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 总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906694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87KB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 总复习.docx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 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 总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
练习十五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
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
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
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
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
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
(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
(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c2”是哪枚棋子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并标出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
多位数的认识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
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
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
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
数的运算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
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
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
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
解决问题第3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
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
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 总复习 最新 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第八 单元 确定 位置 第九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