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职业技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907448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53.42KB
益阳职业技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
《益阳职业技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职业技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益阳职业技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较好地贯彻教育部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改团队组成
负责人:
罗景
成员:
曹德军、曾德明、龚德贤、湛浪
二、改革的思路
改变传统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教学”与学院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应有与之配套的考评制度,要建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指标和具体的考核办法。
即新模式+新制度=高质量。
三、改革的原则
体育教学应该主动对接专业,适应学生,并满足不同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讲究实际应用价值,强调变革与创新,并确定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基本原则如下:
基于学院实际、切实可行、注重实效、服务专业。
四、改革的依据
1.职业院校办学方向的特殊性,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2.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正在或已经实施课改的成功经验。
3.国家教委第8号令《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第七条之规定: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五、我院体育课教学现状我院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曾做过一些有益地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就体育教学总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仍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教学现状概括如下:
1.三年制高职开课年限为一学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五年制高职(含三年制中职)由各系部自行安排,开课年限不定,课时安排为每周2课时。
2.在教学形式上,我院是按行政班级分班上课,由体育教研室统一安排各班级授课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由各授课教师自行拟定和编写。
3.教学方式多以集中讲授为主,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4.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5.对学生的期末考核多以“量化”指标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即讲究考核标准的“同一性”。
6.体育教研室现有在岗在编专职体育教师共4名,全为男性,其中讲师3人,助教1人,硕士1人,本科3人。
7.学院现有能够用于教学的室内体育场馆3个,其中篮球馆1个、羽毛球馆1个,综合馆1个(内设乒乓球台3张),能同时容纳3个教学班级。
另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内含1个足球场),室外网球场2片,排球场2个,篮球场11个,乒乓球台9张,羽毛球场4片。
能同时容纳教学班级若干。
六、我院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不强,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主要反映为高职到课率不稳定,时高时低;中职到课率普遍偏低,且运动参与率不高。
2.体育教学仍在走中学体育教学的老路,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不够;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说是重复有余而特点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生活没有做到有机衔接,可以说实用性不强。
3.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够全面,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
4.体育师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性别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比例失衡,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5.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形式单一,即不管基础如何、对象如何,均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来评价体育成绩。
6.学院现有的室内体育场馆、设施不足,部分运动器材陈旧或质量规格不符合教学要求。
7.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不足。
七、原因分析
1.体育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缺乏正确引导和正面的宣传教育,针对学生不来上课或在体育课堂上不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普遍以一种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来对待。
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强,教育方法不当或过于简单。
2.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及本身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存在先天差异,兴趣取向亦各有不同。
而我院体育教师长期以来恰恰忽视了学生的先天遗传、生活环境、运动基础、兴趣爱好、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特殊性要求这一关键性的客观因素,长期习惯于学生被动的接受,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角色的严重错位。
3.体育师资培训力度不大,建院以来仅1人次参加过相关培训。
而体育教研室又没有形成校内外同行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机制,“闭门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均不利于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4.现有体育师资结构不合理。
学院在引进体育教师的过程中甚少考虑体育师资在性别结构和专业结构上存在的不足。
5.体育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学院经费紧张,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以及部门又没有通过体育项目来创收的新措施新办法等一系列原因的存在,导致学院对体育场馆设施以及体育竞赛的经费投入乏力。
八、对策与建议
1.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和考核奖惩制度,并建立具体的
考评指标和实施细则
建议由部门教务干事、督导室、教研室负责人及不在教学岗位的其他同行组成体育课堂教学考评工作小组,每月随机对每一名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不少于1次的综合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和排名情况于每月公布1次,统一粘贴在部门公示栏上,充分发挥“以评促改”的作用。
课堂教学考评表见表1。
表1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考评表
指标
姓名
着装
(1分)
教具
(1分)
教案
(1分)
教学方法
(1分)
教育措施
(1分)
工作纪律
(1分)
学生考勤
(1分)
教学效果
(3分)
总分
排名
曹德军
罗景
曾德明
龚德贤
说明:
⑴着装主要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着装仪表是否得体,包括体育服装、运动用鞋的穿戴情况等。
⑵教具主要评价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带必用的教学工具,包括口哨、与本堂课教学相关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教学场地的布置等。
⑶教案主要评价体育教师是否提前备课以及教案编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⑷教学方法主要评价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合理,包括讲解条理清晰正确、声音洪亮、示范动作规范准确、纠错及时且方法恰当、保护措施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创新性等。
⑸教育措施主要评价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厌学的行为和思想以及兴趣爱好的偏好所采用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心理诱导等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⑹工作纪律主要是对体育教师按时上下课的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⑺考勤主要是评价体育教师在上课铃声响后和下课之前是否均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出要求。
⑻教学效果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通过新教学方案的设计,着力打造“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余训练为补充”的我院体育教学特色。
(1)教学总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教学,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熟练掌握
1-2门体育运动技能,各项身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之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质达标测试合格,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的身体素质。
(2)开课年限和课时安排。
根据国家教委第8号令《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第七条之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建议学制为三年的专业开设一学年、周课时2,总课时不少于68,五年制高职专业开设两学年,周课时2,总课时不少于136。
(3)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限项分层教学。
①分层教学的概念。
就是在原有的行政班级基础之上,对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身体条件、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分项目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彻底打破原来的教师集中讲授和填鸭
式的教学模式。
②全面推行限项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考虑到我院现有的体育师资结构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外部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需要对我院可开设的体育项目进行一定范围的限定,即采取“限项分层”模式。
根据学院实际,目前可开设的体育教学项目主要为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身操、武术共七大类。
另外,新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需在此基础之上增设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能训练方法等教学内容。
为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建议我院体育教师采用该模式教学时,至少要提供3个以上教学项目供学生选择。
限项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是:
根据“按兴趣分项目,按水平分层次”的原则,在每学期开学第1周,让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定的体育项目中自选1个项目,按项目将同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并由任课教师在每个项目组中挑选1至2名运动技能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分别担任该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其主要任务是协助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帮助本组成员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各项目组确定之后,任课教师分别对各组成员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第2周开始组织教学。
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组织教学形式上,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各项目组分别进行不间断地流动串讲和指导;二是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上,针对各项目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体现差异化。
具体的内容安排和考核标准由任课教师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
行拟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
具体组织教学形式如下图1、图2所示。
图2分层模式组织教学示意图
该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充分调动各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其自主能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使学生彻底掌握并提高自己喜好的某项运动技能,其次对任课教师的技能要求相对更全面,且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教学密度。
(4)期末考核内容与办法。
具体的考核内容分为专项技能、体质健
康测试、课堂表现三项,所占比重分别为4:
3:
3。
其中专项技能和体质健康测试应着重考虑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与提高程度。
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到课情况与练习情况。
具体的考核办法为各任课教师应制定不同项目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同时任课教师应对每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如实的记载。
课堂表现实施百分制,以17周计算,则合成每堂课为6分,其中旷课扣6分,迟到早退各扣1分,不参与练习扣4分,参与练习不积极或不认真扣2分。
另外,对于学习认真,学习效果又较明显的学生可以适当考虑给予加分奖励,但最多不超过2分。
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办法,既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做出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又能起到良好的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5)组建运动代表队,积极开展优势项目的课余训练,开创学院体育工作新亮点。
组建运动队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师的带队训练水平,还可以起到正面宣传学院,提升学院形象的作用,同时更能有效解决当前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的问题。
根据学院现有师资和场馆设施的实际,可以重点考虑组建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4支运动代表队。
各代表队组队的基本流程为:
提交申请学
院批准学生自荐或教师推荐集中测试人员筛选试训人员公示。
建议代表队训练每周安排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带队教师每次训练计2课时课堂工作量。
九、课改进程安排
1.课改调研阶段(2012年3月-4月20日)。
主要任务是深入调研,
了解情况,查找问题。
2.课改方案设计阶段(2012年4月21日-5月20日)。
主要任务是制订课改实施方案初稿。
3.课改方案论证阶段(2012年5月21日-6月20日)。
主要任务是论证修订课改实施方案。
4.课改实施准备阶段(2012年6月21日-8月31日)。
主要任务是优化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教材、撰写教案。
具体分工见下表2。
表2课改实施准备阶段人员安排表
工作项目
人员
安排
工作项目
人员
安排
课改方案设计
罗景
网球教学计划及教案
龚德贤
篮球教学计划及教案
曾德明
健身操教学计划及教案
湛浪
排球教学计划及教案
龚德贤
武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曹德军
羽毛球教学计划及教案
罗景
乒乓球教学计划及教案
曾德明
幼儿体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罗景
优化教学大纲及选定教材
曹德军
5.课改全面实施和优化阶段(2012年9月起)。
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课改方案,并通过实践反馈,进一步优化课改方案。
6.课改方案的评估与总结(2013年6月)。
主要任务是对实施课改方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达到预期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
体育课改小组
2012.05.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益阳 职业 学院 体育 课程 改革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