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歌五首赏析考点检测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14557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2.86KB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歌五首赏析考点检测及答案.docx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歌五首赏析考点检测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歌五首赏析考点检测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歌五首赏析考点检测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赏析考点与检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原诗与译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阅读赏析,回答问题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悠悠”?
5.“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人?
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8.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幅画面。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0.“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11.“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1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案与解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3.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4.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6.“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
“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7.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诗人的心情非常苦闷。
诗人俯仰古今,表现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8.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9.把个人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10.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11.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寂。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12.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望岳
杜甫
原诗与译文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
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主题: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景,用描写,表达了。
3.“造化”句写泰山的,是写;“阴阳”句写泰山的,是写。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做赏析。
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8.文中“割”字用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9.选出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0.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答案与解析】
1.远近朝暮
2.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秀美虚高大实
4.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6.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泰山的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9.A
10.C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原诗与译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阅读赏析,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什么?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什么?
(2分)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2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5.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2分)
6.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版权所有:
21教育】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
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5.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6.D
游山西村
陆游
原诗与译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阅读赏析,回答问题
1.用诗句填空。
(1)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
。
(2)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3)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
2.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3.全诗描绘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两句。
请对这两句略做赏析。
【答案与解析】
1.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游踪游
3.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这两句现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时,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现出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原诗与译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阅读赏析,回答问题
1.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
3.本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诗人常托物言志。
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两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
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答案与解析】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这里的“离愁”不是离家怀念亲人的凄苦之情,而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寄托了诗人为培育人才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4.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
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贡献全部的力量。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6.B
中考题选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
(共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2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分)
答:
21.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共6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
(共6分)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
(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
(2分)
⑵.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分)
4、⑴.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⑵.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
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诗的一、二句作者作用是什么?
答案
(一)20.示例: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符合诗意即可。
2分)
21.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意思对即可。
2分)
(二)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三)【答案】联想:
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
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四)【答案】联想:
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
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五)【答案】
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2、D
3、突出山高、塔高,为下文作铺垫。
高考最新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教育部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指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这组数据令人。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其中,家长。
据调查,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近视毫不在意,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防控学生近视,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過制并扭转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将近50%。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B.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C.中国学生的近枧比例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D.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心灵的窗户蒙了尘,甚至被“关”上了,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B.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
C.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D.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蒙了尘,或者被“关”上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骇人听闻触目惊心责无旁贷当务之急
B.骇人听闻胆战心惊难辞其咎迫在眉睫
C.危言耸听触目惊心难辞其咎迫在眉睫
D.危言耸听胆战心惊责无旁贷当务之急
20.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分)
《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系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
全书共80回之多,全部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
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宏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題。
敬请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诗歌 赏析 考点 检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