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96914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30.42KB
必修三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
《必修三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难点:
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
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
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探究新知
探究1: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
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
(让学生展开讨论)
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表格则是通过改变数据的构成形式,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
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以教材P65制定居民用水标准问题为例,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探究2:
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不同,得到的图和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分别以和1为组距重新作图,然后谈谈你对图的印象?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分别作出两种组距的图,然后组织同学们对所作图的不同看法进行交流……)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思考:
如果当地政府希望使85%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根据频率分布表2-2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见教材P67)你能对制定月用水量标准提出建议吗?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和图)
(二)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1.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定义: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的定义:
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它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
思考:
1.对于任何一个总体,它的密度曲线是不是一定存在?
为什么?
2.对于任何一个总体,它的密度曲线是否可以被非常准确地画出来?
为什么?
实际上,尽管有些总体密度曲线是客观存在的,但一般很难像函数图象那样准确地画出来,我们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对它进行估计,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
(三)茎叶图
1.茎叶图的概念:
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见教材P70例子)
2.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
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三、例题精析
例1下表给出了某校500名12岁男孩中用随机抽样得出的120人的身高(单位cm):
(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分析:
根据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解题.
解:
(1)样本频率分布表如下:
(2)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3)由样本频率分布表可知身高小于134cm的男孩出现的频率为++=,所以我们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
例2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
4:
17:
15:
9:
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
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小组内?
请说明理由.
分析: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
解:
(1)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
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
,
又因为频率=
所以,
(2)由图可估计该学校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为
(3)由已知可得各小组的频数依次为6,12,51,45,27,9,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69,前四组的频数之和为114,所以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内.
四、课堂小结
1.总体分布指的是总体取值的频率分布规律,由于总体分布不易知道,因此我们往往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分布.
2.总体的分布分两种情况:
当总体中的个体取值很少时,用茎叶图估计总体的分布;当总体中的个体取值较多时,将样本数据恰当分组,用各组的频率分布描述总体的分布,方法是用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
五、评价设计
1.P81习题组1、2.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教学难点:
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的更稳定些吗?
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板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探究
(1)怎样将各个样本数据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使它成为样本数据的“中心点”?
(2)能否用一个数值来描写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一些统计知识,思考后展开讨论)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应当说,这些数字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例如前面一节在调查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中,从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最高的矩形的中点)(图见教材第72页)它告诉我们,该市的月均用水量为的居民数比月均用水量为其他值的居民数多,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多多少.
提问:
请大家翻回到教材第66页看看原来抽样的数据,有没有?
这个数值呢?
根据众数的定义,怎么会是众数呢?
为什么?
(请大家思考作答)
分析:
这是因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的原因,而是由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来的,所以存在一些偏差.
提问:
那么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中位数呢?
分析:
在样本数据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50%的个体大于或等于中位数.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矩形的面积大小正好表示频率的大小,即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出中位数的值为.(图略见教材73页图)
思考:
这个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位数值不一样,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原因同上:
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了)
图显示,大部分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在中部(左右),但是也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特别高,显然,对这部分居民的用水量作出限制是非常合理的.
思考:
中位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是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让学生讨论,并举例)
(二)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
平均数为我们提供了样本数据的重要信息,可是,有时平均数也会使我们作出对总体的片面判断.某地区的统计显示,该地区的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6cm,给我们的印象是该地区的中学生生长发育好,身高较高.但是,假如这个平均数是从五十万名中学生抽出的五十名身高较高的学生计算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平均数就不能代表该地区所有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只有平均数难以概括样本数据的实际状态.
例如,在一次射击选拔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的更稳定些吗?
如果你是教练,选哪位选手去参加正式比赛?
我们知道,
.
两个人射击的平均成绩是一样的.那么,是否两个人就没有水平差距呢?
(观察P74图)直观上看,还是有差异的.很明显,甲的成绩比较分散,乙的成绩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组数据.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
样本数据
的标准差的算法:
(1)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
(2)算出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数据平均数的差:
(3)算出(2)中
的平方.
(4)算出(3)中n个平方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
(5)算出(4)中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
其计算公式为:
显然,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
提问:
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标准差为0的样本数据有什么特点?
从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都可以得出:
s≥0.当
时,意味着所有的样本数据都等于样本平均数.
2.方差
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人们有时用标准差的平方
(即方差)来代替标准差,作为测量样本数据分散程度的工具:
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和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三、例题精析
例1画出下列四组样本数据的直方图,说明他们的异同点.
(1)5,5,5,5,5,5,5,5,5
(2)4,4,4,5,5,5,6,6,6
(3)3,3,4,4,5,6,6,7,7
(4)2,2,2,2,5,8,8,8,8
分析:
先画出数据的直方图,根据样本数据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利用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算出每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解:
(图见教材P76)
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0,标准差分别为:
0.00,0.82,1.49,2.83.
他们有相同的平均数,但他们有不同的标准差,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
例2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的一种零件.为了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20件,量得其内径尺寸如下(单位:
mm):
甲乙从生产的零件内径的尺寸看,谁生产的质量较高?
分析:
比较两个人的生产质量,只要比较他们所生产的零件内径尺寸所组成的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大小即可,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抽样分别获得相应的样本数据,然后比较这两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以此作为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的估计值.
解:
四、课堂小结
1.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分两类:
(1)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2)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
2.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3.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
五、评价设计
P81习题组3、4.
教案B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教学难点:
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
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
(让学生展开讨论)
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表格则是通过改变数据的构成形式,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
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二、新课探知
(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以教材P65制定居民用水标准问题为例,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例1下表给出了某校500名12岁男孩中用随机抽样得出的120人的身高(单位cm):
(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
(2)一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分析:
根据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解题.
解:
(1)样本频率分布表如下:
(2)其频率分布直方图:
(3)由样本频率分布表可知身高小于134cm的男孩出现的频率为++=,所以我们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
总结: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二)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1.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定义: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的定义:
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它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见教材P69)
(三)茎叶图
1.茎叶图的概念:
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见教材P70例子)
2.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
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例2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
13,51,23,8,26,38,16,33,14,28,39;
乙运动员得分:
49,24,12,31,50,31,44,36,15,37,25,36,39.
用茎叶图表示,你能通过该图说明哪个运动员的发挥更稳定吗?
解:
“茎”指的是中间的一列数,表示得分的十位数;
“叶”指的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分别表示两人得分的个位数.
画这组数据的茎叶图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
第二步,茎是中间的一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第三步,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茎右(左)侧.
甲乙
80
463125
368254
79
449
150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运动员的得分基本上是对称的,页的分布是“单峰”的,有的叶集中在茎2,3,4上,中位数为36;甲运动员的得分除一个特殊得分(51分)外,也大致对称,叶的分布也是“单峰”的,有的叶主要集中在茎1,2,3上,中位数是26.由此可以看出,乙运动员的成绩更好.另外i,从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看,乙运动员的得分更集中于峰值附近,这说明乙运动员的发挥更稳定.
练习:
在NBA的2010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学生画出茎叶图(略)
三、巩固练习
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见下页图示),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
4:
17:
15:
9:
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
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小组内?
请说明理由.
分析: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
解:
(1)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
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
,
又因为频率=
,
所以,
.
(2)由图可估计该学校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为
.
(3)由已知可得各小组的频数依次为6,12,51,45,27,9,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69,前四组的频数之和为114,所以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内.
四、小结
1.总体分布指的是总体取值的频率分布规律,由于总体分布不易知道,因此我们往往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分布.
2.总体的分布分两种情况:
当总体中的个体取值很少时,用茎叶图估计总体的分布;当总体中的个体取值较多时,将样本数据恰当分组,用各组的频率分布描述总体的分布,方法是用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
五、布置作业
P71练习1、2、3.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教学难点:
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二、新课探究
(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应当说,这些数字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例如前面一节在调查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中,从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最高的矩形的中点)(图略见教材第72页)它告诉我们,该市的月均用水量为的居民数比月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样本 估计 总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