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 文档编号:2900942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1.51KB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
(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
(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
(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
(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
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
(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
(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
(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
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6)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情感总结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总结2】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三)答题步骤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
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 )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龟形诗①
侯氏
暌离②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③,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迭练④先垂泪,拂杵调砧⑤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①龟形诗:
以“龟”谐“归”。
②暌离:
分离。
③尺素:
书信。
④开箱迭练:
打开箱子折叠丝绢。
练,白色的丝绢。
⑤拂杵调砧:
拂拭捣衣的木槌调整好捣衣石准备为征夫制衣裳。
杵和砧,均为捣衣用具。
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四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闻雁修书,见霜制衣,开箱垂泪,调砧断肠。
(步骤二)这些具体、典型的生活细节,真切有力地抒发了家中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
【答案】(步骤一)诗人通过对自己岁末暮年,仍漂泊他乡,而边关战事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请缨的叙述,(步骤二)抒发了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空负报国愿望却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
二、高中诗词鉴赏
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释】①禁漏:
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
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2)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解析】【分析】
(1)B项,“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错误,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
故选B。
(2)第一首“秋月城头过”写秋月从城头经过,结合上文“谁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以景结情,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第二首“识是谢公诗酒人”。
由“识”可见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写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结合前面的“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点评】⑴该题为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意象作用的分析能力。
分析意象作用,需要考虑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手法,再具体分析,最后分析情感或者突出表现的内容。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注释】①镌鑱(juānchán):
雕刻,刻画。
②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令认为杜甫虽然有堪与《诗经》比肩的诗才,但却平生碌碌,怀才不遇,不被时人所重。
B. 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他的诗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C. 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
D. “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颈联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意象丰富,成就卓异,流传久远。
(2)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
(1)C
(2)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
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
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
【解析】【分析】
(1)C项,“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错误。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诗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的触动。
这就是杜诗创作力量的源泉。
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说他们的诗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以穷人”。
作者并没有认为古代诗人大多是困窘的,也没有认为写诗使人困窘。
故选C。
(2)《读老杜诗集》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
①“气吞风雅妙无伦”,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无比的程度。
②“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碌碌当年不见珍”,结合注释内容“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分析可知,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家来江滨”,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
所以有“惟余孤冢耒江滨”的感叹,这是就杜甫身后萧条的情况而言,以增加对杜甫的悼念之情,且代鸣不平。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
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
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
【点评】⑴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内容,再阅读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
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
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
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兵
杜甫
北庭①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②,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③波。
【注】①北庭:
都护府名。
②妖氛拥白马:
指安史叛贼。
③辽海:
叛贼史思明的老巢,今辽河流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虎”是指勇猛的战士,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的“虎”指如猛虎一样的气势。
B. 额联表现部队精锐,气势无敌,对其寄予了厚望;“边隅”指“邺城”,是指前线作战之地。
C. 题目“观兵”,“观”是指观看,“兵"是指正在出征的战士,本诗写了战前的预设与战后的喜悦心情。
D. 本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融叙事、议论为一体,语言精炼,笔力雄健。
(2)结合全诗,分析“斩鲸”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
(1)C
(2)①斩鲸,就是斩首的意思,是指直剿叛军老巢、平定叛乱;用了比喻的手法。
②对出兵决战、平定叛乱充满期待与自信;从诗中“壮士”“貔虎”“精锐”“元帅”等词语,可以看出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③表现出擒贼先擒王、不达目的不罢休、斩草除根的必胜决心和意志;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解析】【分析】
(1)C项原诗是作者观看将士们出征,表现了他们的勇猛,主要写了战前的预设,对必胜的信心。
作者写的是战前,还没开始作战,也就无所谓“战后的喜悦心情”。
故选C。
(2)本诗“斩鲸”,是斩首的意思。
“斩鲸”运用了比喻,比喻平定叛乱势力;“斩鲸辽海波”,是指应该率军直捣敌人巢穴,平定叛乱。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斩鲸”所表达的情感。
考生先要读懂诗歌,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题目、时代背景、注释等揣摩作者通过“斩鲸”所表达的情感。
本诗的意思是:
北庭都护府派遣的豪壮勇猛的战士,数量很多。
这支精干勇敢的部队过去无敌于天下,现在把他们放到临敌的边境会怎么样呢?
安史叛将气焰很盛,元帅等待着挥兵进击,荡平贼寇。
不要一味围守在邺城之下,还应该率军直捣敌人巢穴。
从诗中“壮士”“貔虎”“精锐”“元帅”等词语,可以看出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可以看出作者对平定叛乱充满信心,所以才会用“斩鲸”对士兵们寄予厚望。
从“妖氛拥白马”表现了对叛军的轻视。
从“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可以看出作者斩草除根、擒贼先擒王的决心和意志,作者的谆谆告诫和殷切期望突出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斩鲸,就是斩首的意思,是指直剿叛军老巢、平定叛乱;用了比喻的手法。
②对出兵决战、平定叛乱充满期待与自信;从诗中“壮士”“貔虎”“精锐”“元帅”等词语,可以看出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③表现出擒贼先擒王、不达目的不罢休、斩草除根的必胜决心和意志;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点评】
(1)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
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词语鉴赏和情感鉴赏。
对于词语的含义,首先要解释本义,接着解释在句中的意思,如果有运用修辞手法,要进行分析。
5.(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①至公:
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
(1)D
(2)①情感表达:
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
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分析】⑴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⑵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
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
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情感表达:
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
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①(其三)
姜夔
黄帽②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五) 姜夔
三生定是陆天随③,只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④人和雪洗征衣。
【注释】①光宗绍熙二年冬,诗人访范成大,除夕乘舟归苕溪,途中写了一组诗,共十首。
②黄帽:
即俗称艄公,汉代称为“黄头郎”。
③陆天随:
唐代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不仕,常携带书、茶具灶、钓具,乘舟浪迹江湖。
④倩:
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三前两句从听觉入手,舟人连夜行舟,传呼不已,船篙击打流冰,发出响声。
B. “舟尾春风飐客灯”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江春入旧年”都写了水上的春意。
C. 其五“倩人和雪洗征衣”是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画面生动。
D. 两首诗歌的前两句都点题:
其三写“黄帽”暗点“归”,其五第二句“归”字点题。
(2)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C
(2)①悠然之情。
其三中最后一句,旧年未尽,湖上却已春意盎然,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之意;其五结句画面生动、情趣盎然,一种悠然之趣溢于言表。
②思归之情。
其三首句“睡不成”,表现了思归情切;其五前两句写归,表现了思归之情。
③凄凉无奈之感。
其三第三句“分明旧泊”等道出了水上夜行,江南漂泊,隐含凄凉之感;其五第三句“拼”是不得不然之意,不得不在一叶扁舟上度过新年,其飘零生涯可知,透出了一种哀愁与无奈。
【解析】【分析】
(1)C项,“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错误。
选项曲解“征衣”的意思,根据注释及诗歌可知,应是“旅途中的衣服”。
故选C。
(2)从诗歌标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和注释来看,这是诗人访范成大,除夕乘舟归苕溪所写的一组诗歌,其三中首句“黄帽传呼睡不成”中“睡不成”说明诗人此时盼归心切以至无法入眠,其五中也有相关内容,如开头两句“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借助陆龟蒙来体现自己的恬淡心境,而“只”“作客归”又流露出思归之情;其三最后两句“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借助“江南岸”“春风”等春意盎然之景来抒发自己的悠然闲适之情,其五最后一句“倩人和雪洗征衣”意思是“请人用雪洗去旅途衣服上沾染的风尘”,画面生动有趣,流露出悠然之情趣;其三中“分明旧泊江南岸”,“旧泊”暗示我们,诗人不但此次是身在旅途,而且还曾经多次飘零旅途,内心隐含凄凉之感慨,其五中“已拚新年舟上过”意思是不得不在这舟上渡过新年,内心流露无奈伤感之感。
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两首诗歌。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悠然之情。
其三中最后一句,旧年未尽,湖上却已春意盎然,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之意;其五结句画面生动、情趣盎然,一种悠然之趣溢于言表。
②思归之情。
其三首句“睡不成”,表现了思归情切;其五前两句写归,表现了思归之情。
③凄凉无奈之感。
其三第三句“分明旧泊”等道出了水上夜行,江南漂泊,隐含凄凉之感;其五第三句“拼”是不得不然之意,不得不在一叶扁舟上度过新年,其飘零生涯可知,透出了一种哀愁与无奈。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
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
其次抓意象,挖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
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然后,品词句,悟感情。
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明)张楷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
(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C
(2)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②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
【解析】【分析】
(1)C项,“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古诗词 鉴赏 思想 感情 诗歌 专项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