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无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1450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6.79KB
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无答案.docx
《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无答案
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讲)
-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考向一俄国十月革命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命题规律
本专题不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少,且很少单独命题。
但是,高考试题很多时候为避免猜题、押题而故意在冷点钟命题。
因此,备考要全面。
十月革命的考查角度较多,主要有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等。
出题以选择题目的形势较多,材料题多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联系考查,材料情景会变的新颖和出其不意,设问更加灵活,来考察学生对只是的灵活掌握。
例1(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一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有人认为:
“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一个整体进程,十月革命不过是这一革命进程的最高潮。
”这种认识
A.主张十月革命开始于1917年3月
B.否定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严重地贬低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D.主张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例2(2017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讲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
1.二月革命
(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国主义战争和反沙皇专制统治)
(2)结果: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一个是占主要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提出
(1)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作用: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作用:
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3)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
3.讲典例
【例1】(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
A.主张暴力推翻沙皇政权
B.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C.强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已认识到俄国的革命道路问题
【趁热打铁】(2017届西藏区拉萨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
”下列各项中,与此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绝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例2】(2017届西藏区拉萨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趁热打铁】(2017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校高三上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全球通史》写道:
“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
”这里所说的“新机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沙皇政府
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军事革命委员会
3.讲方法
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
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结合中俄两国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分析比较中俄两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差异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不同举措。
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5.讲易错
【题目】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
“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
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
……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
”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提出的《四月提纲》
C.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的《土地法令》
考向二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命题规律
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察的的重点和热点区。
从内容上看,多侧重于美苏关系发展的角度进行命题考查,特别是美苏冷战的具体措施、原因及影响等方面。
题型有选择和材料题。
例1(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2(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讲基础
A.两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带来的国家利益的不同。
B.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
①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②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影响:
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的分裂。
在亚洲,“冷战”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3.讲典例
【例1】(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趁热打铁】(2017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中历史试卷)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
这反映出美苏
A.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例2】(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趁热打铁】(2017届河南新乡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人苏联的势力范围。
但是美国人很淸楚,这对于苏联来讲是不可能办到的。
这反映出美国
A.无心援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B.意图迫使苏联解体
C.希望借援助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马歇尔计划是骗局
4.讲方法
理清一条基本线索: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是实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但关键因素是经济。
5.讲易错
【题目】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
“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坚持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
”这实质上说明( )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D.苏联的实力超过美国
考向三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命题规律
从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具体措施、影响的角度命题,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带来政治地位变化角度命题,从二战后对美苏两极格局冲击的主要因素角度命题,考查西欧、日本、中国在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注意本专题知识与当今世界的地区热点问题相联系进行命题。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5)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例2(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等五校高三上期七月联考历史试卷)据《全球通史》记载:
“从1950年到l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3.5%。
同期,美国在自由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中所占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份额从l5%上升到44%。
”从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最恰当的是
A.西欧国家经济增长率加快受益于欧洲经一体化进程
B.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降低表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C.美国黄金份额的下降意味着布雷顿森体系趋于崩溃
D.西德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
2.讲基础
核心词:
欧共体、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
A.欧共体
背景:
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4 现代 世界 政治 高考 二轮 复习 历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