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290108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17KB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docx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导学案教师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
《祝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和典型意义。
3.体会社会环境对形象塑造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清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懂得反封建的必要性,认识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小说以“祝福”为题的含义。
2.认清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以及其内在因素。
知识链接
一、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和诗人,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文题知识: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年8月初版。
收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ll篇,《祝福》是第一篇,展示了当时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了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反映他们长期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造成的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着重描绘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与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3.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写于1924年,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
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
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篇《祝福》就是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寒暄(xuàn)踌蹰(chú)朱拓(tuò)百无聊赖(lài)
B.监生(jiàn)惴惴(zhuì)俨然(yǎn)少不更事(jīng)
C.间或(jiàn)形骸(hái)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
D.陈抟(tuán)驯熟(xùn)炮烙(pào)咀嚼鉴赏(jū)
2.选出对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 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缩) 间或一轮(偶而) 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
D.鄙薄(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
3.选出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参考答案:
1、C(A.朱拓tà;B.少不更事gēng;D,炮烙páo)
2、B(“歆享”的“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3、A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与语境不合;B百无聊赖指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此处应用毫无办法;C惴惴不安是害怕发愁的样子,此处难发入睡与害怕无关。
三、问题: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概括《祝福》的情节结构:
(1)序幕:
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2)结局:
寂然死去。
(3)开端:
初到鲁镇。
(4)发展:
被卖改嫁。
(5)高潮:
再到鲁镇。
(6)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五、问题探究:
本文在叙述情节结构上采用了倒叙手法,请简要概述其作用。
答:
1.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够引人人胜。
2.既给作品造成了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又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问的矛盾,表明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相关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
【问题探讨】
一、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请找出这三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第一次:
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作用:
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说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第二次:
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情景。
作用:
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祭祀的告诫下,祥林嫂永远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
她虽然百般挣扎,但还是无济于事,她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于是她精神完全崩溃,最后沦为乞丐。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三次:
描写“我”看见祝福情景时的感受。
作用:
1、将祥林嫂的死和祝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
2、使小说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二、作者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1、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联系。
2、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祝福的热闹正反衬了祥林嫂临终的孤寂凄凉。
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
三、如何理解小说对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描写?
答:
1、书房里挂陈抟的“寿”字,说明鲁四老爷希望自己长命百岁。
2、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康有为以及死于除夕的祥林嫂,对联的下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对其作了有力的嘲讽。
把一边的对联(“品节祥明德性坚定”)写成“已经脱落,松松的卷和放在长桌上”,讽刺其已无“品节”可言。
3、《康熙字典》等暗示了鲁四老爷的守旧特征。
四、祥林嫂从初到鲁镇至临死前,外貌有哪些变化?
结合她的生活遭遇,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进而归纳祥林嫂的形象。
1、进一步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绘祥林嫂外貌的语段,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眼睛
初来鲁镇
二十六七岁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两颊红
顺着眼
再来鲁镇
三十一岁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两颊上
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有泪
痕,眼光无精神
临死之前
四十岁上下
手拄竹竿,下端开
了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头发全白,脸上瘦
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木刻似的
只有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说说祥林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讨论,自由发言。
)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初来鲁镇时她青年丧夫,勤劳善良,安分耐劳,她本想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可却仍被婆婆再嫁到深山野凹里去。
可是不久丈夫又病死了,儿子给狼吃了。
生活中的惨重打击,使她重新回到鲁镇时“两颊上失去了血色”,“眼角有泪痕……”。
当她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婶一声“你放着罢!
”以及柳妈的关于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的话,使祥林嫂的精神完全崩溃了。
她在长期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精神麻木。
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下,祥林嫂一步步被逼上死亡的道路。
3、研讨文中主人公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
分情节概括)
答:
A.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初到鲁镇”部分)
B.挣扎与抗争。
(“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的有关段落)
C.彻底绝望,精神崩溃。
(捐门槛后还是不准祭祀)
总之,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社会中受压迫、受剥削的妇女的典型代表。
五、分析鲁四老爷及“我”的形象。
答:
A、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剥削人民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是迫害祥林嫂的元凶。
1.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守旧而反动。
(“讲理学的老监生”、“骂”)
2.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对联的暗示)
3.自私、冷酷。
(嫌弃祥林嫂,不准祭祀,在精神上折磨祥林嫂)
B、“我”: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
1.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
2.同情祥林嫂,善良。
3.软弱,无能。
(不能直面祥林嫂提出的问题,含混回答,落荒而逃。
)
第三课时
一、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下面句段的含义或思想感情。
①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
[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认为像祥林嫂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更显得处处与这个社会作对,所以他要骂祥林嫂“谬种”。
②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
[明确]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表现了民众的愚昧、冷漠。
③“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摆。
”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①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祥林嫂两次反应不大相同,为什么?
②比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
”和“你放着罢,祥林嫂!
”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
[明确]
(1)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已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
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
她的精神崩溃了。
(2)“祥林嫂,你放着罢!
”“你放着罢,祥林嫂!
”这两句话的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④我在艨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圆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她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
[明确]作者以喜写悲,描绘出当时严酷的阶级对立,富人所祝之福正是建立在穷人的不幸和痛苦的基础之上,表现了“我”的悲愤和憎恨之情。
二、讨论:
祥林嫂之死根源究竟是什么?
(提示:
多角度分析)
[明确]A、客观原因:
封建思想
1.妇女的贞洁。
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
2.封建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倡“三纲五常”。
封建礼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根据儒家思想制定的,鲁四老爷就是鲁镇封建秩序的执行者。
3.妇女的三从四德。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
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
违背了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4.祭祀。
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祝福 导学案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