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4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290938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80KB
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4教师版.docx
《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4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4教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4教师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文梳理(教师版)
28.马 说(重点)
一、文学常识
1.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灵活,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3.《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说”是“谈谈、说说”的意思,题目从字面上解释为:
“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二、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
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三、内容结构
第1段:
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1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第2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全文表达的主旨。
第2段:
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第3段:
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四、中心论点和写作手法
1.中心论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写作手法:
托物寓意。
五、主题思想:
本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六、常考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领起全文作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全文的主旨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9.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2.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1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14.“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答: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
①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②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③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表转折,但是)伯乐不常有。
故(所以)虽(即使)有名马,祇(只是)辱于(介词,在)奴隶人之手,骈死(一同死。
骈:
两马并驾)于槽枥(马厩。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之间,不以(介词,用)千里(千里马的称号)称也。
2.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
……之……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形容词当动词,吃尽,吃光)粟一石。
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代词,它,指千里马)能千里而食也。
是(这)马也,虽(即使)有千里之(的)能(能力,本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且(尚且、而且)欲(想,想要)与常马(普通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安(怎么,哪里)求其能千里也?
3.策(名当动,鞭打,挥动马鞭驱使)之不以(介词,按照)其道(规律,方法),食之不能尽(充分施展)其材(通“才”,才华),鸣之(音节助词,不译)而(却)不能通(通晓)其意(意思),执(拿着,握着)策(马鞭)而(表修饰)临(面对)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表反问,难道)真无马邪(通“耶”,吗)?
其(表推测,大概,恐怕)真不知马也!
八、重要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华。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祇”,只是。
(二)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古义:
指示代词,这,这样的。
今义:
判断动词。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义:
怎么、哪里。
今义:
安全;安定;安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古义:
等同、一样。
今义:
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4.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者。
5.策之不以其道:
策:
古义:
马鞭,鞭打。
今义:
策划,策略。
6.虽有千里之能:
虽: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三)词类活用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辱:
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2.一食或尽粟一石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吃光。
3.食之不能尽其材尽: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充分施展。
4.策之不以其道策: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
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四)一词多义
1.之
①虽有千里之能:
结构助词,的。
②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结构助词,的。
③马之千里者: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
④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⑤食之不能尽其才: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不译,补充音节。
2.能
①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3.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②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③策勋十二转:
动词,记、登记
4.而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②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修饰。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连词,表承接。
5.食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动词。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动词。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动词。
6.其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千里马”,它。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的”,它的。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代词,代“千里马的”,它的。
④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代鞭策千里马的方法。
⑤其真无马邪:
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⑥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7.以
①不以千里称也:
介词,把,用。
②策之不以其道:
介词,按照。
8.尽: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吃光。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竭尽。
9.虽
①故虽有名马:
即使②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句,标志是:
……之……者,“千里”作“马”的定语,后置,句意是:
日行千里的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于奴隶人之手”作“辱”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祇于奴隶人之手辱。
句意是:
只好在低贱人的手中受屈辱。
(3)策之不以其道: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不以其道”作“策”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不以其道策之。
句意是: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
2.反问句:
其真无马邪?
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句意是: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六)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在低贱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不被人称作千里马著。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谷子。
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九、中考链接题
(一)阅读下列《马说》一文,完成1~4题。
(安徽省·2011)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有时
(2)才美不外见见:
显现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怎么,怎能
(5)执策而临之 执:
拿着,举着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答: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分)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答:
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3分)
(二)阅读《马说》一文,完成1~5题。
(16分)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第七 单元 课文 梳理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