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docx
- 文档编号:2902690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7KB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docx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
【答案】D
2、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锌、镁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D.稀盐酸、稀硫酸
【答案】A
【解析】A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中锌和镁都属于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中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属于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中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A。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塞紧橡胶塞C.测量溶液的pHD.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4、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氮气和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B.硬水和软水可以
用肥皂水鉴别
C.水和双氧水可用二氧化锰鉴别D.汽油和酒精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
【答案】A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B.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D.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答案】A
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答案】C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过滤
B
KNO3(NaCl)
H2O
蒸发、过滤
C
N2(O2)
足量铜粉
加热
D
稀硫酸(稀盐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
【答案】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B.只有单质与化合物才能形成混合物
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答案】D
【解析】氢气、氧气、氮气都是双原子分子A错误;单质和单质也能形成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B错误;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错误;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D正确。
故选D。
9、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O2:
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B.Fe2+:
可以表示一个铁离子
C.Ne:
可以表示一个氖原子D.CO2: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答案】A
【解析】A、化学式的意义:
可以表示该物质及物质的组成,还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及该一个分子的微观构成,O2:
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正确,B、Fe2+:
可以表示一个亚铁离子,Fe3+:
表示一个铁离子,错误,C、元素符号的意义:
一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Ne:
可以表示一个氖原子,正确,D、根据A的分析,CO2: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正确,故选A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生石灰矿泉水B.生铁黄铜矿C.空气碳酸钠D.C60氯酸钾
【答案】D
【解析】A中矿泉水属于混合物,B中黄铜矿属于混合物;C中空气属于混合物。
故选D。
11、“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
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B.ClO2C.O2D.Cl2
【答案】D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可以知道X的化学式为Cl2。
故选D
1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D
13、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AC
正确,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9.6g/200g×100%=9.8%,错误,故选AC
1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答案】C
【解析】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A正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是由于质子数不同,B正确;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氧原子个数不同,C错误;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D正确。
故选C。
15、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铁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AB.BC.CD.D
【答案】AD
【解析】除杂质的原则:
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加适量的铁粉,发生反应:
Fe+CuCl2==FeCl2+Cu,然后再过滤,正确,B、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硫酸,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Na2CO3+H2SO4==Na2SO4+H2O+CO2↑,但由于所加的碳酸钠溶液是过量,故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C、除去铁中硫酸铜,加适量的水溶解,两者会发生反应,错误,D、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然后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即可,正确,故选AD
16、用廉价金属回收贵重金属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向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B.滤液质量比反应前原溶液质量大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
【答案】AC
17、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ZnB.滤渣中可能有Ag、Cu
C.滤液中﹣定有Fe(NO3)2、Zn(NO3)2D.滤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
【答案】C
【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Zn>Fe>H>Cu>Ag,且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反应顺序,故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
2AgNO3+Fe==Fe(NO3)2+2Ag,Cu(NO3)2+Fe==Fe(NO3)2+Cu,这2个反应是否都发生了或发生的程度,取决于所加铁的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这2个反应完全发生,A、因为Zn的活动性最强,故滤渣中一定没有Zn,错误,B、滤渣中一定有Ag、Cu,错误,C、滤液中﹣定有Fe(NO3)2、Zn(NO3)2,正确,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Cu(NO3)2,错误,故选C
18、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AD
19、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
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错误,B、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当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时,加入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也没有气泡产生,然后再发生反应:
20、下列各组物质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Cl、NaCl、Na2CO3B.AgNO3、NaNO3、HCl
C.CuSO4、H2SO4、MgCl2D.KNO3、Ca(NO3)2、NH4Cl
【答案】D
【解析】pH=3的溶液呈酸性,即含有氢离子。
A中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而不能共存;B中硝酸银与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C中硫酸铜溶液的蓝色的。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1、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③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要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①Ag(Cu) ;②CO2(CO) .
【答案】
(1)①
②10③分解反应
(2)①Cu+2AgNO3=Cu(NO3)2+Cu②CO+CuO
Cu+CO2
2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②结
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
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1)氢气;2:
1
(2)①原子 ②2H2O
2H2↑+O2↑(3)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
23、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
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_____保存。
【答案】
(1)2NaOH+Cl2=NaCl+H2O+NaClO
(2)2NaClO+CO2+H2O=Na2CO3+2HclO密封
24、 回收利用废金属是解决废金属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与部分操作如下:
(注:
步骤Ⅰ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A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
2)流程图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
(3)写出步骤Ⅲ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通常在步骤Ⅲ必须加入略过量的“铁屑”,原因是 。
【答案】
(1)CuO
(2)过滤(3)Fe+
CuSO4═Cu+FeSO4(4)使CuSO4溶液充分反应
【解析】黑色固体A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B,所以B中含有铜离子,A是氧化铜,化学式为:
CuO;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从溶液中分离,经过操作①得到了不溶物和溶液,所以该操作是过滤;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或Fe+H2SO4═H2↑+FeSO4;加入过量的铁实际是将硫酸铜全部转化成硫酸亚铁.
2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选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 。
(2)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选填字母)。
(3)实验改进: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过 处理.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A.收集到更多的O2B.加快反应速率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
【答案】
(1)2H2O2
2H2O+O2↑;A、
E、B;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Zn+H2SO4=ZnSO4+H2↑;C;(3)灼烧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
26、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27、
(1)如图1食物中富含蛋白
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选择下列三种材料中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制品属
于 .
(3)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①开发 等
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图2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5)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首位,请写出炼铁高炉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
(2)A(3)太阳能;SO2(4)温度达到着火点(5)
3CO+Fe2O3
2Fe+3CO2
27、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答案】
(1)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2)75g
(3)b>a>c (4)NaOH溶于水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8、A~K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
其中A为红色固体,B、C的元素组成相同,I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K两种物质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
(2)物质K的俗名是(写一种即可)。
(3)反应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CaCO3
(2)熟石灰(或消石灰)(3)化合反应(4)CO+CuO
Cu+CO2
Ca(OH)2+CuSO4===Cu(OH)2↓+CaSO4
29.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H2SO4和NaOH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
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答案】【学生板演】H2SO4+2NaOH=Na2SO4+2H2O【假设猜想】有Na2SO4和NaOH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实验探究】
(1)NaOH
(2)有气泡产生【评价反思】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②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错误的原因是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30.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值是 ;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吨,则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答案】
(1)2
(2)64t
答:
理论上最大可吸收64t二氧化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专题 05 考前 基础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