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试题GT.docx
- 文档编号:2897844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4.35KB
大学马原试题GT.docx
《大学马原试题G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试题GT.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马原试题GT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必须通过实践
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ABCD
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
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
C.教条主义D.唯理论
3.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二、单选题
4.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必要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
D,
5.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正确答案:
C,
6.哲学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
A,
7.“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
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
C.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正确答案:
D,
8.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
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B,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
D,
10.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结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正确答案:
B,
11.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D,
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正确答案:
C,
13.生产力xx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14.老子曾说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分离的
正确答案:
B,
15.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人民群众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技革命
正确答案:
C,
1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正确答案:
B,
17.从产业资本的职能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
A.生产资本的职能
B.商业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货币资本的职能
正确答案:
C,
18.历史唯物主义是
A.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关于社会发展个别规律的科学
C.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创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
C,
19.“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
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
C.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正确答案:
D,
2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正确答案:
A,
2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正确答案:
A,
2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D)
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B.实践的绝对性
C.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D.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2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标准答案:
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24.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标准答案:
D
A.心外无物
B.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标准答案:
D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
26.“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说明:
()
标准答案:
D
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
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
标准答案:
D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标准答案:
D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29.“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
标准答案:
C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30.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正确答案:
B,
31.“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标准答案:
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2.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C,
3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34.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服务职能。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以下哲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C.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正确答案:
D,
3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必要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
D,
36.“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
C.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正确答案:
B,
37.哲学是
A.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
B,
38.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
D,
39.马克思把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称为:
()
标准答案:
C
A.基本内核
B.核心
C.合理内核
D.精髓
40.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
标准答案:
C
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执政党的发展需要
三、多选题
41.“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2.0分)
A.事物发展具有特殊性
B.运动是绝对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认识具有无限性
正确答案:
BC,
42.“应当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使你坚强起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2.0分)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正确答案:
BD,
4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2.0分)
A.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C.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正确答案:
ABCD,
44.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是(2.0分)
A.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B.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正确答案:
ABCD,
45.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2.0分)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B.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提高
D.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正确答案:
ACD,
46.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2.0分)
A.生物学.物理学.数学
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哲学.xx.宗教
D.艺术.法律政治思想.小说
正确答案:
CD,
47.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2.0分)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
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两者统一在商品中
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正确答案:
BCD,
48.生产力是人们(2.0分)
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实际能力
B.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C.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
D.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正确答案:
ABD,
4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2.0分)
A.是社会发展经济的.必要的条件,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
正确答案:
ACD,
5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2.0分)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正确答案:
ABD,
51.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2.0分)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
ABCD,
52.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2.0分)
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
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
正确答案:
ABCD,
5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2.0分)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ABC,
54.金融资本(2.0分)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
B.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产生
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形成的资本
D.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
正确答案:
ACD,
55.金融资本(2.0分)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
B.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产生
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形成的资本
D.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
正确答案:
ACD,
56.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2.0分)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对立统一观点
D.折衷论观点
正确答案:
BC,
57.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2.0分)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过程
正确答案:
ACD,
5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它们(2.0分)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
ABCD,
59.金融资本:
()
标准答案:
ACD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
B.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产生
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形成的资本
D.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
60.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
标准答案:
ABC
A.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61.“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标准答案:
BCD
A.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62.人类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标准答案:
对
6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标准答案: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64.马克思说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因此科学是生产力的实体性和独立要素。
()标准答案:
错
65.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
我们没有别的出路。
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
”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
标准答案:
ACD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判断题
6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有(2.0分)
A.xx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ABD,
6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理论意义是:
()
标准答案:
ABCD
A.第一次正确地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B.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迷”
68.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
()
标准答案:
ABCD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B.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C.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五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69.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
()
标准答案:
ABCD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7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标准答案:
ABC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71.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上述论断表明(2.0分)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正确答案:
BCD,
72.如果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能获得(2.0分)
A.超额利润
B.相对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
AD,
7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2.0分)
A.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B.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C.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
D.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答案:
ABCD,
74.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2.0分)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正确答案:
ACD,
75.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2.0分)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
ABC,
76.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标准答案:
对
四、判断题
7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答案:
true,
7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正确答案:
false,
7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正确答案:
true,
80.%40%20%
考生得分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0.0分
多选题0.0分
判断题0.0分
81.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正确答案:
false,
8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正确答案:
false,
83.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true,
84.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正确答案:
true,
85.“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正确答案:
true,
86.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
true,
87.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
正确答案:
false,
88.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正确答案:
true,
8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标准答案:
错
9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正确答案:
false,
91.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正确答案:
false,
9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
A.消极的过程
B.完全自发的过程
C.主观随意的过程
D.积极能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93.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
A,
94.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正确答案:
false,
95.可变资本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资本。
正确答案:
false,
96.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正确答案:
false,
97.“物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标准答案:
对
98.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标准答案:
对
99.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
标准答案:
对
100.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正确答案:
fals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试题 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