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01145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2
- 大小:132.34KB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1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学科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本次教学班级为五
(1)班,全班40人,原有语文基础较好,但本班后进生也比较多。
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培养和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4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
本册阅读课文共30篇,其中讲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大都是新编课文,以相对集中的话题分为8个单元。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蕴涵人文精神,文质兼美,浅近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隋趣,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文配有与内容相关的图画,画面精美,图文对应,有利于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维的发展。
本册安排4次口语交际,每课单列,分别编排在4个单元的课文之后。
口语交际内容均来自儿童现实生活,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丰富表达内容。
每课包括三个部分:
课题——提示交际内容;文字材料——提供交际环境;提示语——引出交际话题,提示交际步骤。
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设计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交际互动,初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本册安排8次习作。
习作内容来源于单元话题、课文内容以及儿童生活。
这有利于儿童将知识积累迁移到习作内容中去,有利于调动儿童生活经验,使他们有话可写。
习作呈现方式简洁明了。
提示语提出习作范围、方法或步骤。
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活动”作为一个板块,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共8次。
它不只是单元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还是通过“语文活动”整合其他板块,并适当地拓展、延伸。
在综合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活动”设置以下三个栏目:
1、“万花筒”——重在综合运用。
内容有关联词、阅读、叠词、填空、辨析词义、近义词、词语归类、变换句式等。
题型活泼、新颖,贴近儿童生活,能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2、“百宝箱”——重在积累感悟。
内容以诗词、名言、词语、对联为主。
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引领学生在诵读与积累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大舞台”——重在拓展延伸。
内容有手抄报、调查报告、关爱动物、画坛趣事、汽车王国、家庭辩论会、蹦跳的汉字、电视访谈等。
这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进射创新火花的平台。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味创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愉悦。
三、教学目标:
1、全册共认识常用汉字211个,其中会写138个。
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质疑问难。
4、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联系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1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1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
1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1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7、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18、养成留心观察周围
1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2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21、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24、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
26、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独立识字能力。
2、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3、加强朗读,从读入手,以读带讲。
在读中把握文章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在读中感悟,从读中理解,在读中了解段的构成,初步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4、增强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加强训练,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5、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文情怀。
6、提倡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留有余地,拓展空间,发展个性。
7、把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和内容设计,借助提示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活动。
8、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宽活动内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训练。
9、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问。
10、注意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谈的能力。
11、提倡有创意地使用教材,注意在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2、把握习作的编排及板块设计的意图,发挥教材优势,注重习作过程的指导。
13、根据习作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创设习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14、从观察人手,先说后写,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15、改革习作教学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习作的时空,倡导生活作文。
16、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
17、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学习与运用。
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巩固、迁移、深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8、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19、联系学生自身经验,沟通学生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与学习语文的抽象性、典型性之间的渠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拓语文学习的新视野。
20、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五、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4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
其中精读课文一般2-3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语文活动”1-2课时。
9月4日
年月日本期总第1课时
第课时
课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呢、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激发对祖国妈妈
的无比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2、难点:
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
生字卡片或字幕投影仪
(一)谈话导人
有一个人,我们大家都称呼她为‘妈妈’,同学们这样称呼她,老师这样称呼她,爸爸妈妈这样称呼她,连爷爷奶奶也这样称呼她。
她就是我们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
今天我们学习一组诗——《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作者给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呢?
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说说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听读正音,也可以简单谈谈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本课安排了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可以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识字。
作为高年段的学生,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识记方法。
字音上,“呢”的声母是鼻音,“龄”的声母是边音,可比较认读。
“敏”的韵母是前鼻音,“龄”的韵母是后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正音,把音读准。
字形上,“呢、龄、敏、遗、沐、躯”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拆字法记忆字形,也可以利用熟字进行对比记忆。
如“呢”与“呢”相似,左边为“日”;“敏”是“繁”的上半部等。
“遗”为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先内后外,里边的“贵”上部为“虫”字少一点,不要多加了点。
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字的比例,“呢、沐、躯”为左窄右宽,“敏”为左宽右窄,“龄”左右等宽。
字义的理解,应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的方法自主揣摩,也可凭借工具书自主理解。
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
亲呢:
十分亲密。
德高望重:
成语。
品德高尚,声誉卓著。
遗著:
死者生前留下来的著作。
沐浴:
原指洗澡,比喻受润泽。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边读课文,边感知内容,体会。
交流,反馈。
带着情感体验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把收获总结一下吧!
教
后
记
·
年月日本期总第2课时
第课时
课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呢、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激发对祖国妈妈
的无比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2、难点:
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
生字卡片或字幕投影仪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听写生字。
2、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感悟理解,指导朗读
学生边读边想:
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
你读懂了哪些?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诗句?
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
在诗旁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然后再交流讨论。
1、《称呼》一诗通俗易懂,语言富有儿童隋趣。
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我”、“爸爸”、“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国母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
“母亲”这一称呼将祖国与“我们”的距离拉近,更加形象化了。
最后一句,则以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感到无限光荣,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教学时以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指导朗读时,前三句要读出儿童的天真、童稚;第四句要读出激动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2、《年龄》一诗第一句用“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用“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
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说祖国“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却又“焕发出火红的青春”。
第二句让学生先从课外收集的资料中谈谈方志敏的遗著(如《可爱的中国》等),再由教师补充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再谈谈今天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新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建设大中国的决心、信心,学习第三句诗。
朗读时,要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去朗读,一、二句诗的前半句宜稍慢,低沉些,后半句宜稍快,第三句宜高亢些。
3、《画像》一诗应重点指导理解“于是,我想到了好多好多的英雄,他们是骨子里最像您的中国娃。
我正决定照他们的模样,把您的形象描画”。
可让学生谈谈对祖国的印象,谈谈祖国的英雄儿女,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最后两句写要画张自画像,来代表祖国,这表达了自己愿意继承优良传统,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发扬光大。
4、这组诗读时朗朗上口,可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句自由诵读,熟读成诵后可当堂背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趣
对于祖国妈妈,你有哪些悄悄话要说呢?
学做小诗人,可模仿课文写,也可以自主写作,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附板书设计: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①称呼——祖国妈妈
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②年龄——越活越年轻
③画像——长得像妈
教
后
记
年月日本期总第3课时
第课时
课题:
2香港有棵老榕树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
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人爱树护树的赞美之情,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
2、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
CAI图片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的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把学生带人情境当中。
提问:
喜欢这棵大榕树吗?
想对它了解得更多吗?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有棵老榕树》。
2、借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想了解些什么?
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时,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检查朗读时相机检测反馈。
字音上,“港、榕、商、赢”的韵母都是后鼻音,发音时注意舌根隆起,把音发准;“挪、扭”的声母是鼻音;“筑”的声母是翘舌音,注意正音。
字形上,“湾、港、榕、挪、吨、扭”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比例,把字写得均衡匀称,富有美感。
“赢”字笔画繁多,提醒学生写得紧凑,张弛有度。
在记忆字形时,引导学生采用拆分部件法和猜字谜记忆法,特别强调“商”字下框中由部件“八”和“口”组成,可与“摘”比较记忆;“赢”字的字谜如:
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贝凡,败者猜不着,胜得可占先。
字义的理解可引导学生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自主感悟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辅助理解。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沧桑:
沧海桑田的略语。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恍然大悟:
成语。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举世瞩目:
瞩目,注视。
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别扭:
不顺心,不相投。
可持续发展:
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4、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教
后
记
年月日本期总第4课时
第课时
课题:
2·香港有棵老榕树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
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人爱树护树的赞美之情,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
2、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
CAI图片资料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听写生字。
2、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感悟理解,指导朗读
1、初读课文,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这棵树的初步认识: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榕树?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并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意在重点介绍榕树的昂贵。
2、了解这棵树的昂贵之处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香港人为了让这棵见证了香港百年沧桑的老榕树不被砍伐,不被移走,而采取了最昂贵的保护措施。
以“这棵树究竟贵在何处”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并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第二自然段用一个问句巧妙地过渡:
“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既承接了上文的意思,又揭示了下文的写作意图,也恰到好处地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提高表达能力。
(2)第七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对这棵榕树实施的保护措施。
“直径18米、深10米……花了两千多万港币”,引导学生从所列数字直观感受其昂贵。
(3)第八自然段描写了太古大厦落成之后,现代文明和自然景色和谐共处的独特景观。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并引导学生想象这幅奇特壮观的图画,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欣赏图片和录像,让学生从这独特的景观感受其昂贵,感受其物有所值。
3、让学生弄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路是保证香港繁荣昌盛的前提”,“只有懂得爱植物和尊敬植物的地方,才是真正领悟人的价值的地方,才是能在地球上创造奇迹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香港。
指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好好品味朗读,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使学生领悟得透彻明白。
(1)第十自然段写到了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时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要提这段往事?
要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比“榕圃”与“钢筋水泥的森林”,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知道香港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无限制地利用和挖掘自然资源,而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子孙后代造福。
(2)第十二自然段是作者对这棵老榕树的美好祝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读出对榕树的喜爱,读出对榕树的祝福。
要让学生明白这不光是作者对榕树的祝福,更是作者对世人的希望,希望有更多的“榕树”得到这样的“超级待遇”。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句子的含义。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老师总结: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其进步与文明很大程度取决于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否爱护和尊敬动植物;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类才可以意识到自身真正的价值——不是向大自然无节制地掘取,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创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类才能创造奇迹。
4、指导朗读要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动而读,动情地读。
朗读时要轻缓抒情,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出对榕树的喜爱和尊敬。
(四)拓展延伸,语言训练
1、依据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感受,填空:
这是一棵的榕树,我愿它——。
2、老榕树得到如此关照,会有什么想法呢?
以“老榕树的话”为题写一段话。
3、你想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吗?
选择一个有关香港的主题,上网查找资料。
附板书设计:
2香港有棵老榕树
超级待遇
/\、
香港人老榕树
\/
明智远见
教
后
记
年月日本期总第5课时
第课时
课题:
3·城市的明眸
教学目的:
1、认读“眸、辟、韵、矗、廊、禹、襟”7个生字;辨析多
音字“似、旋、分”。
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体会作者对青岛
及其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3、了解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明白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体会作者对青岛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2、难点: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具
图片资料
(一)借题质疑,导人新课
本课课题新颖,可从课题人手导人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板书“明眸”两字,并教学生读准“眸”字并说说“明眸”的意思,即明亮的眼睛。
接着板书“城市的明眸”。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如:
“城市的明眸”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也可以播放一段青岛的风光片,重点突出青岛的雕塑,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而导人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韵、禹”是整体认读音节;“廊”是后鼻音,“襟”是前鼻音,注意读准。
2、本课有3个多音字,注意辨别。
似旋分
(三)自学交流,引导思考
本文为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
可抓住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寻找答案,使学生能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1题,交流讨论:
“城市的明眸”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交流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青岛”比喻成“新妆的丽人”,将“精美的城市雕塑”比喻成“丽人的明眸”,所以“城市的明眸”指的是精美的城市雕塑。
最后一自然段又强调正因为有了这些雕塑,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增添了许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使她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眼睛为心灵之窗,“永恒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教师结合文章的开头、结尾,讲述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
2、学生已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但对精美的城市雕塑还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应继续让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交流讨论:
课文介绍了哪些雕塑园区?
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个雕塑园?
课文主要介绍了文化名人雕塑园、五四广场“五月的风”、海韵园等,写得最详细的是海涛园。
写海涛园先是介绍了主体雕塑“天地问”,又介绍了最令人动心的“世纪长廊”,以及令人感动的盲文说明图的设计细节。
作者不但写出了海涛园雕塑的特点——雄伟大气,立意不俗,令人感受到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历史文化氛围的熏陶,同时还突出了设计者的人文关怀——铜牌制作的盲文说明图,不忘给盲人装上一双“明眸”——能够通过触摸感受此间的美丽。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青岛雕塑的文字或图片资料,通过展示和欣赏,使学生感受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强烈震撼。
(四)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
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对青岛雕塑的赞美之情,更要读出对青岛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青岛的雕塑各具特色,你能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周围或你看到过的一座雕塑吗?
2、你对“世纪长廊”十二根圆柱上雕刻的历史故事感兴趣吗?
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要画面,用自己的话把它再现出来。
附板书设计:
3城市的明眸
精美的雕塑
名海海海海
人风韵趣涛
园园园园园
\————————————————————
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教
后
记
年月日本期总第6课时
第课时
课题:
名字中的语文
教学目的:
l_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
达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问的友谊。
重点难点:
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