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07760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6.74KB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六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
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
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
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2011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
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相如常称疾避事。
朔、皋不根持论①,上颇俳优②畜之。
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
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蚡。
蚡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
于是助诘蚡曰:
“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
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
”上曰:
“太尉不足与计。
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
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
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
未至,闽越引兵罢。
助侍燕从容,上问助居乡里时,助对曰:
“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
”上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
于是拜为会稽太守。
数年,不闻问。
赐书曰:
“制诏会稽太守:
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
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
”助恐,上书谢称:
“《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
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③。
”诏许,因留侍中。
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选自《汉书•严助传》,有删节)
【注】①不根持论:
不能坚持根本原则。
②俳(pái)优:
演滑稽戏的艺人。
③计最:
地方政府上报朝廷的官员考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数诎诎:
驳倒,屈服
B.于是助诘蚡曰诘:
责问,反问
C.自秦时弃不属属:
隶属
D.阔焉久不闻问阔:
阔气,富裕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严助“贤良”的一组是()
①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
②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③征伐四夷,开置边郡
④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⑤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
⑥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助在人才选拔中因善于对策而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在当时,严助是特别被皇上看重的贤良人士之一。
B.东方朔、枚皋因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俳优看待。
这正与严助的被重用形成鲜明对照。
C.在救援东瓯问题上,严助与太尉发生了分歧。
皇上派严助调来会稽之兵,闽越之兵猝不及防纷纷撤退。
D.严助向武帝申请回乡做了会稽太守,因几年没有他的消息,武帝有所责备。
严助惶恐谢罪,得到武帝宽饶,且被留在武帝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4分)
答:
。
(2)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
(6分)
答: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初发夷陵①【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②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
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①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
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②鹘:
一种鹰类的猛禽。
8.此诗颔联和颈联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6分)
答:
。
9.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
(5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3)耳得之而为声,,,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4),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蒲公英情人【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
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
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
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
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
老舒伦堡十分高兴。
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
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
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
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
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
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所谓何物了。
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
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
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
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
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
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
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
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
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第一丝春天的气息的时候。
”沃尔特是这样说的。
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
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
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
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
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
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
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
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
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
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
卡片必须得打完。
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
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
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
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
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
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
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
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
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
哦,为什么?
”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
”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
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
“我给你写了信的。
”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
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
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
“为什么?
”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
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
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
“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
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
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寄寓他们深深的同情。
C.本文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匠心独具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D.本文中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小说中的萨拉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
(3)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
(6分)
答:
。
(4)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有人译为“菜单上的春天”你认为哪个题目好?
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安徒生与他的童话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进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在两条道路中,其中一条可以称之为“沙龙”,作家是成人中的一员,因此必须像成人那样做事,这意味着,他应该是一个严肃而理性的“艺术家”。
但是在另一条路上,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空间,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在感情和想象力驱使下的老顽童,而在他的周围,同样也是有着这种思想的人。
当他身处沙龙中众多成人之间时,他更喜欢让自己置身于围而生成半圆形或马蹄形的听众前面。
他不喜欢让别人坐在自己的身边,或是紧挨着坐在两侧;而且附近最好有一道门,这样,他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
在沙龙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直接朗读自己的手稿或是书籍,这样,在对最终的用词造句进行详细推敲之后,一部完整的童话故事便最终出炉了。
在这里,他的听众可以全神贯注、平心静气地去审视安徒生的艺术作品。
当安徒生朗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已经着迷的孩子们会像老鼠那样一声不吭。
安徒生的阅读中的确浸透着一定程度的诱惑,把听众带到了时空中的另一个瞬间。
在他的阅读中,似乎存在着某种其他读者根本无法具备的独特魅力。
在沙龙里,如痴如醉的听众根本不可能踏踏实实地坐到椅子上,直到他停止朗读,迅速消失在隔壁的屋子里,独自一人或者和主持人安静地呆在那里,听众们方才觉醒过来。
人们可以鼓掌,但是不得对朗读的内容进行辩论或是讨论。
正如格斯特•布农维尔所言,这种朗读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听众针对这些童话故事提出意见、建议或是指教,相反,而是作家借此机会,抒发心中的激情,同时,也是让自己的新故事做一个预演。
既然是这样的话,交流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听众的人数以及他们的关注程度和笑声,尤其是掌声的力度和时间,都是作家衡量自己及其童话故事的尺度。
在回到家里之后,对所有的印象加以评判,如果这个故事还没有出版,他将会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润色。
但沿着另外一条道路,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
沿着这条路——“孩子的房间”,我们将来到安徒生那个由童话故事编织起来的世界。
但是与“沙龙”相比,在这条道路上,更有利于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诞生的。
在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唯一工具便是用来剪纸的纸张,而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几乎从不按照自己写在纸上的作品去阅读,而是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
在这里,无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触动他的心弦,他的嘴里便会诞生出一个美妙的故事。
而且,他会在一个全部由孩子组成的小群体中,肆意地去放纵自己的想象力。
这种听众群体一般不超过两三个孩子,最好只有一个孩子。
这样的话,安徒生就可以像童话《在孩子们的房间里》中的祖父那样,把心中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述给自己的孩子。
这部小说写于1865年,书中的祖父是一个与孩子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在一个超然于现实之外的世界里,他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空间,于是,借助于一只烟斗、一只手套、一个旧花瓶以及胡乱散落在抽屉中的其他零星杂物,一部长剧便拉开了大幕。
一旦置身于孩子们的房间中,安徒生的想象力便会无比的强烈和丰富,他会在瞬间之内把任何事物都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可以说,纵观他的一生,这位作家都在发现并表达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人物和冲突,通过童话故事这种方式,让听众的思绪跨越房间的物理限制,自由自在地翱翔。
如果安徒生开始讲述《拇指姑娘》中那个小田鼠的话,他马上就会和那些听故事的孩子一起在空气中挖出一个鼠洞,然后,他会爬进洞口,拜访田鼠一家,和慰问者一起,体验一下她那张用薄荷叶做成的睡床,把自己的羽绒服送给田鼠作为见面礼,再看一看夜以继日吐丝织网的四只蜘蛛。
思维敏捷的安徒生,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里,他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造力、他那孩子般的想象和心态,而这正是浪漫主义童话故事作家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安徒生的许多童话故事不仅仅源于他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通过对人类天性的亲密接触,对自然的本原以及孩子房间中一切生命力的感知。
无论是弯着腰看木偶剧的时候,还是在制作剪纸、花束的时候,或者通过玩具、歌曲和游戏,他都能找到灵感。
很多零零散散的想法和小东西,即兴而发的口头故事,最终都会在这位成人作家的案上,变成一部精彩的著作。
对于这个方面,只有在孩子们的房间里,我们才能找到他全部已出版作品的基本前提。
在故事的讲述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桥梁,那是一种心声的共鸣,而不是像成年人的思维那样呆板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如同安徒生在庄园的沙龙和音乐房中朗读时那些挂在墙上的漫画一样毫无创意。
(选自《安徒生传》,九州出版社,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安徒生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这种对他的童话创作至关重要的想象力只有当他置身于“孩子的房间”时,才可以得到尽情地发挥。
B.安徒生的朗读在音质、引导听众发挥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朗读者无法具备的独特魅力,他依靠这魅力,让“沙龙”里的听众无法对他的童话故事提出意见、建议或是指教。
C.在成人的“沙龙”里,安徒生需要成为一个严肃而理性的“艺术家”,在相对庄重安静的气氛中像成人一样行事。
D.通过成人的“沙龙”和“孩子的房间”,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安徒生那个由童话故事编织起来的世界,而且还能探查到他复杂而独特的经历和个性,以及他创作的素材来源。
E.比较而言,安徒生更愿意通过朗读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作品进行最后的编辑和润色。
(2)当身处“孩子的房间”之中时,安徒生的“一切都会变得迥然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本文概括回答。
(6分)
答:
。
(3)结合全文,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所以魅力无穷、深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答:
。
(4)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时时处处追随着自己的想象力”,甚至“漫无边际地去即兴创作”,可是我们也知道“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
那么,你如何看待“忠实于生活”和“在文学创作中发挥想象力”的问题呢?
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
(8分)
答:
。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
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
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运会对围棋的推广和发展而言是一次不错的机遇,可混双比赛中暴露出的争议再次证明:
缺乏统一规则对于围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具有制约作用。
B.小人书中的连环画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学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C.“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微笑列车”“爱心包裹”……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再仅是一个个慈善项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饱含国人情感记忆的慈善文化。
D.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1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划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D.⑤④②①③⑥
16.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有一天晚上将近11点,某大学一位副校长还在教室上课,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
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
“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
”“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
”此事在学生及网民中引发争议。
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请你选择事件一方的行为进行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工大 附中 第六 适应性 训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