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00417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8.35KB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落实基础,王老师提了两个要求:
一是勤奋——勤能补拙;二是练习——熟能生巧。
B.夜深了,月亮缓缓升起,村庄静寂在虫鸣声中……。
C.请你回忆一下事情的经过,谈一谈你当时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D.对于您的无私帮助,一句“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4.下列诗句中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郞西。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李老师关切地叮嘱我们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免得受凉了。
B.在反腐高压下,一些贪官纷纷畏罪潜逃,但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
C.小区内的电梯频出故障,居民们终日提心吊胆。
D.他们两个是同桌,不仅学习都很好,而且彼此谦恭有礼,真可谓针尖对麦芒。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5)“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六则中孔子“,”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诗中“幽人”指的是()
A.隐居的高士B.幽雅的女人C.幽谷的主人D.李白的影子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两人对酌”,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
B.次句“一杯”三次反复,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难过之至。
C.后两句明白如话(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
D.全诗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后,大家对文中的牧羊人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决定在班中开展以“我看人生意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一句有关“人生意义”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仿写。
人生就要像雨滴一样,即使渺小,也要润物无声;人生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人生就要像金蝉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
《论语》十二则(10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3分)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
2)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B、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突然)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前面)D.止增笑耳(仅、只)
2)与“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夫君子之行D.下车引之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其中一只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走了很远。
)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侥幸心理。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B.《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炕和猫
张炜
“狗在地上,猫在炕上”,这是外祖母常说的一句话。
她的意思是,猫和狗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待它们要有原则,不能乱来。
比如说狗上了炕,她会马上严厉地斥责,让它快些到地上去,不然就打它了。
猫蜷在炕上,她从来没有不满意过,有时还主动地把它抱到炕上。
有一段时间,我从学校或林子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炕上有没有猫。
因为它蜷在炕上的模样早已让人习惯了,觉得那样才是正常的。
其实猫也有自己的事情,它常常不在家里,而是去林子里或其他地方做点什么。
它主要是贪玩,其次是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发现猫喜欢的地方与我们一帮朋友大致相似,比如林子、园艺场和村子等。
它如果不按时到这些地方去转一转,就会寂寞。
它还会与另一些猫在一起打打架什么的,这与我们也差不多。
不过猫一定会按时回家,待在炕上。
那时候它很正经,好像从来没有胡闹过似的,表情十分严肃。
我有时与它一块儿待在炕上,长时间看着它严肃甚至还有些忧愁的小脸,用力忍住才不会笑出来。
它在思考什么大事?
它沉重的表情让我不好意思将其抱起来戏耍。
当它低头思索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得承认:
它的心事太多了,它也许正思索着全世界的大问题呢。
它真的像一位智慧老人,长了两撇胡须,永远皱着眉头。
我伏在炕上,与它面对面看。
这时它完全不理我,只偶尔半睁眼睛看看我,然后重新闭目思考。
可是我不会容忍它一直这样严肃下去。
我要和它玩,无论它愿意与否。
我捏捏它的鼻子,亲亲它的额头,握住它又软又小的一对巴掌。
在这个世界上,哪种动物的鼻子长得比猫的更好看?
圆圆的、直直的,还有一层细细的茸毛,摸一摸有一种美妙的手感。
如果把嘴巴贴在这个小鼻子上,会有一种痒丝丝的感觉。
它偶尔也会停止思考,和我玩一会儿。
但是它如果正想着某件大事,就一定会千方百计挣脱我,去另一个地方待着。
它从炕的一头挪到另一头,有时干脆冲出屋子,跑到灌木丛中,或者爬上高高的树杈,趴在那儿思考。
猫恐怕是所有动物——包括人——当中最善于思考、思考时间最长的一种吧?
它最爱去的地方是外祖母的怀抱。
她抱着它,一会儿抚摩,一会儿拍打,有时还要往胸口那儿拢一下。
母亲说:
“猫跟你姥姥最好,关系最近。
”
我问:
“它和我怎样?
”
母亲说:
“差多了。
它不喜欢你。
”
我心里有些委屈。
因为全家人谁也没有我在它身上花的时间多,我总是和它玩啊玩啊。
“为什么啊?
”我问。
母亲说:
“你不让它清闲。
”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7期,有删节)
1)本文主要介绍了猫怎样的生活习性?
2)家里的猫为什么喜欢姥姥,不喜欢“我”?
3)文章中常将猫与人作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小动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12.阅读“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到文末,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
2)阅读文章结尾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七、作文
13.以《电视机前的一家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风正一帆悬
(2)青草池塘处处蛙(3)何事长向别时圆(4)但愿苍生俱饱暖(5)如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诗歌鉴赏
7.1)A
2)B
四、综合性学习
8.
(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2)即使短暂 也要放声歌唱
五、文言文阅读
9.1)1)按时2)恼怒3)超过逾越
2)1)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谓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3)A
10.1)C
2)C
3)B
4)D
5)D
六、现代文阅读
11.1)猫喜欢待在炕上,喜欢独立思考。
2)因为姥姥喜欢抱猫,抚摩它,拍打它,亲近它,对它很温柔,没有打扰它的清静。
而“我”不管猫是否喜欢,就去打扰猫的清静,喜欢捏弄它,不让它清闲。
3)关注小动物,尊重小动物。
12.1)连用四个“多么”,增添了幽默的表达效果,使得大家极力夸赞虚无新衣的丑态,在反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着的心理,充分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揭示了封建统治者阶级虚伪、愚蠢且腐朽的本质。
七、作文
13.参考例文
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不,晚饭刚过,我们一家子便“各奔东西”了。
奶奶把门轻轻一关,便进入了自己的“戏剧天地”。
不一会儿,她的房间便依稀传出了“咿咿呀呀”“咚咚锵锵”的声音,不用说,她又在看戏剧了!
时不时地,还能听到奶奶那沙哑的嗓音——看到高兴处,奶奶便会跟着哼几句。
老妈刚进自己的卧室,门还没关紧,“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声便响了起来;而客厅,则是我和老爸的体育世界。
每每说起这惬意的时刻,我便会想起几年前,电视机前那可笑而温馨的一家子——
终于,我家也买电视机了!
一家老小都十分开心,以前蹭电视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于是,嘴巴里还嚼着饭呢,一家四口便围在那“受宠若惊”的电视机跟前了。
收看什么节目呢?
老爸把遥控器递给老妈——老妈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这类爸爸所谓的“小事”,当然得由她做主。
“看看,有没有好的电视节目。
”老妈眼中“好的电视节目”就是那些扭扭捏捏,一到关键处便“请看下集”的电视剧。
没看一会儿,老妈突然又把遥控器塞给了我——老妈最疼我了,看着我无精打采的模样,肯定心疼了。
我也不客气,赶紧调到体育频道,生怕错过了精彩的赛事。
(在老爸从小的培养和熏陶下,我已早早地成了体育迷了。
)
“快传,射门!
”“加油,只剩5分钟了!
”我看了看表,急得差点跳了起来。
就在看表的一刹那,我无意中瞥见了一旁太师椅上的奶奶:
眯着眼睛,微张着嘴,盯着电视机,不知道在看什么。
是呀,奶奶怎么看得懂这些?
帮奶奶这个老越剧迷找找越剧吧,我又拿起了遥控器……唉,折腾了半天,什么也没看成,谁也没看成。
干脆,一家子就早早睡觉吧。
想起这些,便觉得好笑。
再想想现在的日子,真是……用奶奶的话说,“享福了”。
不是这样吗?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荷叶•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曾子言①“鸟之将死,其鸣也哀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③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并不灵验。
鲁迅先生敢于④直面惨淡的人生⑤他的遗嘱,同他以往的文章,乃至同他的为人一样,棱角分明⑥风骨凛凛。
A.①:
②。
③。
”④《⑤》,⑥、
B.①:
②;③。
”④“⑤”,⑥、
C.①,②。
③”。
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题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再见!
”其中一个孩子说。
B.“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
C.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D.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
去哪儿舒适又安全?
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按要求默写
①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②李白《峨眉山月歌》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③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是:
,。
④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联想到《论语》中:
,。
三、诗歌鉴赏
7.诗词理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
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
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请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8.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本体:
________喻体:
___________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本体:
________喻体:
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田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论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约定
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C.三十而立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快乐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不亦说乎
D.尊君在不
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B.博学而笃志/人不知而不愠
C.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
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
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⑤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
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
适逢,碰上。
③胡:
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
毁弃。
⑤既:
已经。
⑥汝:
你。
⑦遂:
于是,就。
⑧班军:
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⑨并:
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4)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
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
父亲识字不多,我记得他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
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
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和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
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
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筋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自杀的念头。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联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
⑦接近联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提供的晚自习教室里作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
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
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我体会了他的心意,便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份合集 河南省 洛阳市 语文 年级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