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广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11177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10.72KB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广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广灵一中高二下学期三月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通过胞间连丝的运输
B.蔗糖水解速率影响葡萄糖、果糖向薄壁细胞的转运
C.ATP生成抑制剂不会影响胞间连丝对蔗糖的运输
D.图中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分属于三种不同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
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成单糖才能通过单糖转运体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详解】A.位于筛管分子的蔗糖水解后,使得此处的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
B.蔗糖水解形成葡萄糖、果糖,而葡萄糖和果糖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则蔗糖水解速率影响向薄壁细胞的转运,B正确;
C.图中的蔗糖和单糖的运输都是不消耗能量的,则ATP生成抑制剂不会影响胞间连丝对蔗糖的运输,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蔗糖水解后形成的两种单糖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
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
B.酶和ATP的合成都不在细胞核中进行,但都受基因控制
C.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
D.虽然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某些生化反应仍需ATP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TP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
①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②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或细胞质基质。
【详解】酶在细胞内合成是耗能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ATP的合成与ATP的水解反应都是酶促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A正确;化学本质是RNA的酶可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形成,B错误;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体现了不同生物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C正确;酶通过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但酶不能为生化反应提供能量,生物体内的耗能反应仍需ATP供能,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B,忽视除蛋白质和RNA是直接受基因控制的产物外,其他的脂类、糖类、ATP等物质的合成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这些物质的合成。
3.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细胞与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B.化学信号分子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传递信息
C.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能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
D.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①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③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体液运输→靶细胞。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依靠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体液运输而不一定是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神经递质则经过组织液运输来传递信息,B错误;
C.高等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
D.甲状腺激素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正确。
4.下列过程会导致ADP含量增加的是
A.肾小管重吸收水B.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D.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的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消耗ATP产生ADP的过程,说明细胞正在耗能。
比如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如果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因此ADP含量增加。
【详解】A、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被动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DP含量不增加,错误;
B、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不消耗ATP,因此ADP含量不增加,错误;
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ADP含量增加,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中合成ATP而消耗ADP,ADP含量减少,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
B.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其吸收Mg2+的过程
C.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细胞骨架有密切关系
D.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只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溶酶体是细胞的酶仓库,内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这些酶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及叶绿体的其他需能的活动,不用于叶绿体之外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关;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
B.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吸收Mg2+的过程消耗的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B错误;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等有关,C正确。
D.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合成有关,分泌蛋白是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错误。
6.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好氧细菌等材料进行对照实验,探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验证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而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验证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
C.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C错误;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7.酶是细胞内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适宜在碱性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B.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C.离开细胞后,只要条件适宜,酶仍具有生物活性
D.经强酸处理过的唾液淀粉酶在最适pH下会恢复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作用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作用条件要求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使酶失活而无法恢复其活性。
【详解】胃蛋白酶适宜在酸性的环境下发挥作用,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错误;只要条件适宜,酶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离开细胞后仍具有生物活性,C正确;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偏中性,经强酸处理过的唾液淀粉酶,其结构已被破坏,再到最适pH下无活性,D错误;故正确的选C。
8.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B.磷脂是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在一种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的场所。
【详解】人体的遗传物质只有DNA,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A错误。
线粒体、叶绿体具有细胞生物膜,而核糖体无膜结构,所以核糖体不含磷脂,B错误。
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D错误。
【点睛】易错点:
具体的某一种生物体内只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在生物界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细胞器有两类无膜:
核糖体和中心体。
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细胞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
B.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葡萄糖,而线粒体中不含葡萄糖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都不相同
D.不同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结构的生物:
原核生物(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等)、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2、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病毒
3、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详解】病毒是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无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人体内少部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C错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给予适当条件,不同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融合,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生物的分类、细胞的周期以及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等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甲链由21个氨基酸、乙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脱去了38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氨基
C.图中每条肽链上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代表肽键,表示为—CO—NH—;而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38分子的水,同时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2个H。
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详解】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个数为:
(21+19)-2=38个水分子,A正确;该蛋白质分子有两条肽链,至少含有两个氨基,B正确;图中每条肽链上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肽链之间有二硫键,C正确;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38×18+2=686,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了水之外,还有形成二硫键过程中脱去的H。
11.下表是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量(mol)
9
6.5
6
0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在线粒体中产生了6mol二氧化碳
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了9mol的氧气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了5mol的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目中产生CO2量应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总量,酵母菌无氧呼吸为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2分子的酒精分子和两分子的CO2,故可以通过产生酒精量计算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详解】氧浓度为a时,产生CO2量=产生酒精量,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6.5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2.5-6.5=6moL,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中,B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9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5-9=6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与消耗的O2量相同,消耗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正确;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30mol,则消耗了5mol的葡萄糖,葡萄糖不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12.组成细胞的很多分子和结构都有其特殊的“骨架”,下列关于“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碳原子为中心的碳链骨架构成了很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ATP等
B.连接DNA单链上相邻两个碱基的分子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构成生物膜骨架的分子都可以运动,但该特性与其选择透过性无关
D.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重要活动有关,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脂双层是膜结构的基础,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关。
【详解】A.蛋白质、核酸、多糖是由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ATP属于小分子有机物,A错误;
B.连接DNA单链上相邻两个碱基的分子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
C.构成生物膜骨架的分子都可以运动,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C错误;
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错误。
13.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只能在动物细胞中找到
B.图甲中④可能是叶绿素
C.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水解后的产物中氢原子数增加8个
D.若图甲中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中的③为RNA
【答案】B
【解析】
图甲中的②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所以应该是脂肪,植物细胞中也有脂肪,A错误;Mg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因此图甲中④可以表示叶绿素,B正确;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是四肽,彻底水解需要3个水分子,所以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错误;蓝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甲图中物质的元素组成判断各个数字可能代表的物质的名称,并根据选项具体分析答题。
14.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细胞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细胞代谢加强,运动恢复。
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C.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细胞核的功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经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根据题意,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细胞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细胞代谢加强,运动恢复;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即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氧气,但是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
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包括多种酶和各种细胞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失去了细胞核,除细胞膜和细胞质外,无其他细胞器;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关;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骨架就位于细胞溶胶中,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详解】A.人体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氧气,但是进行无氧呼吸,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A正确;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正确;
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C正确;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包括多种酶,不包括各种细胞器,D错误。
16.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甘油和乙醇均可以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种类有关
D.方式b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甘油和乙醇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方式a,A错误;方式a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方式b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C正确;
方式b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17.研究小组研究了适宜温度和适宜pH值下,小麦淀粉酶的最适用量。
关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用适量酸水解淀粉,反应曲线整体升高
B.a点时提高反应体系的pH,反应速率加快
C.b点时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c点时提高淀粉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是在适宜温度和适宜pH值下进行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在b之前逐渐增加,说明反应速率受酶浓度的影响;而b点之后不再增加,说明反应速率不再受酶浓度的影响,可能是受淀粉溶液浓度的影响。
【详解】该实验是在最适宜pH条件下进行的,如果用适量酸水解淀粉,会降低酶的活性,这反应曲线整体下降,A错误;同理,a点时提高反应体系的pH,反应速率会降低,B错误;该实验是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b点时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因此反应速率会减慢,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点反应速率不再受酶浓度的影响,可能是受淀粉溶液浓度的影响,因此c点时提高淀粉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曲线图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曲线图综合分析不同段影响酶活性的可能因素。
18.水稻种子萌发时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为测定其细胞呼吸类型设置如下装置,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后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02的体积
B.只要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就能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20min后有可能观察到装置1和装置2的红色液滴都左移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装置1中:
NaOH吸收了CO2,所以测定的是O2的吸收量,因此能判断有氧呼吸的强度,当液滴不动时则无O2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左移动,则吸收了O2,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
当红色液滴不动时,O2的吸收=CO2的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当红色液滴向右移动时,CO2的释放大于O2的吸收,表明进行了无氧呼吸;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有氧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CO2和有氧呼吸消耗O2的体积之差,A错误;
B.只要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就能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了有氧呼吸,B错误;
C.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可能左移,C错误;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没有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进行了无氧呼吸),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19.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第10分钟时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C.第15分钟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假设小麦的呼吸速率一直保持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的实际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4×10﹣8mol/mi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
在0~5min之间,容器处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O2量,同时也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5min之后,给予光照,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量,由此可以计算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分析。
【详解】A.据图分析,前5分钟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A正确;
B.第10分钟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所以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B正确;
C.第15分钟时,容器内的氧气量达到最大值,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最低值,此时光合速率会等于呼吸速率,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大同市 广灵 一中 学年 下学 三月 月考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