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11560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49.67KB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我这么久和他们的接触,我感觉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
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二、教材分析。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审美特征为主线构建主题单元。
音乐具有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情感性等特点,并有鲜明的地域及民族风格,本套教材兼顾了以上的各个方面,根据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自然风貌、音乐与人的情感等相关性的特点设立单元课题,使每一单元都具有鲜明的主题。
2.以音乐实践活动方式构建栏目。
唱歌——每单元选择一至两首中外儿童歌曲。
聆听——每单元选择一至两首形象鲜明的中外音乐作品。
创编——通过各种游戏、律动、歌表演、儿童舞蹈即兴创编节奏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辅助栏目——开心一刻:
是每个单元的导入,是根据主题内容设计的简单的活动形式。
小舞台——这是每三个单元后设立的综合性练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4、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5、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6、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7、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8、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五:
教学难点;
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六、教学设想及措施:
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
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内容
课时
进度
分课时
总课时
一.绿色在召唤
开心一刻:
《咏柳》
1
5
3月1日
左右
歌曲《我们的田野》、《绿色的歌谣》
3
聆听《苗岭的早晨》、《给未来一片绿色》
1
创编:
大雁的故事
1
二、请到我的家乡来
开心一刻:
数地名
1
5
3月20日
左右
歌曲《请到果园来做客》、《牧场我的家》
3
聆听《念故乡》、《我的家乡沂蒙山》
1
创编:
音乐之旅
1
三、秋风的歌
开心一刻:
秋风的歌
1
4
4月8日
左右
歌曲《西风的话》、《春风》
3
聆听《北风吹》
《战台风》
1
创编:
风
1
小舞台
显身手:
编一编、排一排、
1
2
4月20日
左右
点歌台:
《可爱的家》
1
四、啪啦啪啦舞
开心一刻:
啪啦啪啦舞
1
5
4月25日
左右
歌曲《哦,十分钟》、
《校园里的小白杨》
3
聆听《校园多美好》、《打字机》
1
创编:
去锻炼
1
五、地球村
开心一刻:
转圆圈
1
5
5月15日左右
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每人伸出一只手》
3
聆听《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拉德斯基进行曲》
1
创编:
五洲小花
1
六、小精灵
开心一刻:
小精灵
1
4
6月5日
左右
歌曲《可爱的蓝精灵》
《雷欧之歌》
3
聆听《鸟雏的舞蹈》、《小巫师》
1
创编:
神奇的扫暑
1
小舞台
显身手;小擂台
1
2
6月20日
左右
点歌台:
《读书郎》
1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1.开心一刻;咏柳
2.歌曲:
《我们的田野》
《路色的歌谣》
3.聆听:
《苗岭的早晨》
《给未来一片绿色》
4.创编:
大雁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课时安排
总4课时
第一课时:
开心一刻:
咏柳;歌曲《我们的田野》
第二课时:
初步学唱歌曲《路色的歌谣》
第三课时:
继续学习歌曲《路色的歌谣》,创编:
大雁的故事
第四课时:
聆听《苗岭的早晨》
第五课时:
聆听《给未来一片绿色》
教学媒体
音箱电子琴
教学措施
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题
歌曲《我们的田野》
课时1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2.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和空拍出的演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箱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开心一刻:
咏柳
1.做节奏练习时,让几组学生分别拍击相应的声部。
2.熟练后由一人用唱、拍手、拍腿等方式做三个声部的节奏练习。
3.然后按课本上的提示顺序边拍边读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丰富表现力。
4.开始拍节奏的速度要慢,熟练后可以提速。
二.歌曲新授:
1.导入:
师出示田野的风景图,引出本课课题《我们的田野》。
2.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生谈感受,并说一说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4.教师简介歌曲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5.再听范唱,熟悉旋律
6.用“lu”模唱歌曲旋律
7.再听范唱,随音乐小声哼唱歌曲
8.完整练唱歌曲,是指导学生用连贯、圆滑的声音演唱。
重点练习:
一字多音和空拍处的演唱
三、拓展练习:
1.小组合作: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
2.汇报展示
3.师生互评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田野
0353︱65︱5-︱653.5︱132︱2-︱
0512︱353︱3-︱356︱653︱2-︱2-︱
教学反思
课题
歌曲《绿色的歌谣》
课时2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2.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视唱乐谱
教学难点
认识2/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箱、图片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复习歌曲: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出新课
二.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谁能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
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
么?
有什么感受?
2.师出示关于一年四季的图片,通过春、夏和秋、冬季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绿色的气息。
3.生谈感受
三、歌曲新授:
1.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空拍处的用意。
3.再听范唱,体会空拍处的演唱。
4.出示歌曲节奏,重点练习空拍节奏的拍法
XX0X
5.观察乐谱,提问: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认识2/4拍
(1)含义: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2)强弱关系:
强弱
(3)指挥图示:
↓↑
四.视唱乐谱
1.生分乐句练唱,师用琴帮助固定音高,唱准带空拍节奏。
2.小组练习演唱乐谱。
3.全班齐唱,师指导。
4.分男女生练唱。
5.齐唱
五.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绿色的歌谣
教学反思
课题
歌曲《绿色的歌谣》
课时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2.体会带空拍处的演唱,唱出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带空拍处的演唱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
第二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3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复习乐谱:
1.生练唱歌曲旋律,师用琴伴奏
2.分男女生练唱歌曲旋律,师生互评
二.歌曲新授:
1.完整的聆听歌曲范唱,生随范唱小声哼唱旋律。
2.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的位置,体会发音的方法。
3.生随教师的琴练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4.在学唱歌曲时,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唱好带有空拍的旋律。
5.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练习: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小组合作:
试着编唱歌词,赞美美丽的绿色。
3.汇报演唱自己编创的歌词
4.师生互评
四.创编活动:
大雁的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三幅图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构思、编创“大雁的故事”。
2.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创编表演。
3.启发学生选择学过的合适的歌(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情境,进行编创表演。
板书设计
绿色的歌谣
教学反思
课题
聆听《苗岭的早晨》
课时1
教学目标
1.聆听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体会乐曲优美的意境,能用线条表现音乐。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小提琴”的相关知识,体会“小提琴”这一演奏乐器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提琴”的感觉
教学准备
小提琴、音箱、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4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导入:
你最喜欢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师课件展示苗岭的早晨,吸引孩子的视线,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苗岭的早晨的美丽景色。
3.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引出课题
二.聆听感受:
1.教师为学生播放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设问:
你能听辨出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反复听《苗岭的早晨》,提示学生
(1).听了这首作品请你想像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用手或笔随旋律的起伏画乐曲第一部分的旋律线,用色块或线条表示乐曲第二、三部分的旋律起伏。
(3).仔细聆听并随音乐哼唱旋律主题,并说一说由那几个音组成。
3.再听,谈整体感受
三.拓展聆听:
1.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导言:
小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声音非常的好听,琴身小巧轻便,携带方便,在世界各地都非常的受欢迎。
下面就再来欣赏几首小提琴独奏曲。
3.欣赏歌曲《梁祝》、《四季歌》、《拉德斯基进行曲》
4.生谈听后感,师鼓励学生学习乐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
板书设计
《苗岭的早晨》
小提琴独奏曲
教学反思
课题
聆听《给未来一片绿色》
课时1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感受歌曲的优美,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2.试着跟唱歌曲,表达少年儿童从小珍爱绿色,期盼绿色永存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
分清歌曲由几段体组成
教学准备
音箱MP3图片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5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2.提问: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点什么吗?
3.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引出课题
4.歌曲简介:
《给未来一片绿色》是一首意境优美、意味深长、充满想象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以询问的口吻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为未来创造一片绿色,充分表达了人们渴望绿色、保护绿色、珍爱绿色的心情。
二.聆听感受: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随音乐轻声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表现的优美意境。
3.复听乐曲,再次感受歌曲
4.讨论:
音乐由几个段落组成?
5.师指导学生试着哼唱歌曲
6.启发学生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做有益的事?
如:
植树、收废旧电池、给垃圾分类。
三.拓展练习:
画一幅未来世界的画,发挥想象,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板书设计
《给未来一片绿色》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1.开心一刻:
数地名
2.歌唱:
《请到果园来做客》、《牧场上的家》
3.聆听:
《念故乡》
《我的家乡沂蒙山》
4.创编:
音乐之旅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风格,丰富学生的听觉,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乐曲的情绪。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风格
课时安排
总5课时
第一课时:
开心一刻:
数地名;歌曲《请到果园来做客》
第二课时:
初步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第三课时:
继续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创编:
音乐之旅
第四课时:
聆听《念故乡》
第五课时:
聆听《我的家乡沂蒙山》
教学媒体
音箱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措施
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题
歌曲《请到果园来做客》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快板“数地名”的形式,在愉悦的气氛中,熟悉全国各省和直辖市的地名。
2.学会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重点
学唱新歌
教学难点
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6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开心一刻:
数地名
1.在数快板的活动中熟悉各省的地名及直辖市的名称,可以边拍边说,也可以用响板配合来说。
2.教师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说一说家乡的特色,风土人情,使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更加热爱了解自己的家乡。
3.师出示示范节奏:
4/4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4.边朗读边用响板伴奏。
二.歌曲新授:
1.导入:
师结合课本中的插图,生说一说彩图中画的是什么?
你想到了什
么?
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听歌曲范唱,生感受歌曲情绪。
3.反复听范唱,听唱法学唱歌曲。
生跟着歌声轻轻的拍手,尽量做到跟唱准
确。
4.提示:
唱好歌曲中前紧后松和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衬词的演唱要轻巧灵活:
最后的长音要唱足时值:
一音多字处要做到清晰准确。
5.分乐句练唱歌曲,师范唱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并指导学生练唱。
6.完整练唱歌曲.
7.有感情的演唱.
三.拓展练习:
学生分组创编动作以感受旋律的欢快,边唱边表演。
四.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数地名
4/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教学反思
课题
歌曲《牧场上我的家》
课时2
教学目标
1.视唱乐谱,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2.感受歌曲情绪,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新歌
教学难点
视唱乐谱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图片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7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
1.发声练习:
用Lu模唱《我们的田野》旋律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请到果园来做客》
二.歌曲新授:
1.导言;《牧场上我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美国牧人之间的民歌,牧人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或围着篝火休息时,常常唱着这支歌。
2.师出示有关美国牧人的服饰、民俗及风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3.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想象牧人放牧的场景。
4.观察乐谱,说一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5.练拍歌曲节奏:
3/4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0XX︱0XX‖
X00︱X00‖
6.再听范唱,熟悉旋律
7.视唱乐谱,师指导唱法。
(1)分乐句练习视唱
(2)完整视唱乐谱
8.在熟悉乐谱的前提下练唱第一乐段
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牧场上我的家
3/4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0XX︱0XX‖
X00︱X00‖
教学反思
课题
歌曲《牧场上我的家》
课时2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风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
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8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复习乐谱:
复习上节课视唱的乐谱《牧场上我的家》
二.歌曲新授:
1.在会唱谱的基础上练习唱第一段歌词。
2.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使用身边的物体,先自由的选择一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然后把学生分成3组,自行选择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完整练唱歌曲
教师指导:
唱好第一句至第四句的弱拍起,并要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多次出现的一个音对两个字的地方。
4.再听范唱,引导学生想象牧人放牧的歌舞场景。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分男女生演唱
三,创编活动:
前面为歌曲表演做了铺垫,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
四.口风琴练习:
1.师指导学生用口风琴吹奏本课歌曲
2.自由练习
3.汇报展示
板书设计
牧场上我的家
教学反思
课题
聆听《念故乡》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念故乡》,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思念家乡场景
2.通过聆听感受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丰富学生的听觉。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捷克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课件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9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观看本首合唱歌曲的视频,把学生带入音乐气氛中。
2.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出课题
二.聆听感受:
1.聆听乐曲,整体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情绪、意境。
2.师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
《念故乡》是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
由于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他的一个学生为乐曲填唱了歌词,充满了异乡游子思乡的忧郁情怀,故取名为《念故乡》。
3.再听乐曲,思考:
乐曲是几段体结构?
每个乐段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回答,师归纳,
5.再次聆听,注意聆听几个音乐主题,以加深印象。
6.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哼唱歌词
7.引导学生用讨论的方法,说一说聆听歌曲的感受,并说一说自己想念亲人的感受。
8.说说歌曲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随音乐做一做。
三.拓展知识
1.说一说自己家乡最让你骄傲的地方。
板书设计
《念故乡》
异乡游子思乡的忧郁情怀
教学反思
课题
聆听《我的家乡沂蒙山》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我的家乡沂蒙山》感受沂蒙山区的自然秀丽的风光,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随音乐一起演奏。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哼唱歌曲
教学准备
音箱电子琴课件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10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1.提问:
你的家乡在哪里?
那里有什么特点?
2.导言:
有一个小朋友,来自山东的沂蒙山,咱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家乡好不好?
引出课题
二、聆听感受:
1.聆听全曲。
教师出示相应的歌曲视频的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象,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
要求学生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
2.生听后谈自己的感受
3.分部分聆听乐曲。
(1)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设问: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2)生自由谈论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音乐上有什么变化?
(4)生自由谈论
4.学生随音乐把起伏的旋律线画在书上。
5.师生交流:
教师弹前四乐句,学生随琴唱一唱,说一说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上波音。
三.拓展练习:
1.在师生互动中唱一唱自己家乡的歌,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沂蒙山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1.开心一刻:
秋风的歌
2.歌曲《西风的话》、《春风》
3.聆听欣赏《北风吹》、《战台风》
4.创编:
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西风的话》、《春风》,用歌声表现流动的风,轻盈的风的感受。
2.聆听歌曲《北风吹》,了解歌剧《白毛女》,初步了解我国歌剧的发展。
欣赏乐曲《战台风》,感受由筝演奏的独特效果,并了解其他民族的弹拨乐器。
3.学习并掌握慢速、稍慢、中速、稍快、快速等速度用语。
教学重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乐理知识的掌握
课时安排
总4课时
第一课时:
开心一刻:
秋风的歌;歌曲《西风的话》
第二课时:
聆听歌曲《北风吹》
第三课时:
歌曲《春风》
第四课时:
聆听《战台风》,感受筝这种乐器的音色。
教学媒体
音箱电子琴课件
教学措施
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题
歌曲《西风的话》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心一刻练习学生的演唱呼吸,学习换气。
2.能用亲切的情感、自然的歌声,有控制的呼吸演唱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重点
学习唱歌中的呼吸
教学难点
呼吸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箱电子琴
第一课时备:
月日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11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安全教育:
一.创设情境:
秋风的歌(发声练习)
1.教师启发:
柔和的风是什么样子的?
谁能用声音表现出来?
谁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