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3.docx
- 文档编号:2899791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KB
《秋水》 3.docx
《《秋水》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 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水》3
《秋水》3
《庄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
(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
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
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投影)
庄子: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
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
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投影)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2、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5、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小结:
(投影)
(1)古今异义:
古 今
至于北海 到了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 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脸 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深明大义的人,或 ①不吝啬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2)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 按时。
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 向东。
东面而视 名词作动词, 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特殊句式:
闻道百 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4)成语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
让内行见笑。
补充:
1、通假字:
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流。
)
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辨别。
)
2、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
“不是……就……”。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
四、课堂讨论: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五、课堂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
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
同学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握机遇,超越自我,用我们的智慧、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欣然自喜(黄河) 天下之美尽在己
河伯 (骄傲自满) 人的认识 山外有山
有限 天外有天
(设喻) 望洋兴叹(大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
(自叹不如)
《秋水》教学设计3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挑山工习题
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ézòujūsùdānwùpúsù
()()()()
dēngpānliěkāibùguàtàishān
()()()()
téngyúnjiàwù
()
二、用“____”画出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挑山工(tiāotiǎo)尽头(jìnjǐn)背心(bēibèi)
扁担(dàndɑndān)随便(biànpián)压弯(yāyà)
三、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划上“√”。
1.饱览
(1)吃足了
(2)饱满(3)充分(4)满足
2.心悦诚服
(1)衣服
(2)担任(3)适应(4)服气
四、按ABB式填空。
如:
静(悄悄)
黑()()()
亮()()()
沉()光()明()
绿()红()白()
五、填上合适词语
()的扁担()的山色()的肌肉
()的货物()的溪流()的山路
()地走过()地赶来()地离开
六、造句。
耽误——
朴素——
七、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拘束——惊异——
包蕴——似乎——
八、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
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
九、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它指的是什么?
(2)“我”需要它干什么?
2.我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的哲理。
(1)在空格内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再造句。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
这几句包蕴着什么哲理?
十、简答题。
1.读课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答: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答: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
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答:
创新训练
一、根据解释写成语。
1.不能解答的疑问。
()
2.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
()
3.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
二、“奇怪的是挑山工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三、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
因为我需要它。
(“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回答问题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件事或物对你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鞭策你的。
挑山工习题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的】
理解:
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鉴赏: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难点)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积累: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串讲、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复习旧课:
齐背《滕王阁序》
讲读新课
1、导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
〖板书课题〗师说(谈谈从师的道理。
说,一种文体。
)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
古文运动的主张:
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
②语言要新颖。
“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憙唯陈言之务去。
”憘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
①译②分层③概括层意
〖板书〗┌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为什么)└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段。
【教学步骤】
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
①生读②生译③分层④说层意
〖板书〗结果
┌今昔对比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小结〗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3、背诵本段
4、抽查小测
解释加点的字:
耻学于师圣益圣从师师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三、四段,.总结全文,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
2、讲读三、四段
①译②读③析
第三段: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问:
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照应:
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践……”
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四段:
【板书】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
问:
本段附记性质,与中心是否有关?
“不拘于时”(与“士大夫之族”相反)
“学于余”(从师学习)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
3、.总结
.写作特点:
①见提示┌整散结合,气势雄壮
②语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二段三层对比后的议论句)
└运用顶真,气势通畅(师、惑、吾、师)
4、讨论问题
怎样认识作者讲的从师的道理?
┌首次明确老师职责
精华│强调学而知之(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择师标准突破等级观念
┌厚古薄今(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糟粕│
└轻视劳动人民(阶级偏见)
一说,“君子不耻”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
“其可怪也欤”,是对“君子”的讽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
儒家之道。
业:
六艺经传之业。
──与今不同。
5、完成习题。
6、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关于韩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数度遭贬。
曾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尚书为正职、侍郎为副职)、吏部侍郎。
卒年57岁。
韩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比较复杂。
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宽免赋税徭役,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
他热烈地提倡儒家正统思想,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适应的。
但他也宣扬了儒家学说中的封建伦理观念,维护封建制度,这当然也是错误的。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超越历史,具有我们当今的思想。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韩愈的思想还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维护“道统”,但往往又不自觉地破坏了“道统”。
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思想。
他认为一切文辞、一切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那么,所谓古文,就不仅是传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
这一思想对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响的。
当他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观察问题,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陈腐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羁绊,因而他的创作和理论出就放射了动人的光辉。
韩愈的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
清代人编选的《古文观止》(共240多篇,而韩愈一人就选了24篇,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独占鳌头。
(其次为苏轼17篇;《史记》14篇;欧阳修13篇;柳宗元11篇。
)其重要作品除《师说》外,其余的简介于下:
《原毁》:
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
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丑恶淡薄,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严格而详尽)(宽容而简约)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尽,苛刻)(低廉寡少)
《杂说四》(《马说》):
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进学解》以自嘲为自夸,用反语讽刺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名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焚膏继晷补苴罅漏回狂澜于既倒含英咀华
舍屈聱牙动辄得咎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嘴,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
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场丑态,令人啼笑皆非。
叙述用对比法,流畅而有气势。
苏轼很欣赏它,夸张地认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蓝田县丞厅壁记》实际是为“种学绩文”(勤学能文)的崔立之鸣不平,同时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还在许多书信里,为自己或朋友鸣不平,实际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诉和抗议。
《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文)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变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
文章结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实,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韩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他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语言有简练、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词汇丰富而句式灵活多变。
他新创的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还在人们的口头流传。
第二册《师说》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雨巷》.教案
一导入
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这两首诗歌都是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朦胧。
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
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
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
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
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
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
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
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
以第一节为例: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
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
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
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
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水 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