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 文档编号:2902312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1.27KB
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
2地基与基础工程
2-1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201-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
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石灰:
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主要机具有: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
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橛,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灰土拌合:
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
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分层铺灰土:
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1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1-8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
(kg)
虚铺厚度
(mm)
备注
1
木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
6~10t
200~300
双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橛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夯打密实:
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b/cm3)
1
轻亚粘土
1.55
2
亚粘土
1.50
3
粘土
1.45
3.10找平与验收:
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雨、冬期施工:
3.11.1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1.2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留槎和接槎。
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3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15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种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
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自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留、接槎不符合规定:
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生石灰块熟化不良:
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灰土配合比不准确:
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
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
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灰土的试验报告。
1-5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3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
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
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
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一般机具有: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和验收手续。
2.2.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
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
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偏差表1-8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平碾
200~300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振动平碾
600~1500
6~8
蛙式柴油式打夯机
200~250
3~4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
2km/h羊足碾:
3kw/h
振动碾:
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
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3.10.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0.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填方上层应用未冻、不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10.5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表1-9的规定。
但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可不受表内填方高度的限制。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表1-9
平均气温(℃)
填方高度(m)
-5~-10
-11~-15
-16~-20
4.5
3.5
2.5
3.10.6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筑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方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
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
回填土方的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方土层受冻。
并且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10。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10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0,-50
2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
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
5.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6.4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
(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6.5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6.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7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地基处理记录。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1-4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4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
宜优先选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或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3.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11雨、冬期施工:
3.11.1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3.11.2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
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
3.11.4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11.5管沟底至管顶0.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3.11.6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7。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7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5.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5.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6.4回填土夯压不密: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地基钎探记录。
7.2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3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灰土 地基 施工 技术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