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docx
- 文档编号:2894611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8.83KB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埃及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美国提出了提供武器的先决条件:
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
埃及政府认为这有损于国家主权,因此拒绝了。
埃及政府在向西方寻求武器未果的情况下,于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通过中国向苏联提出了购买武器的请求。
对于苏联而言,这是打入中东地区的绝好机会。
为了防止美、英等国的过度指责和反应,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
材料二 埃及不愿意因此而彻底破坏同西方的关系。
同样,英、美两国也希望通过“黄油”来吸引住埃及,避免其滑向“共产主义的深渊”。
1955年12月,美国与英国同意向水坝第一期工程提供7000万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也答应给予2亿美元的贷款。
但是,由于埃及在1956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
同时,在约旦阿拉伯军团担任最高指挥官的英国人格拉布将军被约旦国王解除了职务,英国认为格拉布将军的解职是纳赛尔使然,“我们应该尽量抵制埃及的政策和支援我们的中东朋友,而不是安抚纳赛尔上校”。
而在此问题上苏联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关心政治甚于经济,通过建造水坝,我们会赢得埃及人民的信任和感恩……也是所有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信任。
……而且我们知道加强阿拉伯国家就是削弱敌人的阵营”。
1956年6月,苏联外长谢皮洛夫访问埃及,答应不附加任何条件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的贷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从苏伊士运河事件看英美“特殊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埃及在二战后采取的外交政策的特点及相关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英两国和苏联对埃及援助政策的目的和结果。
解析
(1)第一小问,从“维护国家主权、维持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目的;第二小问,要联系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从摆脱殖民统治的角度组织答案。
(2)第一小问,要分别从美苏两国各自利益来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以及“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的信息分别从美苏角度回答结果。
答案
(1)特点:
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努力摆脱英国的控制;不加入以美苏为首的任何一个阵营;在美苏之间寻求埃及国家利益最大化。
背景: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并激烈斗争;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加强了合作。
(2)目的:
美英希望埃及加入西方防御体系,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希望赢得埃及的信任和支持,削弱资本主义阵营。
结果:
美英因为埃及不能满足其要求而拒绝援助埃及;苏联则给予埃及大量经济援助,并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给埃及提供军事援助。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西洋联盟是战后初期国际局势和国际斗争的产物,是美欧相互需要的结果。
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1947年前后逐步形成了以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政策。
美国采取主动举措的同时,困境中的西欧也有着向美国靠拢的强烈愿望。
各国在政治上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挽救摇摇欲坠的现政权。
正如美国学者汉里德等人所提出,“欧洲大陆支离破碎,幻想破灭,同时又面临苏联巨大军事力量的对抗。
重建一个健全的欧洲和遏制苏联是共同的需要。
美国作为无可争议的经济超级大国和新的国际货币体制的缔造者,提供了重建的物资和金钱……保证了西欧的军事安全”。
——摘自颜声毅主编的《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二 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发达国家集团,大西洋联盟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欧洲国家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全球领导者,但尚不具备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实力,在涉及欧洲安全的重大议题上仍需借助美国……美国希望欧洲盟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应的责任,希望能够得到欧洲盟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有力支持,从而确保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尽管如此,美欧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至多属于战术层面,并没有也不可能引发美欧之间战略层面的冲突,也难以导致大西洋联盟的破裂,欧洲国家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就证明了这一点。
……如法国希望通过加强欧洲自身防务来削弱美国在欧洲安全和防务中的作用;英国则将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视为其“后冷战”时代最主要的安全目标……而德国则坚持美国应当在欧洲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主张保持一个强大的北约,以消除其欧洲邻国对德国的恐惧。
……近年来,世界局势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世界范围内新兴大国的崛起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
一方面,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近年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使美欧都认识到,美欧双方构建、维护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由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努力遭到了巨大挑战,而美欧任何一方都无力单独应对这种挑战。
——贾春阳《美国全球战略与大西洋联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联盟形成的内在政治、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你对“冷战”结束后大西洋联盟发展趋势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1)抓住关键词政治、经济因素,据材料一进行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欧洲国家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在涉及欧洲安全的重大议题上仍需借助美国”,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尚不具备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实力”,内部的分歧以及新兴大国的崛起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威胁可以归纳出答案。
答案
(1)因素:
美国出于全球称霸战略的需要,力求控制战略要地欧洲并利用其来遏制苏联;美国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战后欧洲重建中,为美国的过剩商品和资金寻找新的出路和市场;西欧各国企图借美国援助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各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西欧国家欲通过联合美国制衡苏联,保证西欧的军事安全。
(2)趋势:
大西洋联盟将在美国的主导下进一步强化,成为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和美欧维护共同战略利益的工具,且在短期内不会瓦解。
理由:
欧洲国家目前尚不具备摆脱美国的实力;美国希望欧盟更多承担大国责任,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支持美国;欧美虽有分歧,但在战略上却有共同的诉求及利益;欧洲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猜忌和彼此不信任,难以形成一致的对美政策;美欧任何一方都无力单独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威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 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不断刷新我们同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派员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我们得以为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一种更为持久的新型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大胆首创使得1972年成为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并因此而载入史册。
——尼克松就职演说(1973年1月)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72年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
(3)综合以上材料,就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1)从材料一“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可概括出乔治·凯南认为苏联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从“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可概括出乔治·凯南认为希望美国政府以“冷战”方式来解决冲突。
(2)列举1972年美国促进和平的史实即可,从材料二中“并派员出访北京和莫斯科”可知史实是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派员出访莫斯科,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3)材料一体现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使世界形成两极格局,从材料二可总结出两极格局下,美守苏攻的局势,使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与中国关系缓和。
答案
(1)内容:
乔治·凯南认为苏联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希望美国政府以“冷战”方式来解决冲突。
(2)说明:
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派员出访莫斯科,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3)要点:
大国关系影响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动推动大国关系的调整。
(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
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
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
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
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
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以怎样的外交融入当今世界格局。
解析
(1)第一小问国际格局观,据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得出;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
(2)相同之处,据材料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和材料二“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以及材料一中“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和材料二“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的信息,分析回答。
(3)融入,结合所学,从新时期外交角度回答。
答案
(1)格局:
单极加多极世界。
影响:
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相同:
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
(3)融入: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欧洲保持良好关系;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必须明确指出,按照援助这个词的意义来说,美国扩大援助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也必须明确指出,从我们正在处理的希腊和土耳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不在重要的地区采取行动,其后果就不堪设想。
如果成功地采取了行动,这些地区就会出现意义极为深远的结局,花费的全部代价也会比较小。
因此我们在其他地区非得以类似的原则行事不可。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 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年增长率达到5%~6%,有的国家高达8%~10%。
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29%和48%。
……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对日本、西德、加拿大的贸易已由出超转为入超。
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地位一落千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某一角度论述“马歇尔计划与两极格局”。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
解析 题目要求从某一角度论述“马歇尔计划与两极格局”,因此首先要指出论述的角度。
材料一主要指出马歇尔计划促进两极格局的稳定,材料二主要说明的是马歇尔计划冲击两极格局,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角度,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提出的观点,如果选择材料一的观点,需要从马歇尔计划当时的作用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果选择材料二的观点,则需要从长远作用出发,说明欧洲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答案 示例 角度一:
马歇尔计划促成两极格局形成和稳定。
论证: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秩序的巩固;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控制西欧,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维护二战后地区的安全稳定(希腊、土耳其)。
角度二:
实施马歇尔计划冲击两极格局。
论证:
欧洲经济恢复,并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两极格局。
(言之有理即可)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
1.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1913年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
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
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得出政府主导,据材料一中“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得出侧重重工业,据材料一中“所谓的‘机器矿路’……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得出机器和手工生产并存。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得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得出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中“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得出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据材料二中“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出技术得到革新,据材料二中“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得出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本国纱线产额”大幅增加,且1930年远超“进口纱线额”得出机器纺纱业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据1913年及1930年“机器织机消费量”和“手工织机消费量”都增加,得出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据1930年“手工织机消费量”远超“机器织机消费量”得出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
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中“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材料三中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得出要立足国情,据材料一中“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材料二中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得出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答案
(1)特点:
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表现:
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变化:
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状况:
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地位。
价值:
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2.以下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相关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任选两处各增加一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
(要求:
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
解析 该目录的主题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结构看,第一节是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节是洋务运动的过程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第三节是洋务运动的影响。
按照结构来填出相应的内容。
第一节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还包括洋务派的形成、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洋务派获得慈禧太后暂时的支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形成等;第二节关于洋务运动的内容还包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开展留学教育、洋务运动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动和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
本节还可以有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和新阶级的产生等内容;第三节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还包括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等内容。
可以任选主题补充进目录,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论述一般可以从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角度去展开,必须讲清楚和洋务运动的关系。
答案 示例一 第一节增加“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
理由:
伴随着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一部分开明地主阶级日益认识到要学习西方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逐渐形成了地主阶级洋务派。
他们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展开,同时增强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实力,影响着晚清的政治格局。
而面对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顽固派与其展开辩论与斗争,一方面表现出中国社会传统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在促进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解放。
示例二 第二节增加“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
理由:
洋务派在创办军用企业的过程中,遇到经费、原料、运输等困难,同时洋务派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意识到西方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手创办民用企业。
这些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对于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引进近代生产技术和方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示例三 第二节增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理由: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受到洋务企业的诱导和外商利润的刺激,中国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变着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
同时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开始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要求社会变革,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的发展。
示例四 第三节增加“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理由: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西学的广泛传播,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
早期维新思想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学。
虽然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但他们已经突破封建思想、洋务思想的藩篱,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康梁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先导作用。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相当巨大的份额。
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最终都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
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曾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
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被迫推行用发行纸币的方法应对危机。
但所发官票、宝钞流通阻塞,信用日衰,至咸丰三十一年,官票绝迹,宝钞形同废纸。
因而,自同治帝以后的四十年间,清政府一直未再发行纸币,直至清末。
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颁布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令,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在此背景下,南京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
国民政府成功地在经济和金融上达成全国统一。
法币改革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
——摘编自火颖《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
大量外流的比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造成中国白银在鸦片战争前后流入与流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近代的两次白银外流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同举措并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后果。
解析
(1)第一小问,据“1493年到1800年”“白银都产自美洲”“43%至57%可能最终都流入了中国”,结合所学分析流入的原因;第二小问,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支付赔款、经济结构变动、鸦片走私猖獗、饱受外国经济侵略等史实说明白银大量外流的原因。
(2)第一小问,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被迫推行用发行纸币的方法应对危机”和“南京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可知相同举措;第二小问,据“流通阻塞,信用日衰,至咸丰三十一年,官票绝迹,宝钞形同废纸”“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
国民政府成功地在经济和金融上达成全国统一。
法币改革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结合所学分析不同的原因。
答案
(1)流入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用对美洲早期殖民扩张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②19世纪初的中国处于贸易的顺差地位。
流出原因:
①对外战争失败,巨额的战争赔款;②洋务运动(引进技术、设备,加强国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花费大量白银;③日益猖獗的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商品倾销等)。
(2)举措:
发行纸币,进行币制改革。
后果:
清政府改革失败,重新回到银本位,未能挽救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命运;国民政府的改革成效显著,促使中国彻底放弃银本位,实现了经济和金融的全国统一。
4.(xx·江苏苏州调研)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各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课时达标15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五 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 当今世界 政治 格局 课时 达标 15