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存在问题.docx
- 文档编号:2902365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14KB
教师语言存在问题.docx
《教师语言存在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语言存在问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语言存在问题
一、教师语言存在问题
语音不纯,乡音难改
★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
★声音嘶哑,尖细
★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
★部分语文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
|授课时使用方言词汇。
例如:
把“淹死”说成“浸死”,“车把手”说成“车龙头”,“二年级”说成“两年级”,“一起”说成“一道”。
有些教师授课时还出现了方言语序。
例如:
把“你已经被重点中学录取了”说成“你重点中学已经被录取了”。
还有些教师用普通话说方言。
例如:
“答案给我讨论出来”“今天劳不劳动啦?
”“做生活时要专心”“一起看看看”。
|授课时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
主要有:
搭配不当,例如:
“对绘画的兴趣更加增强了”;成分残缺,例如:
你们将来的职业是幼儿园”,“就拿我们原来的学校,现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句式杂糅,例如:
“你们的童年有了书,使得有了光彩”;错用把字句,例如:
“把同伴们羡慕得要命”,“把一个题目去思考一下”,“把普通话不会讲推给人家”;只讲半句话影响了语意表达,例如:
“但是他非常能够,非常乐观”;重复罗嗦,例如:
“请他们一起请教一下”,“一动也不动一下”。
★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
片面追求理论性、逻辑性,而使语言变得枯燥干巴。
★晦涩玄奥、抽象难懂、卖弄学问,故作高深
如一位小学二年级教师,讲解“轮流”一词说:
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接着又说:
周而复始就是结束以后又重新开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拖泥带水,主次不分,不得要领,废话连篇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讥讽轻视,恶语伤人
★模棱两可,欲盖弥彰
二、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1、教育家名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取代“口耳相传”这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口才之于教师,有如眼睛之于射击,枪炮之于战士,是必备的工具或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特级教师斯霞说:
教师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
2、教师语言的功能
|语言:
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
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1).有声性:
★萧伯纳说:
例如“是”可以有五十种说法,至于“是不是”也许有五百种说法,而它们的书面语只有一种。
”借助语调的长短、快慢、高低,声音的强弱、粗细、明暗、收发等变化来表达比书面语丰富、复杂、细腻得多的思想情感。
(2).表情性:
口语不光“以声传情”,而且还借助眼神、表情、手势、身姿、动作来表情达意。
怒发冲冠-愤怒趾高气扬-骄傲自满嗤之以鼻-轻蔑咬牙切齿-仇恨摩拳擦掌-精神振奋。
一个人的眼睛、眉毛、鼻子都会讲话。
|教师语言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必须符合教学教育规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及认识规律。
|教师语言应该是,围绕教学教育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正确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上进的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审美体验的语言技能活动。
|教师语言功能性
|传授性功能:
要求教师言语做到明白清晰,易于理解。
|示范性功能:
要求教师在表达方式上做到标准、规范且具有美感。
|激励性功能:
要充满期待;要善于理解;要发现长处;要启发诱导;要真情关爱;要及时评价;要鼓励冒尖
3、教师语言的特征。
规范性特征:
1.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准确,吐词清晰,表达流畅,语法规范严整;
2.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符合伦理规范;
3.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要符合学术规范;
4.板书写规范字,书写清晰,排列整齐;
5.态势语规范,适时适度。
6.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7.根据教材语言来确定语言风格:
数理化课言语要体现科技语体的特点,词汇可多用术语,句子要严谨准确,言语要具有抽样性、概括性。
语文课语调应充满感情色彩,言语应具备形象性、感受性。
书卷性特征:
教师言语具有书面形式的特点:
话题相对集中,条理层次分明,句子结构比较完整,词语富有书面色彩。
意义:
使用书卷体教学言语可以准确地传授知识体系,使学生明晰、准确地接受学科知识,同时又接受规范、正确的言语熏陶。
娴熟自如的书卷体言语表达,是增强教师言语魅力,提高教师威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忌讳:
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
片面追求理论性、逻辑性,而使语言变得枯燥干巴、晦涩难懂。
要说得流畅、明白,深入浅出。
通俗性特征:
既要正规(言语表达要正确、规范、严谨,谈吐行文都都要符合规范性要求)又要随意(指不拘泥于教案、讲稿,从具体教学情境出发,随机调整;既要深入(学科知识要深入)又要浅出(讲解话语要通俗易懂)。
表达要生动形象、轻松活泼、清楚明白。
科学性要求:
1.言语表达内容具有科学性:
概念定义、原理定律、知识框架等,教学中的叙述、描述、说明和议论都寓含着本学科的科学知识。
2.言语表达形式具有科学性,符合语音、语义、语法、逻辑等规则,要清晰、明白、要准确、完整。
言语形式与内容要达成一致性,要服务于内容表达。
道德性要求:
教书育人就是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
教师言语中流露出的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对是非善恶美丑鲜明而强烈的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要求具有鲜明的德育色彩,具有浓烈的情感色彩。
审美性要求:
1.言语本身的美。
利用修辞手法(巧妙的遣词造句,形象的比喻、拟人,匀称的结构安排),将言语表达艺术化;利用声音技巧,造成语调生动,节奏协调;2.表达内容的美,教材上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审美内容。
首先做到言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加深印象和理解。
其次重视言语材料的音乐性。
三、教师语言风格
影响教师言语风格的个人因素:
道德品质、气质特点、职业情感、所学专业等。
▲直接影响教师言语风格形成的因素: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独特的方式。
如有的重逻辑条理,环环相连,层层紧扣;有的重视发散联想,由点到面,张弛有致。
★教师言语表达习惯,包括运用词语、句式、语体及修辞手法的不同等
教师言语风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一指教师言语表达风格有一条稳定的“底线”—平实。
平实是简约、朴实、缜密、庄重与理智的融和,平实的言语比较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与规律。
教师的风格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可变性-要求稳定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优秀的教师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言语表达中注重积累和提高,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言语风格。
教师语言风格类型:
讲解清晰型
▲亲切善导型
▲严肃理性型
▲端庄典雅型
▲活泼谐趣型
▲明快抒情型
P教师语言风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师语言风格的形成
一、加强知识修养:
慧于心而秀于言
马卡连科说: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
”
二、掌握表达技巧:
要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
讲述课文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解决难题鞭辟入里、一语中的,使学生豁然开朗;朗读诗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三、善于扬长避短:
●强于理性的教师,要向表述严密富于条理方向发展;偏于感性教师,可在表达活泼生动形象方面发挥自己。
●年长教师可以语重心长,娴熟老练;年轻教师可以新奇明快,富有朝气。
●男教师可以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女教师可以热情洋溢,亲切动人。
突出个性优势,扬长避短。
四、培养审美情趣:
●言语形式的音乐美:
字正腔圆,音色优美,语调抑扬;
●言语内容的意境美:
不仅愉悦感官,而且能触动内心,引人入胜;
●言语过程的智慧美:
机智应变、幽默风趣、灵活驾驭
5、教师语言风格形成的基础
|思想道德基础
|普通话基础
|修辞学基础
|逻辑学基础
四、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体现
1、教学口语导入
•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设计导入语。
•王崧舟--富有激情、讲究艺术
•钱梦龙--充满机智、出奇制胜
•于永正--平中见奇、善于启发
2、导语的功能
(1).沟通心灵。
拨动心弦,引起共鸣,赢得信赖和认可。
★例如:
我姓俞。
按《说文解字》讲,俞的本义是“船”。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教师,就好比一条船,载着你们几十个同学一起在求知求真的大海中航行,抵达成功的彼岸,而我再回来送下一届……
(2).活跃气氛:
★钱老师从容地走上讲台,面带微笑,对学生说道:
”我打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不好?
经过霎时的惊愕,学生高兴地说“好!
”“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
打一人名。
你们认识的人。
”场上静得出奇。
一会儿,一个女生举手,信心十足地回答:
“钱梦龙!
”顿时,全场欢笑雀跃,课前紧张气氛被扫除得一干二净。
整堂课自始至终都处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3).激发兴趣:
如上《太空趣事》一课,我问孩子:
飞机快还是火箭快?
火箭
飞机飞多少快?
火箭飞多少快?
飞机每小时1000千米左右,火箭20000千米左右。
孩子问:
火箭快多少?
很多吗?
快多少要算了以后才能告诉你,反正快很多。
哦。
(孩子知道没戏了,就趴下了,对提问不感兴趣了.)
(我就采用折算成米/秒告诉孩子)
飞机的速度:
一般800米/秒左右,一秒种可以飞两圈我校的田径跑道,火箭一般每秒可以飞28000米左右。
一秒种可以飞70圈我校的田径跑道。
如果火箭运载卫星冲出大气层,那就更快了。
大气层是什么东东?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
冲出大气层到哪里去了?
(太空、宇宙)
太空有多大?
比宇宙大吗?
(知识的博大与精深就从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
)人在宇宙怎么生活呢?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会有更好的效果。
(4).诱发思考:
导入是学生思维的第一站。
教师一开讲便巧设疑点、布置悬念,能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诱发他们主动探究问题,掌握新知。
例如,有位老师上《太阳》一课时,这样导入: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为什么那个射箭的人不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呢?
(5).承上启下:
一位地理教师在讲地球内部结构时,联系已经学过的“地球在宇宙中”、“地球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等内容,这样导入新课:
“回顾本学期以来所学的课程,我们就好像乘课本这一叶小舟,进行了一次漫长的遨游。
我们出发于遥远的太空,沿途观赏了银河的外貌,访问了太阳的家族,揭开了九大行星神秘的“面纱”,穿过大气层来到地球表面。
那么,地球内部究竟蕴藏着什么奥秘呢?
今天,我们就驶向地球内部考察一番。
”
2、导语的方式
(1).引趣式:
指运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佚闻、趣事、故事、谜语以及富有趣味的特殊修辞形式和修辞手段等引入新课。
例如:
数学教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问题时,引用了一则幽默故事导入。
他说:
传说印度的舍罕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
他问西萨想得到什么奖赏。
西萨说:
“我想要点麦子。
您就在这盘棋的第一格赏我一粒麦子,第二格赏两粒,第三格赏四粒……依次都使后一格的麦粒比前一格多一倍,你就把64格内麦粒的总和赏给我吧!
”国王听后连连说:
“你的要求太低了。
”讲到这里,老师转而问学生:
你们说,这个要求真是太低了吗?
这一问,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18,446,744,073,079,551,615一串数字。
他解释说:
这就是西萨要求得到的麦粒的总和。
这些麦粒若以重量计算,约为5270亿吨,竟是全世界两千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
听到这里,学生兴趣盎然。
这时教师趁势导入新课:
国王为什么吃亏?
这样大的数字怎样才能迅速算出?
学了“等比级数求和”一课,同学们就清楚了。
(2).设疑式:
紧扣教材布设疑障,激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引入新课的导语。
设疑式的基本语言形式是设问。
★例如一位物理老师讲“摩擦力”一课时这样导入:
“一块大石头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
”一句话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当学生不解时,老师启发说: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石头的重量,而在于石头和地面之间的摩擦系统的大小。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摩擦力”三字,接着说: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
(3).描绘式:
指用形象化的手段描述客观事物或情景以引入新课的导言。
★例如一位地理教师讲授“经纬网”时,这样导入:
在茫茫的大海上,有艘轮船突然发生故障,失去了控制。
报务员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了出事地点。
于是邻近它的船只纷纷前往营救,不久直升飞机也出现在这个海域的上空。
而海洋上并没有其他目标,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自己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呢?
原来,他们靠的是经纬网。
教师运用语言描绘出特定的情景,形象地显示了经纬网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4).激情式:
运用抒情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引入新课。
多运用情感鲜明的词语,感叹、排比、设问、拟人、夸奖等句式和辞格。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语文教育家的代表。
(5).关联式: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引入新课。
★有位教师上《茶花赋》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老朋友了。
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和他见一次面。
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的是北京香山的红叶;第二册他请我们品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欢吗?
这则导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新旧知识巧妙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杨朔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
(6).悬念式:
指通过问题和矛盾,造成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引入新课。
★例如特级教师刘柏萱上初中数学“方程”一课的导语:
“让我们来做个游戏:
请同学们想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3,然后把运算的得数告诉我,我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几?
(请三位同学分别讲出把一个数除以2再减去3后的结果,教师随即把这个数说出来。
)同学们一定很希望知道老师是怎样把你脑子里的数算出来的,当你学习完一元一次方程后,你不但能像老师一样迅速算出别人脑子想的数,而且能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算。
”
(7).概括式:
以概括性的言语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背景等以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读后感的写作要领。
它就八个字:
利用材料,发表看法。
前四个字是手段,后四个字是目的。
|你怎样设计每节课的导语?
|请说一个导语与大家共享。
3、在深入教材内容的教学时的教师语言
(1).通俗明白,深入浅出。
对教材中难懂的词句、深奥的道理、陌生的概念、定理、规则,教师讲授时要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一位数学老师对“数列的极限”的讲授:
“同学们呢,这里有个小小的苹果,同时有个简单的问题:
这只苹果如果每天吃一半,多少天可以吃完?
”“分不完吧?
很对。
在数学概念上,这就是一个永远也吃不完的苹果。
现在我们来讲数列的极限……”
(2).勾玄提要,突出重点。
教师讲授时应当抓住要点,突出重点,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地进行表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节省教学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自清的《春》可提炼为“盼春、绘春、颂春”六个字,杨朔的《荔枝蜜》可提炼为“厌蜂、爱蜂、赞蜂、变蜂”八个字,地理老师讲降水过程,可概括为“上升、冷却、凝结、降水”,历史老师讲授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时可以“国困、民穷、病弱”六字概括。
(3).连贯周密,语意畅达
★话题要集中。
★层次要清楚。
★衔接要得当。
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富有逻辑性。
4、讲解方法。
★直陈法:
用平实的言语把教材内容直截了当陈说出来。
★具象法:
借助形象化的描述言语,阐述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法。
化理性为感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利用熟悉的可以直觉的、能唤起思维表象的事物帮助学生掌握那些陌生的。
不易直接感知的事物或道理,引导学生自然进入理性知识世界。
|如物理课中讲惯性的概念时,学生往往理解得不准确,误认为“物体只有在运动状态改变时才会有惯性”为了帮助理解,一位教师比喻:
“惯性就像某个人所具有的急躁性格,即使这个人睡着了,他的急躁性格还是存在,只是当他遇事时才会体现出来。
”
|政治课“我国的民族与宗教”一课,当讲到宗教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时,老师说:
每当科学最终登上山巅,我们往往发现宗教早已稳坐其上了。
|化学课中讲到摩尔里的原子数十分庞大,一位教师用换算法说:
假设10亿人都来数某一种元素(例如硫元素)的一摩尔里原子数,如果每人都以每秒数一个原子的速度连续不断地数,那么要数清全部这些原子约需200万光年。
|地理课教师讲黄河每年输往下游泥沙重多少时说:
这些泥沙可绕赤道垒一道款3米,高8米的堤坝;用载重1800吨的火车每天运2500车次,一年才能运完。
让难以把握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
★例句法:
通过讲述实例来阐明概念、定理、规则等的含义的方法。
|化学教师讲述分子特性时说: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例如,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就干了,樟脑丸放在衣柜里不久变没了,盐搁置在水里很快就不见了,农田用氨水施肥时,老远就闻到刺激性的氨味等等,这些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引用法:
指援引名言、警句、诗词或有关的资料来阐述、论证讲授内容的方法。
|语文教师讲授鲁迅的《祝福》一文,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时,引用了鲁迅好友许寿裳的话:
“人世的惨事,不惨于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
又引用丁玲的话:
祥林嫂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地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如地理老师讲授风力搬运作用时,可引用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政治教师讲授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时,可引用杜甫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讲授一分为二时“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回忆在教学过程中,概括你讲授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5、教师提问语言的功能。
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言语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
(1).激发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惟疑而后悟也。
”提问是激疑诱思是基本手段。
★提问是思维的动力站。
当学生思维机器尚未开启之时,提问具有发动作用。
激起疑窦,引发积极思考。
★提问是思维的阶梯。
当学生思维积极向前推进之时,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帮助他们迈上新的台阶,步入新境界。
★提问是思维的路标。
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或步入误区时,教师的提问能把它及时引向正确轨道。
(2).集中注意:
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是学习高效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如一位数学教师讲“对数”一课时,开始便向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将一张充分大的纸,对折32次,其高度要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
”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
有的拿纸对折,有的拿笔计算,可一时算不出答案。
这时教师说:
这时一个较大的数,等我们学完了对数后,就能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
★于漪老师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文,分析完课文,正当学生松懈下来时,她突然提问:
35周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最后的方队为什么是少先队员?
(3).反馈调控
|从反馈的角度看,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准确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困难所在及其原因,从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难度,控制课堂节奏,更富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语言。
|从控制角度看,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调控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皇帝的新装》一课,设计了五个问题: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笑?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恨?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鄙?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爱?
▲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这些问题角度各异,深度不同,教师依次提出,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层层推进,把阅读课推向高潮。
6、提问语言的要求
(1).要明确
•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有的放矢,不能信口开河或为问而问。
•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
问语规范妥贴,答域清晰明确。
不能概念不清,逻辑混乱。
如魏巍《我的老师》一课中有个老师这样提问:
“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
”这是个选择性的问题,选择项必须是不相容的。
(2).提问要适时:
提问要在学生有疑、有思、欲问、欲解而又苦于不知如何表达之时提问。
失时而问,便达不到好效果。
不当问而问,当问不问,都是失时的表现。
(3).提问要适度:
深度和难度要适当。
跳一跳够得着。
提问数量要适度。
满堂问只会使课堂秩序散乱,学生厌答,影响教学效果。
(4).提问要能启思:
陶行知说: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5).提问要有可操作性:
7、提问语言的类型。
•判断型:
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正确判断的能力。
常用“是什么”的言语形式来表述,又有多种变式。
如“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变色龙》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应避免简单化和机械化。
•论证型:
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论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论证的能力。
常用“为什么”的言语形式来表述。
如“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
”“本文通篇写祥林嫂,为什么不用祥林嫂作为题目?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
”
•说明型:
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说明,着重培养学生准确说明的能力。
常用“怎么样”等言语表达形式来表述。
如:
“你是怎样构思这篇文章的?
”“怎样制取氧气?
”“怎样保护和招引益鸟?
”
•想象型:
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想象,,并予以描述,着重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
常用“会怎样”等言语表达形式来表述。
如:
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也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的结局可能会怎样?
•再如:
路瓦栽夫人如果不丢失项链会有什么结果呢?
8、提问语言的技巧。
•巧置矛盾,激疑设问。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教《愚公移山》时问:
“愚公到底愚不愚?
不愚,为什么课文又称他为愚公?
•故布迷津,迂回设问。
★钱梦龙老师擅长运用曲问启发学生、例如《愚公移山》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是这样向学生提问的:
师:
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
生:
七八岁。
师: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
从龀字知道。
。
。
。
。
。
。
师:
那么,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叩问两端,正反设问。
★教《讲讲实事求是》一文:
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
不坚持实事求是行吗?
|把握关键,连珠设问。
一位教师在讲授《变色龙》时提了一组问题:
★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
★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
★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抓住话把,归谬设问
抓住学生理解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之处,通过提问,进行归谬延伸,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所在,并进行自觉纠正。
★一位物理老师讲阿基米德定律时,提问:
师:
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水面上,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下沉呢?
生:
铁块重。
师:
那么一斤重的铁块与一斤重的木块都放在水里,为什么铁块沉下去了,木块却浮上来了呢?
钢铁巨轮重不重?
可又为什么能浮在大海上呢?
9、教师应答语言的要求。
(1).要有的放矢: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必须有针对性,答是所问,实实在在解决学生脑子里的疑问。
切忌漫无边际,不得要领,或有意回避,或不耐烦,无端指责。
生问:
为什么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呢?
师答:
小草不偷偷钻出来,难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语言 存在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