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896913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2.55KB
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MicrosoftWord文档
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总结评估报告
一、灌区基本情况
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是一个企业化管理的正处级水利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务上隶属市水务局。
全局共有9级灌区管理站,5个局属企业,局机关设职能科室13个。
专管机构定编人数761人,灌区现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701人。
尊村灌区地处黄河金三角的晋南涑水河盆地,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虞舜、大禹建都之地,农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灌溉范围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五县(市、区)的37个乡镇59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4.11万人,农业劳动力40.45万人,农业机械3万台,以拖拉机、三轮车、收割机为主。
灌区总土地面积269.86万亩,以农业生产为主,年均亩产粮食320kg,棉花85kg,水果2500kg,粮食总产量21.25万吨。
农业总产值19.5亿元,人均年收入4500元,区内工业主要有化工、钢铁、机械、制版、轻纺、建材及食品等大中型工矿企业165家,其中以运城南风集团、关铝集团、海鑫集团最为著名,主要产品有硫化碱、元明粉、食盐、电解铝、钢材和大运重卡等,年产值184.67亿元。
尊村灌区地貌类型为平原,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3-5月)为冬夏季风交替季节,温暖多风,干燥少雨。
夏季(6-8月)受副热带暖湿气团控制,高温、高湿、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秋季(9-11月)为夏季风向冬季交替转换的过渡季节,呈短暂高温和秋高气爽的特征。
冬季(12-2月)受极地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干冷多风,雨雪稀少。
多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10天,降水量509mm,水面蒸发量2000mm,年径流深在10-25mm之间,年径流系数为0.02-0.05。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模数为8.06。
虽有涑水河、青龙河(支流)和姚暹渠(人工渠)三条季节性河流流经灌区。
由于上游工程拦蓄利用,进入本灌区已无径流可用,目前实际已成了城市生活和工矿企业排污的污水沟,故水资源十分贫乏。
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水资源量14.48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占有量448立方米少148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占有量2234立方米少19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4%。
而地下水每年超采2亿立方米。
尊村引黄工程是山西省一项大型多级提水灌排工程,经水电部“(76)水电规字第50号”文和“(78)水电规字第42号”文批准兴建。
工程以黄河为水源,灌区类型按水源类型分为井渠结合灌区,按取水方式为提水灌区,设计规模为9级31站,扬程165.44m,总装机6.14万KW,提水流量46.5m3/s,灌溉面积166万亩,总干渠1条长113.554km,分干渠5条长136.753km,支渠134条长776.589km,斗渠3290条长3319km。
排水总干渠1条长47.7km,排水干渠16条长152.5km,支排110条长275km,控制范围554.61km2。
灌区灌溉范围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五县(市、区)的38个乡镇,596个自然村,设计灌溉面积占运城市耕地面积的18%、水地面积的1/3。
同时还承担着灌区内黄河、涑水河防汛抗旱和排涝(洪、碱)、地下水观测和土壤改良。
1991年以来,又先后承担了南风、海鑫、关铝三个工业集团的供水任务,在运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村引黄一级站工程于1976年4月破土动工,随后二至九级站工程亦相继动工上马。
1979年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六至九级站停工缓建,集中力量进行一至五级灌区工程施工,由此形成了一、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包括一至五级站及灌区工程,累计设计扬程77.85m,装机4.6万KW,设计灌溉面积122.9万亩,除条山东干外,其余基建工程全部完成,由国家投资15562万元,有效灌溉面积77.17万亩。
二期工程包括六至九级站及灌区工程,是在“八·五”期间进行续建的,累计设计扬程87.59m,装机1.54万KW,设计灌溉面积43.1万亩。
工程总概算14215万元,实施中因资金没有完全到位(基建投资到位7913万元),仅完成了六至八级站主干工程,完成投资7913万元,有效灌溉面积7.02万亩。
剩余峨嵋分干、夏县分干支渠、九级灌区未建。
截至目前已建成9级24站,总干渠1条长102.3km,分干渠4条长107.27km,支渠86条长587.124km,斗渠1208条长1638.62km,配套面积84.19万亩。
建成排水总干渠1条长47.7km,排水干渠5条长39.4km,支排4条长38.92km,控制范围273.5km2。
二、项目规划与实施情况
1、总体规划
2000年1月,我们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部山西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山西省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总需投资9.804亿元,形成近期(1999-2005)与远期(2005-2015)相结合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其中骨干工程59355.96万元,田面工程38686万元。
骨干工程中,分年度投资2000-2005为36519.35万元,2005-2015年为22836.61万元,主要内容包括:
1、一级站出水池后舜帝湾修建淤灌区,并购置推土机、挖掘机等清淤设备。
2、一至五级站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另外对厂房屋顶进行防渗处理。
3、一至五级灌区对干支渠进行全面修复改造,总干渠修复32.25km,建筑物修复137座,拆除新建32座;分干渠4条,改造修复97.415km,新建14.38km,建筑物修复180座,新建120座;支渠76条,改造73条长500.483m,新建4条支渠长19.4km。
4、通讯设施进行改造。
5、续建工程,包括八级灌区峨嵋分干长15.11km,九级站、九干渠11.25km,条山分干后段14.37km,支渠新建25条,长222.48km。
6、田间工程,包括斗农渠建设及田面平整。
7、管理设施,包括支口管理房、量水设施修建、交通工具配备。
8、恢复原排水渠道,其中干沟152.5km,支沟275km,斗沟596km,末沟982km。
工程实施后,节水改造面积(2015年)165.1万亩,每年节水35026万方,经济净现值32803.06万元。
2009年3月,2008年根据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总体安排,根据节水续建工程实施情况和以2008年为价格水平年,重新修编了《山西省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2009~2020年),骨干工程规划投资61413万元,田间工程39186万元,合计100596万元,已上报审批。
批复骨干工程投资58743万元。
2、“十一五”规划
根据水利部办农水[2005]53号《关于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我局安排了尊村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建设内容,山西省水利勘测研究院完成了《山西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报告》。
“十一五”规划在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十五”期间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重点安排一至五灌区渠首工程及渠系工程,同时适当考虑了田间工程(斗渠配套)。
主要建设内容
A、骨干工程
①渠首工程
更新改造一~五级站、八级站、东下站7座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及有关附属设施等内容。
一级站更新主机组2台和励磁柜2面。
二级站更新主机组2台及主闸阀2台、真空泵1台、高压柜2台、增加清污机1台、进水闸3套,对相应进出水管道、前池、机墩进行改造等。
三、四、五级泵站,泵站厂房年久失修,对其进行维修;各更换配电柜5面;八级站更换直流柜1面。
对一至五级站管理房及支口房进行维修;修复一干渠泥结石道路15.6km;增加挖掘机1台。
东下站,设计流量5.76m3/s,地形扬程27.01m,控制面积17.06万亩。
更新2台主机组和附属设施。
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
②、渠系及建筑物工程
本次规划改造包括干渠建筑物26座和15条支渠,支渠总长96.76km。
支渠包括:
鲁家站支渠、韩家庄支渠、田营支渠、二干三支及西分支、二干三支二分支、二干三支三分支、二干四支一分支、二干八支、四十里岗分干、二干四十里岗分干二支、二干四十里岗分干三支、二干四十里岗分干四支(续)、四干一支、五干五支一分支、八干一支。
B、田间工程
对一干一、二、三支渠,二干一、三、四及石桥支渠上的53条斗渠进行改造,防渗形式为现浇砼U渠槽,总长76.18km,尺寸为D40、D50两种,建筑物包括桥、量水槽、节制闸、农口,共计1069处,项目实施后,节水灌溉面积达4.3875万亩。
C、技术措施
根据灌区现状,“十一五”规划维持原设计规模不变,工程引水方式、引水规模维持原有形式及规模,对灌区渠首工程进行改造维修;渠道改造方式以全面防渗为主,防渗形式除八干一支为φ40砼管外,其余为D60-D120标准U型渠;
骨干建筑物包括桥梁、量水槽、倒虹吸、跌水、节制闸、分水闸、涵洞。
根据原设计资料及渠系运行需要进行改建。
各类闸、桥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结构,倒虹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涵洞采用浆砌石结构混凝土暗管,跌水采用浆砌石结构。
渠道上各类闸门型式及数量,按照闸门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D、投资估算及效益指标
尊村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总投资8527.69万元。
其中骨干工程7687.69万元,田间工程840万元。
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26.24万亩,年节水4825万方,灌溉效益2952万元。
3、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按照“效益优先,先易后难”和“先上游、后下游,先自流、后提灌,先改造、后续建”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优先解决“卡脖子”工程,重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逐步解决配套滞后问题。
1998年-2010年,委托运城市水利设计院先后完成了七批可研设计,前六批已审批,第七批可研正在上报审批;1999~2008年度及2008年新增项目、2010年度实施方案设计已完成,除2010年项目正在报批外,其余均审批且建设内容基本完成,完成投资10112.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6.5%。
完成主要内容是在枢纽新建库容290万m3的湖泊型沉沙池1座,一级站更新机组1台,更新开关柜和励磁柜各5面;二级站更新改造机组15台,高压开关柜30面;东下站改造机组6台及电气设备,韩家庄站改造机组2台及电气设备;郇阳站改造机组2台及电气设备。
干渠勾缝改造31.45km,干渠及分干渠修复桥梁30座,拆除重建桥梁8座;防渗改造支渠33条,长202.306km,建筑物1514座;二至八级站及东下站安装超声波流量计8台等;另外配套的灌区信息化工程(泵站监测系统、部分渠道水情监测系统)和通信系统已初具规模,使灌区的管理和运行条件大大改善,节水效益十分明显,灌溉面积逐年回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提高。
2006-2010年,完成了第四-六批可研内,安排2006-2008年及2008年新增项目实施,完成投资4883.4万元,占“十一五”规划的64%,主要完成内容情况:
2006年项目,二级站更新1200S-32型水泵2台,配套Y1400-10型电机及其进出水管路;对第四厢前池及进水池进行隔厢改造,增设进水闸,并在进水闸前安装回转式清污机1台;高压开关柜更新24面,高压液阻起动柜2面,在7#、8#管道上增设测流探头;王店站厂房拆除重建41.25m2;支渠防渗改造18.41km及配套建筑物146座,其中:
二干六支8.06km(桩号0+000-8+060),建筑物63座;二干八支10.35km(桩号0+000-10+350),建筑物83座;王店站灌溉配水房拆除重建30m2;二干东下站管理房屋面防水层修复440m2;配套完善监测调度系统和管理系统功能软件;二干六支渠、八支渠配套超声波智能水位流量计。
2008年新增项目,尊村灌区水源应急引水渠扩宽8.15km;二干三支三分支渠6.607km防渗改造,建筑物36座;二干四支一分支渠6.455km防渗改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续建 节水 改造 总结 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