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904555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13
- 大小:135.55KB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第1单元准备课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P2-P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
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
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
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
图上有几座房子?
有几面红旗?
师:
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
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
(4)问: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
(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
(2个同学)
问:
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
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
(5)问:
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3个小朋友)
问:
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
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
(6)问:
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
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
(老师板书“5”)
问:
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5朵花)
(8)问:
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
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
(10)问:
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
(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
(板书“8”)
(11)师:
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
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
小结:
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
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
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
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1单元准备课
第2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P6、P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
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
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
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
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
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
谁多?
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
课间活动。
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
(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
学生同桌互相说:
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
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三、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四、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2单元位置
第1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P9及练习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
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
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
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
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第2单元位置
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
难点:
初步确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师:
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
2.谈话:
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
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
提问:
你们知道你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回答:
左手。
师:
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学生回答:
左手。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
(板书课题:
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师:
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
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认识左右。
(1)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个别汇报。
(2)师:
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
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3.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
(1)师:
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个。
根据要求摆一摆:
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边。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师提出问题: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最左边的是什么?
谁在谁的左边?
谁在谁的右边?
……
(2)师:
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师:
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
学生观察、汇报。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2题。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那个同学。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
(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
(1)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图片(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右图)
师:
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个别汇报。
师讲述:
少先队员在敬礼时举的是右手。
(2)出示标语牌“上下楼梯,请靠右行”。
教师:
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照片,请大家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
学生齐读。
教师:
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
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
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会造成上下楼梯拥挤的结果了。
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
那么这个小朋友现在该走哪边呢?
谁能帮助她。
学生个别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
左、右。
师:
对!
在生活中,我们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在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板书笔记】:
左、右
在的左边
在的左边
【教学反思】:
“左、右”的教学内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
对于左、右,一年级的学生其实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在描述上学生很容易将左右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动,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中,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性。
在教学巩固环节,发现少数学生对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知识点还没把握好,需要让学生亲自到楼梯上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
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
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
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2的后面一个数呢?
……
(3)数一数:
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一册 教案设计 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