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08135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0KB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
一是通过朗读、导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字写生词,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文
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32、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的
1、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5、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6、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7、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8、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9、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10、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11、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12、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课题:
29、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第1课时总第85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朗诵古诗。
请昨天收集过资料的小朋友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牛郎织女嫦娥的神话故事?
看着美丽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古诗朗诵。
学生朗读自己收集来的故事。
并把他贴在教室的墙上。
二、复习古诗,欣赏评价
师:
你学过哪首古诗,给我们朗诵一首让大家欣赏。
请你有声地色地朗读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诗。
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互相评议谁朗诵得最美。
评选两位同学为朗读明星。
三、读中识字,准确朗读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编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流传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新的古诗,就反映了两个美好的故事。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查字典学习生字。
学生把生字的部首和意思及音节写下来。
学生跟随老师朗读两首古诗。
学生自己读两首古诗。
四、学中教法,用法自学
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首诗歌。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方法理解“碧宵、乞巧、几万条”等词汇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师:
请你带着你从故事中了解到的情况,来说说你怎么理解《乞巧》。
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小组学习第一首诗歌的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小组学习后在班上讨论。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把后两句诗句的意思表达出来。
五、配图想象,加深理解
老师把语文书为古诗“乞巧”配的插图展现在大屏幕上,配有音乐朗诵“乞巧”这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想像一下,诗中所描写的优美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像。
学生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把诗句描写的景象说出来。
第2课时总第86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检查已学,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我们比一比,看谁把《乞巧》这首诗讲得清楚,背得有感情,画的有创意。
学生现在小组里比赛。
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展示。
大家评议。
二、学中教法,用法自学
带领学生学习《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你能不能自己学习翻译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1、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学习《嫦娥》这首诗的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2、小组学习后在班上讨论,老师点拨。
自学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三、总结方法,感情朗读
师:
昨天我们学习了《乞巧》这首诗。
老师觉得大家朗诵得很好。
这首诗应该怎样朗诵,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呢?
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学生结合老师是怎样带领学生朗读的,思考朗读古诗的方法。
总结出:
前四个子与后三个字之间有短暂的停顿。
第五个字加重语气等。
学生朗诵练习,互相评议。
四、读诗配画,加深理解
老师播放音乐。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嫦娥》这首诗诗句的理解画一幅画。
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合作画画,根据图画把诗句的意思表达出来。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点拨。
板书:
29、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
美丽的故事
教后记:
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与古诗有关的神话故事,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讲解比赛,更多的了解有关的民间风俗,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诗句的学习。
课题:
30、西门豹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第1课时总第87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自主读书
师: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聪明的人就能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愚蠢的人就相信迷信,被坏人利用,最后牺牲自己。
我们看看课文《西门豹》中谁是聪明的人好吗?
快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自主识字,提高能力
同学们,我们先利用字典把生字学习一下。
你们说说哪些字要特别注意一下。
灌娶旱腾
学生自学生字。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感想:
如:
“娶”的读音;“腾”的笔画;“溉”与“概”的无别;“旱”的部首等。
三、读中感知,理解大意
师: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吧!
你愿意给大家朗读你喜欢的段落吗?
读后请同学样来说说这个故事说了哪几件事?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朗读。
巫婆和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他们骗老百姓性钱。
……
四、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师:
同学们,你们读完课文了,那么故事中谁是聪明的人呢?
为什么?
下面请你和学习小组里的成员讨论。
学生思考问题
在小组里交流。
西门豹将计就计,以牙还牙。
找了一些借口,把官绅巫婆严惩了。
五、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师:
刚才大家在小组里都发表了自己的初步看法,现在我们就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角色朗读,回忆内容
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现在我请几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
妙在,借口北新娘子不漂亮,把巫婆扔进了
二、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师:
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
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治巫婆的?
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各组同学讨论
三、交流看法,提高能力
师:
哪个小组同学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小组同学说说对组里同学的理解及自己的看法。
(老师适时点拨)
四、合作表演,感悟语言
师:
同学们作者把这个故事描写得那么生动,我们把它演出来好吗?
看谁把人物演得最生动!
学生自愿结合小组准备
老师到个别组指导
小组汇报
板书:
30、西门豹
了解穷的原因
惩治巫婆和官绅邺地年年都有好收成
开槽渠道引水灌溉
教后记:
西门豹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以这一问题展开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
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演一演,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进一步认识了西门豹。
课题:
31、女娲补天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第1课时总第88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图片激趣,交流材料
看图片
师:
大家看,图片中的女娲,你们喜欢吗?
你们了解它吗?
你能和我们说说吗?
大家交流一下你找来的关于女娲的神话。
学生观看图片后
介绍自己掌握的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二、读中识字,感知全文
师:
看来神话故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想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女娲补天》,让我们进一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女娲的伟大。
师:
你自己先把课文读一遍,然后把生字和新词画下来。
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老师在行间巡视并辅导学习困难学生,纠正个别学生读书不正确的姿势等)
三、自主识字,规范书写
老师带领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用部首查字法学习“隆”“塌”“挣”“喷”“冶”等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独立用字典学习自己找出的其他生字。
学习后在田字格里写一遍。
四、读中理解,感情朗读
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最神奇”的段落
通过读课文理解故事中的词语的意思。
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课文哪些段落写得最神奇。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部分学生在全班示范读课文。
3、跟随老师读最神奇段落。
4、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2课时总第89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感知全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女娲补天》一课。
请你读一读屏幕上的词。
请几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
同学们边听边想:
女娲面对人类的灾难怎么做的?
结果如何?
。
选几组同学读词。
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学生发言回答问题。
二、重点感悟,感受神奇
师:
你们觉得课文中哪部分最令你感动?
哪部分描写得最精彩?
最神奇?
学生讨论发言。
三、规范书写,积累好句
师:
大家愿意用非常工整的书写把这些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吗?
好,大家拿起笔,在好句子本上开始抄写。
学生抄写好句子。
四、讲故事,记内容
师:
同学们,你们都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能不能放下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呢?
来,大家准备准备。
好,谁来试试?
学生自己准备。
学生讲故事。
大家评议。
板书:
造打船救人
寻找五彩石
女娲补天冶炼五彩石神奇
泼彩水补洞
教后记:
通过神话的学习,了解女娲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抓住重点词语:
找了几天几夜 找呀找 炼了五天五夜 用神火冶炼,
感受女娲的神力与精神
课题:
32、夸父追日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第1课时总第90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图片导入,交流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请大家欣赏一些雕塑。
老师出示图片
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都是神话故事,(板书:
神话)它们富有神奇的想像、拥有神奇的力量,也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一起感受神话的魅力。
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完后的感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
*夸父追日(板书)
2、你发现了什么?
3、课题上带有“*”的课文叫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该怎么学?
温馨提示: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
这则神话故事,同样带给我们神奇的想象。
下面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里描写的最神奇?
描写得最生动?
学生自学课文。
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2就在这时候,他的喉咙干得直冒烟。
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三、感情体会,加深理解
师: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部分情节?
给我们朗读出来行吗?
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
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充满永远光明。
学生自读。
小组里交流。
在班上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内容。
四、新感受,记下来
师:
同学们现在对这则神话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想?
请你们拿起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好吗?
师:
夸父追日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其中的《海外北经》里写道:
学生写感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五、交流感受,相互学习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念给大家听听?
老师随时进行评价。
学生交流感受。
”
板书:
32、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倒下为大家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英雄
教后记:
通过与古文的对比,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神话故事中人物所带来的精神。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时:
4课时
教学目的: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
第1课时(口语交际)总第9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兴趣,交流学习
同学们,读了前面几篇神话故事,你对神话故事更感兴趣了吧。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选一个给大家讲讲。
同学们可要认真听,咱们还要评一评谁将的最吸引人。
学生准备
分小组交流
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班上讲。
二、引导评议,提高水平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好的:
1、讲的有一定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
2、在描述中语言要清楚,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表达,最好把学过的词汇用上,帮助你把故事表达具体。
3、说话时可以用眼神或表情帮助自己表达情感。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评议。
第2、3课时(习作)总第92、93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利用已学,复习如何创编神话
师:
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课文,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
下面我们就学习自己创编一篇神话故事。
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首先我们要讨论以下编神话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所想。
二、自主构思,交流想法
师:
刚才许多同学都说得很好。
下面我们就自己先构思一下。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听听,让大家再给你一些启发。
自主构思
小组交流,得到启发
三、自主范说,集体修改
师:
哪位同学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能给大家说说吗?
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帮助修改。
说说自己所创编的神话故事
提出意见,帮助修改
四、根据交流,自主习作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自由习作
五、交流习作,欣赏佳作
师:
听了他的习作,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
为什么?
听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4课时总第94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认真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仔细观察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发现成果
按要求读准字音
说说自己的发现
分小组说
集体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自由读词语,说说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请你根据特点,各说出三个词语。
课下可以继续收集相关词语。
2、读读背背
自由读,你知道它们被称为什么?
读一读,并尽量背下来。
全班练习背诵。
读词后,说说特点
说出所积累的词语
读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练习背诵
齐声背诵
三、成语故事
自己读一读,说说:
讲了一件什么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下可以收集成语故事。
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后记:
歇后语的积累是本单元的重点,除了书上几条,老师引导学生走入歇后语的广大天地,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陌陌红包群二维码|QQ红包群|支付宝红包群号
http:
//wxhb.liaohuati./
koy4bd1SSf5R
附送:
2019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座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
二、最佳选择。
(4分)
镇静安静普遍普通
(1)立安遇见敌人,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下来,应付敌人。
(2)我爷爷是个()的退休工人,但他十分关心厂里的事。
耐心细心仔细
(3)每当同学们做错了事,老师总是()地教导我们。
(4)我们做完作业,要()地检查。
三、修改病句。
(6分)
1.我们要爱护时间。
2.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许多感人的故事。
3.他们在阳光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12分)
四()八()七()八() ()千()万
人()人()诚()诚 ( )惟()惟()
零零()()郁郁()() 结结()( )
()口()声南()北() 大 ( ) 小( )
五、我能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并在()里填上序号。
(5分)
( )我很生气,把那块坷垃扔得远远的。
( )一天,我发现一块坷垃下面压着一棵豆苗、黄黄的,像有病的样子。
( )我看着它那可爱的样子,心里甜滋滋地笑了。
( )第二天早晨,那棵豆苗弯着腰,又长出了两片绿叶子。
( )我用一根小棒把它扶起来,它这才挺起了腰。
六、填写下面的歇后语。
(4分)
1.姜太公公钩鱼——2.张飞穿针——
3.八仙过海——4.韩信点兵——
5.包公断案——6.孙悟空大闹天宫——
七、按要求默写古诗,完成相关练习。
(8分)
1.默写古诗《乞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写到的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全诗表达了__________的情感。
古代诗文中写“月”的句子有很多,请你写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或古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古诗《嫦娥》:
“_______________,长河______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夜心。
”诗句中的“长河”指的是__________;“悔”字指的是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填上标点符号。
(3分)
2.女娲看到人类所受的灾难,心里()。
为了解除人类的灾难,她首先(),再(),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去()。
这是一个多么()的神啊!
(5分)
3.女娲补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能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吗?
(2分)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难过()立刻()可是()终于()
5.在神话里,天穿了个窟窿可以有神去补天,可是在现实中就不可能有神的帮忙了。
现在我们地球的大气层也穿了个窟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呢?
(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摘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
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
“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小水珠说:
“不信,我俩比比看。
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
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看是怎样的结果?
”“容易,容易!
”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
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
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
“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
“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于哪种?
请在括号里打“√”。
(2分)
(1)虚心( )
(2)瞧不起( ) (3)高兴 ()
2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
坚固( ) 浑身( )依旧( ) 顿时( )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
白天( )困难( )难过( ) 懒惰( )
4、用“”画出短文中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
(2分)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分)
第三部分:
习作(25分)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是不是常常会随着自己的想象去天空翱翔,就让我们插上梦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飞翔吧!
以“我想变成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数350字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