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900371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0K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管理系15gb营销1班曾华 摘要: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融入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二是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奠定教育工作人才基础。
一、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文化绝非尽善尽美,而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所谓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指传统文化中那些积极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有利于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精神风貌,有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精华部分。
优秀传统文化,是千余年来为人民所接受、所认同、所遵循、所自豪的,能够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团结友爱、不断强盛的,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的传统文化。
如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非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均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毋庸置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大学生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腐朽没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这种冲击和侵蚀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有可能加剧。
在此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在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和碰撞中迷失自我,不知所措,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抛弃、蔑视甚至反感、诋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生了道德失范、拜金主义、自私自利、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现象和思想;“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
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4]。
而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和构建奠定了丰富和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
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
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强调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
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
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
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四、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价值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中国古代教育常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注重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
儒家提出的“修、齐、治、平”,其基础就在于“修身”。
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而要达到“仁”的境界,需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个方面。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鼓励着人们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活出骨气。
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示做人要有像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来包容万物。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体现出了尚中贵和的包容精神。
这些优秀的道德准则和传统将会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完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做人原则和处事方式,促使他们营造良好、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君子应该向宇宙一样刚强劲健、运行不息,发愤图强。
孟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告诉我们,为了正义的事业应该不懈奋斗、死而后已。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拼搏,印证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朴素的道理。
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激励青年人应当树立远大理想。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强调公民应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当前,部分大学生玩物丧志、荒废学业,这是社会责任感缺乏的表现;部分大学生讲究穿戴、炫富比阔,客观条件稍不如意便大肆抱怨,这是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表现。
针对这些症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无疑是一剂良药。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5]。
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实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信仰和优秀的品质品格。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闪耀着灿烂的爱国主义光芒,如老子提出的“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思想;《礼记》中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一直为后世所向往;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将他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贞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常被后世所推崇。
因此,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校园文化对人的培养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硬件方面,可通过校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校园小品、书法碑刻、
建筑装饰等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其结果是学生“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软件方面,一是以校园文化节、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文化沙龙、讲座报告等;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当前网络已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应适应这一时代潮流,积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如打造含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APP客户端等。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培养计划的现象还为数不多,高校教育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已深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作为大学生,应担负起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今后,国家应重视将传统文化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学生培养计划,打造精品传统文化教材,这样传统文化将和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其他政治课程形成合力、有效衔接,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式有理论传输和实践锻炼两种。
在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要更新观念,避免单一的灌输和说教,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并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结合的探讨式、启发式学习;注重实践育人在传统文化 学习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等活动,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和魅力。
3、加强师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因为教师是这项工程的实施主体,同时又担负着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重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要善于用传统文化来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善于以文化的视觉来分析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高校应重视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
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学说的精华 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
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强调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
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
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
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七、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仁”。
孔子在《论语》中比较宏观地谈“仁”有以下几处: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仲弓文仁,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问仁,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爱己之心去爱别人。
”①此可见,“仁”就是爱人之心,通过自身的修养,激发爱人之心,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爱别人。
孔子学说中“仁”,要求爱,只有爱了,才能称得上”仁”,因此,“仁爱”此而来。
青年大学生需要这种“仁爱”精神,勇于担当责任,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孝悌”。
儒家倡导对待父母兄弟,讲求“孝悌”二字。
什么是孝,怎么才能做到孝?
孔子给予了极其形象的解答。
如:
“孟懿子文孝,子曰:
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曰:
事父母,几柬,见志不从,又敬不从,劳而不怨。
”“听话,吾违也”①。
这几句话把孔子“孝悌”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是孝悌,在孔子看来,就是“无违”,不违逆父母的意思,必须与父母保持一致。
父母说的话,你不得不听。
孝顺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忠信”。
儒家倡导对待朋友,讲求“忠信”二字。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提到“忠信”。
如:
“曾子曰: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子曰:
‘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①《论语》谈到“忠信”的地方很多,按照儒家的观念,“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无信而不立。
直到现在,这种观念也不过时,现代化过程中忠信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
总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凝练并倡导“礼、义、忠、信、 孝、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养分,重新构造适应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规范日常教育,引领学生从读书交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忍的意志品质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积极开展励志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在大学期间阅读30至40本课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前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要求每人参加一次讨论活动。
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阅读活动常规化、机制化,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
2.重视契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励志成语、名言警句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励志成语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进而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