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913324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8.79KB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
1.大地构造学:
研究整个地球(岩石圈或大陆地壳)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3.地球动力是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它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
4.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变形研究;
(2)地质体成因研究;
(3)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4)地球演化史研究
5.区域地质学的任务及内容:
任务:
区域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研究内容是:
(1)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研究;
(2)区域构造学研究
(3)区域岩石学研究;(4)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3.区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构造分析法;
(2)将今论古方法;(3)构造类比法
第2章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起源
1.对地球更深部的了解只能通过间接的地球物理手段来研究,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2.地球内部结构主要是通过对地震波以及由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的观测和研究确定的。
3.1909年,莫霍洛维奇(Mohorvìcic)根据地震波的走时,算出地下56km深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上物质的波速为km/s,其下为s。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莫霍面或M面,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
4.1914年,古登堡(Gutenberg)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出在2900km深度处存在一间断面。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古登堡面或G面,这个面以下的部分为地核,以上直至地壳底部的部分为地幔。
区域
深度范围/km
名称
P波和S波速度的特征
A
0~33
地壳
复杂
B
33~410
上地幔
梯度正常
C
410~1000
梯度较大
D’
1000~2700
下地幔
梯度正常
D”
2700~2900
梯度近于零
E
2900~4980
外核
P波梯度正常
F
4980~5120
过渡区
不详
G
5120~6370
内核
梯度很小
5.布伦(Bullen,1963,1975)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将固体地球分为7层:
地壳为A层,地幔为B、C、D三层,外核为E层,内、外核的过渡区为F层,内核为G层;后来他又根据新的资料,把D层分为D’和D”层。
6.岩石圈:
地球表面至低速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部分。
而将其下的低速层称为软流圈。
岩石圈分为地壳岩石圈和地幔岩石圈。
7.一般将地壳分为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和过渡型地壳三大类。
平均而言,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比大洋地壳老,也比大洋地壳的密度小。
就化学和矿物成分而言,这两类地壳也明显不同。
8.低速高导层:
指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康氏面相当。
9.韵律性:
指地球历史中某一事件的时大时小、时强时弱的交替变化,它既包括时间长度严格相的物理学上的周期、时间长度不严格相等的准期和地质学中的特定术语旋回,而又具有更广泛的节奏的含义。
以它们的代表性事件为参考,在109~10-3年时间尺度范围内划分出长韵律、中韵律、短韵律和微韵律四个层次、12个韵律级别。
第三章地球动力学的主要假说
1.任何一种合理的地壳动力学或地球动力学假说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①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构造演化过程作出解释;
②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地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
③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地球收缩说:
假定地球起初是一个炽热的天体,早期分异出一个铁质的核部和一个基本上是硅质的幔部。
幔部从液态铁核处的基底开始向外凝固,通过传导逐渐变冷。
3.地球膨胀说:
认为地球一直在不断膨胀,膨胀说假定地球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顶上一层代表地壳,其下相邻的一层代表膨胀层。
造山效应就发源于这个膨胀层,所产生的应力又转而使地壳屈服。
这一假说对岛弧和海沟的形成以及造山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作出解释,特别是能解释海洋造山运动。
4.地球自转说:
全球巨型构造体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主要有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三种类型,且各种扭动构造可以看做是纬向、经向构造的变种。
在地壳的许多部分,虽然各有区域性的特点,表现不同的运动方式,但它们总的运动方向有一定的规律,即不是经向水平错动,就是纬向水平错动。
经向水平错动有把地壳上层物质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动的趋势;纬向水平运动有把大陆向东、西两方面分裂,南北大陆相对扭动和大陆西部边缘挤压成为褶皱山岭的趋势。
5.地幔对流-传送带模式:
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完全取决于深部地幔的对流环。
板块被冷的、重的、向下运动的地幔所带动而产生俯冲作用,在热的、向上运动的地幔影响下造成洋底板块扩张,上部地幔的水平运动带动了板块的水平运移。
6.涌流构造说:
冷却凝固的岩石圈块段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按重力法则上涌,一直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基本平衡的位置上才会稳定下来。
这一过程像巨型液压机一样,遵循帕斯卡定律,能将所受压力通过岩浆的涌动传递到各个方向。
第四章地槽地台说
1.地槽:
指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
2.地台是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3.复理石沉积组合:
主要由泥灰岩、砂岩、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硬砂岩组成具明显韵律层的沉积组合,其特征是厚度大,通常很少含化石,具薄层的递变层理,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
4.磨拉石沉积组合:
又称红色沉积组合,厚度大、具有交错层理,无递变层理,由砾岩、砂岩和页岩等组成。
5.列表说明地槽地台的主要特征:
地质特征
地槽
地台
形态特征
呈狭长的条带状,长达数百至数千千米,宽仅数十至数百千米
呈近方圆形的块状,面积广大,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
地貌特征
宏伟的长条形山脉
地势平坦
地层特征
厚度巨大,沿地槽走向分布,岩性复杂岩相、厚度变化大
厚度不大,相当同期地槽沉积厚度的十分之一,岩性、岩相、厚度较稳定
沉积建造
硬砂岩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细碧角斑岩建造等
石英砂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红色碎屑岩建造、含煤-铝土-铁质岩建造等
构造形态
复杂,褶皱强烈,形成巨大紧密线形褶皱,断裂发育,走向逆断层、逆掩断层、深断裂众多
简单,褶皱微弱,岩层产状近水平,形成宽缓短轴褶皱,深断裂主要发育于地台边缘
岩浆活动
强烈,不同时期有不同岩性、不同类型和产状的岩浆岩;早期以基性-超基性岩浆的海底喷发与小型侵入体为主,中期以中酸性-酸性岩浆的大规模侵入为主,晚期以碱性系列岩浆喷发活动和小型浅成侵入活动为主
微弱,仅局部沿断裂有少量侵入体和喷发岩分布
变质作用
岩石常遭受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
岩石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
矿产特征
以内生矿产为主,伴随不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有相应的矿产类型:
早期为Cu、Fe、Cr、Pt等;中期为Cu、Mo、W等多金属矿产;晚期为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产
以外生矿产为主,如Fe、Mn、P、Al、煤、石油、膏盐等
地球物理
多为地震活动带;M面深;具异常上地幔;重力异常呈带状展布;磁异常呈一定规模沿走向线性分布;热流值高
无异常上地幔;重力异常为低负值,不规则,变化平缓;磁异常常呈宽缓的不规则形;异常幅度变化较小;热流值低
6.优地槽和冒地槽:
优地槽:
靠近大洋的一侧,称内带,包括一个优地向斜和一个以大洋为界的优地背斜脊,基底属于洋壳,构造活动较强,有蛇绿岩套,沉积物以浊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熔岩;(一种以拗陷过程中伴有强烈海底岩浆喷溢,形成细碧角砾岩沉积组合为特征的地槽,它的沉积物巨厚,且多为深水相浊流沉积。
)
冒地槽:
靠近大陆的一侧,称外带,由一个冒地向斜沟和一个冒地背斜脊组成,基底属于陆壳,构造活动较弱,沉积物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岩为主,火山物质没有或很少。
(以缺乏喷溢火山岩的巨厚沉积岩系为特征,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占优势。
)
7.边缘坳陷、山前坳陷、山间坳陷
边缘坳陷:
地槽褶皱隆起的过程中在地槽与地台之间的形成的狭长带状坳陷,具有过渡性质,即靠近地槽一侧与地槽特征相似、靠近地台一侧与地台特征相似。
边缘坳陷的形成标志着地槽生命的结束。
山前坳陷:
相邻地槽褶皱隆起的过程中在中间地块边缘形成的狭长带状坳陷。
山间坳陷:
地槽褶皱山系之间的洼地,形态、规模各异,可以是坳陷也可以是断陷。
8.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垂直于地表方向,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移位运动。
往往引起海水进退,在剖面表现为岩性、岩相、厚度的变化。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平行于地表方向,即沿地球切线方向发生位移的运动。
常使岩层发生褶皱,逆冲断层,逆掩断层和平移断层。
9.地盾:
地台上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褶皱基底广泛出露地表。
10.地轴:
地台相对活动性较大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褶皱基底广泛出露地表,呈长条形轮廓,区内断裂、岩浆活动较强烈。
11.石灰岩沉积组合:
主要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化的石灰岩组成,成分纯净。
12.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
造陆运动是指地壳上广阔地区总体垂直升降,其影响范围广,但幅度不大、速度缓慢、内部相差异分化小,代表相对稳定的地壳运动类型。
造陆运动往往引起大规模的海水进退和海陆变迁,但岩层变形极为微弱。
造山运动是指地壳上狭长的活动地带,由于水平的挤压作用,地壳在短期内急剧压缩,引起岩层的强烈变形,形成复杂的线形褶皱以及大型逆掩断层、冲断层,代表了相对活动的地壳运动类型。
13.地槽旋回和构造旋回
地槽旋回是指某一个地槽从开始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发展过程。
构造旋回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全球性相当一批地槽大体上同步经历了各自的地槽旋回的现象。
14.地槽假说的不足:
①对海洋构造无能为力;②将地壳划分为地槽、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不足以概括全球地壳的构造类型;③用槽台转化模式解释地壳构造的发展演化不能解释各地质时期动力环境的多样性;④在分析地壳运动时,多数学者只注重垂直运动而忽视了水平运动,学术思想体系基本属于海陆固定论;⑤各级构造名称繁杂,使地槽的概念陷于混乱。
第5章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论点:
①石炭纪以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前者称为泛大陆或潘基亚联合古陆、后者称为泛大洋;
②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
③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逐渐破裂、分离,产生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④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的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⑤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过程中,前缘受到挤压褶皱形成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而脱落形成岛弧、岛屿。
该学说的主要证据:
1)大西洋两侧陆块拼合的吻合性;2)古气候和古生物依据,不同大陆发现同种动植物化石;3)地质依据,加里东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有许多相同之处
4)古地磁学证据,世界不同陆块古地磁纬度与现今所处的纬度有很大差别。
2.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论点:
①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为增生带。
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部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依次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②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减带。
③地球的总体积或海盆的总容积基本不变。
④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⑤大陆硅镁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之上,犹如坐在传送带上一样被移动。
主要依据:
①大洋洋壳厚度的均一性;②洋底年龄自洋中脊向两侧变老;
③洋底沉积物向洋中脊轴部变薄、变新;④海底磁异常平行洋中脊延展;
⑤洋壳存在转换断层(是横切大洋中脊的一种剪切断层,由于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扩张同时进行,结果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侧洋脊段之间,且断层的水平位移方向与两侧洋脊段的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
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2)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板块边界分为分离扩张型、俯冲会聚型和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三种类型;
4)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4.何谓威尔逊旋回,论述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列表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并举现代的实例说明。
答:
威尔逊旋回指大陆裂解到大洋开闭的整个过程。
威尔逊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及其构造演化归纳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迹期6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表述如下:
1)胚胎期,大陆地壳在拉张应力作用下上拱,岩石圈破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2)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开始出现洋壳,形成陆间裂谷,如红海、亚丁湾;
3)成年期,洋盆扩大,洋中脊形成,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如大西洋;
4)衰退期,随着海底扩张,洋盆一侧或两侧出现海沟,俯冲消减作用开始进行,洋盆缩小,边缘发育沟弧体系,如太平洋;
5)终了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靠近,发生碰撞,边缘发育年轻的造山带,其间残留狭窄的海盆,如地中海;
6)遗迹期,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海域完全消失,形成年轻造山带,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
威尔逊旋回的各阶段特征:
阶段
实例
主导
作用
特征形态
典型火山岩
典型沉积
变质作用
Ⅰ胚胎期
东非裂谷
扩张并抬升
裂谷
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中心
少量沉积作用
可忽略
Ⅱ幼年期
红海、亚丁湾
扩张
陆间海
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中心
陆架与海盆沉积,有蒸发岩
可忽略
Ⅲ成年期
大西洋
扩张
有活动中脊的洋盆
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中心,但活动集中于大洋中心
有丰富的陆架沉积
少量
Ⅳ衰退期
太平洋
收缩
有俯冲边缘的洋盆
边缘的安山岩及花岗岩、闪长岩
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
局部广泛
Ⅴ终了期
地中海
收缩并抬升
年轻山系
边缘的火成岩及花岗闪长岩
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但可能有蒸发岩
局部广泛
Ⅵ遗痕
喜马拉雅山
收缩并抬升
年轻山系
少量
红层
广泛
5.何谓板块俯冲,它包括哪三种类型,各自特征如如何。
答:
板块俯冲是指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全部或一部分向下潜入相邻的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之下,包括B型俯冲、A型俯冲和C型俯冲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
3种俯冲的特征对比
特征
B形俯冲
A形俯冲
C形俯冲
大地构造位置
俯冲造山带的大洋一侧
火山岛弧大陆一侧或陆-陆碰撞造山带一侧
大陆褶皱带和山前凹陷盆地结合部位
发育阶段
板块俯冲阶段
板块碰撞阶段
板块拼结之后
冲断带的发育程度
冲断带宽度大于100-200km
冲断带宽度仅20-60km
俯冲前的构造背景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火山弧后盆地
大陆褶皱带
中浅部构造形态
倾向大陆的叠瓦状消减带
倾向造山带的冲断带
老褶皱山系前缘,俯冲带倾向褶皱山系
深部地壳结构
洋壳向大陆边缘俯冲
基底与盖层滑脱形成薄皮构造
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多层次的塑性层发生滑脱
动力学特点
由于洋脊扩张迫使洋壳向陆壳发生俯冲
由于B型俯冲在大陆一侧形成的配套俯冲
由于山前盆地沉积和构造负载,和邻区板块活动触发形成的复合作用
沉积盆地
形成脊背前陆盆地,由陆相沉积向海相沉积
形成周缘前陆盆地,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
形成山前凹陷盆地,以厚度巨大的陆相沉积为主
6.板块边界的3种基本类型:
汇聚型、离散型、转换断层型。
特征如下:
类型
运动方向
应力状态
地震
在岩石圈演化中的作用
两侧板块的地壳性质
构造带实例
离散型
垂直于边界的背离运动
拉张
浅震,正断层型
大陆岩石圈分裂,大洋岩石圈生长
陆壳—陆壳
裂
谷
带
大陆裂谷带(东非裂谷带)
洋壳—洋壳
大洋裂谷带(大洋中脊)
汇聚型
垂直于边界的相向运动
挤压
浅震、中震、深震,冲断层型,并随深度变化
大洋岩石圈消亡,大陆岩石圈生长
洋壳—洋壳
俯
冲
带
洋内弧—沟系(岛弧型)
陆壳—洋壳
陆缘弧—沟系(安第斯型)
陆壳(或过
渡壳)—陆壳
陆—陆碰撞带(喜马拉雅、阿
尔卑斯等)
转换型
平行于边界的走滑运动
剪切
浅震,走滑断层型
不生长,不消亡
各种类型
转换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等)
7.何谓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简述它们主要的地质特征。
答: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带。
被动大陆边缘:
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
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这种陆缘上主要的动力作用是沉积作用,沉积组合属冒地槽型沉积,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变形。
活动大陆边缘:
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这种大陆边缘活动性较强,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沉积组合属优地槽型沉积。
8.何谓火山弧?
陆缘弧和洋内弧各有哪三种情况?
答:
火山弧也称为岛弧,大多位于洋、陆交界部位,弧的凸面一般朝向大洋,与海沟一起共同组成沟—弧系。
火山弧是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因温度升高而局部熔融,熔熔体上升到地表的产物。
直接发育在大陆型地壳之上的火山弧称为陆缘弧,直接发育在大洋型地壳之上的火山弧称为洋内弧。
陆缘弧根据所处的构造位置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展布于大陆侧缘,也称为山弧,一个大洋板块直接向大陆板块之下俯冲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南美西海岸;
②以陆棚浅海与大陆相隔,如台湾和苏门答腊岛等;
③以具有大洋型地壳的边缘海或弧后盆地与大陆相隔,也称为边缘弧,它是弧后盆地扩张导致陆缘分裂和漂移,裂离的大陆碎片离开大陆主体而形成的,如日本岛弧、琉球岛弧。
洋内弧根据所处的构造位置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弧体本身为大洋型地壳,弧后无扩张作用,是一个大洋板块向另一个大洋板块之下俯冲的过程形成的,如阿留申岛弧;
②原来为一个岛弧,后因扩张作用一分为二,靠近海沟的称火山弧、远离海沟的称残留弧或死弧,两者之间为弧间盆地,死孤之后为不活动的边缘海盆地,如马里亚纳群岛;
③火山弧位于海沟靠洋一侧。
9.板块构造学说对地槽、地台的解释。
答:
①地台:
巨大的大陆型地壳,构成大陆板块的核心。
②地槽:
可与大洋盆地相联系,因为在地槽褶皱山系中保留有古大洋的残骸。
其中:
冒地槽相当于陆缘浅海至半深海,优地槽相当于岛弧、深海沟及深海盆地。
③地槽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始终占主导地位。
④地槽的发展史就是大洋盆地的发展史
10.何谓始板块构造和古板块构造?
简述古板块构造的研究方法。
答:
始板块构造是指新元古代全球性罗迪尼亚超级大陆形成以前的板块构造,它不同程度地保存在古板块之中。
古板块构造是指罗迪尼亚超级大陆形成以后、潘基亚超级大陆形成以前的板块构造,它不同程度地保存在现代大陆板块之中。
其研究方法包括:
1)造山带的研究:
会聚型边界作为寻觅古板块遗迹的重要线索,以及划分古板块边界的主要依据。
2)超岩石圈深断裂带的确定:
古俯冲带是一个古超岩石圈深断裂带,古超岩石圈深断裂带的存在常常可以代表古板块的边界。
3)蛇绿岩套:
亦称蛇绿岩,它既不是单纯岩石学名称术语,也不是岩石地层名称,而是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和深海含放射虫的硅质岩的共生组合体,代表了洋壳的典型剖面。
造山带中存在的蛇绿岩套是古洋壳的残块,可以代表已消亡的海洋,它通常平行于俯冲带呈窄条状断续展布。
4)混杂堆积:
混杂岩不同于变质岩中的混合岩,也不是一个岩石地层名称。
它是在板块俯冲作用下,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体。
在这种混合体中,岩块与岩块之间以及整个混合体与围岩之间都呈断层接触或被剪切面所限制。
5)双变质带:
两个板块相撞,在俯冲一侧的上面和仰冲一侧的下面,或者说在海沟的靠陆一侧,由于海沟热流温度较低,带着冷岩石俯冲,再加上下冲的压力很大,常常形成以蓝闪石片岩为代表的蓝片岩带(其中杂有大量玄武岩和蛇纹质岩石),称为高压低温变质带。
在仰冲板块的一侧(相当岛弧或大陆边缘的火山岩带),其下俯冲带因摩擦熔化消失,导致岩浆的形成、侵入或喷出,并常在侵入岩的接触带上形成低压高温变质带。
6)地磁极游移轨迹:
板块俯冲过程,也就是其上所驮的两个大陆相向移动、接近以至最后碰撞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碰撞前两个大陆应具有不同的磁极游移轨迹;碰撞之后两个大陆应具有互相接近或重合的磁极游移轨迹。
7)岛弧成分极性的研究:
岛弧成分极性是指组成火山弧的岩石组合化学成分的空间变化规律。
两板块相互作用导致岩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规律的出现,从海沟向大陆方向,随着俯冲带深度加大,火山岩的岩性组合和地球化学性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8)构造极性的研究:
构造极性是指区域构造演化方向的规律性。
两板块相互作用,导致构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规律的出现。
陆、陆碰撞时,一般是含有较老前寒武系岩石圈一侧的大陆板块为俯冲板块;仰冲板块前缘出现指向外的前陆冲断带;在较小尺度上的前陆盆地,也是从造山带一侧向毗邻克拉通方向发展。
9)沉积极性的研究:
沉积极性是指沉积建造的空间分布规律。
两板块相互作用,导致沉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规律的出现。
由于板块边缘的沉积组合从大陆向海洋呈特有规律的变化,通过沉积组合及组合序列的分析,有助于确定古海沟,即俯冲带的位置。
10)内生矿产极性的研究:
内生矿产极性是指内生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
两板块相互作用,导致内生矿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规律的出现。
由于板块边缘内生矿产的分布从海沟向大陆方向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现象,利用这一现象有助于判别古俯冲带的位置及其倾斜方向。
11)古生物、古气候反常现象的研究:
无论海相或陆相生物的生态都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若见有反常现象,就有可能是古板块活动造成的。
11.板块构造说在大陆遇到的主要问题。
答:
大陆软流圈不具全球性问题、非威尔逊旋回演化问题、大陆垂向增生和消减问题、大陆结构的多层性及藕合与非藕合性问题、大陆构造变形力源的多元、多源性问题
第六章地幔柱构造说
1.热地幔柱与冷地幔柱的含义。
答:
在深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从核-幔交界处的D″层涌起、并透穿岩石圈的一股由热地幔物质流构成柱状体,称为热地幔柱;与热地幔柱上升流相平衡的、通过地幔其它部分缓慢向下运动的回流,称为冷地幔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地构造 学期末 考试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