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 文档编号:2903156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1.51KB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2、中学教育心理学发挥什么作用?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对教育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术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研究
3、简述美国、前苏联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和发展。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未)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弗洛伊德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到70年代)。
教育心理学注重和和学教育的结合。
有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和人本主义的思潮。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皮亚杰理论的盛行,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细致。
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之前,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以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 阶段,主要表现在,注重和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如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试验,学习理论方面出现了联想-反射理论和学习活动理论。
同时还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起源,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如孔子,孟子等的关于学习的理论都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2)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这个阶段是随着清末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
4 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中学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他更应当成为一种累积性的知识、智慧以及直觉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解决日常教育学面临的问题,虽然教育心理学不能告诉教师在各种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具体应该做什么,但却可以给教师提供作出正确决策的原则,并使教师以规范的言语讨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点。
&考&试大$另外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这次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改革热情,而是取决于该改革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想提高改革者的这些水平,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必须要学习的,他不仅能够给改革者提供新理论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哦能够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所以说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必须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认知特点1)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认知活动自觉性明显提高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情感:
初中: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奖励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
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
社会性发展:
中学生心里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往往在政治活动中“打头阵”,中学生也易走向一个极端
观察力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记忆的特点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注意力特点1)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4)注意的范围比较小。
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 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自己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为己,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 可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 出生到18个月左右)。
2)成为自主者阶段(18个月—4岁)。
3)发展主动性阶段(4—6岁)。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
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一20岁}。
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左右)。
7)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岁)。
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
教育价值: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 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为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教师或者学校的教育要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回答其问题,以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的人格。
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帮助下确立正确的实际目标,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要给学生表现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丧失信心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合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2}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面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理论的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 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考*试大%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 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维果斯基心里发展观及意义
前苏联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里发展观,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学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表现:
1)随意技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技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4)心里活动个性化。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教师在教学是,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一是在指导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他主张,教学应当在儿童享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科研促进发展。
意义:
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的内化结果。
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基础上建构。
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在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行结构。
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者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
他的利润对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指导性。
维果斯基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
第三章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区别
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累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可分三个方面:
1知识节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基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
首先,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其次,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1)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
(2)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类型?
1)言语信息的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
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桑代克的联结说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有哪些?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3)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4)建构主义理论。
论述桑代克联结学说的主要内容
桑代克通过其著名的饿猫出迷箱试验,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连接,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提出了学习律: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定律的概念。
桑代克的学习连接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他用此即-放映之间的联结取代了传统的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结,提出学习无需意识参与的观点。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内容及启示。
班杜拉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
(1)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2)观察学习,是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校正原有的行为反应.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班杜拉在直接强化外,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收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个体可以参照一定的社会情境对自己的行为形成某种预期的标准,当他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是,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进行自我奖励,这同样对行为具有强化作用,这种强化就是自我强化。
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强化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试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启发。
斯金纳通过迷箱研究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之后,有强化刺激未遂,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
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根据这一特点,教育学中应注意
(1)教新任务时,要进行及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后果紧跟着行为的出现比延缓出现要有效地多,
(2)任务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进行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应逐渐地转到间隔是强化,(3)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要朝正确方向逐步去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行为。
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的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做什么。
简述布鲁纳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主要观点有
(1)学习观,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他主张应当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B、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根据这个学习理论,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建构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能最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图像。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使书本知识变为学生的活知识。
(2)教学观,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
(1)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
(2)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校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
试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传统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动物或人的学习基本上机械学习,它对学习教育没有什么价值,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学习,而非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到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二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制约,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2)意义的同化,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的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4)接受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二次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总之,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区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对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作了具体解释,他重在用同化来解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获得问题,对实际教学有重要价值。
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的的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其主要内容有
(1)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语句以个体之外。
(2)学生观.A.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B.其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教育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好处?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以下好处:
(1)可以是的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
(2)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景中去广泛的迁移应用。
(4)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
(1)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一种是派生类属,例如,知到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另一种是相关类属,例如,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到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了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就把“定滑轮”同化到了“杠杆”之下,但学生对杠杆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变化;杠杆并不一定是一根细长的棒子,他也可以是一个轮子。
(2)下位学习.又称“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活的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倒如,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
“豌豆”和蔬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
“蔬菜”这一上位概念.(3)组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比如质量与能力、需求、价格.再比如凭借关于水流的知识来理解电流在这种学习中,实际上学习者头脑中没有最直接可以利用的概念,学习者只能在更一般的知识背景中为新知识寻找适当的固定点.
什么是先行组织供先行组织者以及如何提者?
举例什么时闻需要提供?
所谓“先行组织者。
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心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得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抖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评述加涅的学习对信息加工论。
加涅对信息加工模式是这样的:
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各种感受器,如眼、耳等,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首先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象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O.25—2秒,经过注意和初步加工,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之后再次对它进行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下来。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不断复述信息,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可以保持的长一些,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对信息的复述及组织,经过对它的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信息可以被转移到长时已忆中进行储存,以便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回忆起来.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加涅又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八个阶段,即:
动机即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加涅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析对我们理解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加涅是个典型型的折中主义者,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
第四章
简述知识种类和作用
种类:
1概括水平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功能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作用:
科学知识是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武器。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
(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
活动的方向有活动目的决定,因此,确定活动的目的是确保活动定向的一个不可缺少环节。
活动目的确定必须对作为活动条件的情景进行分析,判断。
并预测活动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所有者一起必须需要以有关的知识为依据。
(2)、任何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的要求的变化.
知识学习的种类和作用
种类:
根据头脑知识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命题学习;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归属学习、并列学习
作用:
1知识学习是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理解在知识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2原有认知结构特征3学习材料的内容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什么形式存储?
启发?
(1)陈述性知识表征形式:
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
产生式系统(3)成块知识组织:
图示
维特洛克如何分析理解过程
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成长过程中分为:
1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它们会影响个体的直觉和注意倾向,会影响到个体一某种方式来加工新信息的倾向,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2、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动机3、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有关信息建立的某种联系4、在最后完成性建构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地建立这种联系,进行试验性的意义建构5、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试验性意义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6、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试验性联系的策略7、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
概念学习的方式,如何进行概念学习
方式: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措施:
1概念分析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4变式5比较
提高知识巩固的措施:
一、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1、常用的直观形式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
二、运用变式与比较。
三、知识的系统化。
四、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五、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知识的巩固作用
1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2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3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的前提
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识记效果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2)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4)指导学生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3、合理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合理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知识应用过程是怎样的
1审题2有关知识的重现3课题类化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2智力活动水平3课题性质
技能的特点
1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的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方式构成的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要求
操作技能的类型
1动作精细程度和肌肉运动强度不同:
细微型、粗放型操作技能;2动作的连贯性与否:
连续型、断续型操作技能;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闭合性、开放性操作技能;操作对象:
徒手型、器械型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