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课后习题解.docx
- 文档编号:2896363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8.75KB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docx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纱学课后习题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
第三章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
其目的要求是什么?
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答:
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
其目的要求如下:
(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同纱线对原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
(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
采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
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
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
依次为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
3、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
达到什么目的?
答:
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
目的:
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5、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答:
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1)、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
(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
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
(1)、应根据纱线和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来选用原料;
(2)、应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使生产稳定,易于制成优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3)、应考虑加工成本。
选配原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可用混用纤维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6、什么是混纺比?
什么是投料比?
两者间有何关系?
答:
混纺比:
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
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若、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1。
、W2
K1、K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K1+K2=1
第五章梳理
第七章牵伸与并合
1、什么是牵伸?
实施牵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牵伸的实质是什么?
答:
牵伸:
将须条抽长拉细的过程
必要条件:
(1)须条上必须有积极握持的两个钳口。
(2)两钳口间有一定距离(隔距)。
(3)握持点必须有相对运动。
其实质:
使纱条内的纤维沿轴向产生相互间的位移,从而使纤维排列在更大的长度上。
2、何谓变速点?
其分布对纱条的不匀有何影响?
答:
变速点:
在牵伸区中,纤维由慢速变为快速的位置。
纤维在牵伸时,当在不同位置变速时,则二根纤维间将产生移距偏差,Δα=x(E-1),导致纱条在牵伸时产生新的(粗细)不均匀。
X大,则产生新的(粗细)不均匀大。
3、根据移距偏差说明为什么牵伸后纱条的不匀会增加?
答:
纤维在正常牵伸时,纤维头端移距为Eα(纱条仍然是均匀的),当纤维变速点呈x分布时,则牵伸后纤维头端移距为αE±x(E-1),纤维头端间距增加或减少了x(E-1)。
故变速点分布x将导致纱条新的不匀的产生(变粗或变细)。
4、什么叫摩擦力界?
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是什么?
答:
在牵伸区域中,须条受到压力和张力,纤维在牵伸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
其影响因素:
(1)罗拉压力:
压力增加时,钳口内的纤维被更有力的握持,由于胶辊的变形以及须条本身的变形,须条在上、下罗拉接触的边缘点外移,摩擦力界的长度扩展,摩擦力界分布的峰值也增大。
(2)罗拉直径:
直径增大时,同样的压力分配在较大的面积上,所以摩擦力界的分布曲线的峰值减小,但分布的长度扩大。
(3)须条定量:
须条定量增加时,一般紧压后须条的厚度与宽度均有所增加,此时摩擦力界分布曲线的长度扩展,但因须条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减小,使摩擦力界的峰值降低。
5、说明摩擦力界的作用及其在牵伸区中的布置要求?
牵伸区中的中间控制机构起什么作用?
答:
摩擦力界的作用:
能够有效的控制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
(理想的摩擦力界布置如图所示)
布置要求:
摩擦力界的分布应使其既能满足作用于个别纤维上力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于整个牵伸须条上力的要求。
牵伸区中中间控制机构作用:
产生附加摩擦力界使整个摩擦力界接近理论要求;握(托)持而稳定地向前输送须条进入前钳口;同时使纱条保持一定张力、适当密度,防止纤维扩散。
14、并合与牵伸对纱条的不匀是如何影响的?
答;纺纱过程中,牵伸与并合往往同时应用。
并合可以改善须条不匀,但使须条变粗,
增加了本工序及后工序的牵伸负担,牵伸可使须条拉细,然而又会引起须条的附加不匀。
一般情况下,牵伸的附加不匀,随牵伸倍数的增加而增大。
对于须条均匀度来说,增加并合数,对较长片段的均匀度一般是有帮助的,但对须条的短片段均匀度不一定有效。
第八章加捻
1、加捻的实质与目的是什么?
目的:
答:
(1)给纤维须条以捻度,使之成纱或使纱、线捻合成股线
(2)加捻后使纤维、单纱、单丝在纱、线中获得一定的结构形态,使制品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结构。
实质:
须条各截面间产生相对回转角位移,纤维倾斜一定角度(捻回角),在拉力作用下对纱条存在向心压力。
2、衡量加捻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答:
有捻度、捻系数、捻幅、捻向。
3、什么是阻捻、捻陷、和假捻?
举例说明它们在纺纱加工中的应用。
捻陷阻捻假捻
答:
捻陷:
纱条输送方向与捻回传递方向相反,摩擦件位于加捻点与握持点间。
由于摩擦件C使纱条片段AC上的捻度比正常捻度减少了,这种现象称为捻陷。
粗纱机锭翼顶孔和细纱机导纱钩均为捻陷点。
阻捻:
加捻区AB,中间摩擦件C,但纱条运动与捻陷情况相反,即捻回传递与纱条输送方向相同。
C件的摩擦阻力矩阻止捻回传至AC段,摩擦件C对一段纱条(BC段)有增捻,这种现象称为阻捻,但对产品捻度并无影响。
粗纱机锭管边孔、空心臂、压掌处以及细纱机钢丝圈处均为阻捻点。
假捻:
如图所示加捻器B位于中间,AB与BC为两个加捻区,当捻度稳定,即t→∞,AB区中的纱条有捻度,而BC区的稳定捻度为零,产品中没有捻回,这种加捻过程称为假捻。
粗纱机的锭翼顶孔是假捻点,在假捻变形加工中也应用了假捻原理。
4、简述真捻加捻的实质。
推导出捻回角与纤维对纱条的向心压力的关系式,并说明意义。
答:
取纱条中一小段纤维l,当l对纱条存在包围角时,纤维对纱条便有向心压力,使外层纤维向内层挤压,增加了纱条的紧密和纤维间的摩擦力,从而改变了纱条的结构形态及其物理机械性质,这就是真捻加捻的实质。
如不计两端产生摩擦力,l两端张力为t,设φ为对纱线l的包围角,令q为两端张力在纱条中央法线方向的投影之和,即q=2tsin(φ/2),为纤维对纱条的向心压力,设r为纱条半径,β为捻回角,ρ为螺旋线的曲率半径,则φ=l/ρ,又因ρ=r/sin²β,sinβ=rθ/l,φ=θsinβ,所以推出q=tθsinβ.
式中,t和θ可视作常量,因0<β<π,故q与β成正比。
捻回角的大小能够代表纱线加捻度的大小,它对成纱的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5、画出翼锭粗纱加捻模拟图,用稳定捻度定理求出各段的捻度并画出加捻区的捻度分布图。
答:
翼锭粗纱加捻模拟图如下图: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
n-TBCvλ1=0TBC=n/vλ1
AB段:
TAB=nη/vλ1,由于B点的摩擦阻力
CD段(空心臂段):
-n+TBCvλ1+n-TCDvλ2=0TCD=n/vλ2
DE段(压掌上):
TCDvλ2-TDEvλ3=0TDE=n/vλ3
管纱段:
TDEvλ3-Tv=0T=n/v
6、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用稳定捻度定理求出各段的捻度并画出加捻区的捻度分布图。
答: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
气圈段:
nt-TBCVλ2TBC=nt/Vλ2
AB段:
纺纱段:
TAB=ntη2/Vλ2
CD段:
卷绕段:
TBCVλ2-TCDVR=0TCD=nt/V
卷装上纱条的捻度除上式捻度外,还存在nw/V捻势,在退绕时,纱条上实际捻度为:
T=nt/V+nw/V=ns/V
7、影响细纱机纺纱段捻度的工艺因素有哪些?
分别简述之。
答:
影响细纱机纺纱段捻度的工艺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纺纱段长度:
当前罗拉中心到锭子中心的垂直距离和前罗拉直径一定时,纺纱段长度随导纱钩到前罗拉中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而变。
因纺小纱比纺大纱时纺纱段长度长,易造成断头。
二导纱角:
导纱角随导纱钩到前罗拉中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减小而减小,故纺大纱时导纱钩的捻陷严重,从而影响捻度的传递效率。
三前罗拉包围弧:
纺小纱时前罗拉对纱条的包围角大,即包围弧长,则加捻三角区的无捻区长度增加,前钳口处的捻度少。
四气圈高度:
纺小纱时的气圈高度较纺大纱时高,此时,气圈凸形大,捻陷严重,纺纱段捻度小。
8、细纱的捻度和捻向对纱线的强伸度、光泽、手感以及对织物的风格有何影响?
答:
细纱的断裂伸长在一定的捻度范围内随捻度的增加而增加,弹性也增加,但达到临界值后,弹性下降;捻度大时,捻回角也大,光向旁边侧面反射,光泽就差,反之光泽就好。
捻度大时,纤维间压力大,纱的紧密度增加,手感硬,
反之手感柔软,但捻度过大纱易发毛,手感松软,光泽也不好。
织物中若经纬向的捻向相同,则在经纬纱交错处的纤维倾斜方向一致,彼此容易吻合而密贴,使织物具有紧密的外观及触感,但织物表面由于经纬纱的纤维排列彼此相反,易引起光线的乱反射而减弱光泽,因而纹路不甚明显。
反之则结果相反。
另外,由于纤维倾向不同而引起的反光方向不同,使织物表面呈现明暗反映,例如在经纱中采用Z捻与S捻间隔排列时,可以织出隐条闪光效应的织物。
对于高密度的府绸类织物,因经纱浮于织物表面,其捻系数应适当小些,而纬纱捻系数应适当大些,以增加纬纱的刚度,使经纱易于凸起而形成颗粒状,对麻纱类织物,经纱捻度应大些,可使织物具有滑爽感。
针织物用纱的捻度应比机织用纱小些。
9、什么是临界捻系数?
为什么超过临界捻度后,纱条的强力反而随着捻度的增加而降低?
答:
随捻系数增加,纱线强力逐渐增加,当捻系数超过某一值时,纱线强力开始下降,这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细纱的强力可看作为一部分纤维断裂强力与部分纤维滑脱所产生摩擦阻力之和。
P=ΣQicosβ+Σfi
捻度增大,β增大,纤维间压力增加,摩擦力增加,纱的强力增大;当达到临界捻度时,捻度已相当多,β角也相当大,β角的增大反而使纤维强力Q在纱条轴向分力减少,纤维能够承担的纱线强力降低,此时这一因素已占主导地位,纱条强力开始下降。
10、二股纱反向加捻时,股线最好强力、最好光泽时的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的关系如何?
并作出综合捻幅图。
答:
1)如图:
股线的捻幅等于单纱的捻幅,P1=P0时,股线最外层纤维都直立平行,捻幅为零。
股线只是内层纤维倾斜,股线获得最佳光泽,手感柔软,纵向耐磨。
此时股线捻系数a1与单纱捻系数a0的关系为:
2
2)股线捻幅为单纱的两倍,P1=2P0,此时股线内外层各处的捻幅一样。
纱线中纤维倾斜度相同,所承受的应力分布均匀。
因此股线的强力最好,弹性、手感、光泽都达较佳的程度。
(如下图)
股线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的关系:
因为:
P=tgβ=2πrT,P1=2P0,所以:
2πr1T1=2×2πr0T0
11、为什么加捻能增加纱条中纤维间的联系力?
12、捻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13、一30tex的单纱,其捻度为605捻/m,另一20tex的单纱捻度为650捻/m,
问哪一个的加捻程度高?
为什么?
14、什么是股线的正向与反向加捻?
15、股线加捻对单纱中的纤维有什么影响?
第九章卷绕与张力
1、卷绕的目的及要求答:
目的:
(1)便于存储和运输
(2)便于后道加工要求:
(1)便于退绕
(2)容量大(3)有一定且均匀的张力(4)便于存储和后道加工
2、纺纱过程中卷装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试举例说明之。
答:
有四种基本形式:
①阿基米德螺旋线卷绕:
如棉卷。
②摆线卷绕:
如条筒。
③平行螺旋线卷绕:
如圆柱形粗纱管。
④交叉螺旋线卷绕:
如圆锥形细纱卷绕、圆柱筒子和锥形筒子的卷绕。
3、实现细纱卷绕的条件答:
(1)短动程升降
(2)应有级升(3)管底成形
4、如何调整粗纱的张力?
答:
调整方法有两种
试纺时的调整方法:
改变品种或新机试纺时,一般先调整轴向卷绕密度再调整小纱张力,最后调整中纱与大纱张力。
(1)调整轴向卷绕密度:
在小纱时要求相邻纱圈间留有小于0.5MM的空隙,超出范围时,应高调换升降变换齿轮的齿数,在些基础上依次再调小纱和大纱的张力。
(2)调整小纱张力:
采用目测和测长相结合的方法来测试小纱张力。
超出范围调铁炮皮带起始位置。
如超出太大,为保证皮带的始纺和终点位置在铁炮两端留有一定的余量,可改变卷绕变换齿轮的齿数。
(3)大纱张力:
调换成形齿轮的齿数。
一般小纱和大纱张力合适,则中纱也就合适,但应防止在纺纱过程中调换太频繁。
日常生产中的调整:
(1)温度较高时,机件对粗纱的摩擦力增加,伸长率增加,这时可使锭翼顶端的粗纱绕1/4转,适当减少压掌绕扣数;气候干燥时,伸长率减小,可使锭翼顶端的粗纱绕3/4转,适当增加压掌绕扣数。
(2)若遇大、中、小纱伸长率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粗纱捻度偏小所致。
可先测试捻度,并调整捻度变换齿轮齿数进行试验。
(3)若遇个别伸长率特大或特小,,应先进行检修,证明无异常后,再作张力调整,避免数据干扰,防止盲目性。
(4)若在同一机型的数台机器上生产相同的品种,应保持各变换齿轮的相对稳定。
当大、中、小纱伸长率向一个方向超出范围时,一般只调整铁炮皮带起始位置即可。
(5)若要改变卷绕圈距时,须考虑其它参数的相互影响作用。
总之,调整粗纱张力时,应从实际出发,采用目测张力和检测伸长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在粗纱机上,如果小纱张力大,如何调节?
如果小纱张力合适,中纱、大纱张力大如何调节?
答:
粗纱机上,铁炮皮带起始位置决定小纱张力的大小。
若小纱张力大,应将
皮带由上铁炮的大端向小端移动,筒管初始转速变慢,若前罗拉线速度不变,则小纱的粗纱张力减小。
成形齿轮齿数决定大纱张力。
若小纱张力合适,要调节大纱张力,成形齿轮的齿数决定着铁炮皮带的每次移动量,即决定每绕一层纱筒管转速的减小量。
当铁炮皮带移动量大时,筒管转速减小量大,大纱张力小;反之亦然。
一般大纱,小纱张力合适,则中纱也合适。
6、钢丝圈的作用是什么?
它与所纺的纱支有什么关系?
答:
钢丝圈是环锭细纱机上完成加捻卷绕的机件之一。
在生产上,采用调整钢丝圈号数(即钢丝圈重量)来调整纺纱张力。
所纺细纱特数愈低(支数愈高),用的钢丝圈重量愈轻。
7、一落纱中,细纱的张力分布规律是如何的?
答:
一落纱中,细纱的张力变化与卷绕直径的大小、气圈高度、气圈形态等有关。
在管底成形时,细纱张力大,但张力波动小。
卷绕中纱时,细纱张力较小。
在大纱阶段,细纱张力又急剧上升,细纱张力波动亦大。
8、一般细纱机断头规律如何?
如何根据这样的规律稳定细纱张力以减少断头?
答:
细纱断头包括成纱前断头与成纱后断头,正常情况下前断头较少,主要是指成纱后断头。
其规律如下:
(1)一落纱中的断头分布,一般是中纱断头最少,大纱断头多于中纱,但少于小纱。
(2)成纱后断头部位较多地发生在纺纱段(称上部断头),但在钢丝圈至管间的断头(下部断头)出现较少,但当钢领与钢丝圈配合不当时,会引起钢丝圈振动、楔住、磨损、烧毁、飞圈,使下部断头有所增加。
(3)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绝大多数锭子在一落纱中没有断头,在少数个别锭子上会出现重复断头。
断头次数的分布服从波松分布。
(4)随着锭速的增加、卷装的增大,张力也增大,断头一般也随之增加。
因此要稳定细纱张力可按以下几点调节,以减少断头:
(1)稳定气圈张力。
纱线张力与气圈形态密切相关。
气圈凸形过大、过小都不利,应尽量减少一落纱过程中张力与气圈形态的差异,应使纱线张力和气圈形态尽量向中纱靠拢。
(2)减少突变张力。
引起突变张力主要是钢领与钢丝圈的配合情况,故必须合理选择钢丝圈的型号。
(3)钢丝圈的合理选用。
合理选用钢丝圈的重量、掌握钢丝圈的使用日期,及钢领衰退的修复。
9、试比较大圈条与小圈条卷装的优缺点。
并说明其各适用的情况。
答:
大圈条:
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
其相对圈条相互制压,在相互交叉处留有气孔,每层圈数比小圈条少,重叠密度也较小。
大圈条轨迹半径大,圈条盘较高,减小了条筒的有效高度。
圈条盘结构尺寸大,动力消耗多,惯性作用力大,有利于机器的启动与制动。
小圈条:
圈条直径小于条筒直径。
圈条速度较高,离心力较大,在中部成形时,棉条有可能甩出条筒。
随着梳棉机的高速高产,在卷装尺寸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小圈条比大圈条具有更多优越性。
大圈条一般用于小条筒,小圈条一般用于大条筒,条筒直径在500MM以上者,基本上均采用小圈条。
10、什么是管导、什么是翼导?
各有何特点?
11、粗纱的卷绕方程是什么?
实现这些卷绕方程的机构有哪些?
各起何作用?
12、粗纱张力的来源、作用是什么?
其分布规律是什么?
13、衡量粗纱张力的指标是什么?
粗纱张力是如何测定的?
14、细纱的卷绕是由什么机件完成的?
其与粗纱有何不同?
为什么?
15、断头的机理是什么?
16、钢丝圈的作用是什么?
它与所纺的纱支有什么关系?
17、一落纱中,细纱的张力分布规律是如何的?
18、细纱的各段张力呈什么规律?
影响细纱张力的因素有哪些?
19、细纱的气圈形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篇纺纱工艺设计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一、绪论、原料、开清部分:
1、纺制棉精梳纱及普梳纱的工艺流程(纯棉、涤棉)
答:
普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精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
精梳前准备-精梳
(预并条、条卷)
(条卷、并卷)
(预并条、条并卷)
混纺纱
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涤-开清-梳理-预并条混并条(三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2、
叙述纱线品质与原料性能的关系。
答:
纱线品质一般指强力、条干、重量不匀率、棉结杂质数。
(1)纱线强力:
纱线强力是由纤维强力和纤维滑脱阻力两部分组成
a.单纤强力:
单纤强力高,纱线强力高。
b.纤维细度:
纤维细度细,纱线截面根数多,纤维间接触面积大,纱强高。
c.纤维长度、短绒率:
在一定范围内,纤维长度长,纤维接触面大,强力高。
短绒率高,纱线条干差,强力低。
d.成熟度:
成熟度好,单纤强力高,细度粗,纤维的弹性、刚性好、杂质棉结少。
(与长度无关)一般,细号纱用成熟度适中的(纤维根数多),虽单纤强力低,但成纱强力可能不低。
粗号纱选用成熟度高些的纤维。
(2)纱线外观棉结杂质数
a.成熟度:
差,刚性差,以后梳纺时易形成绵结。
棉子表皮脆弱,加工中易分裂,形成结杂。
b.轧工质量:
轧工差,索丝多,带纤杂质和短绒率多,僵棉、软籽表皮等有害杂质多,加工中易分裂成结杂,棉结多。
c.含水率:
含水率高,纤维刚性差,易行成棉结,纤维与杂质不易分离。
(3)纱线条干均匀度
a.纤维细度及细度均匀度:
纤维细度及细度均匀度低,理论上纱线极限不匀率就低。
纱线条干均匀度好
b.原棉结杂:
结杂影响牵伸时纤维的运动,导致牵伸不匀,条干差。
c.原棉短绒率:
短绒率高或整齐度差影响牵伸时纤维的运动,条干差。
(4)重量不匀率:
主要由管理和机械决定,但与配棉也有关。
当配棉成分变化时会影响纤维在牵伸时的牵伸效率(纤维的长度、细度、卷曲行等影响纤维的摩擦抱和性),而导致条重变化。
3、简述开清工艺设计要点
答:
(1)原棉的混合
通过棉包、棉箱等,保证较好的混合效果。
(2)开松
工艺参数的配置使原料得到开松、除杂,在开松过程中,应遵循“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少伤纤维的原则”;而在除杂过程中,较重较大易破碎和纤维粘附力较小的杂质,本着“早落防碎”的工艺原则应先排除。
(3)机器排列组合
机器排列组合应满足工艺原则:
多包取用、精细抓取、渐进开松、自由打击、早落少碎、均匀混合、以梳代打、少损纤维。
开清棉联合机组由抓棉机、开棉机、棉箱机械(成卷机械)等组成。
各单机性能有所侧重,因加工原料性能不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纺纱工艺流程亦异。
要有一定灵活性和互换性,流程中设置间道,可根据原料含杂、内容及纤维性状跳过或更换打手。
4、简述开清机器排列组合原则与要求,写出纯棉、化纤开清棉和清梳联选用的流程。
答:
机器排列组合应满足工艺原则:
多包取用、精细抓取、渐进开松、自由打击、早落少碎、均匀混合、以梳代打、少损纤维。
开清棉联合机组由抓棉机、开棉机、棉箱机械(成卷机械)等组成。
各单机性能有所侧重,因加工原料性能不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纺纱工艺流程亦异。
要有一定灵活性和互换性,流程中设置间道,可根据原料含杂、内容及纤维性状跳过或更换打手。
纯棉:
2×FA002→FA121→FA104(附A045B)→FA022→FA106(附A045B)→FA107(附A045B)→A062→2×A092AST(附A045B)→2×FA141
可跳过FA106或FA107
化纤:
2×FA002→FA121→FA022→FA106(附A045B)→A062→2×A092AST(附A045B)→2×FA141
化纤清梳联:
FA009往复式抓棉机→FT245F型输棉风机→AMP2000型金属火星二合一探除器→FA029型多仓混棉机→FT204F型输棉风机→FA032型纤维开松机→FA053型无动力凝棉器→FT201B型输棉风机→FT301B型连续喂给控制器→119A型火星探除器→(FA178A型棉箱+FA231型梳棉机+FT240型自调匀整器)×8
纯棉清梳联:
FA009往复式抓棉机→FT245F型输棉风机→AMP2000型金属火星二合一探除器→FT215微尘分流器→FA214重物分离器→FT240F型输棉风机→FA105A单
轴流开棉机→FT240F型输棉风机→FA026交叉混棉机→FT240F型输棉风机→FA116主开松除杂机→FT201B型输棉风机→119A火星探除器→(FA178喂棉箱+FA231梳棉机)×8
5、写出主要的棉卷质量指标。
答:
棉卷回潮率
棉卷重量差异
棉卷重量不匀率与伸长率
棉卷含杂率
棉卷结构
6、列出纱中、细支纯棉纱开清棉选用的典型机型和流程。
7、列出典型转杯纺中低支纱工艺流程。
8、应从哪些方面控制棉卷均匀度?
9、掌握混纺比与投料比的计算。
梳棉部分:
1、简述梳棉机新工艺新技术。
答:
高产梳棉机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普遍提高锡林速度,提高梳理度,转移率,减轻锡林负荷,提高锡林盖板间分梳效能。
(2)普遍采用附加分梳件,刺辊下分梳板和锡林前后罩板处加装固定盖板,增强预分梳和整理梳理。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纺纱 课后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