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质量巡视施工单位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13951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267.77KB
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质量巡视施工单位报告.docx
《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质量巡视施工单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质量巡视施工单位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质量巡视施工单位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纳子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门源县和祁连县交界处,在大通河上游末段(上游:
河源~尕大滩,中游:
尕大滩~连城,下游:
连城~大通河口),地理位置东经98º30′~103°25′,北纬36°30′~38°25′。
大通河流域地处内陆高原,周围高山环抱,属内陆高寒气候区,气候严寒,冬长暑短,上游地区终年积雪。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30.7~154.0Kcal/cm2之间。
气温垂直分布明显,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0.5℃,且随海拔升高而递减,递减率约为0.05~0.07℃/100m。
降雨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与工程区气象关系中较密切的气象站主要为门源站。
门源站位于门源县浩门镇,海拔高程2850.0m。
根据门源站1961~1990年共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门源站的多年平均气温0.48℃,多年平均最高气温9.2℃,多年平均最低气温‐6.6℃,多年平均无霜期5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2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7.4mm,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大于2m。
左岸大部分区域基岩裸露,地形坡度37°左右,岸坡倾向SE144°。
坡脚处覆盖有崩坡积块石碎石土,厚5~18m;坝肩以上坡顶附近(3224m高程以上)覆盖有坡积碎石土,厚度1.5~10m。
坡脚处的崩坡积块石碎石土,透水性较好;坝肩以上坡顶处的坡积碎石土,结构松散,稳定性差,雨季有可能滑塌。
构成左岸坝肩的基础岩体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夹花岗片麻岩,岩块致密坚硬,岩体抗风化能力强,岩体弱风化带厚度一般14~18m,由于陡峭边坡的卸荷松动,局部可达25m以上,岩层产状NW320°NE∠50°,岩体破碎,断裂构造发育,岩体完整性差。
该上坝道路工程属场内永久交通,道路等级为三级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车速为30km/h,该道路路面宽度为8.5m,路基宽度10.0m,道路长度1737.74m。
1.2施工范围
纳子峡水电站ZX-JS-NZX-第13号(2009),该合同要施工项目包括:
1土方开挖工程;
2石方开挖工程;
3土方填筑工程;
4混凝土工程;
5砌体工程。
1.3工程进度及投资情况
1.3.1开完工时间
本标段开工时间为2009年8月25日,目前本标段上坝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剩余项目正在组织施工。
1.3.2投资完成情况
本标段合同投资475000元。
自开工至2011年2月累计完成投资3533679.24元。
2工程完成情况
2.1工程形象
1土方开挖工程基本已完毕;
2石方开挖工程基本已完毕;
3土方填筑工程基本已完毕;
4混凝土工程基本已完毕;
5砌体工程基本已完毕。
2.2合同工程量、本阶段完成量
本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本次质量巡视阶段完成的主要工程量见表。
左岸永久上坝路工程合同量、本阶段完成量统计表
表2.2-1
项目名称
单位
合同量
本阶段完成量
备注
道路路基砂砾石开挖
m3
33455
29653.61
至坝顶道路路基岩石开挖
m3
4778
15047.62
坝顶至闸室平台道路岩石开挖
m3
32476
30784.21
至坝顶道路路基砂砾石天填筑
m3
23389
49529.55
至坝顶道路基层级配砂砾石
m3
3101
1850
坝顶至闸室平台道路基层级配砂砾石
m3
415
2466
至坝顶道路面层级配砂砾石
m3
1488
1960
至坝顶道路磨耗层级配砂砾石
m3
248
204
至坝顶道路保护层级配砂砾石
m3
62
51
挂钢筋网片
T
7.992
4.03
锚杆
根
1333
2444
(L=4.5m)
浆砌石护坡
m3
/
4338.32
喷锚
m3
450
639.37
3施工质量控制
3.1施工依据
⑴、《大通河纳子峡水电站导流、泄洪洞工程合同》ZX-JS-NZX-第13号(2009)。
⑵、混凝土浇筑、水泥灌浆、开挖支护及安全监测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⑶、设计图纸及变更通知。
⑷、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所在地青海省的地方法规。
⑸、强制性条文
3.2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3.2.1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检查机构和监督制度。
组建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副经理具体负责质量工作、由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对工程质量的实施进行统一领导、监督和控制。
纳子峡工程项目部执行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认证的ISO9001质量体系。
项目部依据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及建设方《纳子峡水电站枢纽工程质量管理规划》、《纳子峡水电站开挖及混凝土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纳子峡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纳子峡工程质量考核细则》,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执行必须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制度化。
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推行“质量一票否决制”,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加强监督和控制,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针对纳子峡水电站导流泄洪洞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了《纳子峡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奖罚细则》,确保该部位(或项目)的工程质量。
导流泄洪洞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执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职责和权限。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一系列活动,确保了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2.2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图3.3.2-1
3.3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3.3.1路基施工程序及方法
3.3.1.1路基施工程序
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工序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表层腐植土清理→路堑开挖(或路堤填筑)→路堑(路堤)边坡修整→验收→进入下道工序。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基土石方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1-1
路基土石方的施工程序为:
测量放线→场地清理→爆破开挖→机械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或弃土场)→边坡、路基面修整→路堑、边沟修整→验收。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1-2
3.3.1.2路基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
开工之前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移交的三角网、水准点以及有关测量控制点、线,利用高精度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线路。
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图等,对所有的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成果整理,并将测量成果送监理工程师核查。
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按图纸要求在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堑顶排水沟、取土坑、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用木桩或石灰标明其轮廓,并测绘出土石分界线,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施工放样时,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导线网、水准点成果资料进行。
中桩、导线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设立中线桩位和导线点。
放样前,先对导线点进行复测联测,查明导线点末破坏或挪动时,方能进行放样。
如需恢复或加密导线点,严格按照I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计算全线统一平差。
进行下一站放线时,必须对前一站所放的中桩点进行至少两个点位的复测。
在移动测站前,必须对本标段路线起终点线位与高程进行联测,做好与前后标段平面及高程衔接工作。
调查与试验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挖方的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
级配试验;
含水量试验;
密度试验;
相对密度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
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如所调查与试验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相符时,应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防水、排水
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为防止工程或附近草原及其它设施受冲刷或造成淤积,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性排水设施,防止施工污水排入草原或污染自然水源,避免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现象的发生。
同时,不论挖方或填方作业,在各施工层面设置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防止各施工层表面积水和冲刷边坡,降低挖方路基顶面或填方基底含水量,确保其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
在平地或凹地进行开挖作业时,应在开挖区周围设置挡水堤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
㈣路基土石方开挖
⑴土方开挖
①测量放线
施工前对开挖段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复测,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放样资料,依设计图纸开挖断面测放出开挖坡口线和各位置的桩号及高程等控制点,并在施工时做到实时监控,防止超挖或欠挖。
②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
测量放线完成以后,立即进行场地清理,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草皮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业主指定的弃渣场内。
施工时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表土系指含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应按监理人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堆放。
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
堆存的有机土壤应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
场地清理采用CAT320反铲、ZL50型装载机挖装,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由一端向另一端倒退清理。
③开挖施工
土方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进行。
开挖施工应在旱地进行。
边坡开挖前,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对不稳定部位先进行人工处理。
边坡在开挖过程中每次开挖厚度控制在3m以内,为防止边坡超挖、破坏,挖掘时对路堑边坡部位预留50cm左右的保护层,随着开挖高程的下降,及时对坡面进行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
待大面开挖结束后,对边坡保护层利用反铲配合人工修整至设计边线。
削坡完毕后立即进行边坡防护施工。
路基面开挖时,顶部预留15~20cm保护层,避免超挖对路基造成破坏,保护层采用人工按照设计边线和高程进行修整。
土方路堑的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采用横挖法:
以路堑整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堑向前开挖,路堑开挖完成后,及时安排边坡防护和边沟施工,然后按设计标高平整路床,如路床土质及含水量、密实达不到设计要求,要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翻晒、设盲沟进行降水处理或换填。
土方开挖采用推、挖、装、运机械化循环作业的施工方法,即推土机集土、装载机配合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弃土或利用土运距不足100m的开挖料直接采用推土机推运,距离超过100m的,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拉运,设有运输通道及临时排水沟。
开挖出的土方按有关规程做相关土工试验,合格的土方主要用于本路段的回填土和其他路段的回填土,剩余部分运到弃料场(选择在临近路线的冲沟里)进行堆放。
所有开挖作业应符合招标文件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④挖料运输
所有的开挖料均采用CAT320反铲和ZL50型装载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部分料用于路基的填筑,多余的全部拉运至弃料场堆放。
⑵石方开挖
本工程中的石方开挖主要集中于桩号1+472.25~1+737.74m段。
总开挖量约3.7254万m3。
①测量放线
施工前对开挖段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复测,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放样资料,依设计图纸开挖断面测放出开挖坡口线和各位置的桩号及高程等控制点,并在施工时做到实时监控,防止超挖或欠挖。
②表层清理
开挖前先将岩体表面上的强风化层、表植土、等进行人工清理,并将所有无用的开挖料拉运至弃渣场内堆放。
应详细调查边坡岩石的稳定性,包括设计开挖线外对施工有影响的坡面和岩坡等;设计开挖线以内有不安全因素的边坡,必须进行处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山坡上所有危石及不稳定岩体均应撬挖排除,如少量岩块撬挖确有困难,经监理人同意可用浅孔微量炸药爆破。
③开挖施工
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爆破开挖的顺序进行。
开挖采用梯段爆破和预裂爆破相结合的方法,起爆方式采用非电毫秒延时起爆网络,爆破梯段高度3.0~5.0m,大面开挖造孔采用500C型液压钻机、100B潜孔钻机,局部及欠挖处理采用TY—28型手风钻进行,孔径为90mm、76mm及45mm(局部及欠挖处理),爆破参数如下:
a.预裂(光面)爆破参数:
孔间距:
80cm;孔深:
根据边坡和马道宽度确定;孔径:
φ90mm;药卷直径:
φ32mm;线装药密度:
400g/m。
b.手风钻爆破参数如下:
孔间距:
1.2m;排距:
1.0m;孔深:
L=3.0~3.5m;孔径:
φ28~50mm;炸药单耗:
0.5kg/m3。
c.液压钻爆破参数如下:
孔间距:
3.0m;孔排距:
2.5m;孔深:
L=3.0~5.0m;孔径:
φ76mm;炸药单耗:
0.45kg/m3。
最终的爆破参数由现场爆破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所有的开挖作业均应符合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有关规定,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路基全挖段典型爆破设计见图《全挖断面岩石开挖典型爆破设计图》(图号:
SJ-TB-ZX-JS-NZX-第13号(2009)-06-02),路基半挖段典型爆破设计见图《半挖断面岩石开挖典型爆破设计图》(图号:
SJ-TB-ZX-JS-NZX-第13号(2009)-06-01)。
具体的爆破参数根据现场的爆破试验后再确定。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基石方开挖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1-3
④挖料运输
开挖的石方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挖装,TY-120推土机集料,20t自卸汽车运输,部分料用于护坡等防护工程的砌筑,多余的全部拉运至弃料场堆放。
㈤土石方填筑
⑴填筑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地基特殊处理或地面横坡处理→填料运输→摊铺→碾压→检验合格→下一循环填筑。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1-4
⑵生产性试验
①填筑料的检测试验
在路堤填筑前,按监理要求从填方材料的取料场或在土质发生变化时进行填筑料的抽样检测试验,试验严格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级配实验、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
②试验路段的选取
用于本标段路基填筑土石方料来源于开挖料。
试验路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③试验目的
检验用于路基的填筑料是否满足路基填筑的要求,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确定使用该料所需的各种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施工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填料最优含水量等,为全面施工提供控制依据。
④试验程序及方法
试验程序:
试验方案批准→测量放线确定试验段位置→场地清理整平→合格填料运输→分层摊铺→分层压实→确定出合格参数
试验方法:
根椐试验方案在路基范围内测量放线标定出试验填筑段,对该段场地表土及杂物清除干净,将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运到现场,依方案制定的松铺厚度用推土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在碾压过程中,每层按工程师批准的检测频率和手段进行压实度检测,直到找出压实度达到设计值时的最佳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其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详见第十二章施工测量试验检验。
⑶施工方法
根据本合同段具体情况,填筑采用四区段,即: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查区;八流程,即:
施工准备→底基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凉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边坡修整,循环作业的方法施工。
路基填筑材料选用开挖料,施工前可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备好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回填土石料,以保证工程的正常需求,利用挖方或借土填筑路堤的填料不能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害物质。
填筑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方法施工,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50cm,填筑料用20T自卸汽车运输,TY-120推土机摊铺,PY160B平地机修整,为保证施工强度,配备SD-100D自行式振动碾碾压。
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含水量,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当填筑料的天然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洒水,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翻晒,同时为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填筑厚度每升高3m用人工修整边坡一次。
为确保每层填筑厚度,填筑时路基中线、边线处设置厚度控制标记桩并挂线。
路基每层碾压时,第1~2遍采用静压,然后采用震动碾压,步骤是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碾压,超高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处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
保证碾压遍数,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路基每层填平后,质检人员会同试验人员进行密实度检测,按规范及监理要求进行压实试验,密实度测定采用灌水法或标准灌砂法,并用核子密度仪配合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检测工作严格按照《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测的位置和频数按规定要求确定,并且有代表性和可靠性,经检验,如有达不到规定的密实度,找出原因,采用补压或翻松再压等手段,直至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后进行上层填筑。
路基填筑时当其相邻两区段交接部位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段应按1:
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同时施工,应采取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以达到无死角,无漏压。
填筑边坡取1:
1.5坡比分级填筑。
挖方路段开挖边坡按地质条件类型取1:
0.5、1:
0.75。
⑷特殊路基的填筑
①施工工艺
特殊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②施工方法
对特殊路基土层上的零填挖路床面,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或监理人的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晒凉。
换填、改善厚度应按图纸或监理人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分层压实,其压实度应符合路基填筑要求。
当路基为半填半挖时,地面横坡在1:
5~1:
10时表土翻松压实,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2m高1m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内倾斜坡面。
对填高≤80cm路段对原地面翻挖30cm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对填高0~30cm之间的路段,路堤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8%;对填高30~80cm路段;压实度不小于95%;对填高80~150cm路段,压实度不小于93%;大于150cm路段,压实度不小于90%。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工艺图
图3.3.1-5
⑸路基整修
路基整修是路基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前各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对路基的全面整修,包括中线恢复、高程、超高、压实度、平整度、纵坡等。
尤其要对挖方段和填方段路基边坡进行检查整修,填方边坡需要将两边超宽部分铲除至路基坡脚。
整修后的路基,将做到边线直顺,平整稳定,曲线圆滑、边坡平顺稳定,排水良好,坡面不受冲刷,路床不积水,在路堑和路堤交接处,边沟应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排水沟,避免路基处积水,冲刷路堤。
⑹施工要求
①土方开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并不得乱挖或超挖。
②开挖中若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报监理人批准。
③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④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3.2级配砂砾路面的施工
㈠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流程
级配砂砾路面施工在路基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进行。
基层、面层、磨耗层及保护层逐层跟进施工。
施工程序:
施工放样→天然级配砂砾料调运→初平、精平→洒水→碾压→验收合格→转入下道工序
级配砂砾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级配砂砾路面施工工艺图
图3.3.2-1
㈡生产性试验
级配砂砾石路面的生产性试验的试验路段、试验方法、程序等与路基填筑的生产性试验完全一致。
通过试验主要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及配备的机械设备,为今后的施工提供施工依据。
㈢施工方法
⑴材料准备
级配砂砾面层所使用材料由实验室做级配及承载比的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拉运上料;在调运级配砂砾之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设计高程每20m测设边桩高程计算出每段调运的级配砂砾方量,做到精确、合理、施工现场整洁。
级配范围要求见表7-2
级配砾石路面材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颗粒配料要准确;
②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无过大粒径的砾石;
③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级配范围要求表
表3.3.2-1
筛分尺寸
项目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备注
75
50
40
20
10
5
2
0.5
〈0.05mm塑性指数
保护层
100
磨耗层
100
75-90
50-70
38-56
18-35
15
面层
85-100
0-5
100
0-15
0-5
基层
100
0-15
0-5
100
0-15
0-5
⑵运输和摊铺
①装车时应控制每车的数量基本相等,同一料场供应的路段内施工现场由远到近调料,并准确计算每20m内所需调运的方量,卸料要合理、均匀,避免料不足或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②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
③确定松铺系数,按规范要求先行确定一松铺系数,计算实验段内(按监理要求及设计图纸控制试验段长度)所需调运级配砂砾方量,推土机推平后平地机进行精平,洒水碾压至规定压实度标准,技术人员进行高程测量与设计高程进行比较后确定松铺的数值。
④用推土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后,洒水闷料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现场技术人员用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指导平地机进行基层平整机械作业,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刮出设计横坡路拱2.0%,面层表面应力求平整,满足设计宽度。
⑤面层平整每一作业段长度控制按监理要求及设计图纸进行,形成推土机、平地机流水作业。
⑶洒水、碾压(级配砂砾面层)
①级配砂砾,平地机平整后,洒水车进行路面均匀洒水,现场实验人员进行实地含水量的测定,当级配砾石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时,压路机进行初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后采用平地机在终平一次后,自行式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②压路机碾压垫层时,应遵循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先轻后重,先静压后震动压,先慢后快,先低后高及轮迹重叠的原则,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时速不应过快,应控制在4km/h。
③压路机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依次排列,碾压为全副宽度时即为一遍,需碾6~8遍后现场实验员实地检测压实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停止碾压。
④碾压的纵向接头处重叠1~1.5m,并确保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现象。
⑤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弹簧”粗细骨料不均匀现象,应及时翻晒后重新平整、碾压,碾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久 上坝路 工程质量 巡视 施工单位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