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细胞的基本功能.docx
- 文档编号:29067154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76.91KB
整理细胞的基本功能.docx
《整理细胞的基本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细胞的基本功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基本要求
掌握:
1.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动作电位的引起及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兴奋和它向锋电位
的转变;
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
熟悉:
1.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蛋白,细胞膜糖类.
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单纯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
3.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性及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5.骨骼肌细胞中与兴奋和收缩活动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6.负荷与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了解: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入胞和出胞.
2.离子通道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氨基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3.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4.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5.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二.基本概念
流体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通透性(permeability),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离子通道(ion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channel),机械性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channel),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钠-钾泵(sodium-potassiumpump),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出胞(exocytosis),入胞(endocytosis),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signaltransduction),促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receptor),促代谢性受体(metabotropicreceptor),兴奋性(excitability)、兴奋(excitation)、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极化(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去极化或除极化(de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绝对不应期(absoluterefractoryperiod)、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阈电位(thresholdmembranepotential)、阈强度(thresholdintensity)、局部兴奋(localexcitation)、量子式释放(quantalrelease)、终板电位(endplatepotential)、肌原纤维(myofifbril)、肌小节(sarcomere)、肌管系统(sarcotubularsystem)、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
三.学习要点
1.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移动的,是不需要细胞供能的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则是物质分子过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需要由细胞代谢供给能量。
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钠泵是主动转运的典型代表,其本质是Na+、.K+依赖式ATP酶。
当细胞内Na+增加或细胞外K+增加时被激活。
2.细胞的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细胞内高K+和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
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于Na+通道开放Na+内流而形成;其复极相是由于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形成。
动作电位的超射值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的特点:
具有全或无现象;不衰减传导;存在不应期。
3.发生改变时,生物体内部代谢及外在活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称为反应。
反应的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4.生物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剌激。
任何剌激能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
即一定的剌激强度、剌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
剌激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除适宜的剌激外,尚需机体具有兴奋性。
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对剌激的反应不同。
5.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具有对剌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这三
种组织或细胞称为可兴奋组织或细胞。
兴奋性的高低可用阈值的大小来表示,兴奋
性与阈值成反变关系。
6.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剌激时出现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即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后,兴奋性才能恢复正常。
7.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阈剌激或阈上剌激,可使静息电位减小到阈电位,从而爆发动作电位;若给予阈下剌激,可引起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的特点:
呈电紧张扩布,没有不应期,可以总和等。
多个阈下剌激引起的局部反应发生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即产生动作电位。
8.同一细胞的任何一处发生兴奋,其己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通过局部电流的再剌激作用,向膜的两侧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呈跳跃式传导。
9.细胞间的信息转导有化学性传递和电传递。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自主神经与其支配的效应器之间,运动神经与其支配的骨恪肌细胞!
可以及化学信号对靶细胞的信息传递均是化学性传递。
10.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有:
膜通道跨膜信号转导系统;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跨膜信号转导系统;酪氨酸蛋白激酶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等。
11.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具有单向传递,时间延搁和易受药物或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特点。
12.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于是Ca2+。
13.给肌肉一个足够强的剌激,只能引起一个单收缩,若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剌激,并且相邻的两个剌激的间隔时间短于单收缩的时程时,即可发生复合收缩。
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均可影响肌肉的收缩和作功。
前负荷可以影响肌肉的初长度,在最适初长度下,骨骼肌的收缩效果最佳。
在有后负荷的条件下,肌肉所能产生的张力与收缩时的初速度呈反比关系;在中等程度的后负荷情况下,肌肉完成的机械功最大。
四.重点与难点提示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切动物细胞都有一层薄膜所包被,称为细胞膜。
它把细胞内容物与细胞的周围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能相对地孤立于环境而存在。
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都具有类似的细胞膜结构,分为三层:
在膜的内外两侧各有一层厚约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层厚约2.5m的透明带,总厚度为7.5m左右。
这种结构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膜性基本结构形式。
各种膜性结构的化学分析表明,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有关膜分子结构的假说用流体镶嵌模型解释,其基本内容是:
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后者主要以α-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
在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面,除了极少数脂溶性物质能够直接通过脂质层迸出细胞外,大多数物质(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到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及团块性固形物或液滴)都与镶嵌在膜上的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分子有关。
几种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如下:
(1)单纯扩散
根据物理学原理,设想两种不同浓度的同种物质的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则高浓度区域中的溶质分子将向低浓度区域发生净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扩散(diffusion)。
物质分子移动量的大小,可用扩散通量来表示。
在一般条件下,扩散通量与所观察平面两侧的溶质的浓度差及离子移动所形成的电场力成正比。
在生物体系中,某一物质跨膜扩散通量的大小,还取决于这些物质脂溶性的程度以及该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既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靠单纯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膜的物质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
(2)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膜的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①物质分子或离子移动的动力仍来自物质自身的热运动,因而只能由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侧;②对物质分子或离子移动起易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本身有结构特异性,因而一种蛋白质分子只能帮助一种(或少数几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通过,即具有选择性:
③这些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膜脂质中,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受到膜两侧环境因素改变的调控。
与某些离子的易化扩散有关的一类膜蛋白质分子,称为离子通道,简称通道。
现有Na+通道、K+通道、Ca2+通道和Cl-通道等。
有些通道只有在它所在膜两侧(主要是外侧)出现某种化学信号时才开放,称为化学门控通道;有些通道则由所在膜两侧电位差的改变决定其开闭,称为电压门控通道。
利用蛋白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手段,目前已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分离、纯化、克隆出多种通道蛋白质,找出其编码基因,进行氨基酸测序。
通道的选择性决定何种离子可以通过,离子的移动方向和通量则决定于该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所受的电场力。
用于葡萄糖和某些氨基酸等物质的易化扩散有关的蛋白质,不具有离子通道样的结构,通常称为载体。
由载体完成的易化扩散速度较慢,但选择性较为严格。
(3)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这种物质转运对细胞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在细胞膜的主动转运中研究得最充分,是对钠和钾离子的主动转运过程,既钠-钾泵的功能。
简称钠泵。
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Na+和K+的转运。
因此,钠泵也称为Na+-K+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
钠泵蛋白质转运Na+、K+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但已知它的启动和活动强度,都与膜内出现较多的Na+和膜外出现较多的K+有关。
钠泵活动时,泵出Na+和泵入K+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根据在体或离体情况下的计算,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可以使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钠泵活动保持Na+、K+在细胞内外的不均衡分布的生理意义在于它能够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来利用。
例如只有在钠泵造成的细胞内高K+的情况下,K+通道开放时才会有K+的外流;只有在细胞外高Na+的情况下,Na+通道开放时才会有Na+的内流,这是细胞产生电信号的基础,也是一些其他物质分子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人体除钠泵外,还有钙泵、H+-K+泵等。
(4)继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可以用于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如,肠道和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完整的在体肾小管和肠粘膜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存在钠泵,造成细胞内Na+浓度低于小管液和肠液Na+浓度。
于是Na+由小管液和肠液顺浓度差入细胞,由势能转化的能量用于葡萄糖分子逆浓度差入细胞。
葡萄糖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源于ATP的分解,而是来自由Na泵造成的膜外Na+的高势能。
参与这种转运的膜特殊蛋白称为转运体蛋白或转运体。
如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扩散的方向相同,称为同向转运;如两者方向相反,称为逆向转运。
(5)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通过膜的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使之进出细胞,分别称之为出胞和入胞。
出胞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外分泌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和粘液,以及神经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人胞和出胞相反,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如侵人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一些特殊物质通过受体介导方式入胞。
(二)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跨膜信号转导概念
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激素、神经传递、细胞因子等化学信号分子,或机械、电、和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等)作用于细胞时,通常并不进入细胞或直接影响细胞内过程,而是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通过引起膜结构中一种或数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细胞即靶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包括细胞出现电反应或其他功能改变。
这一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导或跨膜信号传递。
跨膜信号转导虽然涉及到多种刺激信号在多种细胞引发的多种功能改变,但转导过程都是通过少数几种类似的途径或方式实现的,所涉及的几类膜蛋白质各具有很大的结构同源性,是由相近的基因家族编码的。
2.离子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1)化学门控通道: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的运动终板膜上存在着N型ACh受体。
在5个亚单位中,两个α-亚单位是同两分子ACh相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可引起通道结构的开放,使终板膜外高浓度的Na+内流,同时少量膜内高浓度的K+外流,结果使终板膜两侧的电位发生波动,出现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的出现标志着ACh这个化学信号在肌细胞膜跨膜信号转导的完成。
由于这种通道性结构只有在其中部分亚单位同ACh分子结合时才开放,因而属于化学门控通道或配体门控通道。
配体一般泛指能与受体结构或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
化学门控通道主要分布:
肌细胞终板膜、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以及某些嗅、味感受细胞的膜中,使所在膜产生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以及感受器电位等局部电反应。
因化学门控通道具有受体功能,也称它们为通道型受体;又由于它们激活时直接引起跨膜离子流动,也称促离子型受体。
(2)电压门控通道:
主要分布在神经轴突和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质膜中,具有同化学门控通道类似的分子结构,但控制这类通道开放与关闭的因素是通道所在膜两侧的跨膜电位的变化。
在这类通道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对跨膜电位改变敏感的结构域和亚单位,后者诱发整个通道分子功能状态的改变,进而改变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使之产生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3)机械门控通道:
许多细胞表面膜还存在能感受机械性刺激并引起细胞功能改变的通道样结构。
此通道具有速度快、对外界刺激反应的位点局限,在体内数量较少的特点。
3.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激素类物质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时,都是先同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然后通过一种称为Gs的G蛋白(兴奋性G蛋白)的中介,激活作为效应器酶的腺苷酸环化酶,使胞浆中的ATP分解,引起膜内侧胞浆中cAMP含量的增加(有时是减少),实现激素对细胞内功能的调节。
外来化学信号激素看作第一信使,cAMP称作第二信使。
特点:
这种形式的跨膜信号转导具有效应出现较慢、反应较灵敏、作用较广泛的特点。
目前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外界剌激信号作用于膜受体后,可以通过一种称为Go的G蛋白,再激活一种称为磷脂酶C的膜效应器酶,以膜结构中称为磷脂酰肌醇的磷脂分子为间接底物,生成两种分别称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的第二信使物质,影响细胞内过程,完成跨膜信号转导。
4.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一些肽类激素如胰岛素和细胞因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时,是通过细胞膜中一类称作酪氨酸激酶受体来完成跨膜信号转导。
这类受体只有一跨膜α-螺旋和一个较短的膜内肽段。
当膜外的肽段同相应的化学信号结合时,可直接激活膜内侧肽段的蛋白激酶。
此蛋白激酶的活性一是引发此肽段中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另一是促进其他蛋白质底物中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由此再引发各种细胞内功能的改变,实现细胞外信号对细胞功能的调节。
(三)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是(excitability)可兴奋组织在受刺激时产生生物电(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excitation)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或者说产生了动作电位才是兴奋。
(1)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测量细胞静息电位的方法:
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和它相连的一对测量电极,有一个放在细胞的外表面,另一个连接微电极,准备刺入膜内。
只要细胞未受到剌激或损伤,当微电极刺穿细胞膜进入膜内,那么在电极尖端刚刚进入膜内的瞬间,在记录仪器上将显示出一个突然的电位跃变,这表明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
因为这一电位差是存在于安静细胞的表面膜两侧的,故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
通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polarization);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相反,如果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化(depolarization);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则称作复极化(repolarization)。
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的倒转和复原,亦即先出现膜的快速去极化而后又出现复极化。
当神经纤维在安静状况下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只要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将会看到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迅速消失,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在短时间内由原来的-70~-90mV变到+20~+40mV的水平,由原来相对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应是90~130mV,这构成了动作电位变化曲线的上升支。
如果计算这时膜内电位由零值变正的数值,则应在整个幅值中减去膜内电位由负上升到零的数值,约为35mV,称为超射值。
但是,由刺激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剌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构成了动作电位曲线的下降支。
在描记的图形上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因而人们常把这种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变化称为锋电位。
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一般是先有一段持续5~30ms的负后电位,再出现一段延续更长的正后电位。
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它只在外加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出现。
但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特点是,在剌激过弱时不出现,但在刺激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它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固有的大小和波形。
此外,动作电位在受剌激部位产生后,还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且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剌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
这种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剌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2)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①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Bernstein最先提出,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不均衡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可能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
并得到后来的实验证实。
已知正常时细胞内的K+浓度总是超过细胞外K+浓度很多,而细胞外Na+浓度总是超过细胞内Na+浓度很多,这是Na+泵活动的结果。
由于高浓度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势能,K+有向膜外扩散的趋势,而Na+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
膜在安静状态下只对K+有通透的可能,那么就只有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于是随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而这将对K+的进一步移出起阻碍作用;K+移出越多,膜的外正内负的情况越明显,于是很快会出现一种情况,即当移到膜外的K+所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足以对抗K+由于膜内高浓度而形成的外移趋势时,膜内外不再有K+的净移动,而膜两侧的电位差即内负外正的情况也稳定在某一数值。
这一状态在非生物的人工膜物理模型中也可看到,称为K+平衡电位。
Bemtein正是用这一原理来说明细胞跨膜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的。
K+平衡电位所能达到的数值,是由膜两侧原初存在的K+浓度差的大小决定的,它的精确数值可根据物理化学上著名的Nernst公式(略)算出。
②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Hodgkin等根据兴奋时膜内不仅出现负电位的消失,而且出现一定数值的正电位(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超射值)的事实,认为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出现,是由于膜对Na+通透性的突然增大,超过了K+的通透性;由于细胞外高Na+,而且膜内静息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的内流起吸引作用,于是Na+迅速内流,结果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而且由于膜外Na+较高的浓度势能,Na+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时仍可继续内移,直至内移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的Na+静移动为止;这时膜内所具有的电位值,理论上应相当于根据膜内、外Na+浓度差代入Nernst公式时所得出的Na+平衡电位值。
膜对Na+的通透性的增加,实际是膜结构中存在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开放的结果,因而造成Na+向膜内的易化扩散。
用70年代建立起来的膜片钳实验技术(Nder和Sakmann等,1975)可以直接观察单一的离子通道蛋白质分子对相应离子通透难易程度等特性。
③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Na+通道的开放主要出现在人工去极化开始后的几个毫秒之内;以后去极化还在继续,但通道开放的概率几乎已下降到零。
这显示出通道的一个重要功能特性,称为失活(inactivation)。
Na+通道失活的特点是它的失活出现较其他离子通道为快;通道失活表现为通道不因为尚存在的去极化而继续开放,也不因为新的去极化再行开放;只有当去极化消除后,通道才可能解除失活,才可能由于新出现的去极化而再进入开放状态。
通道的激活、失活和功能恢复,都是以蛋白质内部结构,即它的构型和构象的相应变化为基础的。
Na+通道失活的迅速出现,可以解释神经或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达到超射值的顶点后何以不能维持在这一数值,而是迅速下降,表现为锋电位的形式。
因为这时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已进入失活状态而不再开放。
这也决定了神经和肌组织在接受剌激而兴奋,亦即正当出现锋电位的时期内,不可能再接受任何新的刺激而出现新的锋电位,因而也不可能发生两次锋电位的叠加。
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refractoryperiod)。
绝对不应期之后,还接着有一个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发生,标志着一些失活的Na+通道已开始恢复,这时只有一些较正常时更强的剌激才能引起新的兴奋。
造成动作电位很快出现下降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差不多在Na+通道失活的同时,膜结构中的电压门控性K+通道的开放。
这一类K+通道不同于维持细胞静息电位的K+通道。
这时由于膜内的高K+浓度,于是出现了K+的外流,使膜内电位变负,最后恢复到静息时的K+平衡电位的状态。
2.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的传导
(1)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
不是任何刺激都能触发动作电位,当剌激引起膜内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可在已经出现的去极化的基础上出现一次动作电位,这个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临界值,称为阈电位(thresholdmembranepotential)。
在自然情况下,到达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会引起一定数量的Na+通道的开放,而由此引起的Na+内流会造成膜的进一步去极化,这就会引起更多Na+通道开放和更大的开放概率,如此反复,就会出现一个“正反馈”,或称为再生性循环的过程,其结果是出现一个不再依赖于原剌激而使膜内Na+通道迅速而大量开放,使膜外Na+快速内流的过程,直至达到Na+的平衡电位,使这过程停下来,形向成锋电位的上升支。
膜原初的去极化在未达到阈电位的情况下,也会引起一些Na+通道的开放并造成新的去极化;但较阈电位为小的去极化程度较小,它可被当时维持K+平衡电位的K+外流所抵消,不能进而引起动作电位。
可见阈电位就是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并导致Na+通道大量而迅速的开放,出现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所谓阈强度(thresholdintensity)是指能够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外加刺激的强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细胞 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