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911448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50.80KB
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05-12-2117:
03:
35来源:
点击次数:
16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工程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
二、工期目标
三、现场管理目标
四、安全施工目标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组织架构
二、施工进度计划
第五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准备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准备
三、施工方案
第六章工程质量目标控制
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
三、质量保证措施
四、质量管理职责
第七章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第八章工程创优措施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目标
二、环境保护措施
表8.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8.2劳动力计划表
表8.3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第一章编制依据
安定西路、长城北路、文体路、永青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资料及相关信息组织编写:
1.安定西路、长城北路、文体路、永青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设计文件;
2.盐池县建设局提供的工程招标书、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
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4.《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J141-90);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我单位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单位多年的施工实践,由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盐池县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其中包括安定西路、长城北路、文体路、永青路。
本工程所处盐池地区属于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该施工区场地土以中软,中硬场地土为主,场地类别Ⅱ类。
主要土层分布连续,厚度较稳定,场地具有一定的整体稳定性,无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作用,标准冻土深度1.28m。
第三章工程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
(一)本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
我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二)分项工程质量目标:
经质检部门评定:
达到《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规定的优良标准。
二、工期目标:
本工程工期20天,开工日期2005年4月15日,竣工日期2005年5月5日。
我项目经理部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周密安排周计划和日计划,与监督方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三、现场管理目标:
施工现场按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文明施工。
四、安全施工目标:
工伤事故频率低于2‰,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倒塌、不中毒;确保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成立盐池县城市道路排水工程Ⅱ标段项目经理部(包括安定西路及文体巷排水管道工程),强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施工进度计划
1.本工程的工期相当紧迫,为20天,为保证工程按期完工,首先必须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紧密搭接,以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
2.施工前先对已有管道位置、管径及管底标高进行核实,确保不损坏其它已有管线。
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施工准备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目目标的实现,我项目经理部将对本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做好各种技术保证措施;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机具的安排等问题进行良好的部署和协调。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
管道安装
土方回填
砌检查井
基坑回填
砼管供应
水泥砂浆搅拌
管道打压
二施工准备
(一)材料供应
1.本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均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我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需用计划,各种材料的进场按照已编定的材料需用计划进场,并按指定的材料堆放点堆放。
同时做好材料的保护工作,以防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损坏或损耗现象。
(二)技术准备工作
1.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会知甲方、监理和设计单位及时解决。
我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有关程序,组织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班组交底,做到项目部全体人员均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点、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该方案被审批同意后以该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3.测量放线工作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联系规划局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按规范进行复测,同时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道路中线和施工红线和施工放样测量。
积极与建设单位、设计院联系,熟悉本工程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并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传达;
(三)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1.1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盐池县规划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
1.2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置并定出水准点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点。
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1.3井面标高应平路面。
2.沟槽开挖
2.1沟槽开挖前应要求各有关管线部门提供地下管线情况,并结合人工开挖勘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当发现管线位置后应做好清晰的标志以保护好地下管线。
2.2施工时在人行道边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以保证开挖基坑不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基坑的质量问题。
在基坑开挖时须在沟槽外两侧筑小土堤截水,以防地表水倒灌入施工沟槽内。
沟槽内两侧设排
水沟和集水井,用碎石填充,当地下水丰富或遇雨天时用抽水机抽水,以保证基坑不被水浸泡。
2.3根据管径进行放坡开挖。
开挖时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
沟槽开挖土方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式汽车外运弃土。
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工员详细交底。
在挖土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破坏或超挖,用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高20~30cm后改用人工挖土和平整。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分段开挖,每段10m~20m,以防止土方塌方出现安全事故。
3.基础施工
3.1在软土地段或沼泽处,应先清除淤泥及杂填土,换填砂砾石至管道基础底标高,然后再进行管道施工。
3.2测量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
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基础的标高。
4、管道安装
4.1下管前,要清理管坑内杂物,基础要清洁干净,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4.2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对中方法采用中心线法和边线法4.3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沥青油膏接口。
4.3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高程,符合设计标高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4.5质量标准
a.管道安装时,表面必须顺直,接口平顺,符合设计流水位高程。
b.管底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
表-4
6.检查井、沉泥井的砌筑
6.1砌筑各种井前必须将基础面先洗涮干净,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6.2砌筑检查圆井应挂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收口段高度应事先确定,砌一皮砖必须检查一次,看有无偏差。
圆井井身及其收口段,必须避免上下层砖对缝。
6.4质量标准
a.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挂中心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砖砌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砌砖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b.检查井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5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身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计一点
直径
±20
每座
2
用尺量
2
井盖高种
非路面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3
井底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mm
±15
c.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井面、井底高程误差超标,测量监控工作不严格;排水井、进水井砌筑尺寸误差超标,井筒收口不均匀,砖层不符、进水口与路面高程不匹配,未严格按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井环开裂,井盖安装不平稳,车辆通车时跳动;砂浆强度不足,未严格按配比调配砂浆。
7.回填
7.1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工作。
7.2管坑两侧回填土至管顶上25cm处,回填时两则同时进行,以防管道位移,压实度不得小于90%,管顶25cm以上回填土压实度不得小于87%。
7.3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
回填土不得夹有大块砖石,大块土必须敲碎至10cm以下方可用于回填。
7.4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进行,虚铺层厚25cm。
7.5回填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6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2.清理场地
2.1清理本工程范围内的杂草、杂物,以达到施工路基所要求的场地标准;
2.2做好沿线地下管线(道)的探测和保护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
测量放线
道路路基于
石灰土底基层
检查验收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沥青砼路面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
路侧石
行提供必要的保证。
3.测量放样
3.1复测沿线的控制点、水准点,对被破坏的点位进行修复,以保证施工的精度;
3.2进行高程复测和中线、边线放样。
4.路基工程
4.1路基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4.2碾压前采用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用平路机精平。
加宽段根据实际面宽度控制上土数量及位置。
4.3用12~18t光轮压路机碾压,分层填土虚铺厚度为30cm。
4.4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b.每层碾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回填土土质及压路机压实功能等因素,在现场试压取得数据后确定不能少于4~8遍,要求轮迹重叠1/3~1/2轮宽,碾压无明显轮迹,同时土壤密实度要达到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摊铺。
如果未达到质量标准,则增加碾压遍数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c.路基填土压实采用压路机进行。
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而静压,宜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动。
d.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给合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对于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器进行压实。
e.摊铺时现场测定回填土含水量,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过干的洒水,过湿的晾晒后方可用于摊铺。
f.回填土土质不同时,要分段分层填筑,不得混填,透水性差的土壤如粘土等填在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以便将来自上层填土的水分排出;同一层次不同土类填筑时,做成斜面或错台相接的形式,以免产生不均匀变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壤填在斜面或错台的下部。
g.地下管线或构筑物顶部50cm范围以内,宜用人工夯实。
h.路床0~80cm以内密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路床80cm以下密实度要求大于90%,人行道路床密实度要求大于85%。
i.在圬工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分层填筑,以确保路基稳定性。
j.路堤边缘往往压不到,故在两侧加度40~50cm,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修齐整平。
k.当路基填方高程已达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进行测试,按规定填写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业主和监理,经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l.路基土石方密实度标准见表-8 表-8
密实度
(重型击实)
检查频率
(每层)
检查方法
0~80
95
每1000m3检查3点
用环刀法检查
80以下
93
5.石灰土底其层
1.1.材料
石灰:
采用品质为三级以上的消解石灰或磨细生石灰。
土:
采用土壤液限不大于45%,塑性指数不大于25,以7—17最佳的土并过筛。
土的有机物含量少于8%,硫酸盐含量小于0.8%,土中不含有树根及杂物。
水:
本工程用水采用饮用水。
1.2稳定土试配
a.在底基层开工前,提出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b.稳定土中的土及石灰均经试验鉴定,且其性质符合规范要求后投入使用。
c.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按JTJ055-94的方法进行,并符合JTJ34-93的规定。
稳定土的7天抗压强度(20℃下潮湿养生6天,浸水一天)大于1.0MP,压实度不小于98%。
1.3试验路段
a.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修筑两段不少于50m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运输车辆、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b.试验路段的目的:
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检验稳定土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大面积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确定稳定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设计规定压实度的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工艺。
c.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提交稳定土的拌合质量、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试验数据,施工完成后,提交总结报告。
d.试验路段在监理工程师在场地情况下进行施工,如该试验段的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可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否则予以拆除。
1.4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下承层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0.3-0.5m处设标志桩,在标志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底基层的设计厚度为36cm,分两层摊铺、压实。
下承层的上路床压实度≥95%,填料的最小强度(CBR)为8%;下路床压度实≥95%,填料的最小强度(CBR)为5%。
当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要求时,采用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处理。
1.5.拌合
施工前,对于土和灰较干的要提前加水润湿,对于含水量大的要翻开晾晒。
由于采用人工拌合,为保证拌合均匀,最少拌合三遍。
拌合生产中,确保含水量达到最佳值,以保证碾压后的密实度,拌好的灰土为防止水分流失用塑料布覆盖。
1.6摊铺
a、拌好的灰土就近采用人工摊铺,灰土堆间采用铲车摊铺人工整平。
b、必须保证摊铺人员的数量与铲车相配套,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并保证摊铺速度。
c、灰土摊铺后由专人负责清除集料离析部分,特别是局部集料不均匀的要铲除,并用新稳定土填补、拌合均匀。
d、灰土摊铺完毕,立即用旋耕机进行犁耙,遍数不少于二遍,以保证铺土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e、稳定土的摊铺,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
整幅宽无纵缝。
1.7碾压
a、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b、当稳定土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
c、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
d、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达到没有明显的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合,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1.8横缝处理
人工将末端摊铺整齐,紧靠稳定土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稳定土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稳定土。
方木的另一侧用土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稳定土碾压密实。
1.9养生与交通管理
a、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的底基层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
b、用草帘材料覆盖养生,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c、养生期内如出现病害,及时挖补,修整到规定的要求,挖补的压实厚度不小于8cm,杜绝薄层贴补。
d、在养生期间,除允许养生用洒水车通行外,严格控制其他施工车辆的通行,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并不得急刹车,车辆行驶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
e、在养生结束的底基层上,若不能及时铺筑基层,则禁止车辆通行。
1.10质量检验
完成压实后,在全幅断面上按JTJ057-94试验方法,对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时进行随机取样和试验。
6.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6.1材料
水泥进场,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化验单,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石屑必须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拌和用水应该清洁。
6.2拌和
拌和前调试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如有变化及时调试设备和调整添加水量。
在拌和时,应当考虑混合料摊铺碾压时含水量要达到最佳值,配料要精确,拌和要均匀。
混合料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养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并不大于4MPa。
作三种以上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并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以便选择最合理的施工配合比。
6.3试验路段
a.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修筑两段不少于50m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运输车辆、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b.试验路段的目的:
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检验稳定土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大面积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确定稳定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设计规定压实度的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工艺。
c.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提交二灰碎石的拌合质量、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试验数据,施工完成后,提交总结报告。
d.试验路段在监理工程师在场地情况下进行施工,如该试验段的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可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否则予以拆除。
6.4施工测量
施工前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6.5运输与摊铺
a、采用翻斗车运输基层拌和混合料。
如运距较远,车上混合料覆盖,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b、拌合设备的生产率、运输车辆及摊铺机的生产率相配套,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c、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控制好摊铺速度,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d、在摊铺机后面由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将局部产生的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e、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
整幅全宽不设纵缝。
6.6碾压
a、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b、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双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
c、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
d、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达到没有明显的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 km/h。
以后采用2.0—2.5km/h。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换填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6.7横缝处理
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摊铺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方木的另一侧用风化料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风化料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底基层)顶面清扫干净。
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6.8养生与交通管理
a、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基层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避免时干时湿。
b、采用湿砂或草帘材料覆盖,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c、养生期内如出现质量通病,及时挖补、修整,达到规定的要求,挖补的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严禁薄层贴补。
d、在养生期间,除允许养生用洒水车通行外,严格控制其他施工车辆的道行。
e、在养生结束的基层上,若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则禁止施工车辆通行或设沥青封层,限制施工车辆通行。
7.沥青砼路面结构施工
本标段路面面层结构为:
上面层:
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碎石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基层顶面设一层透层油和沥青砂下封层,在各沥青混合料面层间增设一层粘层油。
7.1下封层
沥青下封层采用单层沥青砂封层。
①、材料
a、沥青采用乳化沥青。
b、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都附有生产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
c、砂要求粒粗角锐,质量坚硬,不易压碎,干净均匀,不含有杂质。
其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②、试验路段
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上选定长度不小于5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机械行驶速度、单层沥青的洒布均匀度和洒(撒)布量。
当第一次试验后经计算单位沥青用量与规范不符时,进行第二次调整试验,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生产。
③、沥青下封层施工
a、用于下封层的单层沥青材料和集料的标号、规格、用量满足规范及要求。
b、下封层在透层充分渗透、表面干燥、洁净并刮除多余油膜部分后洒布。
沥青洒布车和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
沥青洒布速度与集料撒布速度相协调,并洒布(撒布)均匀,局部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c、洒布下封层沥青前,选择一段基层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沥青和砂的撒布量。
d、洒布前对基层表面清扫至无尘埃,对构筑物加以保护以防污染。
e、沥青洒布在正常温度下进行,若气温较低或稠度较大时,适当加热沥青。
洒布均匀不滑移、流淌,保证洒布连续性。
f、以集料撒布机撒布砂,砂均匀撒布,不堆积,无松散、露黑。
集料撒布一段,使用6-8t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2km/小时。
g、如有泛油现象,由人工补撒集料,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
h、下封层施工完,若有损坏现象,及时修补。
④、质量控制
A、沥青的质量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B、沥青喷洒后,如发现边缘有空白或花白处,及时采用人工补洒。
C、沥青材料洒布均匀,每车沥青开始洒布时和纵、横搭接处,采取措施,避免沥青洒布不匀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排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