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911771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2KB
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docx
《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
2018年中学教导处春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8年春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凝情聚智、求真务实,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再优化,促进师生素质再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再提升,在践行多元办学、彰显办学特色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具体工作要求
(一)践行办学宗旨,打造儒雅文化
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
一中组建后,对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经过整合,建成了有形的名人故居群,提炼出无形的“儒雅”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
新的学期,在践行这一办学宗旨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儒雅”精神,打造“儒雅”文化,努力实现“扬儒雅之风,建幸福校园”的办学宗旨。
1、挖掘“儒雅”内涵,培植现代文明
一是咀嚼儒雅之韵。
儒雅是一种知识的内敛,与智慧相联。
让全体师生有“书生气”、有灵性、有慧根;儒雅是一种外显的品质,与德行相联。
让全体师生养成必要的斯文和温良恭俭让;儒雅是一定范围人类群体通过修炼所形成的风貌,与文明相联。
让全体师生做有气质、讲文明、有礼貌谈吐不俗的一中人。
二是润泽儒雅之体。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要用儒雅的文化浇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全部工作的首位。
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改的要求;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儒雅”校园文化。
一是整合有形(物质)资源,美化校园,提升品位。
继续对校内名人故居进行布展,使校内外人文古迹浑然一体,发挥校内外人文资源的整体效应;定期更新学校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墙壁文化”的内容,发挥其渲染作用;积极开发有一中人文特色的校本教材,加强载体建设,提升人文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继续加强班级和学校的制度管理,提升全体师生的儒雅风度。
二是整合无形(精神)资源,陶冶性情,提升品格。
通过举行名人故事报告会等形式激励学生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维护正义,以民为本,并不懈践行;参观校史陈列室,让师生了解杰出校友为家乡为国家的振兴奋发读书、创业兴业的事迹,了解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加强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文明礼仪习惯,将无形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幸福校园。
一是继续深化“以学为主,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实施我校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二是继续深化多元办学。
坚持为不同个性和潜质的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培养方案,为学生开辟更多成功成才的路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创造更好的空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养、素养、品质、情操,创建更加和谐的氛围,使全体教师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功感、成就感。
(二)推进课程建设,拓展提质空间
强化国本课程教学,丰富优化校本课程,走“课题—课堂—课程”三课联动之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1、扎实抓好课题研究。
一是充分发挥已经结题的省市级课题的辐射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新学期,要进一步发挥已结课题《“以学定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的辐射作用,扩展其研究成果;二是根据省市级课题推荐目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开展新的课题立项研究。
三是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和困惑选题立项,减少科研行动的盲目性、随意性。
努力抓好“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的三小“草根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微博、微视频、泰微课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快速便捷作用,使我校真正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新局面。
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敢于立题,敢于破题,带动全校教师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人有课题,人人用课题的良好氛围。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模式,继承和发扬xx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省内外选修走班的有益做法,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使我校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更规范。
各学科要明确“好课标准”,要形成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推门听课到及时反馈,到合理评估,再到考核奖惩,环环相扣,螺旋向前;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有实效。
要加强备课,一是个人研读,二是集体备课;加强磨课,学校将坚持“备、上、研、思”一条龙关注,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彰显高品位。
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有统一的风格呈现,很好地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与客观规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努力追求“规范、真实、高质”的理想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3、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是增强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坚持已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二是走“兴趣小组活动-社团组织-课程”发展之路。
一是继续加强兴趣小组建设,为各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老师,确保兴趣小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张扬,进而对兴趣小组活动按门类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有一中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资源;二是积极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自身特长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使我校的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优化,真正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
4、错位竞争提升质量。
一是继续定期办好“艺术节”和“趣味体育活动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释放学生的个性潜能和青春活力,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为他们制定具有个性的培养计划;二是继续办好美术班,科学制定培养措施,优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抓好艺术统考和“校考”的应对策略;三是继续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的专业训练,通过专业训练和参加各级体育比赛不断提升体育生的体育专业素质和成绩,让更多的体育生考取体育院校;四是办好传媒班、音乐班,聘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老师到校上课,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让一部分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在不影响报考文化类高校的同时报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音乐、空乘表演等相关专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成才阶梯。
三、做实校本研修,引领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其中“高原期”往往是专业化发展的瓶颈。
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获中高级职称,其中少数教师满足于现状,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出现“高原期”现象。
学校力求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通过外在引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创设外部环境。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从情感上关心教师,在事业上支持教师,倡导“一中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教师文化。
学校努力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提高等方面提供机会和保证;二是完善评价机制。
加强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创造合理机制,实行公开、公平竞争。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将公开课、推门课的考核、每日巡课、集体备课、磨课与不定期查课、平时质量考核和学测、高考有机整合,全方位引导教师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三是倡导终身学习。
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促使教师尽快走出“高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做到在学习中提升,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四是打造发展团队。
让学科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形成学习共同体。
坚持务实有效的备课、说课、磨课、听课、专题研讨。
充分发挥学科领衔人的辐射作用和名师工作室的优质平台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五是加强专业引领。
行政人员要深入一线,帮助教师克服专业发展障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进行差异化培训,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渴望成为名师而且乐于帮助同伴的教师率先成长起来,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通过内在自我调整实现自我发展。
一是要求教师调整专业成长的“目标点”---不断修正自我发展目标,制定新的专业成长规划,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寻找自己新的成就感,向着具有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大师的目标迈进。
二是明确专业成长的“着力点”---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如研读教材,独立备课,教学反思,进行各种课型的设计和实践。
三是探求专业成长的“发展点”---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
四是确立专业成长的“支撑点”---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让课堂教学课题化,加强合作意识,走出单打独斗,主动积极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寻求理论支撑。
四、实施精致管理,打造品牌学校
精致管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管理,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反馈的管理,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投入与产出均衡的管理。
新学期,无论是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还是后勤管理,均要在精致上下功夫,既注重细节和过程,又讲究结果与反馈。
1、严格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是抓教风学风管理。
从教师层面讲,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严谨治教的工作态度,克服职业倦态心理,勿忘职业使命。
教师要精细备课,按时上课,高效授课,热心辅导,科学训练检测,以科学严谨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从学生层面讲,要狠抓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勇于表达的习惯;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知识的习惯;课后复习、整理知识、认真作业、按时交纳作业、反思纠错的习惯;认真书写、规范答题的习惯;求异思维、敢于创新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是抓教学过程管理。
首先,抓实集体备课的管理。
各备课组长和学科领衔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将集体备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坚决杜绝扯闲话走过场的现象,教导处、教科室强化督查,如实记载,对不负责任的备课组长、学科领衔人和教师追究问责。
其次,抓细课堂管理。
学校将继续组织“公开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公开课的品位,打造更多的“精品课”。
学校还将继续通过听“推门课”,从“教师的课前准备”、“学生课堂思维品质”、“课堂训练效果”三个维度了解真实的“课堂质态”,并及时检查指导反馈,不断提高“常态课”的质量。
再次,抓实作业管理。
各备课组老师要钻入“题海”,认真筛选题目,精心编制各种校本化作业,坚决杜绝“应付差事式”的低效、无效甚至反效作业,抓好有效的讲评纠错。
学校将进一步严格作业训练检查机制,定期分析各学科作业训练的实效性,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四,强化教学常规督查。
继续定期(语数外每月一次,其他学科每两个月一次)检查所有教学人员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和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定期考核教师的教学结果(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测、高考成绩),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
三是抓高考备考管理。
本学期,我们要将高考、高二学测的复习备考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咬定高考、学测目标不动摇。
要高原:
高考要确保完成市局的指标,高二“学测”要确保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也要高峰:
争取在提高本二以上上线人数上再创佳绩,在考取名牌高校上有新的突破;高二学测提高“A”级人次,力争在“4A”人数上有新的突破。
为此,一是进一步加强团队作战意识。
用心才会取得成功,协同才能实现突破。
强化集体备课,强调个体劳动要能体现集体智慧,提高学科校本作业实施水平和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合作协调。
高考本科达线靠数学,高分达标靠双语(语文、英语),个人成功要服从于学科的成功,学科的成功要服从于班级的成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二是优化教学复习策略。
高三、高二学测第二轮复习要适度调高起点,强化综合训练,加快复习节奏,循环考,变式练,重讲评,勤纠错,稳中求进。
全体高三、高二学测科目教师要认真研究比照秋学期期末统考市局的各项数据统计,对我校的复习教学把脉诊断,查找知识薄弱点,及时弥补教学中的短板;坚持“双轮驱动”,一手抓好高三普通班的复习教学,一手扎实抓好体艺、传媒班学生文化课的教学,为我校的高考升学率的提升增加份额。
三是强化备考复习教学的跟踪管理。
所有蹲点高三的行政人员要深入班级,及时了解情况,对一线教学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定期交流蹲点情况,研究切磋提升复习效率的举措。
四是扎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在优秀生培养和边缘生“脱边”工作中采用盯人战术,协同作战,“数着人头抓”,不断扩大优秀生群体,再创高考、学测新佳绩。
我们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期始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务安排工作,认真组织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和月度教学质量检测工作,认真做好高考、学测的考试组织工作,认真做好平时的教师课务调度安排工作,认真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分析、评价工作,认真组织教师报名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教学基本功大赛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新的学期,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强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转变质量增长方式,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学生管理,全面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本着“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实践方针,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新跨越作出新的贡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导处 学期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