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97629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25KB
宪法教案.docx
《宪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宪法教案
《宪法》教案
概述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先后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其涵议是指:
⑴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
(2)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不论是普遍公民还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管他们的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毫不例外地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一切违法行为必须受到追究和制裁。
⑶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自由。
此外,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生活上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⑷司法机关的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司法机关对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加以保护,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一律平等地加以追究。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现行宪法第34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称选举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其涵义包括三个方面:
⑴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
⑵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
⑶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的权利。
由于选举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所以,现行宪法规定,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选举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自由就是宪法规定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因此,从广义上讲,新闻、出版、著作、绘画等自由也可以包括在言论自由之列。
但从狭义上讲,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表达形式上还是有区别的,我国宪法分别列举,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这些自由权利。
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
集会一般可分为室内集会与室外集会,政治集会和非政治性集会,私人集会与公共集会等形式,群众性的室外集会,有时表现为游行、示威、请愿等形式。
游行自由是指公民采取列队行进的方式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是指通过集会或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强烈意愿的自由。
我国宪法一方面保障公民享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另一方面公民也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向有关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准后方可进行;⑵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负责人在提出申请时必须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起止时间、地点、路线等事项;⑶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⑷举行集会、游行和示威时间除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外限于早六时晚十时。
⑸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10米至300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游和示威: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在地;②国宾下榻处;③重要军事设施;④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等。
(三)宗教信仰自由
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这一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各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但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注意划清宗教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团体与反动会道门邪教,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线,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取缔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从事封建迷信之实的活动。
(四)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又称为身体自由。
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外还包括与人身紧密联系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自由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为了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实现,我国现行宪法和继续确认前三部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原则的基础上,作了补充规定。
即“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留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这就意味着: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行使对公民进行逮捕的决定权。
(1)逮捕公民的决定权只能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
(2)逮捕公民的执行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任何组织对公民实施拘禁、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都必须遵守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所谓人格在法律上是指公民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亦即作人的资格,是依附于人本身、与人身密不可分的名誉、姓名、肖像、荣誉等的总称。
从道德上讲,人格是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就是指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的品德不容他人侮辱和诽谤,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
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生活中最起码的一项权利。
人格尊严既为公民作人的起码资格,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我国的前三部宪法中对此却未给予确认和规定。
现行宪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和参照外国宪法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第一次对这项基本权利进行了确认,它表明我国重视对公民的人格权的尊重,因而不失为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9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
公民的住宅是指公民生活、居住和工作的重要场所,与人身自由是紧密相联的。
因此,住宅不受侵犯也是公民人身自由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和个人非经法律许可,不得随意强行侵入或搜查公民的住宅。
但是事与人违,个别时候,公民的住宅权屡遭侵犯,任意侵入或搜查公民住宅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览于此,我国在修改制定现行宪法时,将公民住宅权不受侵犯的规定单列为一条并且具体规定: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从而使公民的住宅权受到更好的保护。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现行宪法第4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传递媒介,从发信人发出信息到收集人收到信息的全过程。
通信是公民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是指公民有权通过通信的形式,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往,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非法干涉,公民在通信中所涉及的内容,非经通信人本人同意,他人不得偷听、偷看、涂改。
保障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非法侵犯,也是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自由权。
(五)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现行宪法第4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监督的方式是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等。
批评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建议是指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就某项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申请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或判决,认为有错误或不合法时,有向有关机关申明理由要求改正或者撤销;控告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指控和告诉,要求有关机关予以处理和制裁。
检举与控告相同,但一般是由与事件无关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提出的。
宪法第41条还规定: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民取得赔偿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六)社会经济权利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现行宪法第4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规定表明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规定劳动既为权利又为义务是从现行宪法开始的(过去的几部宪法只规定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谓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现行宪法之所以要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的劳动不单纯是为了个人谋生,而且具有为建设国家作贡献的意义。
因此,从国家对公民的角度来说,劳动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从公民对国家的关系来说,每个公民都应为建设国家出力,所以劳动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劳动者的休息权
现行宪法第4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其目的是为保护劳动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
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现行宪法第44条规定: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
4、物质帮助权
现行宪法第45条规定: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此项权利的实现,国家将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一是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二是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三是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七)文化教育权利
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现行宪法第46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接受教育的范围很广阔,包括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等。
公民受教育权是使公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和享受文化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
同时,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亦是检验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因此,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公民有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这是公民在科学文化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宪法规定: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八)对社会特定人的权利的保护
1、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现行宪法第48条规定: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我国现行宪法把保护妇女的权益单独列为一条,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的特别关怀,也是新宪法对历次宪法有关规定的发展和完善。
2、婚姻、家庭、老人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解放后,我国已经废除了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过去的几部宪法以及婚姻法,对婚姻家庭问题都有过明确的规定。
但是由于封建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很深,所以干涉婚姻自由、虐待老人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因此,宪法设专条对婚姻自由、老人、母亲和儿童的保护加以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3、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和利益
现行宪法第5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其基本权利和前提和基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将来的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实践证明,只有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才能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维护祖国独立的目的。
因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意愿,所以宪法规定: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概括起来,就是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1、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的充分体现。
是维护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准则。
实践证明,只有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生活才能趋于正常化,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
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