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docx
- 文档编号:2902352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61KB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docx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出则悌
引子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在“入则孝”的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的学习。
什么是“悌”呢?
“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
“出则悌”讲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和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
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遵守哪些规范?
注意哪些礼节?
而我们今天和长辈交往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
我们来看《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
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
“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
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是不是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
当然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孔子说:
“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解释: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当哥哥姐姐的,年纪大,懂得道理多,应该在生活上多照顾弟妹,学习上多帮助弟妹。
而且,在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和姐姐要谦让弟妹。
那么,当弟弟妹妹的,要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不能因为自己小就任性不听话。
兄弟姐妹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在同一个家庭生活。
所以,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一生里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亲人。
我们从小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
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
“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煮粥侍姊》。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生病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他的姐姐在旁边看到了,就说:
弟弟,你这是何苦!
家里的佣人这么多,你就请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
结果李绩就回答说:
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
所以,李绩在煮这个粥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感恩的心,时时都记住姐姐陪着他成长过程给予他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孝在中”。
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
怎么说?
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
现在大多数小朋友都没有兄弟姐妹,也正是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只宠爱你一个人,所以很多人习惯了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的霸道自私,凡是都得听自己的,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甚至和爸爸妈妈对着干。
那么等他上了幼儿园上了学之后呢,能很好的和同学相处吗?
肯定不能,因为他不懂得尊重别人,友爱别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和朋友吵架。
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学校也应该做到“兄道友弟道恭”,把同学们当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大家相互谦让、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让父母和老师少操心。
那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才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解释:
别把钱财物品看的太重要,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就会消失了。
隋朝时有一个吏部尚书牛弘,他的弟弟牛弼非常喜欢喝酒,而且喝完酒后就发酒疯。
有一次醉酒之后,竟然将牛弘驾车用的牛用箭给射死了。
牛弘一进家门,他的妻子就迎上前对他说:
“小叔子把咱家的牛给射死了。
”牛弘听了之后,并没有说什么责怪的话,只是回答说:
“把牛肉拿去作干牛肉吧。
”牛弘坐定后,妻子又说:
“小叔子平白无故射死了牛,这不能算平常事吧!
”牛弘只是说:
“我已经知道了。
”说完之后神态自若地继续读书。
牛弘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再看当今社会,兄弟之间为了争父母留下的财产,上法庭打官司,反目成仇的例子特别多。
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
如果父母当时知道留下财产会起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家里的人最常沟通就是用言语,所以言语当中要柔软,要和谐,绝对不要讲话很冲。
所以,我们《弟子规》才说“言语忍,忿自泯”。
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个父亲,他的孩子脾气很不好,他就跟孩子讲:
“你每次发脾气,就到后院那根木柱子上面钉上一个钉子。
”这个儿子一发脾气就钉一个钉子,钉了一个星期左右,孩子一看,密密麻麻的钉子在上面,突然才警觉到:
“我的脾气原来这么不好!
”慢慢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发脾气的情况慢慢减少了,后来终于不发脾气了。
他的父亲又跟他说:
“你只要今天不发脾气,就到后面的木柱上拔一个钉子出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把钉子拔掉,拔完的那天他很高兴,就跟父亲说:
“钉子我都拔完了。
”父亲带着他到后院去看,告诉他:
“你虽然已经把钉子都拔完了,但是这根木柱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不可能,已经千疮百孔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伤口。
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
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千万别因一句错话,一件错事伤了他们的心。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
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
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
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也要替对方想一想。
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
能彼此互相地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
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
一个人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
解释:
不管是吃东西还是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
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就请长辈先坐。
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要请长辈先走。
而这样的长幼有序的情况,传统是非常讲究的。
只要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自己懂得照顾自己了,就要长者走在前面,小辈走在后面。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我们经常看到公共汽车上,老人站在车的中间,摇摇晃晃。
年轻人就坐在老人的身旁,无动于衷,不肯为老人让座位。
还有在公共场所的进门处,大家争先恐后、你拥我挤,根本就没有老幼之分。
在家里呢,有好吃的都是小朋友先吃,有没有人记得要让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先吃呢?
当吃饭的时候,有没有请爷爷奶奶先坐好,吃饭时是让长辈先动筷子吗?
有没有把好吃的菜夹给爷爷奶奶呢?
这也不能全怪小朋友,因为现在的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先留给孩子。
但你们不能因此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反过来你们应该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且学会去照顾身边的长辈。
当然,我们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他们一般都不会吃,但是他们心里是高兴的,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有礼貌。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在家吃饭的时候,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好,小辈的才可以去坐。
坐的时候,要坐偏位子上,把正位让给长者坐。
当和长辈一起走路的时候,就要请长辈先走,小辈走在后边。
但是长辈要进门的时候,我们要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等长辈进去了,然后再跟在长辈后面进门。
长辈要离开的时候,我们要先替长辈开门,然后再跟着长辈后面出去。
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礼貌和修养。
吃饭的时候,要想到老人爱吃的东西,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
不能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一下把盘子端过来,不管别人吃不吃?
自己先吃个够!
也不可以到桌子的对面去取菜,以免使袖子沾到菜汤,不讲究卫生。
吃饭要有吃相,不要狼吞虎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
解释: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在古代因为他们是大家庭,当客人到家里来,可能他要找爷爷,或者要找伯伯。
客人不可能直接到房间里面去找人,就不合乎礼仪了。
所以,当我们是晚辈,遇到长辈、遇到客人来了,要主动问:
请问你找谁?
假如是找伯伯,这位小朋友要怎么样?
“即代叫”,跑去找他的伯伯,赶快,不能对客人失礼,让人家等半天就不好。
假如伯伯不在,“人不在,己即到”,要回来跟客人讲一下:
我的伯伯不在,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因为很有可能人家也是大老远来,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人家来找必有事情。
所以我们应该:
请问有什么事吗?
有什么我可以代您传达的吗?
现在的小孩,对于长辈的使唤,常常是慢吞吞,或者不与理睬。
如果叫的不是自己,更是一点都不关心。
爷爷奶奶叫人,我不管,你自己找吧。
如果找的人不在呢?
我帮你已经算很好,已经算对爷爷奶奶很孝顺,我去找一个人,一找那个人不在,就算了,不行,古人的规定,你自己要马上回来。
为什么?
第一,复命。
告诉老人家,您要找的人不在。
第二,问问老人家,还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做的吗?
这在古代对小孩子来说都是最起码的要求,但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再者,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看到隔壁班老师走进来了,孩子看到了,他会怎么做?
他也可能站在原地就开始放大嗓门:
老师,隔壁班老师找你。
这个都不符合礼貌的态度。
正确的做法是先说:
老师,你等一会儿,我去叫我们老师过来。
跟老师讲了,然后再把老师带过来,就是要把工作从头至尾做好。
这个动作很重要,它可以广泛来运用,就是接待客人的礼仪。
我们现在在家庭当中来看一下,孩子现在会不会接待客人?
比方说刚好阿姨来了,小孩在那里玩玩具或者是看电视,根本无视客人的存在,这样好不好?
这就是不尊敬长辈。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应该是停下自己手里做的事,站起来恭恭敬敬的说一声:
“叔叔好,阿姨好。
”接着,客人要走进来,我们可以给客人拿拖鞋。
拖鞋要怎么放?
要放在客人进来马上就可以穿到的地方,而且拖鞋要朝向客人的方向。
阿姨进到屋子里来,我们要说:
阿姨,你请坐,我去帮你倒杯水。
这就是接待客人的礼仪,是我们起码要做到的。
除此之外,接电话的礼仪也很重要。
家里来电话了,拿起电话来一定要先问候对方:
“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请问您找谁?
”如果对方说我要找你爸爸。
假如爸爸在,马上说:
“您先等一下,我去找我爸爸”。
如果刚好爸爸不在家,可以说:
“对不起,我爸爸现在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有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
如果您有急事,可以打我爸爸的手机联系他”。
《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从小培养长幼有序的观念和照料长辈的意识。
接下来,《弟子规》则通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和长辈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先,当孩子遇见尊长的时候,应该怎样称呼才是合乎礼节的呢?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
解释: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对长辈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可以有很多变通的办法,一般多是加辈分尊称,比如我们称姓李的为李爷爷、李叔叔、李伯伯,这都是可以的。
还有一些称职务,比如李校长、李老师,这也是一种尊称。
这都可以的,尽量要回避直呼其名。
有的小朋友还给别人取绰号,取外号。
这样好不好?
当小朋友给同学取外号,甚至给老师取外号,这样做就是没有恭敬心。
你希望别人用外号嘲笑你吗?
如果你不喜欢,也不要这样对别人。
下一句“对尊长,勿见能”,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因为即使我们今天的才华再高,这个才华是不是靠自己形成的?
不是!
是在成长的过程,家人、老师、亲戚朋友给我们帮助和培养才形成的。
所以越有才华,我们越应该感谢家人对我们的付出和关爱,怎么能因此而骄傲呢?
很多孩子完全不懂这个,比如与长辈在一起,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懂现在的电脑啊,英语啊,还有小朋友先进的玩具什么的。
有时候会好奇的问一下,看一下,比如奶奶拿起你新买的玩具,在那儿说,这个怎么玩啊?
小朋友一把抢过去说,这个你不懂。
再比如,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出去,爷爷奶奶年纪大,腿脚不好走不快,小朋友就不耐烦的一个劲催,还说,快走啊快走啊,怎么慢的跟蜗牛似的。
实际上这个在传统当中是避讳的,尤其不要在长辈面前过多夸耀,除非你是要为长辈干活,这是两回事。
比如,奶奶,我帮你把买的东西拎回家,有劲儿,这个是好的。
接下来,《弟子规》告诉我们晚辈如果在路上遇见长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
解释:
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中国古代,人与人见面,都会鞠一个躬。
现在哪里还会鞠躬?
对,韩国和日本,这是他们跟中国人学的,但是我们自己却把这个给丢掉了。
现在我们的小朋友,见到长辈会鞠躬吗?
会打招呼吗?
可能因为害羞躲到大人的身后一句话也不说对不对?
有的小朋友是叫叔叔阿姨了,但是眼睛看着别处,心不在焉,也会让别人很不舒服。
那我们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
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
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们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
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在路上遇见长辈了,小辈应该快步迎上去,但是别冲过去,不要把老人家给吓着了,所以略微加快脚步迎上去问好,这是一个规矩。
如果长辈有意和小辈谈谈,小辈应该恭敬地陪老人家多说几句。
如果长辈有事且不需要你的陪伴,那么小辈应该侧过身去让开正面,让长辈通过。
等他离去了,我们就可以走了,叫“长无言,退恭立”。
在学校也一样,有多少同学远远的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走过来,会很大方的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
有很多小朋友他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
我们想一想,如果别人看见你走过来,他掉头就走,你是不是觉得他是故意不理你,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在路上看到长辈、老师,我们一定要问候。
大家要问了,现在还要不要鞠躬,我觉得可以不用,因为鞠躬只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恭敬。
所以只要站好了跟对方说你好就行了。
但千万不可以说边跑边打招呼或者歪着个身子打招呼,会让人感觉很不礼貌。
除问候外,还要注意表情和眼神,要始终看着说话的人,面带微笑,大大方方。
长辈问什么问题,我们就清楚的回答。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
解释:
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
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
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
差不多有多远?
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今人,我们应该怎样“骑下马,乘下车”?
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
今天马车已经没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就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
帮他开门,为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的把门给关上,让老者他坐得很舒服。
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的很安全的下来。
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做法可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帮助老者。
在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帮助他;在礼节上面,我们也要懂得礼让,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这个“过犹待,百步余”,我们可以衍生成什么?
送宾的礼仪,送客人。
“过犹待,百步余”,就是送长者、送客人,要等他离去以后我们才走。
假如我们送客人送到门口,客人前脚一出门,我们后面把门“咣”的关起来。
客人会怎么想?
他会想:
好像恨不得我赶快走,我下次不来了。
所以,对于一般关系的客人,送到门口外面就行了,等客人走远了,再回来轻轻关上门。
如果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和亲戚,可以送到楼下。
所以接待客人要热情,送客人也要讲究礼仪,要让对方感觉受到尊重的感觉。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解释: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
解释: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辈如果没有坐下来,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
长者要是站着,你要是坐着,那多不好看,显得很没有教养。
长辈已经有跟大家讲:
大家请坐!
晚辈才可以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当然如果长者吩咐我们坐下,我们也不能说我们非得要站着,因为古人讲的“恭敬不如从命”,对长者的这些吩咐我们照着做,这才是真正的恭敬。
而如果我们本来是坐着的,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
在人多聚会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周围的人,如果你不顾老幼,一屁股就坐下来,别人一定会觉得你没有礼貌。
在学生时代,尤其要注意课下请教老师问题时,应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师,自己恭候在一旁听老师的解答,老师让自己坐下或示意自己坐下时再坐下。
在古代学堂里,学生如果在学习上有疑问需要老师解答时必须恭恭敬敬立在一旁倾听老师的解答,如果学生所持意见与老师不同,必须跪立在老师面前才能与老师争论。
关于“长者坐,幼者立”,中国传统当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叫游酢,一个叫杨时,他们去拜理学大师程颐为师,哪知道老夫子闭眼在那儿养神,养着养着还睡着了,这两个人一直在那儿毕恭毕敬地站着。
程老夫子睡醒时,发现窗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强调年轻人对老师的异常强烈的守礼精神,说他们在雪地里站着,那么这两个人基本上也变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门立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
解释: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弟子规》接下来讲跟长辈交谈时要遵守哪些礼节。
我们都知道,同尊长交谈要尽量使用“请”和“您”这样的礼貌用语。
那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呢?
和尊长交谈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呢?
长辈面前,不要放肆的大呼小叫,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小辈对长辈几乎都是嚷嚷的:
爷爷,你过来。
奶奶,你过来。
这个是不可以的!
你对长辈说话声音要轻一点,柔和一点,表示一种敬意。
“低不闻,却非宜”。
如果在不太熟悉的长辈面前讲话会害羞会紧张,所以很小声,长辈根本听不清楚你说什么,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
家里如果来了客人,我们在一旁说话得声音要低,不然会影响到长辈他们的谈话。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
解释: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进必趋,退必迟”,长辈叫我们的时候,要快步向前,这表示我们对长辈的态度认真恭敬,不能长辈叫了,还大摇大摆的走,这是失礼。
离开的时候,不能说“爸爸,我走了”,一转身就离开了。
应该说完之后在看着父亲,等父亲允许了,在转身离开。
这表示我们稳重,乐于接受长辈的教诲,不能一溜烟就不见了,好像恨不得赶快结束谈话。
“问起对,视勿移”。
长辈如果有所询问、有所指教或要发问的话,你得站起来回答。
交谈过程中,要专注的看着长辈讲话,眼神不可飘忽不定。
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
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
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
“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这个“诸父”跟“诸兄”,在古代它的意思是伯伯、叔叔、舅舅这一辈的;“诸兄”,堂兄弟、堂姐、堂妹,还有表兄弟、表姐、表妹这些亲戚关系。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这些叔叔、伯伯也都是伴着我们、照顾我们成长。
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
对待像我们兄弟姊妹年纪一样的人,珍惜这样的友谊,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当然这个“诸父”跟“诸兄”现在并不单纯指我们的亲戚,我们所遇到的人,如果有长辈年纪像父辈,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敬重。
如果他的年纪像哥哥姐姐,我们也要像对待家里的哥哥姐姐一样尊敬。
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教导你。
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
《弟子规》中的《出则悌》篇就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和兄弟,长辈等人相处的方法,这种处事之道也叫悌道。
这里悌的含义是尊重和尊敬,因此我们学习悌道的主要目的就是尊重和尊敬他人。
而我们只有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才能成为一个受大家喜欢,受大家欢迎的人。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弟子 讲义 出则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