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入学考试.docx
- 文档编号:2907781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55.67KB
高二入学考试.docx
《高二入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入学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入学考试
2016BT中学高二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出题:
LEELING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试卷自行保管。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
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这就是“风气”。
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
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
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
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
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
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
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
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
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D.《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B.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
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
交 河 县 吏
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赂求援(帮忙)于县吏。
吏闻盗之诬引,由私调其妇,致为所殴,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曰:
“此事秘密,须其妇潜身自来,乃可援方略(出主意)。
”居间者以告乡民。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母告妇,然不应也。
越两三日,吏家有人夜扣门。
启视,则一丐妇,布帕裹首,衣百结破衫,闯入。
问之不答,且行且解衫与帕,则鲜妆华服艳妇也。
惊问所自,红潮晕颊,俯首无言,惟袖出片纸,就所持灯视之,某人妻三字而已。
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妇掩泪曰:
“不喻君语,何以夜来?
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吏发洪誓,遂相婉。
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惟恐不得当妇意。
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
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狱解之后,遇乡民,意甚索漠,以为狎昵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
知其相绝,乃大恨。
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
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
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
吏又惑之,因告官曰:
“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盖觊怂恿官卖,自买之也。
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
问乡里皆云不伪。
问吏何以诬乡民?
吏不能对,第曰风闻。
问闻之何人?
则噤无语。
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
今当受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假冒)乡民妻,冀脱棰楚。
不虞(料)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
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
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
无往不复,天之道也。
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惟恐不得当妇意担当
B.免无赖凌藉欺凌
C.吏又惑之被诱惑
D.冀脱棰楚杖刑,惩罚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是(3分)( )
①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②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③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④问乡里皆云不伪。
⑤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⑥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A.①②⑥B.①②⑤C.③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交河县有个乡民质朴憨厚,但被强盗诬陷为同伙,无法昭雪自己怨屈,便行贿县吏请求帮忙。
县吏意测其妻漂亮,顿生色念。
B.一般情况下愚蠢的总是斗不过聪明的,但有时物极必反,往往在预料之外,愚蠢人的智慧有时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突然地胜过聪明人。
C.乡民之妻为救夫被迫无奈乔装打扮了一番去满足了县吏的欲望。
事后,县吏觉得乡民见到他发窘,不好意思,以为乡民心存惭愧。
D.本文人物个性较为鲜明,主要人物形象也较为生动丰富;情节较为复杂而且起伏大,悬念也较多。
结尾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7题(3分)
杂 诗(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临江仙·送祐之弟归浮梁(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7.无名氏的“一夕秋风白发生”和辛弃疾的“钟鼎山林”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移用/夸张B.通感/对偶C.夸张/借代D.比喻/讽刺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题(3分)
塞下曲(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
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
行,流过。
8.“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能揭示主旨的字眼,这两首诗歌的诗眼分别是什么?
()
A.望/交情B.静/倚
C.静/交情D.望/倚
9.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
C笛咽高亭断魂客
D冰雪招来露彻魂
10.把前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2)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9分,一空一分)
11.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
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______,______?
”
(2)《诗经·卫风·氓》里写女子回忆自己与“氓”一起嬉戏玩耍﹅谈笑风生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⑶在《赤壁赋》的开阳,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
⑷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认为,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志”、“力”和“_______”。
⑸某生为独子,常觉愁惨落寞。
偶又喳喳“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之意,室友甲乙亦皆独子,其一微哂曰:
“德不孤,_______”;其一抚其肩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生释怀。
⑹根据所给语境,把下面一则笑话补充完整,使之具有幽默效果。
有宰牛者,过宰猪者之家,其子欲讳“宰猪”二字,回云:
“家尊(父)出亥去了。
”宰牛者归,对子述之,称赞不已。
子亦领悟,次日宰猪者至,宰牛者亦不在家,其子亦回云:
“_______________。
”(《笑林广记》有改动)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6分)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
累了!
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
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
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
罢工、骚乱……打吧!
吵吧!
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
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
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
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
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
“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来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
后来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
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
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来他还是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
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
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
这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
不久,他被捕了。
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
而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来,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
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来:
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
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
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2.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 )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望放哨的人,意在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
D.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
(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分)
(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6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6分)
《钱学森传》序
【美】张纯如
1914年,钱家举家从杭州搬迁至北京。
耳濡目染京城恢宏雄伟的宫殿高墙,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不可避免地在他心中打下以北京为傲的烙印,这种骄傲与他的自信合二为一,成为影响他终生人格的一部分。
钱学森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度过了几年愉快的时光。
在同班同学的记忆中,钱学森是个极为聪颖的小男孩,叠的纸飞机比谁飞得都快都高。
“他叠得非常精细,让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
这样,当纸飞机掷出时,就可以很稳定地飞很远,”多年以后,钱学森的朋友张维这样回忆道,“尽管年纪还小,但他做事已经习惯于周密思索……”
1929年秋天,钱学森直奔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钱学森以身为班级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闻名。
”一位校友回忆道,“我们都知道他的成绩,他总是第一。
”他很少说话,也很少和别人一起做功课。
看上去,他所要的只是独处和沉默——一个可以安安静静思考与做自己的事的环境。
1935年,钱学森远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
他的学习成绩依然保持着自幼一贯的优异出众,但是,麻省理工学院所重视的除了考试和开创新理论,还有动手实践的能力。
而在这一点上,钱学森就全然无助了。
很明显,实验室操作令钱学森心生畏惧,而在车间工作则令他疲惫万分。
与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拥有类似项目的学校只有加州理工学院,非常重要的是,在加州理工学院主持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冯·卡门以秉承德国式的理论思辨传统而著称。
这里强调的是纸和笔,而不是动手实践的经验。
1934年,钱学森转投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门下,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
这里,也成为钱学森通往一个辉煌灿烂的职业生涯的起点。
第一学年,他收集了可能找到的全世界所有与航空学有关的研究资料,系统性地加以阅读。
他每天花在读文献上的时间平均超过10小时。
冯·卡门曾在自传中写到:
“钱学森虽然不过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但在解决一些相当难的问题时,他却帮助我理清了不少思路。
”钱学森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之时,正是冯·卡门和其他一些学者携手开创理论天体物理学新纪元的关键时刻,天时地利令钱学森得以参与到这个创造过程中。
1944年,已经博士毕业的钱学森为空军和海军军官讲授特殊课程。
钱学森会用细小而工工整整的板书将整块黑板逐渐填满,“没有擦写涂改,也不会更改哪怕是一个符号。
”韦伯斯特·罗伯茨回忆道,“他总能正好在一堂课结束前给出正确的答案。
”
在课堂上,钱学森的评语切中要害但又非常冷酷。
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发问道:
“我不明白第二块黑板上的第三个等式。
”钱学森根本就不予回答。
另一位学生问道:
“喂,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
”钱学森只是说道:
“那是个事实陈述,不是一个问题。
”另一次,一名学生问道,钱学森刚刚提出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
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刻薄地答道:
“只有傻子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
”
“学生们都害怕他的严厉古板,他看上去就像个中国皇帝。
”汉斯·利普回忆道。
然而,钱学森却对那些他认为智力上有潜质的人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钱学森不耐烦的根源来自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学生。
“在钱学森眼中,愚蠢就是最大的犯罪。
”钱学森的朋友安德鲁指出。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中国,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
只要看一眼中国20世纪50年代之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提升幅度,就会明白钱学森的领军地位到底有多么重要。
中国科技协会副会长庄逢甘说:
“钱学森从无到有地开创了中国的火箭事业。
”1991年10月,中国政府将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颁与钱学森。
(选自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纯如导师库里顿的一个朋友苏珊是一家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她在1990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钱学森的故事后,觉得他的生平颇有可写之处。
纯如说,因为她的中国背景和科学写作能力,库里顿把她推荐给苏珊。
在北京时,纯如有机会采访了钱学森的秘书以及一些政府高官和军方人士,开始他们以为纯如会按照他们的想法撰写这本传记,然而,纯如清楚地向他们表示,她必须收集到所有的资料,整理出来,然后从实描述。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②关于钱学森留美那20年中发生的事,资料并不匮乏:
在美国政府和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可以找到大量文献记录。
美国国家档案馆也能找到大量有关他的文件。
钱学森在美国的同事和学生都很愿意提供关于他的口头历史记录。
钱学森回国后,也有大量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张纯如《钱学森传·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A.在北京生活的15年,对钱学森影响巨大。
无论恢宏雄伟的宫殿高强,还是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都深深影响着钱学森,形成了他骄傲与自信的双重人格。
B.对自己厌恶的学生严厉古板,对自己欣赏的学生则毫无保留地付出。
钱学森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有人刻薄地称呼他为“中国的皇帝”。
C.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当之无愧。
中国火箭事业的从无到有,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都说明了他对中国科学的巨大贡献。
D.美籍华人张春如听到钱学森的故事后,深深地被他吸引,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中国背景和科学写作能力书写传记来记录他的传奇。
E.关于钱学森的资料,无论是留美期间的,还是回国以后的,都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找到;他在美国的同事和学生也都愿意提供口头历史记录。
(2)钱学森在求学期间的治学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有人说,《钱学森传》是迄今为止关于钱学森的最客观公允的一部传记。
作者本人也说要“从实描述”。
这段材料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客观公允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4)除了自身的治学精神外,你认为钱学森能通往“辉煌灿烂的职业生涯”的原因还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说明。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QQ、微博、微信等出现以后,信息铺天盖地而且传播迅速,加上国内版权意识比较薄弱,使知识版权的维权成了一件更困难的事。
B.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千字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C.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D.他把工作向大家做了交代,万一有个山高水低,就有人代理他的职务。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期,我国公安部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一批在网上恶意造谣的人受到了法律制裁。
B.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C.中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在众多领域无往不利的“互联网+”能否如人所愿,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市场的社会化,答案不言自明。
D.“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9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级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