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docx
- 文档编号:29081767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9.27KB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docx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
20课恐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读准字音,学会10个生字以及所组成的词语。
(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图画,同学们从电视上看到过这种动物吗?
抽学生回答(恐
龙)交流恐龙有关的各种资料。
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从课题入手,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
边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汇,读到不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抽学生认读生字。
点名读,全班齐读。
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哪些字记起来有困难?
5、重点指导:
亿漫剑畏齿谜
抽学生认二类生字:
沼覆梁戚锋
齐读生字。
6、在课文中组词,让学生画出来。
7、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分组比赛朗读。
8、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几段?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抽学生来回答。
9、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由轻声读课文再至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四、作业
用钢笔描红
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
教学反思
20课恐龙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重)
2、领悟课文是怎样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的(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题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重点字词
二、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多读几遍,并记住他们,说说为什么喜欢?
轻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回答,填表
名称
特点
2、为什么给恐龙及其亲戚起名为“雪龙,梁龙”抽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领悟恐龙及其亲戚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并想想为什么不把这几种恐龙也写在第二段里?
4、对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读的时间充足,读的层次清楚,读的要求明确,读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
5、恐龙:
种类多
形态:
千奇百怪食物:
食草,食肉
繁殖:
卵生
6、齐读课文
三、拓广应用
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
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
以说代讲,既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又使教学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恐龙的一些知识。
知道了他的种类,形态,食物,繁殖的情况。
1.关于恐龙,你还有什么想知道吗?
(生: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
2.总结:
恐龙身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课后我们再开一个“恐龙知识会”吧!
[设计意图: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构建开放的语文大课堂]
五、作业
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
再把你最喜欢的恐龙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种类
形态
20、恐龙{食物
繁殖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10个生字,以及所组成的词语。
认识9个二类词,并会组词。
(重点)
2、图文对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就在我们学校的墙外面,有几棵树上结满了白花花的花,知道那是什么树?
什么花吗?
[设计意图:
从身边入手,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槐”字的写法。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
咸的浇上
(1)读准字音
(2)哪些字易读错?
哪些容易写错?
(3)(比较:
破坡槐环酿浪跨垮挎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加深记忆生字词。
]
(4)找出文章的叠词,仿照形式说说
4、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难读的句子。
6、放声朗读,看看最喜欢文章的哪个地方?
把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感受槐乡五月的美景]
三、指导书写
“炒”字右边部分第三笔点不能掉
“蒜”上下结构,注意下面两个“示”最后两笔都是点。
“咸”中的“口”上一横不能掉。
最后一笔是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并能口头组词,初步理解了课文。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槐肩挎摆顿拌咸癣、蒜炒芝
2、读一读,再照样子写几个词语
白茫茫喜盈盈甜丝丝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
教学反思
21、槐乡五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学生板书:
槐肩挎摆顿拌咸
同桌互相检查
上一节,我们认识了槐乡。
今天,我们就走进槐乡,一起去看一看五月的槐乡所特有的美景。
二、精读课文:
1、
(1)轻轻打开书,仔细读第一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槐乡景色的美,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槐花香味之浓]
(2)学生自主学习,读、画。
你想为大家介绍哪一句?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让学生指名读。
(3)图文结合哪儿是远看、近看?
有的远看,有的近看。
学生齐背,其实花的芳香,不仅引来了蜜蜂,还把孩子们也引来了,把你们也引来了。
抽学生读,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
这一自然段写了景美。
2、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槐花饭怎么做的?
吃槐花饭还讲究吃法呢。
槐花饭好吃吗?
你怎么知道槐花饭很香呢?
学生齐读。
指名读。
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
指出描写香味的一些词语。
让小朋友都不想回家。
那他们不想回家,想干什么呢?
我们看下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指名读最后,有了……他们……
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充分体现了小女孩们欢快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学生齐读。
这一飘字真有味道。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学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
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
五月的槐乡给你们带来了甜蜜和欢乐。
(童欢)
三、拓广与应用
1、让我们一起把这美好欢乐的瞬间永记我们心中,我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
2、槐乡,我们就要跟它再见了,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写一篇赞美槐乡的文章。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欣赏了槐乡的美景,槐花的芳香,同学们还用槐花装扮了自己,品尝了槐花,槐花饭。
孩子们真快乐。
五、作业:
1、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认为美的句子。
2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板书设计:
(1)
槐乡浸在香海中
(2)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3)五月是飘香的季节,也是孩子的季节
教学反思
22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在你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
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令人向往的世界,那深不可测的海底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海底世界)
学生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建议: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并纠正字音:
澎湃是否窃窃私语细胞蕴藏储藏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
(2)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词语。
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
【设计意图:
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
】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3.学写生字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讨论交流。
(2)描红、点评。
4.再读课文:
谁想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比一比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
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就会更乐于参与读书。
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5.师:
通过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
海底有各种奇妙的声音。
生:
海底有许多种动物,他们的活动方式各不相同。
生激动地说: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三、理清脉络:
1.过渡:
课文那几小节向我们具体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同桌讨论一下,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2.全班交流。
3.小结:
课文2-5小节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四、指导写字:
1、将“旅族旋”的字形进行比较
“縮”要注意“左窄右宽”。
;“宿”字要写紧凑,上窄下宽。
1、用钢笔描红
底窃私汪危肌縮途旅甲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读懂了、读通了课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22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3、注意句子与句子谘、之间的联系能找出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难点)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抽学生板书)底窃私汪危肌旅途甲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在这美丽而又神奇的大海里,你将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精读课文
(一)抽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抽学生说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你们听到了什么?
2.真的能听到吗?
(不能。
)为什么呢?
(因为小动物们在海底窃窃私语。
)
3.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学会用“窃窃私语”造句。
4.现在让我们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去听听小动物们发出了哪些声音吧。
(出示: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5.指导朗读,齐读
6.还会听到哪些声音?
(出示: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设计意图:
海底深处的奇异景象,美妙的海洋声音唤起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把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
】
7.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
(二)学习第3小节。
1.出示学习要求:
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学习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
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1)找出中心句,说说这段写了几种海底动物。
(2)大声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活动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哪些活动方式,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4.初步理解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举例、比较、演示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理解课文的难度,体会抓住典型事物的主要特点写作的方法。
】
5.想象训练: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还像【设计意图:
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6.师生合作读,总结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7.读到这,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
(三)抽学生来读第四自然段。
写的是海底的什么,举了哪些例子,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完成。
齐读第四自然段。
形态各异。
(四)最后矿物丰富。
有…也有…总述出来
(五)再次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写法,你有什么发现?
按照总述分述的写法。
“景色奇异”结合课文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练习造句。
三、拓广与运用
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学会了“总---分”写法。
运用这种方法,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
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海底世界,知道了动物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及活动特点。
植物形态各异,矿物丰富,真是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
同学们,其实海洋是个聚宝盆,它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现在人们已经在海底建设海底餐厅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在海底世界建设城市。
同学们,让我们勇攀知识的高峰,争做征服海洋的小勇士。
五、作业
学了《海底世界》你想对大海说什么?
教学反思
23、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地的新词。
对于二类字能读,结合词语理解大致意思。
(重点)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日月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是台湾省最大的湖泊。
而且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你知道会是怎样的一个传说吗?
【设计意图:
了解日月潭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激发学生对它的向往和探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3日月潭的传说)学生齐读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抽学生读
漆集躲阿剪社越冒饿雄
学生齐读生字。
学生齐读词语:
剪刀商量危险千辛万苦水性英雄漆黑翻山越岭。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读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节写的什么。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最喜欢文章的那个地方?
把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
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就会更乐于参与读书。
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三、写字指导
1、找出易写错的字,仔细观察,辨析讲解
2、用钢笔描红
漆集躲阿剪社越冒饿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月潭的基本经过并掌握了生字词。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复案修改
23、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作用(重点)
2、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
3、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领略台湾宝岛的美丽景色。
学习台湾高山族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
复案修改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抽学生听写:
漆集躲阿剪社越冒饿雄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
(指名说、齐读)
出示:
()()一团一筹()()
()()而出()山()岭
披()斩()千()万()
()()恶龙为民()()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
指导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可抓住句子的主干,让学生知道日月潭是“一个湖泊,是个风景区,它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
传说的发生地—日月潭,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什么呢?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轻声朗读,是啊,如果以后人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会是多么可怕啊!
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示。
(降伏拯救聚集商量办法)
(二)、学习3、4自然段
1、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
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关键的词语,再想想看你读懂了什么?
要知道会找关键词句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2、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提醒:
回答问题要言之有序,请你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
出示:
我画的句子是 ,圈出的词语是 ,我从中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是 的人。
(1) 出示: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
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
A读句、找词、交流感受:
不畏艰险、为民除害。
B“翻山越岭”什么意思?
(翻过一座座山岭)
C“披荆斩棘”呢?
(出示图片,这个词本意指砍断前进路上的荆棘,经常比喻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这里用来形容大尖哥和水社姐真是太恰当了!
)
D可这区区8个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他们这一路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及他们的勇敢无畏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拿出作业纸,老师为你们提供了4个情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完整,写一段话。
出示写话练习:
2 他俩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 。
2 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呼啸的狂风来了, ;滂沱大雨来了, 。
2 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地赶路,饿了
;渴了 ;累了 。
山高路险,有一次,
。
交流片断写话。
E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你刚才描绘的画面。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想象补白,丰富关键词语和文章内涵,进行片段训练。
)
(2)出示: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
A读句、找词、交流感受:
奋不顾身、舍生忘死、除邪惩恶。
B想象一下:
他们会怎样激战?
C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好,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吗?
D激战三天三夜的结果怎么样?
(砍死恶龙、剪开肚子、拯救日月、重见光明)
(3)出示: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
A读句、找词、交流感受:
不畏艰难、见义勇为。
B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
(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
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C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呢?
D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想象说话)
E让我们坚定地、勇敢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扣住具体而关键的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
3、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篇传说是要歌颂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可这个自然段中用来写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句子很少,相反倒是强调了恶龙的凶恶,人们的“一筹莫展”,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
和第4自然段的直接描写相比,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如果在我们的作文中能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太棒了!
(设计意图:
渗透从侧面写人的知识。
)
4、让我们再次领略故事的精彩部分,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
男女生分读3、4自然段。
(三)、学习5、6自然段
1、师朗读第5自然段。
这一场战斗是多么艰难啊,从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看出?
(又累又饿)结果怎样?
轻声朗读。
此时此刻,重见光明的乡亲们会对着两座青山说什么呢?
(理解:
为民造福)(出示青山图片)
2、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出示名称)
3、师读课文,我们感到这两位年轻英雄身上的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轻声朗读课文。
他们是为了大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5、6自然段。
三、复述课文
1、如今的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下那儿的美丽风光。
(出示日月潭的相关风景图片,配歌曲)
2、日月潭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有好听的歌曲,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你愿意做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一下吗?
(如时间不够,改成回家准备,下节课交流)
3、默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看谁讲得更生动。
展开想象。
出示词语提示,学生练说。
吞吃日月 漆黑一片
降伏恶龙 拯救日月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 重见光明
化作青山 为民造福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古今中外流传着很多这样的传说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2、传说往往都不是真的,但它却能表现勤劳、善良、勇敢的人们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渴望,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还有的表现人们对自由、爱情、幸福的向往,如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用心去感受传说的魅力,让勤劳、善良、勇敢、奉献、创造等精神在我们的心底深深地扎下根。
(设计意图:
对“传说”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做一点介绍,提示今后阅读时关注“传说”的主题。
)
五、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以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台湾日月潭的美丽,台湾高山族人民贵光明的向往,以及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
六、作业
体会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2、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教学反思
习作7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语文 三年级 第七 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