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docx
- 文档编号:2905844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011.64KB
以人为本.docx
《以人为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人为本
写在前面~把生活过成诗!
知识改变命运!
劳作创造生活!
现实世界中的人,奔波劳碌、惚惚恍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一群迷失的羔羊。
人怎样才能生活及怎样生活?
对于人来说,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世界来说,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人自己而言,人生及生活的意义是人自己规定的,即你自己认为怎样生活有意义即是你人生及生活的意义(你规定的意义应该符合世间公理和历史走向)。
对于造物主而言,人生及生活的意义是造物主规定的,你没有必要知晓。
你要做的,是在自己所规定的人生意义下,如何生活。
也许,无论对于人自己还是世界而言,人生真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但即使造物主真的没有赋予人生任何意义,我们也要活出我们自己的意义,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对每个个体的人来说,不受外界的左右,选择并开心的做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和认为有意义的事,并从做的过程中获得开心快乐,使自己能真正的乐得其所,对自己来说,就是最有意义的所在!
人只要生着来到这个世界,意味着迟早要死着离开这个世界。
那是不是人就不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
人生的过程,与其说是关乎成败的得失过程,不如说是一种使命下的游历。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造化不一样,境遇也不一样;其中,有人生过程的快乐,也有完成的使命,这些,都是我们活着的动力。
在几亿年的进化繁衍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在这一次机会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成为最有灵性的动物,是多么小几率,是多么的不容易。
既然这么幸运的生为地球最有灵性的生物,就应该积极的生活、努力的进取与奋斗。
内心充满阳光,全身充满浩然之正气、充满天地之养气,循天地之道,坦然于天地之间。
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答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的问题。
以入世的心出世;以出世的心入世。
活着是暂时的,死亡则是永恒的;所以,活着的时候,要开心,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从天灾、人祸、疾病的角度讲,人随时可能死亡。
那么人是不是就要老想着自己随时死亡这件事呢?
人要做的也是我们确实在做的,就是不去想随时死亡这件事情,就当作没有这件事,而是要想现在怎么活,关注要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而将死的问题交给造物主。
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子路不知怎么回答,回来问孔子。
孔子说,你告诉他,就说我的老师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的人。
最简单的说就是:
“活就好好活,对得起这个‘活’字。
”享受生活创造价值。
用爱与梦想,智慧和勇气面对死与生,分与合。
—天育万物,和谐共生;物竞天择,发愤图强
—知进知退,自然而然;境由心生,随遇而安
—天行健新地行坤厚胸怀宽广坦荡为人光明正大正道壮行思圆行方持经达变
—乾坤循序日月有常平心静气气定神闲不慌不忙慢施慢理锲而不舍专心致志
人生就像一个旅程,起点是生,终点是死。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把生活过成了灾难,有的人把生活过成了诗。
目录
看透……看不透……看透……看不透——————。
3
对世界的哲学性认识和思考3
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4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4
理论揭示规律,但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6
人的自然6
人的社会7
人的本质7
人的异同7
人的善恶8
人的生存11
人的驱动13
人的欲望13
人的追求14
人的劳动14
人的幸福14
人的意义16
人的健康16
人的知识28
人的交际29
人的爱情31
人的婚姻31
人的意志32
人的勇气32
人的气魄33
人的能力34
人的决策36
人的自信36
人的成熟36
人的成功36
人的财富38
人的培养38
人的自省39
人的死亡39
&看透……看不透……看透……看不透——————。
我们大多时候,都在“看透”与“看不透”之间摇摆。
实际上,现实世界,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完全的洞悉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生活的百科。
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获得自己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只要努力遵循世间真理、天下大义、世间公理,即使不具有超群的能力,也能坦荡于天地之间。
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即使我们没有掌握真理,我们也可以参照天下大义和世间公理来规划我们的生活,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对生活、对幸福、对快乐认识,都有自己内心对生活、对幸福、对快乐的追求并真是这样生活的。
&对世界的哲学性认识和思考
一.为什么要认识和思考?
人的认识和思考,会使人了解到自然规律而使人释然与平静。
同时,也可以使人应用了解到的自然规律,而变得强大。
二.人能够通过认识和思考而认识世界吗?
实际上,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即使在科学中,也很难找到一个不会被人怀疑的基本原理;同时,很难找到一个无稽之谈是人们所不信的。
对于宇宙能不能被认识,有两种见解,一种是宇宙不可以被认识,一种是宇宙可以被认识。
第一种见解认为,我们认识的自然只是自然的表象,不是自然的实质。
第二种见解认为,人所认识的自然就是自然的实质,并且随着人类认识的积累,会逐渐实现对自然的完全认识。
就目前的认知来说判断,人对自然的认知,既是表象,又是实质。
而且,人对自然的认识,从目前来说,是无止境的。
三.认识和思考可归纳为几个问题?
基本上可以分解为: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四.怎样认识和思考?
从出生到童年阶段,对人生、世界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人生、世界的问题不易想明白。
因此,应以观察和学习为主,多了解人生和世界的直观印象,但同时要培养思考习惯;长大成年确立了人生观、世界观,就应以思考为主来认识人生和世界,以自己的眼光来认识。
但不管童年还是成年,学与思是结合在一起的,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蒙蔽而迷失方向,思考而不学就失去思考的源泉。
现实生活中要冷静分析:
什么是必要思考,什么是不必要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应该是必要性的思考,并且一定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是由于思考是以事情为出发点,并归结于事实。
而正确也是以事实为前提,并以事实为终结。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思考并发现真理。
但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角度讲,我们对真理的认知可能会“始于迷惘,终于更高层次的迷惘。
”
对于没有经验的不熟悉的事务,需要充分的观察、联系、酝酿、成熟的过程,才能把握事件的控制因素。
牛顿对于很难的问题,总是将问题置于心头,反复不断的思考,慢慢的,起初点点星光,就会一点点地,变成了阳光一片。
(—每个人都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认识与思考。
)
五.认识和思考不完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即使我们没有掌握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生活的百科等真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获得自己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即使我们没有掌握真理,我们也可以参照世间公理,来规划我们的生活。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对生活、对幸福、对快乐的认识;都有自己内心对生活、对幸福、对快乐的追求。
并真是这样的生活的。
&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
一.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世界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世界只有规律,正确与错误是人的。
人的正确,是一种符合性的判断,是具有一定认知水平(一般靠感觉、理念、信念、信仰来支撑)的人,对客观规律与主观预期的符合性、主观预期与客观规律的符合性的一种判断。
它包括两种范畴,一种是客观规律与主观预期的符合性判断的范畴(客观是否符合主观);另一种是主观预期与客观规律的符合性的判断的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二.什么是真理?
真理不是指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表达与实际的关系,在正确的内涵中,是主观预期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部分。
(主观符合客观的范畴)
三.真理能否被人所获得?
宇宙本身是真实的,可认识对宇宙的表达是否能完全反映宇宙,需要仔细分析。
如果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则意识是能够反映物质的。
但从宇宙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来看,对真理的获得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完全掌握。
四.是否存在本原性的、绝对性、总括性的真理?
就目前来讲,还没有一个定论,来说明是否存在本原性的、绝对的、总括性的真理。
一般来讲,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在具体的现实中、具体的条件下、相对性的表达。
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是现实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反映。
而且,从宇宙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来看,人对真理表达,也应该是现实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和有限的。
所以真理应该是相对的、条件的、有限的,但由于人的无尽的探究,将使认识及认识的表达趋于真理。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在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
五.真理怎样检验?
由于真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范畴。
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终极标准。
六.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第一:
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如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者超越历史发展,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
第二:
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性反映。
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问题?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那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是问题。
人生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问题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人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这样说: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我是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
”
没有人喜欢问题,但实际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问题会经常出现,而影响人生活心态和心情的主要是问题。
所以,为了不至于被问题影响生活的心态,要先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再去面对问题。
每个人的人生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不去注意他;有些问题可能我们根本解决不了;有些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它,否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三.问题的解决。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被称为问题。
那么,问题的解决,就要解决两者的差距。
可能是理想的原因,也可能是现实的原因。
如果是理想的原因,则要反思自己;如果是现实的原因,则要改造世界。
造物主不会让我们不劳而获、随心所欲,对于我们的合理需求,他会给我们提供可能性,并提供一部分条件,剩下的就需要我们的能动性来解决。
所以,当出现问题时,既不要自责自艾、也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是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找到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在一定的情景下,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活动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与实践,抓住与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问题得以解决。
一般来说,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问题)都是有模型的,而且一般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似的实际模型。
比如树木、鸡蛋、建筑等。
第一层次是核心、基础、根本;第二层次是主体、支撑、主干;第三层次是外表、上层、枝叶。
而且,每一层次还可能再进行层次分级,在此过程中,具备层次的小事件可能是大事件的某个层次的组成部分。
在每个具体层次中,都有自己的关键点和转化的因素和条件;而且,关键点和转化的因素和条件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量的(比如一个方程,因变量为M,自变量可能有X、Y、Z等等,每一个自变量都决定因变量)。
当出现问题时,要进行理性的思维和判断,建立事件的模型,确定事件各要素的结构和接口程序。
再确定问题可能发生的层次,抓住关键点和转化的因素,力求先胜而后战。
在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时,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怎样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为了便于进一步追踪分析,要界定问题的要素,包括时间、位置、问题的现象。
此外,还要界定问题的影响和后果。
如果可能,尽可能将问题量化。
第二:
怎么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要由现象到本质,不要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原因和直接原因上,而要分析到问题的起始原因和根本原因,并要将问题的分析进行量化。
这里所说的问题的起因和根源,是相对于问题解决者最直接采取的措施。
第三:
怎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临时措施;一个是永久措施。
临时措施可以从问题的直接原因出发来解决;问题的永久解决措施一定要从问题的起因和根源出发制定。
一般来说,任何问题,从可能性上来讲,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但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问题的解决是有条件制约的,它会受问题所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如个人知识的储备、心智技能、动机情绪、关切程度的波动,以及客观情境的变化等的影响。
一般来说,问题的解决,是各方面条件逐渐具备及成熟的过程。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问题,在一定的情境及其它条件下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另外的情境和条件下可能就不能解决。
而且,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四.问题的解决程度(合理性与完美性)
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电气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信息时代。
上一个时代认为很完美的事物,在下一时代来看来就可能是很荒蛮的。
因此人类实际上的发展,一直都是从可行性出发到相对的合理性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没有终极完美。
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的解决也是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过程,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不存在结果的完美性。
那我们就要考虑和选择,问题解决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恰当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指导:
我们做任何事情,而要从可行性出发到达合理性,合理性即完美性。
不要追求极致和终极完美。
&理论揭示规律,但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
人们在进行理论建设时,一般都是以解决所有可能的限制性为前提来进行设定的,都希望形成一个塞满理论和终极理论。
但是,由于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这些条件,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的认识。
而且,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深化的。
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不会终极问题;因此,不能期望能够获得终极理论和塞满理论。
从这一点上讲,知识不一定非要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互为因果的、融会贯通的。
但要对每个特例性的外界刺激能有一个相应的经得推敲的响应(而这些,大部分都可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实际的限制性可能只涉及理论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全部理论于实践,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理论点来进行指导(这一点,有点像拳术的套路和具体打拳时的见招拆招)。
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不能完全拘泥于现有的理论,用过去的思维解决现在的问题,而应根据实际、根据新情况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
从上述可以总结出:
理论是必要的,但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百般磨难,到达西天,得到无字真经。
这个小说,揭示我们:
人如何脱离苦海,获得快乐;没有西方乐土,也没有有字真经。
乐土的到达,真经的获得,只有通过自身修行觉悟,战胜心魔,达到由悲苦到达快乐的状态,乐土自然到达,真经自然获得。
&人的自然
自然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对于自然的认识,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带有人的认识属性。
一.自然的本质是什么?
目前的理论认为,自然包括所有存在,包括时空、物质、意识。
二.自然有哪些规律?
目前,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有很多,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时空规律、矛盾规律;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规律;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规律等等。
三.人怎样做,才符合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的规律而实现共同繁荣?
人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的产物,并且时时处于自然规律之中。
只不过人对规律的选择不同,所导致的结果不同而已。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讲,人所要做的,不应该选择只是暂时和短期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应尽量选择有利于人长期或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规律。
这样,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神存在吗?
整个自然都是被创造的(包括人类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造物主是存在的。
不过,不同宗教所描绘的神(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可能都不是造物主,而只是造物主的各种表象。
另外,从自然的层次性规律来推断,神可能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神的能力不同。
&人的社会
社会的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对于社会的认识,同样的,都是人对社会的认识,带有人的认识属性。
一.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
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
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二.社会有哪些规律?
社会本身的运行不是杂乱无章的,社会本身的运行有其特定的规律,主要的社会规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规律。
三.人怎样做,才符合人与社会的共同繁荣的规律而实现共同繁荣?
同样,人也是社会规律的产物,并且时时处于社会规律之中。
只不过人对社会规律的选择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不同而已。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讲,人所要做的,不应该选择只是暂时和短期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规律,而应尽量选择有利于人长期或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规律。
这样,可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的本质
人与自然分离,却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却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合二为一。
那么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它事务的特征属性,这种特征属性,应该是人的多种属性的组合。
其中,核心的特征属性应该是自然性属性之外的社会性属性以及神性的结合。
&人的异同
一.人与人之间的异同点主要是什么?
一般来讲,正常的两个人之间的生理状态(如各种生理指标)和心理状态(如各种情绪状态)是基本相同的,差异性是较小的,既使有波动,也是在一个小的区间内波动。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认知的差异性上(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等)。
这就好比电脑的硬件与软件,各种电脑的硬件的差异性是比较小的,而安装的软件不同,电脑之间的差异化就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但是,这种差异性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是否决定了人的不平等与高低贵贱?
优秀的人、能力强的人是否可以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并且也应该这么做?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相同的,差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消除,这就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也不应该有尊贵和卑贱之分。
人与人之间思想、意识、观念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化,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定义在某方面的强弱与优劣,而不是定义整个人格的尊卑和贵贱,来实现社会分工导向和驱动作用(某人在A方面强,在B方面弱,则此人就会被社会分工到A方面;甲在A方面强,乙在A方面弱,则乙如果一直要在A方面发展,则必须提升自己,以免被淘汰)。
另一方面,人是群居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的强弱与优劣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者应该收敛自己,体现平等,并且应该帮助弱者,实现共生。
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强者和弱者。
在有些情境下,强者反而会变成弱者。
所谓“龙困沙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
所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异同点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强弱以及对错,可以形成批评与被批评,但不应形成尊卑优劣关系,不应形成歧视与被歧视。
&人的善恶
一.善与恶是什么?
在科学、艺术、哲学、宗教上,善与恶的释义有很多,但总结下来,较简单的和典型的说法是:
善即是友好和有益的,恶即是敌对和有害的。
善与恶,不是世界和人取向的终极目的与标准(不存在终极意义上善与恶),也不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评价别人的标准,而只是为世界和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的一种手段。
善与恶,是在生存发展需求的目的下,一定的客观规律下,在一定投入产出原则下的,实现世界和人的生存发展的选择和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和标准。
对世界与人的生存发展而言,善与恶,都同时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不存在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变的善与恶,善与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变化的,脱离了生存发展需求的纯粹的善良仁义或者嫉恶如仇都是没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善也是有消极意义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和人的生存发展起到障碍作用;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起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恶也是可以转化为善及创造更大意义的善的,例如:
美国和澳大利亚人都是英国犯罪流放的后裔,但却在新的地域创造了新的文明)。
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实际上,“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本身就意味着“要么人是善的,要么人是恶的”。
但实际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表现为善,也可能表现为恶。
而且,这种善与恶的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个体化的人的善恶取向上看,每个人既具有可以善的能力,又具有可以恶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善恶结合体,都是一个善恶两面体。
既有人性美好、人性光辉、人性优点、人性可靠的一面;也有人性阴暗、人性弱点、人性缺点、多变且不可靠的一面。
在具体的行为中,可能向善,也可能向恶。
那么,什么是决定人善恶取向的决定因素呢?
人是善恶取向的决定因素,一般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善恶相对于人的欲望或需求的满足来讲,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不是绝对的需求。
举个例子,两个人都饿得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小块只够一个人生存的肉,在这种条件下,可能出现如下两种典型情况:
(1).双方发生抢夺,一方夺得了这块肉而获得生存,另一方失去这块肉而死亡(或者在争斗中死亡)。
(2).一方主动让出这块肉而死亡,另一方获得生存。
这两种情况所表现的善与恶,实际上都是生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如果对上述两个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第一种则更有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人是学习型动物,所以人的知识(条件反射)也可以成为人善恶取向的决定因素。
如果善或恶学习(条件反射)的刺激绝对强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绝对善与绝对恶的个体。
但要注意,在客观的社会长期发展中来看,人的学习得来的善恶取向,实际上是人的理性的客观性表现。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善还是恶?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恶关系的表现也是双向性的,这主要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个体的人是弱小的,有短处的、易出错的、有缺陷的,个体的人很难适应外界的自然和社会生活。
所以,人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分工合作方式组织起来弥补这些不足,从而变得强大;变成最优;保证可靠。
从人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方式或途径上看,如果能集合自己和他人之思之力,会使人所在的整体更加强大、更加优化、更加可靠,更有可能获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在实际生活中,人也是通过建立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群体性的分工合作模型,来获得物质和精神需求满足。
这些,都体现了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的属性,也是人为什么要群居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调、主体和主流应是“平等、合作与团结”,是“和”与“善”。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个体,而具体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又是有限的。
通过群体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也会进行二次分配。
正是由于分配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性阴暗面、人性弱点、人性缺点、人性多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