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 文档编号:2900408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40KB
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
2016年8月
目录
一、铁腕治污+政策加码,后市可期4
二、水处理:
“风”生“水”起,行业迎历史机遇6
1、PPP“风”起,水务市场待腾飞7
(1)水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8
①增量市场方面8
②存量市场方面10
(2)PPP模式催生行业高景气度12
①优势明显,PPP模式成关注焦点12
②政策密集发布,PPP推进或超预期13
③在地方层面上,PPP推广热潮正在掀起14
④水务成重点领域,PPP模式催生行业高景气度15
⑤水价改革提速,助力PPP项目加快落地16
2、“水十条”即将落地,行业再迎重大利好18
(1)提标改造:
千亿市场需求或加快释放18
①出水水质偏低,提标改造亟待加速18
②预计改造市场规模近千亿19
(2)再生水:
前景广阔,膜技术受益20
①再生水将成城市第二水源20
②政策助推再生水发展,未来市场前景广阔21
③膜技术或最先受益,市场空间加速打开22
(3)工业水处理:
发展空间广阔,关注第三方治理机会23
①“水十条”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开启行业成长新空间23
②第三方治理或成方向,关注工业园区治理24
三、大气治理:
超低排放渐成趋势,火电烟气治理市场景气度提升26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治霾仍任重道远26
(1)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环境容量是主因26
(2)火电排放仍占主导,治理亟待加码26
2、政策持续加码,超低排放推进或超预期26
(1)政策逐步加码,火电超低排放推行或加速26
(2)升级改造市场规模284亿元26
四、重点企业简况27
1、碧水源27
2、首创股份27
3、兴蓉投资27
4、巴安水务27
5、国电清新27
五、主要风险27
水处理:
“风”生“水”起,行业将迎历史机遇。
“水十条”已通过最终审批,近期有望发布实施。
政策落地,将催生水处理行业高景气度。
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表述看,预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业废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都将会成为“水十条”关注重点,相关细分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此外,政策力推之下,PPP模式正逐步风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个省市推出PPP示范/试点项目,投资总额将近15万亿。
水务行业由于具有清晰的投资回报机制,且建设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PPP模式优先和重点推广运用领域。
预计随着PPP模式的加快推进,水务行业将进入爆发增长期。
大气治理:
超低排放渐成趋势,火电烟气治理市场景气度提升。
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数量仍旧十分庞大,远超环境容量,削减治理亟待深入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因此成政策关注重点。
14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2020年前完成15亿kW以上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目前已有多省市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改造计划的实施。
预计在严格环保目标责任考核、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强化监管执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还将加快推进,火电烟气治理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铁腕治污+政策加码,后市可期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项的意见》。
会议再次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构建“五位一体”格局。
强调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意见”再次表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和改革步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打开环保市场空间并推动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铁腕治污,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同时,两会期间,在中外记者提问到环保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表示,治理环境污染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环保法,使其成为“杀手锏”。
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及国办《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环保部于近日印发了《2015年全国环境监察工作要点》,对环境监查执法工作做了全面布置和具体安排,将形成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规违法行为。
我们认为,铁腕治污将成为环保新常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下,新环保法将充分发挥“杀手锏”作用,一方面,将促进环境治理需求加快释放,另一方面,将确保相关环保政策措施得到更为及时、有效落实,环保行业有望开启新的成长空间并实现加快发展。
展望后市,“水十条”等多项重大政策将逐步落地或加快推进实施,政策加码有望进一步催化板块行情演绎。
继续看好行业投资机会,建议以政策为主线进行把握:
1)“水十条”即将落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再生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等细分领域或最先受益。
同时,PPP模式推动之下,水务市场需求释放或超预期,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建议重点关注市场开拓力强、技术扎实、具备资金、经验和品牌优势的相关受益龙头个股,推荐碧水源、巴安水务、首创股份和兴蓉投资。
2)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治霾亟待加码,超低排放改造或将提速。
建议关注掌握超低排放核心技术,综合竞争力强的相关龙头个股,推荐国电清新。
二、水处理:
“风”生“水”起,行业迎历史机遇
1、PPP“风”起,水务市场待腾飞
(1)水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①增量市场方面
城镇化不断推进,供排水设施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快速发展,2005-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30%提高至537%,年均增加134%,在此期间,城市供水管道建设里程从379万公里增加至646万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69%;污水处理厂数量则从764座跃升至5,364座,增加6倍以上。
相应地,城镇供排水能力也迅速提升,2005-2013年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和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分别增长148%和834%。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7%,而根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60%左右。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还不断增多,水务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十二五”规划供排水新增设施投入超6,200亿元。
2012年《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持续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至2020年,实现城镇公共供水全面普及。
“十二五”期间,扩大公共供水范围,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设市城市、县城、重点镇分别达95%、85%和75%,除改造更新外,规划新建水厂055亿立方米,新建管网1853万公里,对应投资额2,783亿元。
城镇污水处理方面,201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分别达70%和30%,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等目标,规划投资总额约4,300亿元,其中新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投资3,483亿元。
②存量市场方面
我国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且集中度不高,政府存量资源可释放潜力巨大。
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地方自然垄断及市场割据,虽经历了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运营主体分散、行业集中度低。
以城镇污水处理为例,根据中国水网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采用市场化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占比约47%,而政府投资与运营的比例则接近50%。
在对3,000多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统计中,涉及的运营管理主体共计达2,497家,平均每家主体仅运营管理14家污水处理厂。
其中,运营管理1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占总数的近90%,而运营管理10座及以上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占比仅约1%。
此外,31家以市场化手段(包括控股、参股企业)的水务投资公司累计获得的污水处理项目总能力为6,2468万立方米/日,约占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总能力的322%。
我们认为,目前水务行业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同时也预示着政府手中存量资源未来可释放的潜力巨大,而分散的市场格局也将为进一步的行业整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PPP模式催生行业高景气度
①优势明显,PPP模式成关注焦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从广义上,PPP项目运作方式主要包括委托运营O&M、管理合同M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移交-运营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模式。
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1)可使社会资本在早期便介入项目,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提高项目整体质量和效率;2)政府与社会资本共享收益、共担风险,降低社会资本投资风险,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可化解政府融资难题;3)可使政府从以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供者变成监管者,进一步保证项目服务质量,同时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由于优势突出,PPP模式被视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新一轮城镇化筹资的重要手段,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用事业发展等领域正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
②政策密集发布,PPP推进或超预期
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推广运用PPP模式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做好项目示范工作。
1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提出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通过PPP方式盘活存量资源等。
11月30日,财政部确定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
12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出台,为PPP项目开展提供指导。
2015年3月,发改委与国开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加强对PPP项目的融资支持。
③在地方层面上,PPP推广热潮正在掀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重庆、安徽、江苏、湖南等10多个省市出台PPP模式推广运用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等。
其中,部分省市已推出了示范项目,重庆、青海、福建、安徽等10省市推出的PPP示范/试点项目投资总额便已接近15万亿元。
在债务刚性兑付压力加大、融资平台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PPP模式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推行意愿强烈,我们预计,PPP模式的推广或将远超预期。
④水务成重点领域,PPP模式催生行业高景气度
从财政部及地方推出的示范/试点项目看,水务项目均占了相当比重。
如财政部30个示范项目中,供排水项目共计12个(存量9个、新建3个),占到项目总数的40%,在15个环保类项目的占比则达到80%。
我们认为,由于水务领域具有明晰的投资回报机制,且建设需求旺盛,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其必将成为PPP模式优先和重点推广运用的领域。
而随着PPP模式推进,水务新增项目需求及存量项目资源有望加速释放,行业将迎来提速发展黄金期。
⑤水价改革提速,助力PPP项目加快落地
目前我国水务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根据Wind资讯统计,全国1,346家规模以上自来水供应企业中,亏损企业占比超过1/4,行业销售利润率仅485%;277家规模以上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企业中也有约16%企业出现亏损,行业销售利润率128%。
而随着原材料、人工、电费等成本的不断上升,水务行业盈利空间或将被进一步压缩。
为确保水务行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水价改革、理顺价格机制已势在必行。
2013年12月《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全面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实施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2015年1月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
2016年底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非居民不低于14元;县城、重点建制镇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85元,非居民不低于12元。
已达到最低收费标准但尚未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应当结合污染防治形势等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我们认为,阶梯水价的实施及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水价机制的逐步理顺,将有利于保障水务项目运营收益,可形成合理预期,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促进PPP项目的加快落地。
2、“水十条”即将落地,行业再迎重大利好
据报道,备受期待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近期已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不久将对外发布。
“水十条”计划消灭劣V类水,预期投入达2万亿元,其一旦落地,水处理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从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表述,结合此前媒体所报道的“水十条”目标以及可能涉及的内容分析,预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业废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将会“水十条”重点关注领域。
从各重点治理领域可能推进的速度看,我们建议可优先关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再生水利用及工业废水处理。
(1)提标改造:
千亿市场需求或加快释放
①出水水质偏低,提标改造亟待加速
目前我国仍采用2002年制订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其污染物排放标准偏低,使得即使是执行其中最高限值标准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出水水质仍然是劣V类水。
而且,在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以污水处理厂数量统计,执行一级A标准的比例也仅有22%左右,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执行的则是更低的一级B标准或二级标准。
按照“水十条”消灭劣V类水的预期规划目标,意味着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需要进行工艺改造,提标改造市场将加速发展。
资料来源:
环保部,注:
1)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2)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
②预计改造市场规模近千亿
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4年8月份,在其实时管理的3,900座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合计155亿立方)中,一级A项目仅约860个(日处理能力约2,925万立方米),剩余约3,040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则低于一级A标准。
若以一级A作为改造统一标准,按改造成本750元/立方米计,初步匡算完成现有的3,0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所需投入就将达943亿元;假设所有改造在5年内实施完成,则年均市场规模约190亿元。
(2)再生水:
前景广阔,膜技术受益
①再生水将成城市第二水源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约2,000m3,属于中度缺水国家。
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增加与污染排放加重所带来的水量性与水质性缺水,使得我国水资源,特别是城市供水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
污水再生利用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是缓解城市供水紧张的有效途径,将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
②政策助推再生水发展,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012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在“十一五”能力提高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m3/日,实现到2015年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15%以上,规划设施建设投入304亿元。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则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3年底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模完成率仅完成规划任务的299%,预计污水再生利用市场将在2014-15年集中爆发,预计完成剩余规划任务2014-15年的投资规模分别为89亿元和124亿元。
假设“十三五”期间,再生水利用规模年均增速20%,则市场投资需求合计将达到657亿元,年均131亿元。
③膜技术或最先受益,市场空间加速打开
膜法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高、处理效果稳定、出水可直接回用等特点,已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以膜技术的代表性工艺MBR为例,2013年MBR污水处理能力达约233万t/天,比2006年增加了223倍,年复合增长率为568%。
作为再生水处理的优势技术,膜技术将直接受益于再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随着再生水处理市场发展加速,膜技术的应用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发展前景可期。
(3)工业水处理:
发展空间广阔,关注第三方治理机会①“水十条”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开启行业成长新空间
由于工业废水涉及行业企业众多,废水特性复杂多变,处理难度大,大多数生产企业并不具备废水达排处理的专业技术能力,加之监管执法不严,长期以来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分散治污模式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处于非正常用运行或闲置,无证排污、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仍普遍存在。
工业废水排放成为水体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原因,加大治理已迫在眉睫。
“水十条”即将出台,工业废水处理或将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消灭劣V类水的目标将推动工业废水治理全面展开,我们预计,除加大治理设施建设投入外,“水十条”将进一步推动污染物排放标准收紧,存量设施提标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同时,排放标准提高将使工业废水处理难度加大,在监管执法严格,铁腕治污新常态下,将驱动生产企业将污染治理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②第三方治理或成方向,关注工业园区治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其主要有委托治理服务和托管运营服务两种模式,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中环境服务公司拥有或部分拥有治污设施的产权,后者中环境服务公司不拥有产权,只接受排污企业托管,负责其治污设施运营管理。
第三方治理是一种多赢模式,通过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有效提高治污效率并延长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污染治理及环保监管的成本;而将治污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生产企业则可以从不熟悉的污染治理中解脱出来,专注于生产经营,提高公司经益。
据浙江省环保局的不完全统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后的达标排放率可达7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与污染企业自己运营相比,达标率提高30%~50%,运营成本节约10%~20%。
政策层面上,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15年初国办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明确第三方治理的目标及范围,提出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要求创新第三方治理机制,培育企业污染治理新模式,在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引入环境服务公司,对园区企业污染进行集中式、专业化治理。
我们认为,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污模式,在政策推动之下其将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方向,同时也将为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从工业行业企业的分布特征看,工业园区成为工业企业的重要聚集载体。
由于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集中、易实现规模效应等特点,工业园区具备专业治污条件,或将成为第三方治理的突破口和重点领域。
预计未来5年年均潜在市场需求1,388亿元,其中第三方运营规模接近300亿元。
我们测算,未来5年工业废水处理潜在市场规模为6,942亿元(年均1,388亿元),其中工程市场潜在规模为1,516亿元(包括新增设施投资需求787亿元和存量改造投资需求729亿元);运营市场潜在规模为5,426亿元,其中第三方运营规模1,408亿元。
三、大气治理:
超低排放渐成趋势,火电烟气治理市场景气度提升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治霾仍任重道远
(1)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环境容量是主因
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2014年,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60%,仍有34%的天数里空气质量超标,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近6%;京津冀区域(13座城市)、长三角区域(25座城市)以及珠三角区域(9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超标天数分别为573%、304%和184%。
相比2013年,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看,通过持续的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排放呈下降趋势,但数量仍旧十分庞大,2013年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均超过2,000万吨,而烟粉(尘)的排放也在1,200万t以上。
目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远超出环境容量,使得我国大气环境质量难以见到全面改善。
(2)火电排放仍占主导,治理亟待加码
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看,工业是最主要的排放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分别占到排放总量的898%、694%和856%。
而在工业源中,火电则成为最主要的贡献行业。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源,特别是火电排放的治理,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将尤为关键。
2、政策持续加码,超低排放推进或超预期
(1)政策逐步加码,火电超低排放推行或加速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推广燃煤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2014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kWh;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10、35、50mg/m3),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从地方层面看,自2014年2月广州发布《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工作方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陆续有7个省市出台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或行动计划;此外,多个省市也正在酝酿出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
我们认为,在强化监管执法,提高排污收费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保 行业 分析 报告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