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docx
- 文档编号:2895919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0.95KB
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docx
《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玉溪三小雷留萍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十余年,我们都是这场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践行者。
纵观这十多年间,各种教学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可谓层出不穷。
诸如尝试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开放式教学等,都是我们曾经经历并践行过的。
然而,不管什么教学法,改来改去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
落实到我们的具体教学工作中,就是要我们从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做起。
所以新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更加轻松快乐。
于是,自主式学习、尝试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纷纷进入我们的课堂。
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互相补充,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丰富。
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
于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的课堂也就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丰富,合作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
作为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的课堂小组讨论也就成了教师广泛采用,并且比较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
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仍存在许多低效现象。
让讨论变成了一种形式,变成了走过场,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时尚标签。
一、盘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小组建制。
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随便围拢就讨论了。
对这样随意形成的讨论小组,没有作任何的结构分析与调整。
组内人员没有做到好、中、差学生按比例组成。
小组内缺乏合理的成员搭配,也不作任何具体的人员分工,甚至连小组长都没有。
2、讨论的问题选择不当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们不能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老师们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或内容,或是过难,让学生无从讨论,无话可说,无法通过讨论得出结果。
或是太过简单,不值得讨论,学生自己就能独立作出判断。
3、讨论的时机选择不当
教学中教师不能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以及课堂上学生的有机生成,准确把握讨论的时机,把讨论放在最需要讨论处,最需要讨论时。
不能做到讨论与课堂的其他环节水乳交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教师们要么就是按部就班盲目地照着自己课前教案中的预设去完成讨论。
要么就是随心所欲,什么时候想起来,就让学生什么时候讨论。
4、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
课堂上,教师们经常怕后面的教学环节完不成。
教学内容上不完。
就会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看看表觉得时间不够了,管他讨论的效果如何,学生讨论出结果还是没讨论出结果,一声令下,草草收场。
5、学生缺乏讨论交流的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讨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讨论中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或是优等生不停地说,大声地说。
其他学生要么随声附和、要么置若罔闻。
小组讨论变成了“小权威”一言谈。
或是小组成员同时各抒己见,谁也不听谁的。
不懂得倾听,也不会倾听。
或是你推我让谁也不说,谁也不肯承担责任。
没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没有做到有说、有听、有议。
6、教师监控不到位
讨论时,教师没有发挥好调控、指导的作用。
有的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在这段时间内该干什么。
有的教师置身事外,任由学生自己去讨论。
或者自己做其他与讨论不相干的事。
有的教师则求成心切,大包大揽。
讨论一开始就直接参与某组讨论,指挥学生直奔自己预设的结果。
让学生失去思考与争辩的时间与空间,也失去了思维碰撞与提升的机会。
7、讨论时秩序混乱、纪律差。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小组建制,小组内部成员缺乏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又加上缺少讨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使得讨论时众生百相,样样俱备。
有小权威、有应声虫、有闲散边缘人、还有调皮捣蛋鬼……使得讨论时课堂秩序喧哗混乱。
形成“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的现象。
没有多少实效。
二、关于小组讨论的再认识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或现象,各抒己见,把不同的意见进行分析,经过商量、议论、争辨、研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一个过程。
课堂引入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争辩、表达及倾听他人意见,使教学活动兼具师生、生生间,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的多重色彩。
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并充分发挥课堂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陈述、讨论、质疑中产生碰撞,得到提升。
同时通过对一些存在多种答案,具有多样选择的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性与创造性。
三、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策略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讨论小组
科学的人员搭配,明细的任务分工,有利于提高讨论的可行性。
要让课堂讨论有效、有序,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这是小组讨论乃至任何一项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1、小组组建我们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即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兴趣爱好、语言表达能力等特点,混合编组。
把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按一定的人数比例结合为一组。
使每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互补。
小组成员以两人或四人一组为宜。
因为小组规模越小,就越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则各小组不易调控,容易产生边缘人。
至于是二人组还是四人组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分了。
目前老师们采取最多、效果最好的是四人小组。
至于二人小组则最适合用于低年级刚开始学习怎样讨论、怎样合作的时候。
2、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承担特定的职责。
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一开始可以由教师指定,到中、高年级也可轮流当组长。
组内成员可由组长负责按学生能力特点分工。
比如有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检查员、汇报员等,讨论时各负其责,人人发言。
让人人有事做,各尽其才,各尽所能。
做到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关于桌椅及座位安排的形式。
前几年一上公开课,必然将桌椅摆成“T”字形或矩形。
学生分小组围拢来坐。
这样的排座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无威胁”的课堂氛围。
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有了自由的心理空间。
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
但近几年老师们发现,这种效仿美国的座位排列方式它并不是很适合中国国情。
所以现在的公开课上,我们又更多地看到了整齐的“秧田式”座位排列。
首先,我们的学生人数较多。
穷国办大教育,不可能做到都象美国一样每班20至30人的小班化教学。
其次,人口素质、文化底蕴及儿童从小的教育方式等的差异,让老师们发现“无威胁”的座位排列经常让课堂失控。
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也不影响有效的合作小组的建立。
教师安排座位时将前后四人有意搭配好,并做好小组分工就行了。
只要不是不加分析不加考虑地随意围拢就好。
策略二:
设计恰当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源于问题的精彩。
教学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需要通过讨论来完成,也并非每节课都一定要讨论。
恰当的讨论主题与内容能引起学生讨论的高度兴趣。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当然,恰当的讨论主题与问题,也才会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有话可说,有题可辨,且有能力去说去辨。
可以说,精当的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搭起的表演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同的认识和想法得于交汇,不同的思维能够产生碰撞,在思维碰撞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也就能够不断深入。
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更容易达成共识。
所以恰当的讨论主题必须是教学实际需要的,经过精心选择的,深思熟虑的。
而不是顺手随便拈来的。
我们要将讨论的问题设计在教学的关键处,且求精、求实。
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
适合讨论的内容与主题:
1、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
3、学生个人难于完成的问题。
4、容易产生争议,会让学生理解有偏差的问题。
5、学生课堂上现场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
案例(选择恰当的讨论内容与主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创境导入
1、老师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用整数几表示?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用整数能表示吗?
3、引入用“
”表示,并介绍
。
4、读
。
5、讨论:
中2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
这里有了前面分苹果的情境,有了对“
”的介绍,有必要讨论吗?
我相信学生自己是能说出来的。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创境导入
1、同学们打铃时进教室的速度真快,好多同学都已为上课做好了准备,老师要把饼子奖给两位表现得最好的同学。
(一人分饼的
,另一人分饼的
)
2、请两位同学说说满意吗?
为什么?
3、提出问题:
比
少多少呢?
4、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生1:
用
-
但我不知道等于几。
生2:
用
-
=
(更多的学生不出声)
二、新课
1、
-
和以前学过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2、你想怎样算?
(生:
通分)
3、小组讨论怎样通分?
……
这里的两次讨论都属于无意义的讨论。
第一次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新课导入,只要学生能说出算式
-
就行了。
这个算式学生不讨论也能说出来。
第二次讨论怎样通分也没有必要,因为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了通分的技能了。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能独立解决且缺乏难度的问题,无需讨论。
现在让我们来看几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交换律
一、猜想导入
1、口算7+8=8+7=36+21=21+36=
……
2、发现规律形成猜想:
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吗?
3、请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4、学生举例验证:
2分钟内,你能举多少个例子?
5、学生汇报所举例子(师板书)。
6、你们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能说明刚才的猜想一定对了吗?
(学生所举例子多是整数)
7、看下面的例子,想想老师为什么还要举这些例子,有必要吗?
0.2+0.3=0.3+0.2
+
=
+
……
8、得出结论。
9、揭示“加法交换律”。
10、练习(运用加法交换律填空)。
11、猜想:
“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那我们还学过减法、乘法、除法,你认为减法、乘法、除法中也有交换律吗?
11、小组探讨交流这一问题。
……
这里的探讨交流活动,这就是一次设计精巧的小组讨论环节。
它既是对前面所得出的“加法交换律”的强化,又起到了拓展与延伸的作用。
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交换律的核心:
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同时这个问题的难度就不是学生自己很快能独立完成的了。
因为要得出结论,必定要小组内分工合作去举例验证,找到理由及依据。
三角形的分类
一、导入
1、同学们都喜爱拼图游戏,请用自己喜欢的三个基本图形拼一个图案。
2、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小船图案,说说它由哪些图形组成?
3、提问:
①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②他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你能根据它们的特征给他们分分类吗?
4、讨论:
若你给三角形分类,可以按什么标准去分?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按角分、按边分。
二、探究活动
1、按角进行分类。
(1)各小组讨论确定好按角怎样去分类?
(可以看、折、量、比……)
(2)按自己组选定的方法分类,并填写分类结果记录表(同样表格有三张)
三角形序号
角一
角二
角三
(3)观察表中分类情况记录及分好的各类三角形,讨论找出各类三角形的共同点。
(4)根据三角形的共同点给各类三角形取名。
……
在这个案例中每一次讨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
第一次讨论着重让学生尝试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次讨论是在学生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共同归纳各类三角形的共同点,它是集小组的力量,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
这样的课堂效率及效果是学生个人独立探究难于企及的。
圆的周长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出:
给一面圆形的镜子镶边框,要多少金属条?
该测量圆的什么?
(生:
圆的周长)
2、什么是圆的周长呢?
(生: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
3、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二、探究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讨论:
你想怎样去测量圆周长?
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2、汇报总结方法:
绕线、滚动
三、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各小组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测量圆周长与直径,并填入表格中。
2、计算出圆周长÷直径的商,填入表格中。
3、观察比较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内,把你发现的规律进行交流讨论)
4、汇报探究结果。
5、全班总结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周长的3倍多一些。
6、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7、总结公式:
C=πd或C=2πr
三、运用公式计算
1、一张圆桌直径0.8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在带公式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几种写法:
C=πdC=πdC=πd
≈3.14×0.85≈3.15×0.85=3.14×0.85
=2.6376(米)≈2.6376(米)=2.6376(米)
2、针对这一现象教师组织了讨论:
①哪种写法对,为什么?
②π与3.14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
本节课中的三处讨论,分别代表着三种情形。
对测量圆周长方法的讨论,是一个具有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
着重训练学生能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讨论学生发现的规律,则是体现了合小组之力,对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去粗存精。
让学生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形成正确结果的过程。
关于π与3.14的关系的讨论,则是为学生正本溯源,排除理解上的偏差。
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π的认识。
它更体现了要抓住课堂上有机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一点。
有趣的测量
在学生学习了体积的意义,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之后,课本还有许多作业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准确地求出一块马铃薯的体积?
”或是“如何计算出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北师大版教材则直接列出了“有趣的测量”这样一课。
本案例以“求马铃薯的体积”来组织研究讨论:
(1)提供给同学的模拟工具:
火柴、煤气、水、锅、案板、台秤、刀、尺、长方体水槽
(2)学生根据以上条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看哪组想到的办法多。
(4)汇报各组想到的办法。
(5)讨论各种办法的可行性及优劣势。
学生想到的办法:
法一:
玻璃水槽内放满水,再放入马铃薯,让水溢出。
①计算溢出水的体积。
②取出马铃薯,计算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
法二:
玻璃水槽内放一些水,先测量出水的高度。
再放入马铃薯,让水能浸过马铃薯。
看水面上升了多少,然后计算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法三:
把马铃薯煮熟,再挤压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来算。
法四:
把马铃薯切成最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先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再把切下的碎片组合拼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来计算,然后把结果合并。
法五:
先称出马铃薯的重量,然后把它切出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再称出小正方体的重量。
然后用这个马铃薯的重量除以小正方体的重量来计算这个马铃薯的体积。
……
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放入水中的方法最方便、最科学。
……
本案例中的问题,是一个具有开放性且有一定难度,需要小组合作才方便完成的问题。
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就最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
其实老师们早已发现,好多需要讨论的问题,常常是与相应的小作合作操作实践活动相伴的。
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学生个人难于独立完成,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
策略三:
把握准确的讨论时机
正如前面所说,讨论要在教学的关键处,也就是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比如:
①对于认识知识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可以讨论。
②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对比时可以讨论。
③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可以组织讨论。
④对需要揭示规律、归纳法则时可以组讨论。
⑤对运用新知识作出判断时可以组织讨论。
⑥对同一问题学生的理解有争议,有偏差时,可以组织讨论。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及课堂的随机生成抓住讨论的契机。
案例(把握讨论的时机)
质数与合数
一、导入
……
二、自主发现,建立概念
1、学生写出2~12各数的因数。
2、数一数各个数的因数各有几个?
3、提问:
你能把2~12这几个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几种情况?
怎样分?
4、观察:
2、3、5、7、11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4、6、8、10、12这几个数的因数又有什么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质数与合数的定义。
三、对比、分类、强化认识
1、提问: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下面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为什么?
17、21、29、48、22、35、37、97、2
3、判断234565、10032是质数还是合数?
4、讨论:
①判断这两个数时,需要把它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吗?
②找这两个数的所有因数好找吗?
③怎样可以很快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再次讨论:
①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②非0自然数若按因数个数分类,应该分哪几类?
6、请根据讨论情况完成下面的图。
非0自然数
非0自然数
……
本案例中的两处讨论都选择了最好的时机设置在了本节课的关键处。
第一次讨论为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判断质数与合数的最佳方法,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
第二次讨论则承上启下,既是对判断质数与合数方法的巩固又起到了知识拓展的作用。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更进一步地领悟了质数、合数和1与非0自然数间的种属关系。
两次讨论环环相扣,水乳交融,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有效的突破。
线的认识
一、创境导入
1、同学们都爱画画,现在老师给你十秒钟,用最快速度画一幅画。
2、师挑选了几幅画,提问:
对比这几幅画,他们用的线条有什么不同?
(有曲线、有直线)
3、生活中到处藏着线。
二、新课
1、观察课本上的主题图,你能在图中找到线吗?
(学生找完后汇报)
2、这些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请你画一画这三种不同的线。
(学生作画)
4、师收集几张贴在黑板上。
5、请这几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6、能给这三种线取个名字吗?
(学生取名)
7、怎样在图形中区分出他们呢?
(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黑板上作图并标上名称)
·
直线线段射线
8、讨论: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9、根据讨论情况完成下表
名称
区别
联系
直线
没有端点
向两个方向延伸
不可以度量
射线
1个端点
向一个方向延伸
不可以度量
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
2个端点
不能延伸
可以度量
是直线的一部分
……
本案例中的讨论,就是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强化前面通过画图、观察、对比所建立的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让学生在讨论中将前面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在讨论中,形成对三种线的更清晰的知识网络。
当然设置在这里的讨论也正好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的最佳时机及最有效的方式。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故事导入
1、以唐僧师徒分西瓜故事导入。
2、用分数表示两次分得的结果
3、三个徒弟谁分得西瓜多?
为什么?
=
4、看了这两个分数,你会有什么猜想?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探究规律
1、操作体验
(1)每个学生都将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并用颜色涂出当中的3份、6份、12份。
(2)用分数表示出各纸条的涂色部分。
(3)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
(4)你发现这几个分数又有什么关系?
(5)思考:
为什么这些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大小会相等呢?
当中是否藏着一些规律?
刚才的猜想是不是成立呢?
2、观察讨论找规律
步骤:
(1)你想怎样去研究和发现规律?
(小组确定好方法)
(2)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时,怎样做到有顺序、有条理?
(3)小组讨论总结出变化的规律。
3、汇报讨论情况
4、全班总结规律: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探索与发现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并且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者。
经过学生探索发现而获得的知识,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并掌握的,也是最让学生记忆深刻的。
本案例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来的。
由于有了操作体验作支撑,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提炼。
它就不再是一段枯燥而冰凉的文字。
经过了操作体验,讨论总结之后得出的数学规律及性质便具有了生命力。
它已经扎根于学生的头脑当中,变成了活的数学知识。
这便是本案例中的探究讨论所要达到的目的。
百分数
一、导入新课
以挑选足球赛参赛队员,派谁去?
怎样选人才公平合理导入。
二、探索新知
……
4、教师引领学生得出:
为了方便比较,通常我们会去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5、总结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百分数。
6、介绍百分数的读写。
7、交流讨论自己收集到的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
……
这里的讨论,就是让学生在运用新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过程,他可以使学生所学的新知得到强化,思维得到提升。
策略四:
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
充裕的讨论时间有利于保证讨论的完备性和实效性。
讨论时间的长与短,不在于刻板的固定的几分钟。
而是要能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及效果灵活把握。
讨论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得到提升。
所以课堂讨论至少应该让大多数以上的组达到预期目标时,才能停止讨论。
策略五:
注重讨论技能与方法的训练
小组讨论既然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就需要有能完成这种方式的学习技能。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技能,则小组讨论必然低效。
讨论就会如前面所说出现课堂闹哄哄,喧哗一片,过后则如风过树梢,不留任何痕迹的现象。
为了保证讨论的实效性,我们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技能训练;
1、训练学生学会倾听。
2、训练学生学会表达。
3、训练学生学会质疑。
4、训练学生学会主持。
5、训练学生学会守纪。
以上这些技能的训练,首先要当作课堂常规从低年级起,坚持长抓不懈。
还可以利用其余时间,开展一些专项技能训练。
这可以和数学的主题活动课有机结合。
比如开展数学故事会、数学小游戏、数学小品表演、数学大比拼等活动。
当然这一系列的训练与活动还应当与相应的鼓励与评价相结合,才会使这些技能得到强化,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于讨论技能训练的一些专项小活动介绍:
A、数学故事会
1、收集数学家轶闻趣事在班上讲。
2、讲数学的发展史故事。
3、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编自己家的生活故事。
4、看图讲数学故事(北师版书上都有)。
……
B、数学小游戏
1、传话游戏。
2、报数游戏。
3、快速数图形游戏。
比如:
一幅动物聚会图,给5秒钟,看谁记得多。
或是一幅有多种图案的图,十秒钟看哪个小组能数清每种图形有几个。
……
4、快速记数字游戏
比如:
几个多位数一齐出现,给五秒钟来记住,然后擦掉,让学生回记写下来。
看哪个小组记下的数又多又准。
……
C、数学小品
1、让学生自编自演。
2、收集资料来演。
比如:
5个手指的作用、数字家族的故事(0也有作用、骄傲的9、……)、问路游戏(结合位置与方向)。
……
D、数学小竞赛
1、口算接力赛。
2、拼图接力赛。
……
此外,还要做到小组长的培训工作。
要训练他们学会给组员分工,在组上协调好同学关系,会鼓励不爱发言学习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小组讨论 有效性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