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docx
- 文档编号:2906822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77KB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docx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1】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单元主题图呈现的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情景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本单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1呈现有圆的物体,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抽象出圆的平面图形。
通过圆规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归纳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例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发现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特征。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
可以在众多所画图形中较为准确地辨认出圆。
有一定的研究图形特点的方法积累(如: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
这些方法可以为课堂中学生研究圆的特点有一定启发。
同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圆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能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
但不能很准确地对于生活中圆的例子进行准确性描述。
举例说出生活中见到过的圆,学生回答:
笔筒、胶条……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个物体上的某个面是圆形的。
但对于让学生做到真正深入认识圆是由之上的若干个点连接而成,以及在学生头脑中充分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还是比较困难的。
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对圆规都有一定的了解(平时买作图工具时都是成套的,包含圆规),一般都有画圆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物品或圆规画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能力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两张白纸、一个圆片。
学具准备:
圆规、圆形物体、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单元主题图,激趣引入。
)
1.观察主题图。
提问: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学校内有一个水池,你们观察过吗?
池内的鱼儿美丽,水面平静。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如果我们在平静的水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后,水面荡开的波纹,应该是一个近似的什么形状?
请用动作说明。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
许多物体表面的形状与圆有关。
根据你们的经验,能举个例子吗?
2.揭题:
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
3.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其实圆也和学过的这些图形一样也是一个平面图形,但是和这些图形又有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注意:
①学生自带的圆形物体可以让学生用手指一指;②在指物体时,要明确指的是哪一个面;③不能把球误认为圆。
)
【设计意图:
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
二、探究新知
1.圆规画圆。
(投影展示例1图中圆形物品)
教师:
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品,它们是什么形状?
预设:
(生:
圆形。
)
教师: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是圆!
”。
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吗?
(指向明确用工具画圆,并请学生尝试画圆)
学生独立用画圆,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圆。
(由于是第一次画圆,学生画的可能不规范)
教师可以提问,请你介绍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画圆的?
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
此时教师可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
(强调不能用手握住圆规的两脚来画圆)
然后跟着要求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独立画完之后,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圆,指明学生说画法。
预设:
我用圆规画圆,我把圆规的一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个脚绕这个点旋转1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体会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明白到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有关,用圆规画圆很方便。
】
2.认识圆。
(1)提问:
观察对比上面所画的两个圆,是不是一样的?
(预设:
不一样)
哪些地方不一样?
(预设:
大小、位置)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一样呢?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其实,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
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线段是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与圆上的线段是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如下图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圆规画圆的体会,介绍圆心、半径,明确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这样学生初步感知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
(2)强化认识半径。
教师:
刚才同学们画的圆都比较好,我们还认识了半径?
那现在大家就在你刚才画的圆中画出这个圆的半径来,画得越多越好。
教师可以提问:
想一想,圆有多少条半径?
能画完吗?
预设:
在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画不完。
提问:
你是怎样观察得出在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的?
预设:
因为半径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教师:
那么半径是一条怎样的线段呀?
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展示动画从圆心到圆上的一条线段,齐读)由于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
教师:
现在就请同学们画出这无数条半径的代表,你认为画几条合适。
(预设:
1条,因为所有半径都相等。
)
质疑,请学生说理由:
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
说明半径的特征并板书:
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及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讨论,获得圆的特征之一。
不仅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
(3)强化认识圆的直径。
①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殊的线段能决定圆的大小。
(预设:
直径)
教师:
指明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并提问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过圆心,两端在圆上)其实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②请学生在自己画的圆内画出直径的代表。
画得越多越好。
③揭示直径的特征:
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④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或动手验证;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
通过对折等活动,得出: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及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讨论,获得圆的特征之一。
不仅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
(4)揭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r=1/2d。
这个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预设:
同一圆内)
为什么要加这个前提,不要行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
在同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三第1题: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长度。
2.完成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
第1题
(1):
画几个圆心在同一点而半径不相等的圆;画几个圆心不在同一点而半径相等的圆。
画完第一问之后,教师可提问:
圆心在同一点上,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
(预设:
因为半径不一样,半径越大,圆就越大)由此得出:
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第2问画完后,教师可以提问:
这几个圆的大小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圆在这里,有的圆在那里呢?
(预设:
因为圆心的位置不一样)由此得出:
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
第1题
(2):
学生独立画半径为2.5厘米的圆,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小组内交流。
3.独立完成教材13页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对圆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对于圆的特征更加熟悉,对所学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
】
四、达标反馈
1.说一说圆中什么样的线段是半径、什么样的线段是直径?
2.判断题。
(1)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2)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3)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4)直径是3厘米的圆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
3.填一填。
(1)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厘米。
(2)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分米。
4.盒子里刚好放下三个罐头,每个罐头的半径为3厘米,盒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有哪些认识?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畅所欲言。
教师:
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
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把“圆”再次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深化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调数学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更是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生活。
】
教学反思: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1、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通过屏幕显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如钟面、车轮、圆形桌面等,接着又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并出示小猴坐车的几个形象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2、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化一化、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4、本节课,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圆的认识课件【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圆的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具准备:
圆规、剪刀、水彩笔、白纸、直尺、一副三角尺、绳子、羊的头饰、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直线图形
师:
(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平面图)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
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师:
所以我们称三角形、四边形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板书:
直线图形)
2.曲线图形
师:
(出示圆的平面图)这是我们学过的……
生:
齐说“圆”(板书:
圆)
师:
相对于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称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板书:
曲线图形)
3.引入圆的特征讨论
师:
想一想:
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
(举例略)
师:
同学们一年级时就初步认识过圆,现在都六年级了,你现在知道多少有关圆的知识?
生①:
圆是一种优美的图形,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如:
圆形花坛,圆形装饰图案。
生②:
圆形便于滚动,所以车轮都是圆的。
生③:
一张白纸经折叠后可以剪出一个近似的圆。
生④:
(举起自己的圆规)这是圆规,用它可以画圆。
师: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来呢?
这就需要认识圆有什么特征,下面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板书:
圆的认识)
二、新课
1.圆的画法
(1)自由画
师:
拿出自己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师板书:
画圆)
生:
独立画
师: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
……(用自己的话描述)
师:
谁能用老师的教具圆规上黑板上画圆?
(让两名同学上黑板画,提醒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画的?
)
反馈①:
一只手摁住圆规固定的脚,另一只手使圆规的另一只脚旋转,顺利画出圆。
反馈②:
教具圆规不好使唤,想固定的那只脚不停移动,用力过猛又使圆规两脚的距离发生变化,无法画出圆。
师:
为什么这位同学用圆规能轻巧地画出圆,而另一位同学却画不出圆呢?
(点拨总结出画圆的步骤:
“分开”、“固定”、“旋转”。
分别板书)
2.认识圆心
师:
(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用彩色粉笔点出)叫圆心(板书“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标出:
O)。
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圆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O。
生:
独立完成。
3.认识半径
师:
举起你们刚才画的圆,互相看一下,都一样大吗?
生:
不一样大。
师:
为什么大的大,小的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有关。
师:
你们的意思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长时,画出的圆大,两脚间的距离短时,画出的圆就小。
请在你的圆上画出一条表示两脚间距离的线段。
生:
独立画。
师:
(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请同学们仔细看,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圆心O,当另一只脚旋转到A点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OA(画出线段OA);当另一只脚旋转到B点时,两脚间的距离是OB(再画出线段OB)
问:
线段OA和OB相等吗?
生:
相等。
师:
你是凭观察得出的,那怎样验证呢?
生:
测量。
师:
指名上黑板测量OA与OB的长并报告测量结果。
生:
确实一样长。
师:
在这个圆的曲线上,像A、B这样的点可以找出多少个?
生:
无数个。
师:
表示两脚间的距离的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设想一下它们的长度如何?
生:
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板书)
师:
我们刚才研究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叫做圆的半径(板书:
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给你们刚才画的半径标上r。
师;半径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哪里,另一个呢?
生:
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的曲线上。
(板书:
圆心圆的曲线上)
师:
那什么叫半径呢?
生:
用自己的话说(师完成半径定义的板书)
师:
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点?
生:
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4.认识直径
师:
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
生:
独立剪
师:
示范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用食指摸折痕;换个方向再重复一次。
生:
在教师示范下同步进行。
师:
像这样再重复折几次
生:
独立对折、打开、摸折痕。
师:
你折了好多次,可以发现什么?
反馈①:
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
追问:
你折了几次,出现了几条折痕,与他不一样的呢?
像这样的折痕在你的圆里能再折出来吗?
反馈②:
对折后圆的两边能完全重合,圆被平均折成两份。
反馈③:
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每条折痕都是圆上的线段。
反馈④:
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心。
追问:
你对折出几条折痕,谁折出的折痕比他多,他说的结论正确吗?
在你的圆里,这样的折痕可以折出多少条?
这个结论正确吗?
反馈⑤:
这些折痕都一样长。
追问:
怎样验证?
生:
测量
师:
量出你圆里每条折痕的长度
生:
汇报结果。
(指导学生说:
“在我的圆里,……”)
师:
刚才说了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以可以怎样下结论?
生: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折痕长度都相等。
师:
谁能给“折痕”起个名字?
生:
直径(板书:
直径)
师:
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在自己的圆里给折痕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
生:
完成
师:
同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长度有什么特点?
生:
略
师:
直径这条线段,它通过了…?
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生:
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的曲线上。
(完成直径定义的相应板书)
反馈⑥:
这些折痕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或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师追问:
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道理。
生①:
直径通过圆心,以圆心为界,可以把直径分成两条半径。
生②:
在我的圆里,经过测量可以验证这个发现,我的圆里直径的长度都是□厘米,半径的长度都是□厘米,所以说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
师:
换过来说,半径的长度就是直径的……。
生:
略师:
写出字母公式:
d=2rr=d2,注意强调“同一个圆里”。
(以上6点反馈,学生说出多少就处理多少,先说出哪一点,就先处理那一点。
)
三、巩固
1.第108页“做一做”。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已知半径长求直径;已知直径长求半径。
(此项练习放在直径与半径长度关系揭示后进行)
3.学习按要求画圆。
完成第108页“做一做”(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1)在作业本适当的地方点一个点做圆心,要考虑上、下、左、右的间距。
(2)以圆心为起点,向右水平方向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圆规一脚固定在圆心,另一只脚在3厘米长线段的终点处,然后绕圆心旋转。
(4)标出字母o、r、d。
4.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
与圆的特征有关。
因为圆曲线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轴装在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永远是半径,这样车轮行驶平稳。
(配图:
如果车轮在水平的路面上行驶,车轮运行时车轴移动形成的直线(轨迹)与地面平行)
5.阅读第109页第5题,独立填书。
想:
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演示边说。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圆 认识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