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docx
- 文档编号:2903387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36.48KB
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docx
《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
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
海宁市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王雅萍
摘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运作机制,新课标为教科书的“一标多本”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平台,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编写校本课程,既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然而,作文教材的编写发展缓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训练被广泛接受并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因此,探索开放作文教学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以小学1—6年级为研究对象,以我校多年作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活动课程策略为手段,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活动为教学内容,建立以之相适应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和教学原则。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不断完善,促进师生全面、主动、快乐地发展。
一、课程命题的背景。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母语课程从“封闭自善”走向“开放自强”。
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主体精神,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多元化作文课程以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为突出特色,努力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高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引领儿童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趋势。
根据调查和学生的自我报告,目前,许多家长回忆少年时代的作文成了“创伤记忆”,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为完成任务而作文。
受语文教材束缚,无可奈何写作文,作文“白了少年头”,许多学生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不浓,视写作为畏途。
尝尽了少年愁滋味,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对其个性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为此,《语文标准》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特别重视让学生在习作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鞑假、丑、恶,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
可见,把重点放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习作,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当务之急。
我校进行“小学生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研究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逐步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运作机制,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标为教科书的“一标多本”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
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来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从《新课标》对教师的新要求来看,从关注学科到关注经验,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编写校本课程,既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然而,作文教材的编写发展缓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训练被广泛接受并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因此,探索开放作文教学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三、)教育科研、作文教学实践与深入的需要。
九五期间,我校进行了《内容入手快乐作文》的研究。
通过研究,构建了不同层次学生作文活动的具体目标,研究了小学生习作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建立了先活动再习作的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学生基本解决了无话可说的困难,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心境中习作,享受活动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激发习作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易操作,但比较单一,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表达、评价的方式显得比较单一。
学生的快乐只停留在有趣的活动中享受到的愉快情绪的层面,而很少达到内心深层次的愉悦。
它的作用往往是局部的、短暂的,难于保持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持久的内驱力;特别是对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现代学习意识的培养显得比较薄弱;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考虑得不是很全面。
然而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学写作就是学做人。
作文教学也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来说,作文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作文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
对教师来说,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也是促进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方面。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作文亦如此,因此,多元化作文课程化,是学校教育科研,深入作文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深入“育人”研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
二、课程理论阐述与特征。
(一)、“多元化”的理解。
多元化:
指小学作文教学统一在开放的理念之下,命题开放,文体开放,内容开放,程序开放,组织形式开放,评价标准开放,建立“多角度获取、多形式表达、多维度评价”这一灵活多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多元化作文”的理解。
1、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在选材、命题、表达、评价方面的选择,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习作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2、发展学生个性,大力提倡个性化作文。
拓宽写作路子,把多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之中,追求本真生活的多元和多彩。
尊重孩子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
“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表达出来,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3、充分认识小学作文教学价值的多元化,着力发挥以下四个功能:
认识反映社会生活的育人功能;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功能;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功能;开发“获取、筛选、分析、重组、输出信息”的信息素质功能。
引导学生学会用作文去关注、参与、干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
(三)、“校本课程”的理解。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在新课标的框架下,以学校为基地,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由校长领导、教师做主力,课程专家作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包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提供的一种新的有力保障。
(四)、“小学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的阐述。
多元化作文校本课程以小学1—6年级为研究对象,以我校多年作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活动课程策略为手段,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的活动为教学内容,并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的指导,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文知识课、传授课,也不等于作文技能训练课,更不等于单纯的活动课,需要借助课堂教学辅导这一形式作文教材、媒体,但要求方式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同时为了保证学做人的全面有效,必须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兴趣、情感、态度有一定的知识性、有序性,明确的目的性、实效性,需要学生借用教材明确目标,搜集信息,打开思维,激活兴趣,作好充分准备,也需要教师参考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精心准备、设计、组织、指导。
三、课程目标体系
总目标:
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除学生的封锁限制,释放他们的心灵,解放他们的思维,解放他们的肌体,让他们的主体性充分展开,让他们的个性充分张扬。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述方式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各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1、通过表演、朗诵、绘画、粘贴、欣赏等途径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对写话、说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或说童话故事中想像到的事物。
2、能和同伴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较完整地讲述或表演童话故事、仿编儿歌、童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认真听别人讲话,积极参加讨论,对同学编写的童话故事、儿歌以及说话的情感、仪态等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读有益的书刊,注意平时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新鲜感的词句和课文中学到的优美词句,学习上网搜集资料(记生活日记、做剪贴本等)。
2、能清楚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乐于书面表述。
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及其它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书面交际。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作文评价中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时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学习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为解决与学生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报刊、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采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文体并能分段表述。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积极争当评价主持人,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学会多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习作活动,在评价中大胆欣赏自己,热情欣赏评人。
四、课程内容体系
(一)各年级内容体系
年级
训练重点
训练目标
一
以仿编儿歌、童谣为主,试着编简单的童话。
①让学生大量接触童话,获取相关信息。
②试着口头编童话。
其形式可以是个人分阶段续编,也可以是几个人合作接力续编,也可以全班接力。
其呈现形式以录音为主,也可以是文字(不宜太多)、还可以是图画、图文并茂等。
二
续写课文,合作表演,续编故事(童话故事)
①大量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获取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②对阅读材料感兴趣,乐意展开合理想象。
乐意和伙伴合作表演童话。
三
编完整童话,进行初步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看童话片CD片
②利用图画编童话,实物演示编童话,粘贴组合编童话,实地实物观察想像等方式编童话。
四
学习观察习作、记实习作
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②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习作,学会合作。
③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并写下来。
五
体验感受习作
①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②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或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提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③学习运用作文干预社会生活,总结学习规律、生活经验等。
六
综合性习作
①为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②学写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活动总结。
③关注身边的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的故事形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分辨是非,或开展诸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一事一议等作文实践活动。
④敢于运用作文参与社会活动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每学期课时安排
每学期安排每周1节,兴趣班共安排10次活动,每次活动根据需要长短课结合,长课为80分钟,短课为40分钟,口头、书面习作、评价欣赏相结合。
(三)各课时编写体系
各课采用以阅读为基础,习作和口语交际相结合的编写体系,把语文和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
每课共分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提示四部分,活动目标带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作文的育人功能,为教与学指明方向。
活动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主要给教师留下灵活处理的空间,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换、补充、删减、调整教学内容。
活动准备表述也比较简单,不作具体周全的交待,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去做,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
活动提示部分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对习作活动的兴趣,增加亲切感,打破神秘感,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多角度获取、表达、评价作准备。
每课还配上相关内容的插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努力使图文融为一体,力求图文并茂。
五、多元化作文课程教学原则
㈠开放性原则
本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训练观念是开放的,训练时间、空间是开放的。
一是活动场地不限定在教室、学校,可以扩大到校外,扩大到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二是活动内容不局限在活动参与之中,课程的内容安排,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知识点,要求教师不能偏离。
我们设计的内容仅供参考,只是为教师提供一点启示,只要不偏离本课程的主线,教师可自行确定活动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编写适当的内容,把学生中蕴藏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掘出来。
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可灵活多变,可以秧田式,可以半圆形,也可是自由式等,可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兴趣来确定。
㈡主体性原则
本原则的要求真正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活动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的特点,活动内容的选择力求形象、具体,富有趣味性,学生熟悉的生活;其二,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活动内容和形象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条件参与活动,相互交流信息传达思想;其三,表现在本课程强调学生对自己习作活动的评价和认识上,让学生通过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体验,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自我认识的同时,激发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㈢教育性原则
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
因此,教育性原则要求学生在习作活动中学做真人,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说真话、抒真情,强调真情实感。
不论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写“生活的真实”,其中心都是写“真实”讲真诚,追求真善美。
密切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在不造假不说假话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写出创意。
不仅要做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运用者,还应是创造者。
努力为学生自己说话、写话,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㈣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把形式多样的“活动”视为实现目标的载体,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观察游戏、表演、讨论、操作、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表达、交流。
活动性原则还要求教学中要根据活动目标,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如生活展现情境,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还有实物再现情境、模拟情境、表演体会情境、故事启示情境、多媒体渲染情境,让学生的语言成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生动形象的场景中,在特定的气氛中,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应用,在充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和全面素质。
㈤合作性原则
本原则的关键是要确立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教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站在学生之上指手划脚,也不能站在学生前面领着走,而是要站在学生的中间,作一名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控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同时,把握主题目标,避免放任自流。
遵循合作性原则还必须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友爱的氛围中愉快地活动,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主动地与老师和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习作、评价、交流、表达的任务。
六、校本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果
1、首先比较科学地、健康地处理做人与作文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确立做人与作文的内在统一,将促进文风的良性发展,推动学生人格和谐健康的发育与成长——这正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努力把做人的生命活力与作文教学目标互激互动,高扬起学生的文体精神,突破为作文而作文的传统模式,力求矫正那种片面强调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而忽视培养人与发展人的教学宗旨之类痼疾。
其积极意义:
一方面引导学生追求做人真谛,把作文教学的过程视作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文化品位这种洗礼的过程;另一方面把作文能力的融入人的发展的主体需求之中,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融入人之人的语言特质铸炼之中。
2、其次构建了本色化内容和活动型体系的作文教学实践模式,从而弥补了知识读本型、文章造本型的传统作文课程的缺陷,使作文过程成为丰富多彩的、意兴盎然的生命活动,而绝对不是那种迫使学生呆坐在课堂里,死抠写作知识,模仿佳作范例,拨弄文字的机械游戏。
活动体系适合朝气蓬勃、情思飞扬的少年儿童生命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3、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品即人品”的作文教学思想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
先做健全的人,再做健康的文,这是素质教育题中要义,顺应了教材综合化、活动化的国际作文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附:
各册学习目标
多元化作文第一册学习目标
序号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1
赏读儿歌
《我的布娃娃》
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已学拼音读通儿歌。
初步学习把儿歌读得正确、通顺。
2
赏读儿歌
《上课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读通儿歌,学习把儿歌读得正确、流利,并乐于把儿歌读给小伙伴听。
懂得课前做好准备,上课铃响静等老师来上课。
3
赏读儿歌
《大白鹅》
和小伙伴一起借助拼音读通儿歌,把儿歌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受儿歌的特点。
4
赏读古诗
《咏雪诗》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初步理解诗意、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5
赏读儿歌
《不倒翁》
借助拼音读通儿歌,读得正确、流利。
初步学习倾听,并学习简单地评价小伙伴的朗读。
6
赏读儿歌
《我们的学校》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自己的学校,懂得学校就像自己的家,要爱自己的学校。
7
赏读儿歌
《摘星星》
(不规则)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学习倾听,进一步学习评价小伙伴的朗读,明白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初步学习不规则儿歌。
8
仿编《我学……》
朗读儿歌,了解动物特点,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几句儿歌。
乐意把自己的儿歌响亮地读给大家听,体会交流、展示的快乐。
9
仿编儿歌
《别说我小》
朗读理解儿歌,能仿照儿歌口头编一二句或一个小节。
初步体会到劳动光荣,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0
仿编
《菜园歌》
朗读儿歌,借助图片了解蔬菜的特点。
能根据蔬菜特点仿编儿歌,并为自己或伙伴的儿歌配上合适的图画。
11
仿编
《四季》
朗读理解儿歌《四季》,能仿照儿歌编写一个小节,在交流中试着和小伙伴合成一首儿歌。
12
仿编儿歌
《冬》
朗读儿歌,了解冬天的一些特征。
并试着编冬天或其它季节的儿歌。
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评价小伙伴的儿歌。
多元化作文第二册学习目标
序号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1
拍手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拍手歌,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仿编拍手歌,和小伙伴一起读一读,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
2
小雨滴
朗读理解儿歌《小雨滴》,展开想象,试着仿编一首简单顺口的儿歌。
3
老师,我能为您变成什么?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能试着仿编一个小节或多个小节。
表达爱师尊师的美好情感。
4
古诗碰碰碰
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积累的古诗,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学会倾听,并能评价同伴的朗读。
5
仿编《对子歌》
课前收集对子,乐意和小伙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对子歌》。
试着仿编简单的对子歌。
6
仿编《跳绳》
朗读理解儿歌《跳绳》。
联系平时开展的活动,试着仿编踢毽子、拍皮球等儿歌。
7
仿编
《量词歌》
正确、流利地朗读《量词歌》,体会量词的用法,正确使用量词。
能仿照儿歌编写几句,在小组中交流。
8
编瓜果儿歌
观察瓜果,能根据瓜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尝试编写简单顺口的儿歌。
学习抓住瓜果特点对他人的儿歌进行简单的评价。
9
编动物儿歌
观察动物的样子,了解它们的本领,抓住特点,试着编写几句简单顺口的儿歌。
学习抓住动物特点对他人的儿歌进行评价。
10
四季的歌
能根据图画有序地观察,抓住季节特征和景物特点,试着有创意地编写一个或多个季节的儿歌。
11
我的种植记录
种植各种豆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初步学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
12
小小交流会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试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多元化作文第三册学习目标
序列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1
欣赏《小雨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体会小雨点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2
仿编校园生活儿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升国旗》,体会儿歌的特点。
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编4-6句顺口的儿歌。
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
创编动物儿歌(不规则儿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大蜻蜓》,感受蜻蜓的特点。
学习儿歌的样式为自己喜欢的动物编4-8句顺口的儿歌,进一步学习抓住动物的特点编儿歌。
乐于在生活中观察动物。
4
创编植物儿歌(不规则儿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小竹笋》,感受儿歌的特点和竹笋的特点。
在合作中为自己喜欢的植物编一首完整的儿歌。
体会各种植物的特征。
5
欣赏童话《白云》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用1-2句话说说自己对白云的感受,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喜欢阅读童话。
6
欣赏童话《小红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主动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用1-2句话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小红帽,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7
学本领
能看清图意,并根据图意(给出前两张图)用几句比较连贯的话说说小猴学本领的经过与结果。
乐于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试着续编故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懂得做事要有始有终。
8
续编《XX乘上了宇宙飞船》
乐于向小伙伴简单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宇宙飞船的知识;试着想像XX乘着宇宙飞船飞上了天,在天空中发生了什么新鲜有趣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他人听,注意把句子说通顺。
有了解宇宙知识的好奇心。
9
听音乐编故事
仔细听音乐,听懂音乐所表达的感情。
根据音乐想像发生了什么事,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说得通顺、自然、听得认真。
10
树叶贴画编故事
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想像“落叶像什么”,并大胆地讲给别人听。
根据自己的树叶贴画编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感受秋叶的美。
11
数字王国
根据提示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像数字的本领,并能比较有序地进行表达。
能在小伙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多元化 作文 校本 课程 实践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