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docx
- 文档编号:2903833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6.03KB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备课
第八组教学计划
标题:
走近毛泽东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让学生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凡人的情怀。
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
《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处于总结和综合训练的地位。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标高,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解,要理解透尚待来日,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组课文,初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
2、学习借助单元导语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初步了解细节描写。
3、激发继续阅读、探究毛主席相关作品、资料的兴趣,更深入地走近毛泽东。
四、课时安排:
25、七律·长征1课时
26、开国大典2课时
27、青山处处埋忠骨1课时
28、毛主席在花山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3课时
回顾·拓展八1课时
共计:
9课时
2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认识两条绿线内的四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3、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学习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学习古诗(近现代诗),但这些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确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也很有限。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纪录片。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3、歌曲《长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板书课题:
七律长征)齐读课题。
2、什么是“七律”?
3、“长征”怎样理解?
课前已经预习了,谁能说一说你对“长征”的了解。
(生说)
【设计意图:
学生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
4、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
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实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他们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度赤水,翻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纵横11个省,完成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时毛泽东主席回首长征途中的感人场面,心中无限感慨,提笔写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使知识更具体,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
二、初读全诗,读通读顺
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红军的脚步走进长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生读。
(注意正音,做到声音洪亮,读得流畅)
过渡:
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诗句读懂了吗?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课堂上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阅读,为下一步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
三、再读诗句,初步理解
1、默读全诗,边读边体会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圈出来,全班交流。
(教师巡视)
2、质疑、解疑(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涉及到理解全文的问题,教师可先板书在黑板上,相机处理。
)
【设计意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以学生为主,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逶迤”,引导生说出: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诗中指五岭山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引导体会是翻腾的细小波浪便可。
“磅礴”气势雄伟,高大险峻。
诗中指乌蒙山气势雄伟,高大险峻。
“只等闲”(这个词不好理解,而且在古诗中常出现,因此可做重点强调。
)
板书:
只等闲
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你认为在这里应该是哪个意思?
(课件出示)①平常;②无端,平白地;③随随便便,轻易。
(课件出示)
等闲:
平常。
生:
远征难、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千里雪
【设计意图: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有些时候一个词就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情感,让他们受到熏陶、感染,对诗句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
3、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四、领略诗境,体会情感
过渡: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可是在红军看来却是“只等闲”却是“不怕远征难”。
现在,就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画出诗句,写出体会。
找生说。
(随机点评)
过渡:
看来,诗中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现在,我们来细细品味。
1、(出示课件)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体会逶迤、磅礴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联系诗句和自己的了解说一说,五岭是一座怎样的岭?
(连绵不绝)
师:
这五岭即五座山岭,跨越千里,纵横四省。
那乌蒙山又是一座怎样的山?
(高大险峻)
师:
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多有深谷。
谚语中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1)指导朗读。
读出连绵、险峻。
(找生读)
(2)试想,红军在翻越这样崇山峻岭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说)
透过这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红军?
生回答(不怕困难、坚强、不屈服、英勇无畏等)
师:
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
过渡:
面对山,红军不怕,面对水,红军更是无所畏惧。
2、(出示课件)诗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师:
这两句写的是长征途中两场著名的战斗,这一“寒”一“暖”怎样理解?
谁能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简单说说渡金沙江这场战斗?
板书(金沙江)
生自由说
师:
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场战斗?
师:
没费一枪一弹就过了江,取得了胜利,心情怎样?
(高兴)对,这就是——“暖”。
读出你的高兴来(生读)。
巧渡金沙江,正值五月,我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再读(生读)。
这就是“暖”,一个暖字,不但道出了江水拍岸给人的暖意,更写出了红军高兴喜悦的心情。
可惜这样的战斗实在是太少了。
出示课件(桥)
师:
知道这是什么桥吗?
(生说,教师可做补充)
看看桥下湍急的河水,如果让你走在上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谈
师:
你此时的感受,用诗中的哪一个字概括最合适?
(寒)对,这就是“寒”。
读一读,读出寒意。
(找生读)
师:
面对如此天险,蒋介石派重兵把守,前有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后有几十万追兵马上赶到,我们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请看录像(播放录像)
3、师:
我们的红军队伍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此时又在翻越岷山,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岷山海拔4000多米,连鸟都飞不过去,风雪交加,气候恶劣,不知有多少战士长眠在这茫茫的大雪山中。
可我们的红军却说“更喜”,(板书“喜”),喜从何来?
生:
自由说
师:
是呀!
翻越了岷山,就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胜利在望,能不高兴吗?
齐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带着喜悦的、激动的心情再读。
【设计意图:
以“不怕远征难”为主线,呼唤情感,唤醒感知,给学生以教育。
课堂中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把学生领进那个战争年代,在现当时情景,加深了学生对“难”但“不怕难”的感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材料补充,学生的情感思维被激活了,受到了情感的启迪,思想的启迪。
】
五、回归全文,升华主题
过渡:
我们的红军仅仅是翻越了这几座山吗?
仅仅遇到这几处困难吗?
明确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体会到红军走过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
1、了解诗句写法
师:
这一句是总写,五岭、乌蒙是山的代表,金沙江、大渡河是水的代表。
其实,红军在长征途中,还遇到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每天天上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这样的困难,在红军战士眼里却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通过学习,你看到了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
(坚强、乐观、大无畏)
2、回归读: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全诗、齐背全诗。
3、总结:
回顾长征,毛泽东主席激情澎湃;回顾长征,我们感慨万千。
70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已被岁月磨平,但长征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98年的抗洪抢险是长征精神的体现;去年在四川抗震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们,也是长征精神的体现,让我们铭记《长征》。
(课件播放歌曲)同学们,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对长征有了更深更远的认识。
【设计意图:
读出问题,读出感情,读出精神,当今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知识发展的课堂,这一设计,在帮学生梳理诗的结构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了长征精神。
看似简单一笔,却体现了语文即生活,语文与时俱进。
】
六、延伸拓展,补充阅读
1、写下学习《长征》后的感受。
2、课下阅读《地球的红飘带》。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万水金沙大渡……
远征难
千山五岭乌蒙岷山……
不更
怕喜
只等闲尽开颜
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
26、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课标版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学情分析:
开国大典距今五十年,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
故让生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有相当的难度。
为此,需要搜集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奴役、侵略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可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3、小结: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解读了题目,我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
【设计意图:
解读课题,通过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学到读书时品读课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
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读书时勾勾画画,写旁注的习惯。
检查预习,掌握学生读文情况,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
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
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
①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②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
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③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
④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
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老师解说。
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①指名读
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
理解“瞻仰”一词。
②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品读“站”
【设计意图:
抓住场面中的五个“一齐”,并通过真实图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抓住重点词语“一齐”,品味“一齐”含着的丰富情感,养成学生字斟句酌的习惯。
挖掘读写结合的因素,让学生想象画面,训练表达。
】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
2、布置作业:
抄写、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前典礼阅兵游行
一齐掌声
激动自豪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典礼主体部分的流程,朗读第七自然段。
2.交流上课时的学习心得。
二、重点研读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
1.划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旁边写读书体会。
2.交流学习体会:
阅兵式部分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多媒体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播放视频:
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②招聘解说员。
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
④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三、重点研读典礼开始前的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设计意图:
力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抓住文字进行语言训练,体现语文的味道,让学生得到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
四、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五、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 隆重、盛大
宣布开国四面八方
主体 升旗鸣炮
部分 宣读公告 汇集
阅兵直奔赶
人的海洋
游行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这篇课文选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文章就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件往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1、导入: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板书课题: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有一次记起那场战争。
(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
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设计意图:
了解课文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创设情景,催发学生的情感。
】
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
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3、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