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化学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
- 文档编号:2904437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39.86KB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化学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化学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化学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化学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毕业班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不宜食用,但可以分馏提取汽油,做汽车的燃料
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
C.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再加酸溶液除去
D.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的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甘油酯,蒸馏是一种物理过程,不能使脂肪酸甘油酯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不能生成汽油,A错误;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果汁能使蛋白质凝聚而沉淀,不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B错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溶于盐酸,则处理方法合理,C正确; 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没有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正确选项C。
2.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的反应能自发进行是因为ΔH均小于零
B.热稳定性:
MgI2>MgBr2>MgCl2>MgF2
C.工业上可由电解MgCl2溶液冶炼金属Mg,该过程需吸收热量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Br2(s)+Cl2(g)
MgCl2(s)+Br2(g)ΔH=+117kJ·mol-1
【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与生成物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ΔH均小于零,能自发进行,A正确;反应放热越多,生成的物质越稳定。
比较反应热大小可知热稳定顺序为:
MgI2 得MgBr2(s)+Cl2(g) MgCl2(s)+Br2(g)ΔH=-117kJ·mol-1,D错误;正确选项A。 3.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9O4Br B.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最多能消耗4molNaOH D.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Br2 【答案】D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9O4Br,A正确;苯酚和甲醛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B正确;1mol酚羟基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消耗2molNaOH,1mol溴原子水解产生1mol氢溴酸,消耗1molNaOH,共计消耗4molNaOH,C正确;苯酚和溴水发生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取代反应,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Br2,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 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酚类、羧酸类、酯类;其中1mol醇酯最多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最多消耗2molNaOH。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 B 将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乙炔 C Cu与浓硫酸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冷水 溶液变蓝 验证生成Cu2+ D 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0.2mol/L的H2C2O4(草酸)溶液 加入0.2mol/LH2C2O4的溶液褪色快 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A.AB.BC.CD.D 【答案】B 【解析】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原溶液中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也可能为原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因此不能判断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A错误;水与碳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同时产生杂质气体硫化氢等,硫化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也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一定生成了乙炔气体,B正确;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生成硫酸铜,会有浓硫酸剩余,因此再加水稀释时,一定要遵循浓硫酸加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相反操作,易发生危险,C错误;KMnO4与H2C2O4反应关系式为2KMnO4~5H2C2O4,选项中KMnO4过量,溶液不能褪色,D错误;正确选项B。 点睛: 在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液中,要检验Fe2+的存在,可以用铁氰化钾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也可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证明含有Fe2+。 5.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电池。 原理为: AlLi+Cx(PF6) 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 C.充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饱和溶液,当生成11.2LH2时,电池负极质量减少7g 【答案】B 【解析】放电时铝锂电极中锂失电子作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铝锂电极向正极铝石墨移动,A错误;放电时正极铝石墨电极Cx(PF6)得电子产生PF6-,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B正确;放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电解NaCl饱和溶液,产生氯气和氢气,由于没有给出生成氢气的外界条件,无法计算出氢气的量,也就不能进行相关的计算,D错误;正确选项B。 6.已知: 25℃时H2C2O4的pKa1=1.22,pKa2=4.19,CH3COOH的pKa=4.76,K代表电离平衡常数,pK=-1g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1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 c(NH4+)前者小于后者 B.将0.1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升温至35℃, 减小 C.0.1mol·L-1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pH=1.22: c(H+)-c(OH-)=c(Cl-)-3c(HC2O4-) D.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0.1mol·L-1H2C2O4溶液: CH3COO-+H2C2O4=CH3COOH+HC2O4- 【答案】C 【解析】由已知数据分析可得,HC2O4-的水解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HC2O4-对NH4+水解的促进作用小于CH3COO-,故c(NH4+)前者大于后者,A错误;水解过程吸热,因此将0.1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升温至35℃,促进了K2C2O4水解,c(C2O42_)减小,c(K+)不变,所以 增大,B错误;0.1mol·L-1的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pH=1.22,则生成KCl和H2C2O4,且c(H+)=10-1.22mol/L,已知 , ,所以 ,由质子守恒可得c(H+)+c(HC2O4-)+2c(H2C2O4)=c(Cl-)+3c(OH-),所以 ,C正确;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 酸性: H2C2O4>HC2O4->CH3COOH,因此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0.1mol·L-1H2C2O4溶液: 2CH3COO-+H2C2O4=2CH3COOH+C2O42-;D错误;正确选项C。 7.Ⅰ.镓(Ga)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与Al同主族,主要存在Ga3+、GaO2-两种离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 (1)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a.KClO3b.KClc.MnO2d.Mg (2)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由Ga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该过程每生成1molGaN(s)放出热量15.4kJ。 镓在周期表中的序号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电解法精炼镓。 具体原理如图所示,已知: 金属的活动性Zn>Ga>Fe>Cu ①电解精炼镓一段时间后形成的阳极泥主要有______________ ②已知精炼时阴极反应: GaO2-+3e-+2H2O=Ga+4OH-。 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4)步骤I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生成的硝酸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 写出后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31(3).2Ga(s)+2NH3(g)=2GaN(s)+3H2(g)△H=-30.8kJ/mol(4).Fe和Cu(5).Ga-3e-+4OH-=GaO2-+2H2O(6).温度过高硝酸会分解(7).4Fe+10H++NO3-=4Fe2++NH4++3H2O(8).氮氧化物排放少 【解析】 (1)做铝热反应实验时需使用Mg和KClO3作引燃剂,ad正确;正确选项ad。 (2)镓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13+18=31;Ga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氮化镓和氢气,生成1molGaN(s)放出热量15.4kJ,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Ga(s)+2NH3(g)=2GaN(s)+3H2(g)△H=-30.8kJ/mol;正确答案: 31;2Ga(s)+2NH3(g)=2GaN(s)+3H2(g)△H=-30.8kJ/mol。 (3)①根据金属的活动性Zn>Ga>Fe>Cu,锌先失电子变为离子,然后Ga失电子,变为离子;等Ga反应完全后,剩余的铁和铜就落在阳极底部,形成阳极泥;正确答案: Fe和Cu。 ②粗镓做阳极,在阳极失电子,在碱性环境下生成GaO2-,电极反应方程式: Ga-3e-+4OH-=GaO2-+2H2O;正确答案: Ga-3e-+4OH-=GaO2-+2H2O。 Ⅱ.(4)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因此步骤I温度不能过高;正确答案: 温度过高硝酸会分解。 (5)根据流程可知,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硝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10H++NO3-=4Fe2++NH4++3H2O;正确答案: 4Fe+10H++NO3-=4Fe2++NH4++3H2O。 (6)硝酸中氮元素的还原产物为硝酸铵,氮氧化物排放少,对环境污染较小;正确答案: 氮氧化物排放少。 8.有机物N(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生产中用途广泛。 以有机物A为原料合成M和N的路线如下所示: 已知: I. I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数最多为________个,-C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E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M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共有______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 1: 2: 6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信息,写出用E和乙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N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 【答案】 (1).8 (2). (3).取代反应(4).羧基和氯原子(5). (6). (7). (8).12(9). (10).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CH3)=CH2;分子中能够共面的原子分别是C=C两端各有3个,两个甲基上各有一个氢原子,共四个C原子和四个H原子共面,A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数最多为8个;碳氮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因此-CN的电子式为 ;正确答案: 8;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Br;该有机物与HCN反应生成有机物C,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N,所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物E结构简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和氯原子;有机物G,结构简式为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羧基和氯原子; 。 (3)有机物E结构简式为 ,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M为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 。 (4)有机物D分子式为C5H10O2,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含有羟基,则剩余4个碳原子有4种结构,分别为: C-C-C-C-CHO、 、 和 ;那么羟基的位置分别为有4种、3种、4种和1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 1: 2: 6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为 ;正确答案: 12; 。 (5)通过以上分析,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先和H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然后再水解为二元羧酸 ;最后与乙醇发生酯化得到生成物 ;合成流程如下: ;正确答案: 。 点睛: 要确定分子式为C5H10O2,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的种类,正确的方法是,先确定有机物为醛,则剩余4个碳原子有4种结构,分别为: C-C-C-C-CHO、 、 和 ;然后再确定羟基在烃基上的位置,分别为有4种、3种、4种和1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这样就很容易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否则易混乱,找不全、重复等。 9.碘化钠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等。 实验室用NaOH、单质碘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可制备碘化钠。 资料显示: 水合肼有还原性,能消除水中溶解的氧气;NaIO3是一种氧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水合肼的制备 有关反应原理为: NaClO+2NH3=N2H4·H2O+NaCl。 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 ③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 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___________ (2)碘化钠的制备 i.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4gNaOH及30mL水,搅拌、冷却,加入25.4g碘单质,开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70℃至反应充分; ii.继续加入稍过量的N2H4·H2O(水合肼),还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时释放一种空气中的气体; iii.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时,然后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 iv.将步骤iii分离出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24.0g。 ④步骤i适宜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该步骤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 步骤ii中I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步骤iii“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__。 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某同学检验产品NaI中是否混有NaIO3杂质。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 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 请评价该实验结论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认为合理写出离子方程式,若认为不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1).fabcde (2).防止倒吸或安全瓶(3).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4).水浴加热(5).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6).2IO3-+3N2H4·H2O=3N2↑+2I-+9H2O(7).趁热过滤(8).80%(9).水合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10).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O2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 【解析】 (1)①由反应原理NaClO+2NH3=N2H4·H2O+NaCl可知,先用D装置产生氨气,为防止产生倒吸,气体进入装置A中,然后氨气通过c导管进入装置B中,然后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多余的氨气最后被C装置吸收;其连接顺序为fabcde;正确答案: fabcde。 ②装置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或安全瓶;正确答案: 防止倒吸或安全瓶。 ③过快滴加NaClO溶液,导致NaClO不能完全反应,过量的NaClO溶液能够氧化反应产生的水合肼,导致降低产率;正确答案: 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 (2)④保持60~70℃情况下发生反应,因此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碘固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无色的NaIO和NaIO3,最后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该步骤反应完全的现象是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N2H4·H2O具有还原性,能够把IO3-还原为碘离子,而-2价的氮元素被氧化为氮气,离子方程式为: 2IO3-+3N2H4·H2O=3N2↑+2I-+9H2O;正确答案: 水浴加热;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2IO3-+3N2H4·H2O=3N2↑+2I-+9H2O。 ⑤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对溶液进行脱色,“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趁热过滤;正确答案: 趁热过滤。 ⑦该方案不合理,碘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正确答案: 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O2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 10.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对环境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 (1)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H<0平衡常数K1 2NO(g)+Cl2(g) 2ClNO(g)∆H<0平衡常数K2 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利用CO可将NO转化为无害的N2,其反应: 2NO(g)+2CO(g) N2(g)+2CO2(g)。 在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300℃、T℃、300℃)容器中分别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NO和CO,测得各容器中n(C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n(CO)/mol 0 40 80 120 160 甲 2.00 1.50 1.10 0.80 0.80 乙 2.00 1.45 1.00 1.00 1.00 丙 1.00 0.80 0.65 0.53 0.45 ①甲容器中,0~4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 ②T___300℃,该反应的△H______0(填“>”或“<”)。 ③甲容器达平衡时α(NO)=_______。 丙容器达平衡时c(NO)可能为________0.4mol/L(填“>”、“=”或“<”)。 ④已知甲容器CO的体积分数 (CO)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画出其他条件不变,绝热条件下, (CO)随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化学沉淀法。 以下是几种镉的难溶化合物25℃时的溶度积常数: Ksp(CdCO3)=5.2×10-12Ksp(CdS)=3.6×10-29Ksp(Cd(OH)2)=2.0×10-16, 回答下列问题: 若采用生石灰处理含镉废水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c(Cd2+)=_________。 沉淀Cd2+效果最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a.Na2CO3b.Na2Sc.CaO 【答案】 (1).K=K12/K2 (2).0.0125mol/(L•min)(3).﹥(4).<(5).60%(6).﹥(7). (8).2.0×10-10mol/L(9).b 【解析】 (1)两个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为①,2NO(g)+Cl2(g)⇌2ClNO(g)K2 △H2<0为②,则平衡常数K1= ,平衡常数K2=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可由2×①-②得到,则K= = ;正确答案: K=K12/K2。 (2)①甲容器中,根据表中数据,0~40min内,NO的物质的量改变量为△n=2.00﹣1.50=0.50mol,反应经历的时间为△t=40min,容器体积V=1L,根据化学反应平均速率计算公式v(NO)= = =0.0125mol/(L·min);正确答案: 0.0125mol/(L·min)。 ②甲和乙,起始物料相同,温度不同,从0~40min看,乙容器的化学反应速率比甲的快,温度升高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乙容器的温度大于甲容器的温度(300℃),但乙容器中NO的转化率低于甲容器,因此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正确答案: ﹥;<。 ③在容积为1L的甲容器中分别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NO和CO进行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O的变化量就是NO变化量,因此甲容器中NO的起始物质的量为2.00mol,达到平衡后剩余0.8mol,NO消耗了1.2mol,α(NO)=1.2/2×100%=60%;丙容器与甲容器的温度相同,则两容器反应的平衡常数也相同,该反应为2NO(g)+C(s) N2(g)+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根据表中数据,平衡时,c(NO)= =0.80mol/L,C(N2)= =0.60mol/L,c(CO2)=c(N2)=0.60mol/L,则K=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十二 重点中学 届高三 下学 毕业班 联考 化学 Word 解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