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变截面共22页word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906653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915.39KB
PROE变截面共22页word资料.docx
《PROE变截面共22页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变截面共22页word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ROE变截面共22页word资料
可变截面扫描(VariableSectionSweep),单从名字来看我们就知道它的精髓在于一个可变。
这是因为可变截面扫描除了可以得到相对规则的曲面外,它丰富的控制属性和可以预见的结果形状让它更能在适当的场合发挥作用。
3.6.1.可变截面扫描(VariableSectionSweep)的构成
可变截面扫描的控制主要有下面的几项:
轨迹(Trajectory),截面的定向和截面的形状。
轨迹,在可变截面扫描中有两类轨迹,有且只有一条称之为原始轨迹(Origin)也就是你第一条选择的轨迹,原始轨迹必须是一条相切的曲线链(对于轨迹则没有这个要求),原始轨迹是确定扫描过程中截面的原点的。
除了原始轨迹(Origin)外,其它的都是轨迹,一个可变截面扫描指令可以有多条轨迹。
在WildFire3.0以后的版本中,原始轨迹和轨迹的功能性差异除了这点外可以说没有任何差异了,截面的定向依赖于两个方向的确定:
Z方向和X方向。
注意看上面的图片你会发现在每条轨迹后面都有三个可选项分别用X,N和T作标题,它们分别代表的是X向量,Normal(垂直方向也就是Z方向)以及Tangency切向参考,在对应的方框内打勾就表明采用该选项。
很多用户对X向量的理解都比较迷惑,对于它的具体含义总是无法完全把握,其实它的含义并不复杂,我们知道可变扫描是一定有一条原始轨迹的,这个原始轨迹确定了扫描过程中的截面原点,而X向量相当于决定了截面坐标的X轴上的另一个点,过这两个点确定的直线就是截面的X轴了。
X轴确定了Y轴也就相当于确定了,这就是X向量的几何意义;而当留空X向量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根据原始轨迹的法向向量来确定截面的X轴了。
显然对于可变截面扫描只能有一个X向量和一个Z方向,所以你选择了某个轨迹后会自动定义曲线为其它轨迹中对应的选择。
对于切向参考,因为一条轨迹很可能是两面链的交线,所以有两个框来供你选择不同的面链,当然你也可以手工选择作为切向参考的面链。
图vss.1.05参考(vss/vss-01.prt)
在下面的SectionPlaneControl(截面平面控制)下拉框中,你可以选择你的截面的定向方法,缺省是NormaToTrajectory是由轨迹来确定截面的定向,但是你也可以用其它两个选项来确定:
NormalToProjection(垂直于投影):
可以控制你的截面垂直于轨迹在平面上的投影。
ConstantNormalDirection(恒定垂直向量):
截面法向始终和给定的方向平行,方向可以用轴,直线或平面法向来确定,如使用平面作参考则在整个扫出过程截面始终和指定平面平行。
水平竖直方向的确定,这可以在Horzontal/VerticalControl下拉框中进行选择。
NormaltoSurface(垂直于曲面):
截面的Y方向垂直于曲面
X-Trajectory(X轨迹):
截面的水平方向由指定的X轨迹来确定。
Automatic(自动):
截面的水平方向根据原始轨迹来自动计算
下面就来具体看一下各种组合的截面定向方法的表现形式:
截面的Z方向始终和轨迹曲线相切,X方向则是曲线的法向
截面的Z方向始终和轨迹曲线相切。
X方向则根据所选的参考确定
当选择垂直于曲面选项时,截面的Y方向将自动调整到选择的曲面的法向方向。
如上图
如果有两条以上的轨迹并指定轨迹时,截面的Z方向将相切于轨迹并且X方向通过X轨迹和截面的交点。
当选择垂直于轨迹(其它)选项时,截面除了坐标原点在原始轨迹上外,轨迹的定向都依靠指定的轨迹来控制。
垂直于投影Z轴在所有点与沿投影方向的投影曲线相切。
截面Y轴总是垂直于定义的参照平面
==更多精彩,源自无维网(5dcad)
采用恒定法向选项,Z轴将沿由恒定法向参照所定义的方向。
Pro/ENGINEER沿轨迹计算X和Y值
如果还指定X轨迹的话Z轴将沿由恒定法向参照所定义的方向。
X轴穿过截面(垂直于此点的切线)与X轨迹的交点
Z轴将沿由恒定法向参照所定义的方向。
X和Y方向由沿Z轴的参照所定义的方向的投影所确定
Z轴将沿由恒定法向参照所定义的方向。
Y方向通过在恒定法向上投影曲面法线来设置
切向参考(Tangency)
很多人都知道用切向参考可以实现扫出面和已有的面实现相切连接,但如果仅是局限于定义面相切的话那就是人为的把这个选项的作用局限在一个点上了,事实上利用这个选项你可以把你的扫出面定以成和参考面成任何角度关系(当然也包括相切的0度关系)。
设定这个选项只是告知系统你需要一条关于参考曲面的切线参考,至于用来定义成什么关系则完全是你的事了。
因为参考切线实际上就是已有曲面在截面处的切线,所以当我们在截面中定义截面的图元和参考线相切时那么该图元扫出形成的面自然就是参考曲面相切了。
下面就是对同一条曲面边轨迹不使用切线参考和使用切线参考的情况。
可以注意到在使用切线参考的情况下进入草绘环境后会自动生成一条曲面的切线。
下图中假设我们截面为一在切线参考上的直线段,那么扫出的面就是一个和参考面相切面额带面,如右下图的效果。
但是如果刻意标准直线段和参考线成一角度如30度,那么扫出的带面在公共边的任一垂直截面上两个面的交线都是30度(或说是150度)。
如右下图所示
在可变截面扫描的Options(选项)中还有几个选项:
VariableSection和ConstantSection分别控制在扫出过程中截面的形状变化,分别表示可变和恒定,我们在下面会用图来说明则两者的区别。
Mergeends用于在轨迹和已有的实体有交点的时候自动把扫描几何和已有的实体进行融合,和扫描的同名选项的效果是一样的。
SketchPlacementPoint用来确定草绘平面的位置。
下面的两个图分别说明VariableSection(可变截面)和ConstantSection(恒定截面)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使用VariableSection选项则表明在扫出过程中截面严格按照在草绘中的约束和尺寸来生成扫出过程的截面形状,所以截面形状是可变的,不变的是截面的约束和尺寸,下例中草绘的截面是使用拉伸圆柱的边界而得到的圆,那么在扫出的过程中因为草绘平面的定位改变使用边界得到的就有可能是椭圆(因为“使用边界“这个约束维持不变),所以就会得到如右下图的形状。
而如果使用constantSection选项,那么扫出过程中系统就会维持原来的截面形状不改变(本例中是正圆)。
如左下图所示。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如下图的可变截面扫描有两条轨迹,截面圆经过两条轨迹。
从下面的两个图中就可以很明显看到两个选项的不同之处。
可以说constantSection选项的可变截面扫描已经不再是可变截面扫描了,它的截面形状在扫出过程中并不发生变化。
要灵活使用可变截面扫描,自然不可不理解轨迹参数trajpar。
轨迹参数实际就是扫出过程中当前位置对应的原始轨迹位置相对整个原始轨迹的比例值,其值为0到1之间,它也是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特有的一个参数。
在草绘截面时可以把这个参数作为已知参数来编写关系以控制截面的形状。
如下图,假设pnt0在曲线中的位置比例为0.3,那么在可变截面扫描的过程中在这点处的轨迹参数值就是0.3(或0.7)。
假设我们在截面中添加的关系为sd3=trajpar*50,那么在这点sd3就是0.3*50=15
推而广之,那么在整个扫出过程中截面的sd3值就上从0到50发生线性变化,所以形状就类似下图所示:
利用这个参数和不同数学函数的组合就可以生成各种规则的变化。
而很多花哨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变化的累加。
大小渐变:
尺寸实现从某个值渐变到另一个值(变大或变小),常用有两个关系(当然你用任何关系都可以),线性变化和正弦变化:
线性:
sd#=V0+Vs*trajpar
正弦:
sd#=V0+Vs*sin(trajpar*90)
其中:
V0是初始值,Vs是变化幅度它决定变化的速度和终了值(V0+Vs),Vs为正值则增大,为负值则为减小。
如果要实现先小再大最后再变小的峰状变化,你可以用
Sd#=V0+Vs*abs(trajpar-0.5)或sd#=V0+Vs*sin(trajpar*180)等,如下面两图所示:
螺旋变化:
螺旋变化其实就是线性变化和圆周变化的累加。
原始轨迹的自动变化就是线性变化,截面的变化只需加上角度的圆周变化就可以完成螺旋变化,一般的关系形式如下:
Sd#=trajpar*360*n
其中#是变化角度尺寸,trajpar是轨迹参数,n是需要的螺旋圈数。
扫出的结果如下,效果类似沿轨迹的的螺旋效果
周期变化
一般来说都是用正弦(sin)或余弦(cos)来实现截面的周期变化,基本的关系表现形式如下:
Sd#=Vs*sin(trajpar*360*n)+V0
其中V0是基准值,Vs是幅度值(变化幅度),n是周期数。
如下图,原始轨迹为直线,截面为正圆,关系如下
这个关系表明在扫出的过程中圆的直径sd4的值以20为基准,10为幅度在扫出过程中作4个周期的变化。
所以不难想象结果如下所示:
最小的直径为10,最大的直径为30,总共发生四个周期的变化。
而如果把原始轨迹换成为圆周的,那么就实现了圆周和周期变化的叠加,得到结果如下:
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实现和螺旋以及其它任何形状的叠加。
你会发现很多貌似复制的花哨形状其实是很简单的。
而在实际情况中,更多的是遇见的椭圆和圆之间的过度变化,这个时候你要善于应用椭圆和conic线,要注意的是长短轴相等的椭圆就是正圆,而rho值为sqrt
(2)-1的conic线就是正椭圆弧。
而当轨迹相切的时候要实现形状的连接相切时要保证截面形状在端点处的导数连续。
下面举例说明。
如下图,我们要实现长轴为40短轴为20的椭圆到直径20的圆柱间的顺接。
或许很多人都能想到用轨迹参数来控制长轴的变化以使得在和圆柱的接合点处值变为20,为此就会加入下面的关系
但是结果出来后你就会发现虽然在结合的地方形状是对了,但是却不能实现顺接,如下图所示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的截面的变化是线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把trajpar作为一个变量来看待,那么截面在连接点的导数值就为-10,而圆柱的导数则为0所以导数不连续不能实现相切。
知道道理后要修改就简单了。
我们只需把上面的关系改为
Sd4=20-10*sin(trajpar*90)
就可,至于原因我想你已经不难想到了
轨迹参数通常还和计算函数evalgraph来结合使用,也正是因为它们结合的频繁度所以给很多人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evalgraph本身就是专给可变截面扫描而使用的,其实不然,evalgraph只是Proe提供的一个用于计算图表graph中的横坐标对应纵坐标的值的一个函数,你可以用在任何场合而非只是可变截面扫描。
如图,假设我们有一条名字为“graph“的图表graph,我们要计算它在横坐标x处对应的值,那么就可以用evalgraph(“graph”,x)来获得,函数返回的就是这条graph在x处的纵坐标值。
利用这个函数结果轨迹参数我们就可以实现通过graph图表来控制截面的目的。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graph,名字是”sec”。
它的形状和值如下
然后用直线作为轨迹正圆作为截面创建可变截面扫描,并添加关系如下。
这样我们就把截面中sd3的值和图表sec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注意到我们在graph中的横坐标的值最大为100,而我们的trajpar的变化范围是0到1,所以需要把轨迹参数放大100倍才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最后你就会得到类似下图的形状,可以看出截面的变化和graph的变化是一致的,这就是两者结合使用的奥妙所在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ROE 截面 22 word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