代的古井。
人们口耳相传,说这是南宋初年一户姓徐的北方人家定居小岛后开挖的辘轳井。
开挖后,人们便按照北方的方式来汲水。
至今井内还保留着当时辘轳汲水的痕迹。
南宋初年,北方士兵为躲避金兵纷纷南迁。
他们一路奔波,最终在太湖深处的岛屿上建立起了一个个村落。
这些村落就像是来自北方的种子,在江南的软水温水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北方大量劳动人口的南迁,将农业、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方。
既保证了南方劳动力的需要,也增加了产量,养活更多家庭。
根据专家统计,当时苏州、湖州两地每年生产的粮食大概是1000万石(在宋代,1石=97kg),全国户口约1100多万户,这就意味着全国每一户人家一年可以吃上苏湖地区所产的稻谷一石。
如今太湖的东西山被誉为“花果山”。
其实,“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景象在两宋之际就已出现。
南宋时,太湖地区的商品性农业渐渐后来居上。
宋朝南迁带来了中国经济上很大的一个变化。
它使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地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特别是在江南太湖流域。
范成大在《吴郡志》记下了“苏湖熟,天下足”和“天上天宫,地下苏杭”两句广为传播的话。
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此时已成为帝国支柱,其经济中心的地位延续数百年而未变。
2.坊市制度的崩解与街市的兴盛
1975年,在苏州古城中心附近的大石头巷出土了一批宋代文物。
其中,有一批泥质陶范引人瞩目。
这或许是制作儿童玩具时使用的印模,上面刻着动物、花卉、建筑、佛像和童子。
这些文物出土的大石头巷,宋代时叫平权坊。
既是热闹的住宅区,也是繁华的商贸区。
它印证了唐代坊市制度在南宋时的彻底崩解。
南宋时苏州的工商业中心基本上在今天的人民路、乐桥一带。
当时周围分布了很多手工业作坊,还有像大市、中市、西市等集中进行贸易的综合性市场。
观前、玄妙观一带属于大市范围,还有一些小市是专业市场。
若将唐代的长安城平面图与宋代的《平江图》两相对比,就能清楚地发现宋代城市的变化。
长安城内以市和坊隔为若干小区。
市是手工业和商铺集中的地方,坊是住宅区,两者截然分开。
而在《平江图》上已找不到明显区隔开来的市,居民可以自由地沿街开店。
街市出现并迅速走向兴盛。
这样的布局源自城市功能的商业化转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城市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3.专业坊巷的形成
宋代的苏州已有了朝廷督办的织锦院和造作局。
民间艺人们则按行业不同聚居生产,形成了专业坊巷。
三、文化的昌盛
1.佛教的世俗化
东山岛上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叫紫金庵。
紫金庵虽小,却拥有“天下罗汉两堂半”中的一堂罗汉。
这些造型丰富、形象生动的罗汉。
体现着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也充分彰显了崇尚秀美的时代趣味。
罗汉拥有着凡人的形象和人性的光彩。
它们拥有普通人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让人倍感亲切。
2.最早的城市绘制地图
“平江”是苏州的旧称。
这二字的意思,据说是为了庆祝宋朝平定江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
近400年间,这座城市的样子被镌刻在一方叫做《平江图》的巨碑上。
《平江图》碑刻成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
整整100年前,灭亡北宋的金兵攻占苏州,城市几成废墟。
经过100年的不断重建,城市不仅恢复旧观,更踵事增华,于是刻石为记。
县、府、塔、园林、城墙和城门在碑上均有体现。
据统计,《平江图》上共绘制有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644处。
这些景观以立体象形图例标示,清晰而生动。
数百年前,苏州人创造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绘制最早的城市地图。
3.瓷器光彩
宋代文化的光泽流动在它最著名的瓷器上。
他们富于单纯美和抽象美,神奇的釉料泛着仿佛天然玉石的微妙光彩。
就像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
“瓷器就是玉的精神的承受和光大。
”
4.茶韵书香
到了宋代喝茶才开始真正流行,并成为大众的生活习惯。
宋代的点茶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茶道。
对于知识的传播,宋代的中国真正从写本时代迈进了印刷时代。
苏州成为当时全国造纸和刻书中心之一。
5.双棋盘格局
前街后河,河街并行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风景。
这样的城市布局被形象地概括为双棋盘格局。
这在现有的10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独一无二。
6.文化影响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
严复强调:
“宋代对于近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影响重大。
”
《平江图》与《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是苏州碑刻博物馆里珍藏着的四大宋碑。
它们是宋代中国人天文、地理和历史知识的集中体现。
置身于这四大巨碑前,仿佛身处一个巨大时空坐标轴的中心。
7.由“尚武”向“崇文”
有一句话叫“姑苏文盛出状元”,这与宋代兴起的尚文之风密切相关。
它使得苏州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且到明清时期也成为文化中心,还是社会变化的先导之区。
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说:
“吴下全盛时,衣冠所聚,士风笃厚。
”此时的苏州已最终完成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
或许我们可以说,宋代就是一个关于井和由井派生出的市井和乡井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一些人物凸显出来,他们锻造了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神,也使物质繁华的苏州拥有了文化的富足和精神的高度。
第10集锦帆无字
整理者:
木中C201701刘玟昊
建业
本集讲述了元末曾在苏州称霸的帝王——张士诚的故事。
张士诚,小名九四,做过私盐贩子。
但由于元朝管盐的官差的压迫,不得已之下,举起了反元的旗帜。
在攻克苏州后,在这里建立政权,国号大周。
议和
1359年4月的一天,张士诚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元朝使臣伯颜,后竟与元朝议和。
其实这并不令人费解,纵观当时国势,张士诚处于朱元璋、刘福通、方国珍等反元势力的包围之中,此举正应了“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说法。
宴会当天的盛景,被富户沈万三遣人镌刻在石碑上,被称为“纪功碑”,至今兀自矗立在人民路报恩寺塔的一隅。
张士诚占据着天下最富庶的粮仓,每年通过海运给元朝十一万石粮食,延缓了元朝灭亡。
治世
正如朱元璋所言,张士诚“恃富,无远图”,他不去与周边势力争霸,而专注于治理苏州。
他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泛舟于一条内河之上,沧海桑田之后,就成了今天车水马龙的锦帆路。
当地老人说起张士诚,依旧是那样亲切,因为他对老百姓持宽厚之心。
马可·波罗来到这个花花世界,惊叹于这个城市的富饶、美丽,《马可·波罗游记》是他感叹之中,留下来的考证。
灭国
朱元璋手拥强兵,在陆续消灭陈友谅等势力之后,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打张士诚。
大军势如破竹,守军望风而逃。
但到了苏州城下,事态似乎有了一线转机。
全城军民同心拒敌,无数百姓抗战到死,朱元璋军队围城十年,他们就守了十年。
人们为了报答张士诚的恩情,从没有内变。
朱元璋见久围不下,就写诏书给张士诚,允许他享有地方自治权,但是张士诚却焚毁诏书,毅然迎向战火。
然而,张士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总是处于守势,从没有主动攻击,而苏州再富足,人有多少?
粮有几何?
朱军实力强大,又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补给、士卒。
最后,张士诚被杀,其江浙一带的势力随之崩溃。
怀念
空碑
朱元璋可谓对张士诚恨之入骨,他不仅以极为残忍的方式将之杀害,还对苏州人民施以苛政。
二者一比较,苏州人自然更喜欢张士诚。
七月三十那天,人们烧“狗屎香”即“久思香”来纪念他,久思,久思,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
现在,虽然不见了张士诚的身影,人们依旧可以从老人口中,从古书中,重现他的独立王国的繁华。
朱元璋的苛政,使数十万苏州人被迫迁往南京、凤阳等地。
为了帮助受难的乡亲们,沈万三差工匠悄悄抹去了石碑上所有文字,后被朱元璋发配他乡。
总结
张士诚可谓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仁君。
他宽厚待人,并在大难临头时血战到底。
他的存在,使苏州这方温婉美好的水土多了。
第11集“远涉沧溟”
整理者:
木中赵文路
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卷,“郑和七下西洋”是其中一颗璀藏的明珠,这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本集主要为我们解密和讲述了其中的一些的相关资料与史事。
【从马和到郑和】
明朝的一天,一个从云南掳掠而来的十四岁的孩子正在遭受残酷的宫刑。
他叫马和,字三宝。
在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后,年幼的马和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朱棣,即明成祖,曾发动宫廷政变,从北平打到南京,向侄儿索求王位,史称“靖难之役”。
在此次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马和,在朱棣成功登基称帝后被赐予“郑”姓,郑和之名由此得来。
【1405年,初下西洋】
在朱元璋海禁30年后,朱棣派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郑和出洋。
苏州府造船厂和龙江造船厂所造的60多艘海船在位于长江出海口的太仓刘家港的船坞中蓄势待发。
郑和在祭拜完天妃后,率领着27000人的船队出海了。
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为了寻找朱棣的侄子建文皇帝,一说是为了宣旨,宣扬朝廷旨意,扬我国威,显我民富,并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郑和七下西洋的重大历史意义都不会改变。
【出海之前的仪式,天妃宫】
始建于元代末年的天妃宫,位于南京下关狮子山麓,是郑和每次远航前都要进行祭祀的地方。
仁慈美丽,慈悲为怀的天妃,能保佑出海者的平安,因此天妃被出海者尊为海神,敬为妈祖。
如果意志和信念是海上高高举起的船帆,那么天妃宫里的袅袅香火,便是缓缓吹动船帆的清风,时刻护佑着远航的船队。
郑和前四次远航的十二年间,南京曾两次建天妃庙。
郑和说,危险的旅途多次受到妈祖的庇护。
朱棣因此答应郑和要求赐予天妃徽号。
【充足的物资,精湛的技术,成就惊天动地的远航】
元末明初时,太仓刘家港称为“天下第一港口”,已是“漕运万艘,行商千舶”。
他为后来郑和的远航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成为船队出海起锚地。
太仓的苏州府造船中心,是郑和航队用船的主要制造商。
永乐年间,造船成为一项运动,“天下第一造船厂”---龙江造船厂和苏州府造船中心都在如火如荼的为下西洋做准备,沙船,海船,宝船,皆设备齐全。
七下西洋的成功,离不开当时繁盛造船业的支持。
要将巨船驶入大海并非易事,太仓人将作塘和船坞连为一体,将江水引入船坞,致使船能够航行,称为“引江导海”。
郑和的航海技术是非常高明的,他精于一种“牵星术”,即看着天上的星象,能做到日夜航行而不偏航,这在当时的年代已经算是极为高超精妙的航海技术。
正因于此,郑和才能够七下西洋均能安全往返。
【远航归来:
宝山,静海寺,归宿。
】
被朱棣赐名的“宝山”,是郑和每次归来都会看到的路标。
后来,宝山没入海中,树立于其上的“宝山碑”随之沉没。
渔民们将这块碑打捞了起来,几经波折的御碑才被保留至今。
碑上的“昼则举烟,夜则明火”的字迹,仿佛在告诉人们:
归来,就是出发的目的。
“静海”,意为“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静海寺,位于南京,其落成之时,恰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
郑和于是将海外带来的海棠树种植入寺内,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国使臣多达1200余人。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是明宣宗登基之后,郑和也似乎预感到这次下西洋将是他人生的终点。
所以在启程之前,他特地在天妃宫中留下一块“通番事迹碑”,对其前六次下西洋进行了总结。
而郑和也死于第七次远航归来的途中,人们为他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海葬。
对这样一位伟大的航海家而言,大海才是最好的归宿。
而位于南京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相传则是郑和的衣冠冢,这是一个按照伊斯兰教风格修建的“回”字型墓穴(郑和是回族人)。
目前的台阶为四组七层二十八级,寓意郑和七下西洋,历经二十八年。
【随从亲信,同生共死】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历程中,每次都会浩浩荡荡,声势庞大。
船上有很多人都一起随着郑和出生入死,这些人有些默默无闻,有些名留青史。
但他们都值得去铭记。
其中有两位佼佼者:
周闻,以武官的身份,前后二十五年,跟随郑和四次出使。
在1409年9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周闻与妻子依依惜别,其后经历了与妻子相思二十多年的痛楚。
在其死后,妻子与其合葬在太仓。
而精通阿拉拍文字的随行翻译费信则是另外一位,喜欢记录旅行见闻,最终写成“星槎胜览”,这是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中最具权威的一本。
【远涉沧溟,彪炳史册】
郑和前三次的航程仅限于亚洲,待到第四次时扩展到了欧洲。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海上活动,当世无人比肩这样的航海行为使得明朝时期中外的经济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也使得东南沿海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上升到了国际枢纽的地位,和海外的各种物资贸易行为空前繁盛,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在文化方面,除了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之外,也促进了道教妈祖,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中外融合并影响至今;
同时,郑和远航拉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大海通时代到来,60多年后,世界的另一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用枪炮叩开印度半岛的大门。
有学者说,如果当时的中国能够继续保留郑和远航的精神和行动,东西方的文明将提前于海上接触。
郑和,用尽一生海上航行,远涉沧溟,他的成果我们也将用尽一生去铭记。
第12课况钟治苏
整理者:
木中周玲涵
本集主要讲述明朝宣德年间,苏州知府况钟治理苏州的主要事迹。
况钟深受百姓爱戴,苏州人称他为“况青天”。
《史书》、《剑桥中国明代史》以及后世史家都对他有很高评价。
先后得到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三代皇帝的赏识。
昆剧《十五贯》,以歌颂况钟的足智多谋与有胆有识而致妇孺皆知。
况钟未经科举,曾在西安靖安县做了九年的吏员。
33岁得到当时礼部尚书吕震的欣赏,在礼部做了十五年的京官。
后来,宰相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人)推荐况钟出任苏州知府,来解决苏州民生凋敝、赋税不清的问题。
明初政治高度集权,经济趋于传统保守。
开国皇帝朱元璋希望实现牛郎织女式的理想社会,为此他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中唐以来就成为“财富之区”的苏州,成为朱元璋打击的重点,人民不堪重负,纷纷逃亡他乡。
1430年,下车伊始的况钟,面对的苏州民困吏奸,积逋日益,流亡倍多,积欠朝廷税粮800万石。
辞别京师时,明宣宗要求况钟以安民为先,况钟谨遵要求,兴利除弊,整顿吏治。
表面上,况钟处理事务时,故意显得木讷糊涂,暗地里则将属吏的胡作非为一一记下,密奏皇帝。
得到批准后,对作奸害民的罪吏进行罢免、治罪。
上任一年之内,况钟一举理清了此前积下的所有疑难案件。
《况太守集》中记录“苏州从此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
不仅如此,况钟还积极清理漕运,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整顿农村基层组织等。
况钟对苏州有两项重大的贡献。
其一,是减轻赋税。
明初,苏州田地绝大多数为官田,官田租粮高,有些甚至是民田的14倍,这其实也是苏州赋税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在明宣宗的支持下,况钟与巡抚周忱密切合作,三次上书奏请减轻赋税,但被户部驳回不准。
况钟坚持不断上书,1432年终于得到批准。
自此,苏州百姓的税粮负担减轻近四分之一(约200万石),对苏州社会经济的复苏、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促成了苏州在明代中后期的全面繁荣。
其二,是设立济农仓和义役仓制度。
两仓的设立,使苏州百姓免除了高利贷的盘剥,在救荒救灾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宣德八年,江南大旱,“苏州府,发济农米赈之,活数十万人”。
当年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归来,船队停泊在太仓刘家港,船上三万余人需苏州当地支持粮食供给。
这时苏州府的济农仓和义役仓发挥了作用,没有将压力转嫁给百姓。
济农仓与义役仓的设立在朝廷其他官员看来像是小金库,多持反对态度。
但况钟为了百姓,甘愿冒险。
“况青天,民父母”,是对况钟治苏的肯定,他个人的品行同样赢得了民众的肃然起敬。
如《明史》所言,“刚正廉洁,孜孜爱民”。
苏州在况钟的治理下,“岁丰人和,汔可小康”。
从宣德八年开始的近二十年间,苏州再未积欠朝廷的赋税。
况钟同样重视文化教育,认为“士为民秀”。
况钟重建吴县县学,拿出财政接济好学的贫困子弟。
有碑刻记载,1438年的乡试中,吴县共有三人中举,此后,三人中的施槃更是以23的年龄高中状元。
碑文记载了这件盛事,也记下了苏州百姓对崇文重教的况知府的感念之情。
况钟担任苏州知府13年,三离三留的故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第一次离任是宣德六年(1431),况钟丧母,按照礼制,需回家乡守孝三年;第二次是宣德八年,这时任期已满三年,按例要进京述职;第三次是正统五年(1440),九年任满,照例升迁,将前往京师,都被苏州百姓成功挽留。
在况钟之前,还没有一位知府能在苏州任满三年。
1442年,也就是况钟返任苏州一年后,积劳成疾,卒于住所,享年六十岁。
况钟个人生活极为朴素,治苏13年,自己和家人从未置办任何田产。
他更愿意做的,是青灯伴读,心系民生。
当时的内阁首辅称赞说“我忆吴门廉太守,一枝遥寄岁寒情。
”
况钟以范仲淹为榜样,主持修缮了范仲淹祠庙,虽身处民间社会与朝廷的夹缝,依然“拳拳以爱民之心,切切以安民为本”。
况钟在况公祠里的许多个日日夜夜,已定格为苏州历史的重要章节,得到了后人的追思与肯定。
他徘徊其间的身影,也长久地成为了为政者的镜鉴。
从明朝到今天,他从未远离。
附:
视频中,吴县三人中举的乡试时间是1348年。
资料显示施槃出生时间是1416年,而明确指出施槃在乡试中中举是正统三年,也就是1438年。
且明朝开始的时间是1368年,1348年并不属于这个朝代。
所以可以发现,正确的时间应是1438年,视频中的时间3、4颠倒而出现了90年的时间差。
第13集市民运动
整理者:
木中陆宣彤
在苏州街头有许多打零工的匠人,他们带着各自赖以生存的器具,开始了等待。
这种现象其实在明代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叫做“呼织”。
苏州此时的手工业兴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丝织业,在玄妙观就有大量的丝织工人和作坊主,作坊主叫做“机户”,工人叫做“机工”,于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就产生了:
劳资关系。
机户出钱,机工出力,两者相资为生。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看来,苏州不论是经济、文化方面都是十分超前的城市。
近代技术经济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此时的工人占大量比例;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阶层。
在位48年之久的万历皇帝,懒惰而奢侈,他大肆敛财。
当时有很多色彩绚烂的丝织绣品,外表华丽的玉器,体现手工业兴盛的同时也暴露了当时财富聚敛的严重,历史学家黄仁宇评价说:
16世纪末的中国,很像一件玉制的装饰品,从美术的角度看来,有它本身的完美,可是在结构方面实为脆弱。
这时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掩盖着深层的社会矛盾,败兆体现,万历24年(1596年),皇帝已经不满足于正常的赋税,开始横征暴敛,每一张织机要征收三钱银两的税收,每织出一匹丝绸,要征收五分的银子。
这导致机户纷纷歇业,手工业者失去了生活来源,濒临绝境。
1607年,手工业者葛成在苏州领率领2000多人,对神起誓,只与税官作对,不取百姓一钱。
他们用乱石棒击毙税官,焚烧税官的不义之财。
这次市民斗争,正如史书上所记载,不挟寸刃,不掠一物。
当朝廷派兵前来镇压时,葛成再次挺身而出,昂昂然主动投狱。
1620年,7月万历皇帝驾崩,8月他的儿子明光宗继位,一个月后,光宗病逝,万历的孙子明熹宗继位,史称天启皇帝。
天启帝厌烦国事,却热衷于木雕,他不问政事,于是司礼监太监魏忠贤便趁机把持了朝政,后期形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阉党内部有许多进士和厚颜无耻的小人,其中有李实、毛一鹭等人。
他们侵夺地方官员的权力,剥削老百姓;一是为了中饱私囊,二则是为了讨好魏忠贤。
于是他们更是敌视东林人士。
东林书院是由因正直而被罢官的顾宪成,于1604年同好友高攀龙等一同成立的。
这些读书人士遭残酷迫害,于是就出现了前六君子后七君子的故事。
其中周顺昌,也是一名苏州人,当东厂的特务前来捉拿周顺昌的时候,就再次引燃了苏州市民反抗暴政斗争的怒火。
《明史》上说,周顺昌曾任吏部员外郎,为人刚方贞介嫉恶如仇;即使辞官回到苏州,也是时时以百姓为念,深受百姓爱戴。
1626年农历3月18日,缇骑宣读诏书,数万百姓都为其喊冤,势如山崩。
毛一路连夜传信魏忠贤,说吴民尽反,请求派兵镇压。
随后秘密地将周顺长押送赴京。
周顺昌在狱中受尽酷刑,不屈而死。
其中,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赴死。
在张溥因此写的《五人墓碑记》中,最令他动容的是这五个人的身份。
颜佩韦是商人之子,马杰是颜佩韦好友,杨念如是裁缝,沈扬是商人,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车夫;并且除了周文元外,其余四个人与周顺昌并不相识。
这深刻体现了苏州市民的集体正义和顾炎武所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苏州的人们对于这五个人之死感到义愤,倡议罢用天启钱,私禁超过十个月。
百姓斗争加速了阉党的覆亡,也反映了朝廷此时已民心尽失。
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立即铲除了魏忠贤。
消息传来,苏州人一夜推到其生祠,文震孟等人将五位义士的遗骨移葬于此。
此时坐了12年牢的葛成已获释,他自愿结庐守墓。
3年后,葛成去世,人们就地筑墓,他便与五义士永远地长眠在了一起。
明末苏州的两次市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光彩的一页。
它就像撕破黑夜的闪电,以新的面貌,以掀天揭地的气概打击了封建暴政。
当五人墓落成不久后,苏州剧作家李玉将葛成、周顺昌和五位义士的故事写成了两部戏文《万民安》和《清忠谱》。
仅从戏文的名字,今天的我们就能读懂苏州人对那些市民英雄长久的感念和敬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整理 第二 部分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