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管理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902350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67
- 大小:178.71KB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x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管理计划.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虫害管理计划
世界银行贷款
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
病虫害管理计划
(PestManagementPlan)
陕西省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概要0
2项目背景0
2.1项目目标0
2.2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问题0
2.3化学农药使用现状5
2.4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情况及存在问题8
2.5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及环境风险13
2.6现有政策与制度的评估16
2.7病虫害管理和规章制度框架19
3PMP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23
3.1项目目标23
3.2项目活动内容24
3.3PMP项目预期产出(主要作物及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7
3.4生物农药使用的原则36
3.5允许使用农药的品种及用量38
3.6农药在经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38
4PMP实施方案38
4.1项目执行机构设置与职责38
4.2能力建设40
4.3监测评估44
5工作计划和费用安排46
5.1基础数据调查46
5.2农民培训46
5.3监测与评估49
5.4经费安排50
6公众咨询52
附件1病虫害管理计划表54
1项目概要
陕西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支持项目社区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户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通过扶持贫困县项目社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索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引进国际和国内良好农业的做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的麟游县、陇县,咸阳市的长武县,渭南市的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榆林市的定边县、米脂县,延安市的宜川县、延长县、延川县,共5个市、11个县境内实施,涉及29个乡镇、221个行政村、82个贫困重点村、683个自然村。
项目主要支持的种植业包括:
设施农业(主要种植西瓜、草莓和果蔬)、苹果、羊肚菌、辣椒、柿子、香菇等,以改善上述作物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根据各项目区农业生产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增果蔬种植大棚45亩,新增羊肚菌种植面积30亩,新增香菇种植大棚50座,新增苹果种植面积3862.8亩。
但各种植作物的种植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食用菌、蔬菜和苹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购买和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其施用面积增加,可能引发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还可引发一些新病虫害的出现,因此项目实施应更加重视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应用。
按照世行《病虫害管理环境评估OP/BP4.09》要求和《病虫害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区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项目活动可能引起的一些新问题,我们制定了总项目中2.4的《PMP病虫害管理计划》。
PMP计划通过鼓励农户采用环境友好的良好农业做法和病虫害综合治理(IPM)技术,提供技术援助、农民培训、设备采购、监测与评估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在项目区域建立14个示范点,引进和推广IPM技术,包括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
∙引进示范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高毒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生物农药增加15%以上,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不利影响。
∙通过辅导员培训、农户田间学校、农民流动培训队等参与式的培训方法,提高农户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农户掌握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能。
∙为项目区农民提供农药储存和使用培训,提高对农药管理和使用规定认识。
∙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农药经销人员、县市项目办提供培训,提高他们对病虫害管理计划(PMP)的认识。
∙与质量监管部门加强联系,加大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示范点遵守世界银行对本项目的有关要求(OP/BP4.09)和其他国际公约准则。
为有效实施本计划,将成立省级病虫害综合防治监督指导组和专家咨询组;各项目市、县成立市县项目办。
县、社区均安排专人负责本计划执行和管理工作。
PMP计划包括项目概述、项目背景、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费用安排等5部分。
2项目背景
2.1项目目标
陕西省利用世行贷款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重点在通过以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民采用良好农业做法,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套病虫害综合治理(IPM)技术组合,减轻项目实施可能导致农药使用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药的应用对人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同时,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2.2.1项目县区农业生产现状
通过查询项目实施5个市、11个县的农业生产统计资料,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瓜菜、辣椒、食用菌和油菜为主,果树以苹果为主。
2.2.2项目县区农业技术措施现状
(1)应用抗逆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以11个县29个乡镇为主的项目区,农户普遍从当地种子销售机构和市场采购育种单位培育的优良新品种,把抗病品种作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但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品种尚未在项目区经过试验,农民看品种包装袋说明盲目购买,导致减产;二是种植品种相对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降低,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2)应用先进实用的水肥管理技术。
项目区农户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意识不断提高,在有水源保证的灌区能够按照作物需要施肥和灌水,提高水肥利用率,在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的旱作地区,普遍利用覆盖集水保墒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重点应用作物测土施肥、玉米全膜双垄沟集雨种植和垄膜沟灌、马铃薯垄作种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小麦机械化作业等技术。
但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先进技术的到位率还比较低,如设施蔬菜、制种玉米等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率不到30%;二是高产地力保育和中低产土壤施肥培肥措施比较少,大田土壤有机质不足1%;三是农艺农机结合不紧密,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四是作物连作种植年限延长,土壤连作障碍比较突出,病虫害严重发生,作物减产30%以上。
(3)增加农业化学品投入。
化学技术和化学投入品的大面积推广普及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水平和效益,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但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农业对化学品的依赖度,不合理使用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以麟游县和米脂县为主的设施农业(蔬菜、水果种植),化肥过量施用,超出国际规定的环境安全上限,化肥利用率不足30%;农药最大使用量超过了20kg/亩,其中化学农药占92%以上,有机农药不到5%。
2.2.3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
陕西省每年农作物病虫害平均受灾489.3万公顷次,平均成灾296.5万公顷次,每年损失粮食19.38万吨。
2014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773.4万公顷。
据估计,陕西省一般年份因病虫害粮食减产15%以上,经济作物15%~20%,瓜果蔬菜30%左右。
2.2.3.1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
经对项目区调研考察,目前项目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如下(表1):
表1项目区常见病虫种类及常规防治药剂
作物
常见害虫
常见病害
常用防治药剂
瓜菜
地下害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斑潜蝇、白粉虱
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
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溴氰菊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霜脲氰锰锌、霜霉威、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多硫悬浮剂、烯.羟.吗啉胍、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嘧霉胺、异菌脲等
草莓
蚜虫、红蜘蛛
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黄萎病
百菌清、代森锰锌、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特富灵、多菌灵、克菌丹、扑海因、芦笋青粉剂、氯化苦、蚜雾、灭菊酯
西瓜
种蛆、蝼蛄、金龟子、蛴螬、蚜虫、红蜘蛛
猝倒病、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
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百菌清、菌毒清、植病灵
羊肚菌
小杆线虫、菇蚊、螨类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除虫菊、石灰水、保菇灵、克菌灵、多菌灵、托布津
香菇
菇蝇、螨类
黑斑病、片菇病、褶腐病、褐斑病
百病傻、多菌灵、苯酚、托布津、福尔马林、波尔多液、塞百液
辣椒
蚜虫、烟青虫、棉铃虫、茶黄螨
炭疽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
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溴氰菊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霜脲氰锰锌、多硫悬浮剂、烯.羟.吗啉胍、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嘧霉胺、异菌脲等
柿子
蚧壳虫、柿蒂虫、柿小叶蝉
柿角斑病、圆斑病、柿炭疽病
波尔多液、除虫菊、石硫合剂、柴油乳剂、马拉硫磷
苹果
食心虫、红蜘蛛、蚜虫、梨木虱、介壳虫、卷叶蛾、苹果蠹蛾
腐烂病、白粉病、花叶病、炭疽病、落叶病
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石硫合剂、多菌灵、代森锰锌、腐必清、戊唑醇、丙环唑等
通过调查和农户访谈得知,项目区大多数农户和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蔬菜和果树上的病虫害不熟悉,无法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更缺乏防治方面的经验,因此普遍反映蔬菜和果树病虫害的防治非常困难。
由于蔬菜和果树产品的经济价值比粮食作物高,因此蔬菜和果树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常常高于粮食作物。
2.2.4.2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
(1)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是发生面积大、范围广,病害产量损失重于虫害。
上述主要病虫害在项目区农作物生产中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苹果白粉病、花叶病、辣椒疫病和白粉病、瓜类枯萎病、黄瓜霜霉病和病毒病、西瓜猝倒病、草莓叶斑病等都为常发性病害。
总体来看,虫害发生面积大于病害,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虫害。
二是流行速度快,为害重。
如辣椒疫病从零星发生到全田蔓延仅半月左右,瓜类白粉病仅1周左右。
设施栽培条件下病害流行速度更快,可在短时间内造成为害。
如黄瓜霜霉病从点片发生到蔓延全棚仅需5-7天,温室黄瓜产量损失10%-20%,发病严重时损失超过50%。
项目区茄果类蔬菜中,几乎所有品种都受到病毒病危害,蔬菜疫病、灰霉病每年流行,蚜虫、白粉虱依然严重。
三是为害期长,损失大。
项目区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设施内生态条件十分适宜病虫发生为害,增加了病虫为害期限。
大田作物收获后,有些害虫向温室内迁移,如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在日光温室内世代增加而且世代重叠,由常规种植下的季节性发生变为周年性发生。
有些病虫害的发生季节较露地栽培明显提前,如生长中后期发生为主的黄瓜霜霉病提前到苗期开始流行发病。
同时黄瓜黑星病、辣椒白粉病、美洲斑潜蝇等近年不断传入,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四是病虫种类繁杂。
①主要病虫仍然猖獗。
如西瓜红蜘蛛、草莓蚜虫等为害猖獗;黄瓜霜霉病、辣椒白粉病、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仍严重为害,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
②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
如黄瓜、茄子灰霉病在露地栽培中不发生或发生为害较轻,而在温室栽培中发生为害重,防治难度大。
③土传病害日趋加重。
瓜类枯萎病、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黄瓜、西瓜猝倒病等病害,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发生为害不断加重。
④新病虫不断出现。
随着新品种引进,一些新病虫害不断出现并入侵危害,如香菇黑斑病、羊肚菌小杆线虫病等逐年扩大。
⑤生理性病害也不容忽视。
由于不合理施肥和栽培不当,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
(2)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加重的原因
一是栽培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项目区大力发展果蔬等经济作物,作物种类单一化,使农田生物群落趋于单一,导致病菌致病性变异加快,品种抗病性丧失速度加快,甚至流行发生。
项目区地膜覆盖和温室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项目区相当一部分农民盲目用肥或大量用肥,引发病、虫害发生造成减产。
二是防治方法与防治措施不到位。
项目区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普遍存在重化学防治、轻其它防治措施的现象,在化学防治上又存在盲目用药、用药品种单一、随意加大用量等问题,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三是农作物品种的更新也是病虫害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在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一般都讲要选择优良品种,一个优良品种不但要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逆性要强,品种抗性不同病害发生流行程度不同。
在很多况下,作物品种的抗性是决定病虫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四是气候变暖加剧病虫害发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省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项目区同样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灾害性天气事件增多。
气候变暖有利于项目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世代、越冬北界及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病虫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2.3化学农药使用现状
2.3.1化学农药投入
项目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
根据2014年陕西省农村统计年鉴资料,全省农药使用量40364.8吨,耕地平均8-10kg/hm2,其中杀虫剂约占65%,杀菌剂约占25%,除草剂约占10%。
11个项目县每年农业生产应用的化学农药用量为1310.7吨,其中杀虫剂占67.4%,杀菌剂31.9%。
在农药使用中,大部分农民使用氧化乐果、甲基1605、三氯杀螨醇等剧毒农药,即注意防虫,忽视治病,这与农民普遍缺乏病害的防治知识有关。
一旦病虫发生,农民选择杀虫剂或杀菌剂的可能性超过了80%。
在使用的杀虫剂中高毒农药的比例高达70%,使用生物杀虫剂的农户很少。
在施药器械方面,多为常规喷雾器,基本没有超低量喷雾器,降低了农药的利用率,增加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区各种作物农药用量(表2)差异很大,以温室蔬菜用量最多,达到每公顷30公斤,其次为露地蔬菜,每公顷20公斤,小麦和玉米用药量平均5公斤左右。
表2主要作物农使用品种及用量
作物
使用的可能性
用量
(kg/hm2)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小麦
90%
80%
10%
4.5-7.5
玉米
80%
80%
20%
5.0-8.0
油菜
50%
100%
0
3-6
露地蔬菜
90%
100%
/
20-30
温室蔬菜
80%
100%
/
30-45
2.3.2农民对化学农药的态度
从农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表3)。
绝大多数农民仍缺乏环境保护和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出现过一些中毒事例。
对于质量性问题,大多数接受访谈的农民对于化学农药广告的混乱状况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选择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来有效靶标病虫,特别是出现一些新的农药品种的时候,更加不知所措。
他们在使用农药时往往会超过说明书介绍的用量去使用,既不了解农药不同的作用方式,也不了解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如果一种农药对某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他们就会认为该种农药就对所有害虫都有同样的效果。
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都迫切希望能举办更多的培训班、现场会、发放或推荐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农药产品,以解决他们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要求以示范样板田的形式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效果,辐射并带动大面积的推广。
表3项目区农户访谈对话内容
序号
内容
问题设计与选答人数
A
人数
B
人数
C
人数
D
人数
1
用药年限
2-5
2
6-10
11
11-20
34
21-30
4
2
了解三证
知道
9
不全知道
42
/
/
3
如何获得药
农药店
51
厂家直销
4
流动摊贩
1
/
4
如何选择药
农技人员推荐
22
经销商
推荐
18
凭经验(或邻居推荐)
17⑸
看标签(广告)
7⑹
5
如何确定用药时间
凭经验(通知)
23⑶
农技部门指导
20
有固定的用药时间
13
根据农药标签
5
6
农药用量
凭经验
9
农药标签
32
专业部门指导
16
问用过的人
6
7
如何量取农药
药瓶盖
30
小包装
11
秤或已知容器
13
随意估计
3
8
实际用药剂量
标签剂量范围
39
高于标签剂量
12
低于标签剂量
2
/
9
如何计算用药量
按克/亩
41
按稀释
倍数
22
/
/
10
如何确定用药次数
凭经验
16
按推荐
19
农技人员指导
20
有时间就打
2
11
每季作物用药次数
1-2次
15
3-4次
27
5-6次
9
/
12
每次用药间隔期
8天以上
30
6-7天
18
4-5天
2
/
13
用药安全间隔期
参照执行
16
没有执行
11
不知如何执行
14
不清楚
10
14
如何用药
每次一种
21
两种混用
10
几种混用
19
多种混用
2
15
天气对用药影响
下雨
46
刮大风
27
高温
11
/
16
打药时是否防护
戴口罩
21
戴口罩,穿防护衣
28
药后洗手换衣
24
没必要
3
17
农药中毒
送医院
22
带标签医院急救
29
根据标签自行处理
2
/
18
农药保存
分类存放
31
随便放置
19
丢弃
5
/
19
空药瓶
丢在田边
14
烧或埋
33
不知道
2
/
20
知识培训
没有
7
1-2次
25
3-5次
9
5次以上
6
2.4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项目区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左右,病虫害防治水平相对较低。
项目区之间差异很大。
归纳起来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措施、物理机械、生物、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表4)。
在上述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仍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主体,占80%以上,农业措施占10%左右,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各占5%。
2.4.1病虫害综合管理
在病虫害防治中,项目区农户充分认识到选择和应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等农业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根本措施,除此而外就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利用比较少。
当有病害和虫害发生时,采用杀虫剂将害虫杀死、用农药将病害控制住,优先考虑产量和收益,至于农药残留看不到、摸不着,尚未引起重视,只有在发生残留危害和造成人畜中毒时,才注意到要合理用药。
项目区大多数农户缺乏必要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控害以及科学用药等控害技术的掌握十分薄弱,只有少数农户了解病虫害综合管理(IPM)的概念,但不知道IPM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
亟待加强对农民开展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避害及诱杀技术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替代和压缩化学农药的使用。
防治措施
适宜作物
农业
措施
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
适宜各类作物
地膜覆盖
玉米、马铃薯、蔬菜
轮作倒茬
适宜各类作物
清洁田园
果树、蔬菜
种薯脱毒
马铃薯
物理
防治
设置诱虫灯、糖醋液、悬挂黄板诱虫
果树、蔬菜
高温浸种灭菌杀虫、夏季高温闷棚
蔬菜
生态
防治
调控棚室温、湿度
设施蔬菜栽培
生物
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适宜各类作物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
蔬菜、果树、中药材
化学
防治
拌种或种子包衣
小麦、玉米、油料
播种沟(穴)用药或撒施毒土
玉米、马铃薯、蔬菜、油菜
制成各类毒饵诱杀害虫
适宜各类作物
烟雾剂熏杀病虫
设施蔬菜
地上喷雾或地下灌根
适宜各类作物
表4项目区目前主要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4.2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虫品种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最有效、经济和易行的措施之一,良种应用率达到85%以上。
对于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控制,而又缺乏有效农药的病害十分适用。
●作物轮作。
农民普遍认为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轮作对多种病害和食性专一或比较单纯的害虫起到恶化其营养条件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防止这些病虫害的扩散蔓延,采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瓜菜类与茄果类轮作,茄果类与叶菜类轮作,可减轻病虫危害。
●节水技术。
农民基本上掌握了看天、看地、看苗灌水,避免大水漫灌使田间湿度过大引发病害的发生。
●清除病株。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果实或病株,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害。
2.4.3化学防治方法
项目区农民过去无论什么害虫,都用乐果、敌敌畏、菊酯类农药,甚至用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蔬菜一发生病害,不管有没有效果,就用多菌灵、托布津。
项目县设施蔬菜平均农药用量120kg/公顷,少数农户高达到30kg/亩,温室黄瓜中乐果、功夫、敌敌畏、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农药残留量高。
据调查,项目区农药市场中存在剧毒农药份额高的尴尬局面,即农药市场中杀虫剂所占比例大,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比例高,而有机磷农药中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剧毒农药更高。
在病虫害防治上普遍存在有虫无虫使用甲胺磷或氧化乐果现象。
2.4.4防治技术规范程度低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都有一个防治适期问题,适期内用药,用药量少,效果好,成本低,但大部分农民乱用药现象严重,随意增加用药次数,防治成本增加。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施用水胺硫磷、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主要用在防治豇豆、茄子、辣椒等虫害发生严重的蔬菜品种上;其施用次数一年一般为8-10次,亩防治成本一年为100元。
在日光温室黄瓜全生育期用药次数达20多次,在黄瓜产量形成的高峰期隔2-3天喷施1次,甚至隔1天喷施1-2种农药。
2.4.5病虫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户综合素质偏低,缺乏技术指导,盲目施用农药。
一是打保险药。
不论有无病虫,三天两头,定期喷药,费工费药,成本高;二是打“马后炮”药。
防治病害提倡预防为主,早期防治,但农户重治轻防,对于防治病害多采取看见病害很严重的时候才打药;三是防治药剂不对路。
如有的用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去防治黄萎病,有的用打虫的药去防病。
由于缺乏常规技术指导,大部分农民只能按照农药经销商建议来解决他们面临的病虫害问题,而农药经销商对农民的指导原则是出于利益驱使,而不是如何高效、低投入和低污染地防治病虫。
由于没有掌握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适期,农民无法通过按期打药来控制病虫害。
剧毒农药用量大。
由于有机磷高毒农药品种生产量大,成本较低,效果较好,受到农民欢迎,愿意使用。
但因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缺少对各种农药的了解,上述农药使用过量、过滥情况比较严重,特别在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上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现象尤为突出。
有相当多的人对允许用什么农药、禁止用什么农药等有关规定不清楚,因此不管高毒低毒,什么药便宜、有效就用什么。
用药方式单一,对农药污染认识不足。
主要以喷雾为主,约占总施药次数85%以上,农药利用效率非常低。
农民对高毒农药造成急性中毒也认识不足,对农药在人体中逐渐累积造成慢性中毒的危害性根本认识不到。
少数菜农法制观念淡薄,受利益驱使违规滥用高毒农药。
农户对新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接受较慢。
一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之下速效性要稍差一些,农户就认为效果不好。
二是新农药在价格方面比老农药要稍高,但明贵暗廉的道理(新农药一般是高效、持效期长,可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农户始终想不明白。
农药管理不善。
农药市场的监测管理不严,有些法规不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禁止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民仍在继续使用,而且是用来防治大部分病虫害的主要农药品种;不合理保管农药和其他农用化学品;农药废弃物和包装物不妥善处理。
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虫害 管理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