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月考题.docx
- 文档编号:2906121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8.22KB
八下历史月考题.docx
《八下历史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历史月考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历史月考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
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
A.背景和人物
B.人物和方式
C.方式和背景
D.时间和意义
3、某校八年级计划举办一个关于“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演讲会,准备请一个经历过这一事件的家长做主讲,下面几位家长的年龄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
A.赵家长-79岁
B.刘家长-54岁
C.孙家长-50岁
D.李家长-44岁
4、为人民呕心沥血、英勇奋战的人往往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一赞誉源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6.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7.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可以在土改中分得的 (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
A.1950—1955年
B.1953—1957年
C.1953—1958年
D.1952—1957年
9.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时值( )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
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些成就( )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的
11.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
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以上内容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3.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
A. 交通运输业
B. 农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15、如图所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6、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人民的愿望
B.党的领导
C.人民的积极性
D.客观经济规律
17、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18、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大跃进”运动之后
19、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1、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2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
D.邓小平复出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现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2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
口号:
“打倒一切”、“停产闹革命”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5.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二、材料与问答 (共25分)
2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请回答: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1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分)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其中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3分)
(4)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
主要方式是什么?
(3分)
(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
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分)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
完成于何时?
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分)
(2)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分)
(3)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5 ADABB
6------10 ADBCC
11----15 CDBDD
16----20 DACDA
21------25 BCABD
二、材料与问答 (共25分)
26.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
(2)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分)(只要达到“独立自主”就给2分)
(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土地改革。
(3分)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2分)(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
27.
(1)图一: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3分)
(2)图二: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方式:
公私合营。
(3分)
(3)事件:
三大改造。
时间:
1956年。
评价:
(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5分)
28.
(1)1978年底,北京。
邓小平。
(3分)
(2)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分)
(3)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