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docx
- 文档编号:2897270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7.44KB
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docx
《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
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中至少应包括
篇一:
郑大12秋《国际贸易实务》第10章在线测试
《国际贸易实务》第10章在线测试
B、该发盘可以撤回,只要撤回通知在发盘生效前送达受盘人C、在有效期届满前,该发盘可以撤销D、当有效期届满时,该发盘失效E、以上均正确
2、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若要撤回一项发盘,撤回通知必须()
A、先于原发盘送达受盘人B、与原发盘同时送达受盘人
C、在受盘人做出接受表示之前送达受盘人D、在受盘人的接收表示送达发盘人前送达受盘人E、以上均不正确
3、还盘的后果有()
A、使原发盘失效
B、解除了原发盘对原发盘人的约束C、构成新发盘
D、构成邀请发盘或询盘E、构成有条件接受
4、一项有条件的接受成为有效接受,必须()
A、其所附带的条件对原发盘内容构成实质性变更B、其所附带的条件对原发盘内容没有构成实质性变更
C、原发盘人对这些附带、添加和更改没有立即以口头或书面表示反对D、原发盘人对这些附带、添加和更改立即以口头或书面表示反对E、以上均正确
5、构成接受的要件有()
A、接受统治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篇二:
国际贸易实务第十章在线测试
《国际贸易实务》第10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询盘的内容对发出询盘的一方()
A、有严格约束力
B、无严格约束力
C、不可以变更
D、以上均不正确
2、如果一项发盘的修改通知先于原发盘送达受盘人手中,则()
A、原发盘被成功撤回
B、原发盘被成功撤销
C、原发盘生效
D、原发盘被还盘
3、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发盘于()
A、送达受盘人时生效
B、向受盘人发出时生效
C、修改通知送达受盘人时生效
D、受盘人作出接受表示时生效
4、接受生效的时间是()
A、发出接受时生效
B、发出发盘时生效
C、接受送达受盘人时生效
D、接受送达发盘人时生效
5、接受生效的后果是()
A、合同成立
B、谈判结束但合同没有成立
C、谈判未结束,合同也未成立
D、合同未成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若要撤回一项发盘,撤回通知必须()
A、先于原发盘送达受盘人
B、与原发盘同时送达受盘人
C、在受盘人做出接受表示之前送达受盘人
D、在受盘人的接收表示送达发盘人前送达受盘人
E、以上均不正确
2、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不可撤销的发盘包括()
A、送达受盘人的发盘中载有“不允许修改”的字样
B、送达受盘人的发盘中载有有效期的内容
C、送达受盘人的发盘中没有规定有效期
D、送达受盘人的发盘中没有规定不允许修改的内容
E、受盘人有理由相信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而采取行动了
3、一项有条件的接受成为有效接受,必须()
A、其所附带的条件对原发盘内容构成实质性变更
B、其所附带的条件对原发盘内容没有构成实质性变更
C、原发盘人对这些附带、添加和更改没有立即以口头或书面表示反对
D、原发盘人对这些附带、添加和更改立即以口头或书面表示反对
E、以上均正确
4、逾期接受成为有效接受的条件是()
A、原发盘人没有立即通知受盘人该接受无效
B、原发盘人立即通知受盘人该接受有效
C、对于因传递导致逾期的接受,原发盘人没有立即通知受盘人该接受无效
D、对于因传递导致逾期的接受,原发盘人立即通知受盘人该接受无效
E、以上均正确
5、构成接受的要件有()
A、接受统治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B、必须是由受盘人做出
C、必须同意原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
D、必须在原发盘规定的时效内作出
E、可以是原发盘的受盘人以外的第三方作出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交易磋商的内容就是交易的条件。
正确
错误
2、询盘只涉及询价。
正确
错误
3、询盘是每一笔交易必须的程序。
正确
错误
4、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发盘自发出时生效。
正确
错误
5、还盘即构成新发盘。
正确
错误
篇三: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适用的法律
二、判断题
(×)1.在合同中作出的规定必须与惯例的解释相符否则无效。
(√)2.当合同中对某一问题未作出规定时,应参照有关贸易惯例。
(×)3.惯例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对合同的当事人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4.当事人如果明确规定采纳有关惯例时,该惯例具有约束力。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订立
二、判断题
1.一般地说,交易磋商有四个环节,其中达成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是询盘与接受。
(×)
2.接受和发盘一样也是可以撤销的。
3.一项接受由于电讯部门的延误,发盘人收到此项接受时已超过该发盘的有效期,那么除非发盘人及时提出异议,该逾期接受有效,合同成立。
(√)
4.一项接受由于电讯部门的延误,发盘人收到此项接受时已超过该发盘的有效期,那么该逾期接受丧失接受效力,合同未成立。
(×)
5.对外报货号10005柳筐500打,每打CIF伦敦4英镑,每5打一纸箱,11/12月装船,限8月10日复到。
这是一项有效的发盘。
(√)
6.我某公司10月2日向美商发盘,以每打美元CIF纽约的价格提供全棉男衬衫500打,限10月15日复到有效。
该盘于10月7日抵达美商,10月8日我发现问题,向美商发传真要求撤销该发盘,该发盘不能撤销。
(√)
7.公司周一对外发盘,限周五复到,客户周二回电还盘,邀我电复,我未处理。
但是,周四客户又来电接受我周一的发盘。
则这笔交易达成。
(×)
8.公司对外发盘,国外的客户在发盘的有效期内回电接受,但在同一电文中要求将装运期提前一个月。
这是有效接受。
(×)
9.还盘是对发盘的拒绝,还盘一经作出,原发盘即失去效力,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
三、选择题
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A)。
A.接受生效的时间B.交易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时C.在合同获得国家批准时D.当发盘送达受盘人时
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接受于(C)生效。
A.合理时间内B.向发盘人发出时C.送达发盘人时D.发盘人收到后以电报确认时
3.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发盘于(C)生效。
A.向特定的人发出时B.合理时间内C.送达受盘人时D.受盘人收到并确认时
4.关于逾期接受,《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是(D)。
A.逾期接受一律无效B.逾期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C.逾期接受完全有效D.逾期接受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发盘人
5.某发盘人在其订约建议中加有“仅供参考”字样,则这一订约建议为(C)。
A.发盘B.递盘C.邀请发盘D.还盘
6.某公司对外发盘时规定了发盘的有效期,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这项发盘(A)。
A.不得撤消B.可随意撤消C.在对方表示接受前可以撤消D.撤消的通知先于发盘到达对方即可撤消
7.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有效的接受必须(C)。
A.以口头或书面声明方式表示出来B.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示出来C.以上二者均可D.以上二者须同时具备
8.我国甲进出口公司于11月15日上午8:
50用电报向美国乙公司发出要约,规定承诺须于11月20日前到达甲公司才有效。
11月18日,甲公司同时接到乙公司的承诺和撤回承诺的通知。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在此情况下,(B)。
A.该合同成立B.该合同不成立C.须甲公司同意乙公司撤回,该合同才不成立D.须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撤回,该合同才成立
9.在交易磋商之前,需要准备的事项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ABCD)。
A.选配洽谈人员B.选择目标市场C.选择交易对象D.制定磋商交易的方案E.进行询盘
10.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下列(ABE)条件。
A.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B.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C.必须规定发盘的有效期D.必须列明各种交易条件E.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1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下列基本要素(ACD)。
A.表明货物的名称B.表明交货的时间、地点C.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D.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E.表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
1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发盘都可撤销,下列(ABCE)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则不得撤销。
A.在发盘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B.以其他方式表明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C.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D.发盘送达受盘人后,受盘人没有表示接受之前收到了发盘人的撤销通知E.受盘人已经发出了接受通知
13.任何一项发盘,其效力均可在一定条件下终止。
发盘效力终止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ABCD)方面。
A.在发盘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或虽未规定有效期,但是在合理时间内没有被接受B.受盘人拒绝或还盘之后C.发盘人依法撤销了发盘D.发盘之后,所在国政府对发盘中的商品或所需外汇颁布了禁令E.发盘人在发盘被接受之后丧失了行为能力
1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内容通常包括(ABC)。
A.约首B.本文C.约尾D.约期E.索赔条款及附件
第四章国际贸易术语
一、判断题
(×)1.在合同中作出的规定必须与惯例的解释相符否则无效。
(√)2.当合同中对某一问题未作出规定时,应参照有关贸易惯例。
(×)3.惯例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对合同的当事人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4.当事人如果明确规定采纳有关惯例时,该惯例具有约束力。
(×)5.在采用FOB术语成交,利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的交易中,如果卖方不愿意承担装船费用,可选择FOBStowed和FOBTrimmed。
(×)6.FOBunderTackle是指卖方承担货物装入船舱、脱离吊钩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7.按FCA术语成交,应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或指定承运人。
按惯例,当卖方被要求协助订立运输合同时,只要买方承担费用和风险,卖方也可以办理。
(×)8.FAS与FOB的相同之处之一是卖方都要承担货物的装船费用。
(√)9.《华沙一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
(×)10.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11.CIF条件下,卖方交货地点是在装运港而不是目的港
(×)12.按CIF术语成交,买方履行其交单义务。
(√)13.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履行其交单义务,除此之外,还必须履行交货义务。
(×)14.按CIFExShip'sHoldLouisport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为止的费用和风险。
(×)15.按CIFLandedLondon成交的货物,在伦敦的卸货费和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16.买卖双方按CIFLinerTerms成交,卖方发运的货物必须采用班轮装运。
(√)17.CFR术语是在FOB价的基础上加上装运港至目的港的通常运费。
(√)18.采用CFR术语成交时买方若不负担包括驳船费在内的卸货费用,可采用CFRLinerTerm和CFRLanded。
(×)19.采用CFR术语时卖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包括租船订舱,将货物装船并支付正常运费,办理货运保险,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20.采用CFR、CIF术语成交,合同中只规定装运期或交货期;而采用CPT、CIP术语,合同中不但要规定装运期,还要规定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期限。
(×)21.按照《XX年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当事人的责任相同。
(×)22.按照国际贸易惯例,EXW条件下,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有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提交商业发票,提交有关的运输单据。
(√)23.按照《XX年通则》的解释,FAS、DES、DEQ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24.根据《XX年通则》的解释,DEQ条件下,买方承担的义务中不包括办理海运货物保险,承担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
(×)25.按照《XX年通则》的解释,DDP、DDU、DEQ贸易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二、名词解释
1.贸易术语:
是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例如,业务中常用的FOB、CIF和CFR等。
2.FOBLinerTerms:
即FOB班轮条件。
它是为了解决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FOB的变形之一。
这一变形是指装船费用按照班轮的做法来办,即由船方或买方承担。
所以,采用这一变形,卖方不负担装船的有关费用。
3.FOBUnderTackle:
即FOB吊钩下交货。
它是为了解决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FOB的变形之
一。
指卖方负担费用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而吊装入舱以及其他各项费用概由买方负担。
4.FOBStowed:
即FOB理舱费在内。
它是为了解决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FOB的变形之一。
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承担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
理舱费是指货物入舱后进行安置和整理的费用。
5.CFRLinerTerms:
即CFR班轮条件。
它是为了解决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CFR的变形之一。
指卸货费按班轮做法办理,即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6.CFRLanded:
即CFR卸至码头。
它是为了解决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CFR的变形之一。
指由卖方承担卸货费,包括可能涉及的驳船费在内。
7.象征性交货:
象征性交货是针对实际交货而言,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名称、内容和份数相符的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即使货物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买方仍有权拒付货款。
8.实际交货:
实际交货是不同于象征性交货的另一类交货方式,它是指卖方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实际提交给买方或其指定的人,才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
9.《1932年华沙一牛津规则》:
简称Rules1932,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
1928年,国际法协会在波兰华沙开会,讨论并制定了有关CIF合同规则的《1928年华沙规则》;其后,它又在1932年牛津会议上对华沙规则进行了修正,同时将规则定名为《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该规则全文共21条,主要阐述了CIF合同下,买卖双方当事人的风险、费用和责任的划分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方式等。
10.《XX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是国际商会在最初的《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基础上
经过多次的修正和完善而制定出来的,它于1999年7月公布,XX年1月1日正式生效。
《XX通则》的公布和实施,使《通则》更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法律的完善,而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着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
如今,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惯例,《XX通则》已成为国际贸易双方当事人签约、履行及解决业务纠纷的主要依据。
三、简答题
1.你如何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问题?
答:
贸易惯例不同于法律,它本身对当事人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的约束力,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作出某些与惯例不符的规定,以排除惯例的约束力。
但是惯例对于指导业务实践,规范贸易行为又具有重要作用。
这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具有了强制性。
许多大宗交易的合同中也都作出采用何种规则的规定,这有助于避免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引起的争执。
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既未排除,也未注明该合同适用某项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或仲裁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
2.贸易术语有什么实际应用
答: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要明确所采用的贸易术语,以明确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方式和条件,即明确买卖双方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从而划分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说明了合同的基本特征。
所以,贸易术语是确定买卖合同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贸易术语的性质应与买卖合同性质相一致,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应与合同性质相一致,与所使用的贸易术语在内容上保持一致,不应有所矛盾。
3.为什么不宜将CIF称作“到岸价”?
答:
在实际业务部门,有些人习惯称CIF为“到岸价”,这种叫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误以为在CIF条件下卖方要承担将货物运到目的港的所有责任、费用和风险,其实,按CIF条件成交时,卖方仍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卖方承担的风险也是在装运港装船时,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仍由买方承担。
还有,货物装船后产生的除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费用也要由买方承担。
4.怎样理解CFR条件下装船通知的特殊重要性?
答:
按照CFR条件达成的交易,卖方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货物装船后必须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
根据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以及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未能办理货物保险,那么,货物在海运途中的风险被视为卖方负担。
这就是说,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失或灭失,由于卖方未发出通知而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就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由此可见,尽管在FOB和CIF条件下,卖方装船后也应向买方发出通知,但CFR条件下的装船通知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5.请指出FOB、CFR和CIF的相同点和区别。
答:
FOB、CFR和CIF这三种常用贸易术语,按照《XX年通则》的解释,卖方都是在装运港交货;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都是以船舷为界进行划分;都是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卖方承担出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买方承担进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
但在运输和保险的安排上却存在着差别。
FOB条件下,运输和保险由买方自行安排,卖方没有责任;CFR条件下,卖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支付运费,保险由买方自行安排;CIF条件下,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均由卖方负责签订,并承担运费和保险费。
由此可见,三种贸易术语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适用的运输方式以及出入境通关的责任负担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区别只是在于有关运输保险的责任和费用的承担方面。
6.请比较FCA、CPT和CIP的异同点。
答:
按照《XX年通则》的解释,按照FCA、CPT和CIP这三种术语成交时,卖方都是在合同约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控制时完成交货义务;卖方承担的风险都是以第一承运人控制货物时转移给买方;它们都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卖方承担出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买方承担进口通关的责任和费用。
但在运输和保险的安排上却存在着差别。
FCA条件下,运输和保险由买方自行安排,卖方没有责任;CPT条件下,卖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支付运费,保险由买方自行安排;CIP条件下,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均由卖方负责签订,并承担运费和保险费。
由此可见,向承运人交货的这三种贸易术语在交货地点、风险划
分界限、适用的运输方式以及出入境通关的责任负担方面也都是完全相同的,区别只是在于有关运输保险的责任和费用的承担方面。
所以,可以说,FCA、CPT与CIP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和FOB、CFR与CIF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一致的。
第五章国际贸易商品价格
一、名词解释
1.所谓差价:
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交易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价格上的差异。
2.出口换汇成本:
是指某商品出口净收入一个单位的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成本,它是衡量外贸企业和进出口交易盈亏的重要指标。
它与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是否盈利。
出口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
3.出口盈亏率:
是指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它是衡量出口盈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出口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4.佣金:
是代理人或经纪人为委托人介绍买卖或提供其他服务而取得的报酬。
5.折扣:
是卖方给予买方的一种价格减让。
6.出口创汇率,又称外汇增值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与原料外汇成本的比率。
该指标主要用于计算用国外原材料或国产原材料加工再出口的业务。
其计算公式如下:
出口创汇率=(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100%。
二、选择题
1.佣金额是在(B)的基础上计算的。
A.净价B.含佣价C.折扣D.原价
2.在国际贸易中佣金应付给(C)。
A.收货人B.发货人C.中间商D.委托人
3.国际货物贸易的作价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常用的是(B)。
A.暂定价格B.固定价格C.待定价格D.先确定初步价格,然后按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工资指数最后调整
三、判断题
(×)1.出口总成本是指该商品的进货成本加上出口前的一切费用和税金。
(√)2.出口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
(√)3.出口换汇成本与外汇净收入成反比。
(√)4.折扣一般是在买方支付货款时从货款中预先扣除。
(×)5.在市场价格瞬息万变而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看不准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应采用固定价格的作价办法。
(√)6.采用固定价格便于核算成本和履行合同,但交易双方要承担成交后价格变动的风险。
(√)7.采用非固定价格比较灵活,有利于避免在市场价格变化时给交易带来的不稳定性。
四、简答题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进出口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一般包括商品的单价和总值两项基本内容。
单价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包括计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联合国 国际货物 销售 合同 公约 规定 发盘中 至少 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