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docx
- 文档编号:29110217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9.16K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
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
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
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
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
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
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学科&网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
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学&科网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横道杀伤.凶:
凶险
B.闾里未尝让让:
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
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苟:
草率,随便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B.或以书丑得鞭勉以行操为基
C.处逸乐而欲不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俗材因其微过其孰能讥之乎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①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②礼敬具备,矜庄寂寥
③以笔著文,亦如此焉
④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⑤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⑥行苟离俗
A.①②④B.①②⑥
C.③④⑤D.③⑤⑥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B.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C.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D.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
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
第II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3分)
(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2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4)复道行空,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学|科网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
为什么?
(3分)
18.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
19.(9分)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3分)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
六、(12分)
20.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9分)
(1)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3分)
(2)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反映的情况,为天津旅游写一段80字左右的宣传推介短文.(6分)
21.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3分)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七、(60分)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KS5U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2.D3.D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A6.C7.D
三、(15分,每小题3分)
8.A9.C10.A11.C12.B
四、(21分)
13.(8分)
(1)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
(2)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
(3)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
14.(8分)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
15.(5分)
(1)羁鸟恋旧林
(2)樯橹灰飞烟灭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不霁何虹
(5)申之以孝悌之义
五、(21分)
16.(4分)
BE
17.(3分)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18.(5分)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19.(9分)
(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内容表达
六、(12分)
20.(9分)
(1)例:
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
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2)内容表达
21.(3分)
例:
“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七、(60分)
22.(60分)
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