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03658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88.52KB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班第二轮复习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俯瞰(kàn) 污秽 锲而不舍(qiè) 鞠躬尽瘁
B.哺育(pǔ) 愧怍 沥尽心血(lì) 苛绢杂税
C.憎恶(zèng) 闲暇 深恶痛疾(wù) 千均一发
D.累赘(zhuì) 取缔 气冲斗牛(dòu) 癫沛流离
2.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ē) 取缔(dí) 惊诧(zhà) 明眸善睐(móu)
B.盘踞(jù) 惺忪(xīn) 畸形(jī) 揠苗助长(yà)
C.皱缬(xié) 猗郁(yī) 累赘(zhuì) 神采奕奕(yì)
D.纤细(xiān) 擅自(shàn) 应分(yìng) 中流砥柱(dǐ)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桃花源记》是东汉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
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
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
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
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
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
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
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
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
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
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
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
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
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
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
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
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
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
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
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
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
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
“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2017年04期)
5.请从父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①想去看女儿,却找不到路——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
(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
②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
(加点词语“离家出走”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
7.文中有两处地方相互照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8.请赏析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
“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口袋里的父爱”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本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昆虫记》的阅读
(作者心语)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你们是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他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布尔
(相关言论)
“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
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
但倘无解剖,就不能有他那样精到的观察,因为观察的基础也还是解剖学;农学家根据对于人类的利害,分昆虫为益虫和害虫,是有理可说的,但凭了当时的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虫为善虫或坏虫,却是多余了。
有些严正的科学者,对于法布尔颇有微词,实也并非无故。
但倘若对这两点先加警戒,那么,他的大著作《昆虫记》十卷,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
——鲁迅
“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
——巴金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
——罗斯丹
(文章呈现)
蝉的歌唱(节选)
法布尔
雷奥米尔承认:
蝉的歌唱自己是从未听过的,活的蝉也没有见到过。
他多见到的蝉都来自阿维尼翁附近,都是浸在各种甜烧酒中的标本。
对于解剖学家来说,这些条件已经足够让他描述蝉的发音器官了。
我们的大师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以锐利的目光出色地弄清了这只八音盒的奇特结构,以至于后人在讲述蝉的歌唱原理时,都会以他的论著为依据。
大师已经把麦子全都收割掉了。
弟子们能做的只有捡他遗漏的麦穗,希望能把他们捆成一束。
我有幸捡到了很多大师遗漏下来的麦穗:
蝉儿们那震耳欲聋的演奏,我听的远比我希望听到的多。
所以,对于这个看似已经得出固定结论的话题,我恐怕还有一些新的见解。
凡是对歌声敏感的动物,听觉一定灵敏。
听觉是警惕的哨兵,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发现危险。
作为杰出的歌唱家,鸟儿就有敏锐的听觉。
枝上树叶的一阵轻颤,路上行人的一声轻语,就能让它立刻噤声,不安地提防着。
而蝉却远远没有类似的不安表示。
蝉具有相当灵敏的视觉。
它依靠大大的复眼能看清左右两边发生的事情;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
只要看见有人走近,他就会立刻噤声,随即飞走。
可是,如果我们避开它的五个视觉器官,就可以说话、吹哨、鼓掌,甚至拿两块石头相互撞击。
要是换做了小鸟,根本不用这么大的声音,它还没看见人影早就已停止歌唱、逃之夭夭了。
可是蝉却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地继续唱歌。
关于这一点,我做过大量实验。
我借用了小镇的炮,就是那种在节日里鸣放礼炮用的盒子。
炮手得知是为了蝉,就非常乐意地把炮装上火药,到我家来射击。
一共有两门炮,都像在最盛大的节日狂欢时那样装满了火药。
大家一致认为这么巨大的炮声响过后蝉儿们会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仔细观察了蝉的数量,以及歌声的音域、节奏。
一切都准备好了,大家的耳朵等着听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炮响了真是如雷贯耳……
可是树上的蝉没有受到任何惊扰。
这支空中乐队的数量没有变,节奏没有变,音域也没有变。
我们六人一致得出结论:
爆炸的巨响对蝉的歌唱毫无影响。
10.雷奥米尔和法布尔对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
请根据选文简要回答。
11.仔细阅读选文的有关段落,完成下面小题。
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
(把三只单眼比作“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有什么作用?
)
12.如何阅读《昆虫记》?
请依据(作者心语)(相关言论)(文章呈现)三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两个阅读角度及相关阅读方法。
三、文言文阅读
13.古文阅读
登扫叶楼记①
〔清〕管同②
四望③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
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
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
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④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
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
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顾⑥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
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选自《因寄轩文集》)
(注释)①扫叶楼:
南京市清凉山名胜之一。
②管同:
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③四望:
山名。
④挹:
牵孔,这里指接连。
⑤差远流俗:
尚能远离流俗。
⑥顾:
却,反而。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乃未始一/至焉
B.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C.落木/齐下
D.盖/远则其至必难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是楼起于岑山之巅
②艳若绮绣
③虽乡之所谓奇胜
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语及,因相携以往。
(4)登上扫叶楼后,作者写景的顺序由_____到_____。
而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话回答)
四、句子默写
1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每空只填一句)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③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④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⑤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 《采桑子》)
⑥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⑦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也。
(《庄子》二则)
⑧李白《送友人》中用比喻表现友人离去行踪不定而依依难舍的诗句是:
“____,_____?
”
五、诗歌鉴赏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 泉
李咸用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
16.下面语段中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
(3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1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众人看见,叫道:
“主人来了!
这黑大汉在此抢鱼,都赶散了渔船!
”
(《水浒传》)
文段中“黑大汉”是谁?
他为何要在这里抢鱼?
请简述。
八、作文
18.以“触动心灵的______”写一篇作文。
(提示或要求)
⑴请你从“瞬间”“故事”“歌声”“友情”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⑵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⑶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名著阅读
1、
八、作文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毕业班 二轮 复习 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